闫长丽 宋英贤
〔摘要〕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密码。党在把握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历史维度上顺应时代发展,逐步实现了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在实践维度上立足现实要求,以实现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实践旨归;在世界维度上,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为解决人类现代化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而且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3)03-001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牢牢把握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的主动权,必须时刻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性跃升。通过回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梳理其把握历史主动的逻辑脉络,有助于从中准确辨识时代价值旨归、汲取理论智慧、总结实践经验教训,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向前。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维度
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历史规律客观存在并作用于人的历史活动之中,历史规律的作用也必然通过人的活动发挥出来。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2〕510能动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取得成功的精神密码。在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这篇恢弘史诗中,每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各有其特点,并始终以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科学态度进行实践。
(一)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救国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与对国家现代化的探索是密不可分的。近代中國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启发下,对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进行了不同的实践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重新获得了信仰的力量和理论的启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探索由被动开始转向主动,并且在探索道路上拥有了能够领导革命事业发展的坚强可靠的政治力量,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当时严重的国家主权危机和国内政局动荡的社会现状,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走向民族复兴之路。党的二大明确提出要“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的革命主张。经历了多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问题提出:“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4〕1945年,党的七大首次描绘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毛泽东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5〕受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实现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认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6〕的发展目标。因此,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求探索主要表现为“一化”,即国家的工业化。
(二)实现 “四个现代化”的兴国之路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党和政府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方针,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基础,也为后续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开篇布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将中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部署。
1953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将“一化三改”作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在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毛泽东对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步骤进行了规划,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以求达到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7〕。在这一阶段,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加上人口众多、经济社会贫穷落后等因素,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采取向苏联学习的建设方针,通过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重工业,改造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基础。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构建起我国早期较为完整的工业和国防体系,为后续中国的现代化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和国防基础。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一个全新课题,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随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入,中国共产党开始立足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拓展为“三个现代化”。基于对当时国防形势的判断,到了1960年年初,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8〕自此,“四个现代化”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开始沿用下来。
(三)开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富国之路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研判当时世界发展形势和本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这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战略目标逐步具体而清晰,战略步骤逐渐科学而细化,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他明确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9〕163同年12月,面对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现代化之问”,邓小平创新性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9〕237“小康社会”一词自此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在后续的探索历程中,党中央逐步明确了“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和发展目标。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战略步骤问题,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在党的十三大上初步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思想,并将“接近发达国家”的目标调整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五大基于当时世情国情新的变化发展,对“三步走”战略进行了更为具体的细化,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发展要求〔10〕。党的十六大对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即必须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将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转变为“四位一体”。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国之路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在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深度融合,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伟大胜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首先是不断细化战略目标。党中央在充分考察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根据社情国情针对性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安排。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的发展成效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并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由本世纪中叶提前至2035年,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强力号召:“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
其次是不断优化战略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进行经验总结,从全体人民需要出发,在“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认识逐渐深化和增进,开始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公约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三十年发展作出了“两步走”战略规划,在2020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制定了“十四五”规划,趁势而上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篇章。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战略内容的有序优化、相互衔接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维度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掌握历史主动、赢得事业胜利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在历史发展的重大关头,正确分析所处的历史方位,立足现实发展要求,积极作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及时作出了“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11〕的科学判断。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的五个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发挥历史主动,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的实践落脚点和理念出发点。
(一)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2〕123如何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国情的显著特点之一是人口数量庞大,这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和红利,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其他利益可言。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刻刻以人民群众为主,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并在延安时期形成了宝贵的、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永恒光芒的为人民服务思想。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延伸出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全面而根本的,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人民的幸福安康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终极目标。一个拥有巨量人口的泱泱大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着眼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把巨大的人口规模转化为巨大的人口优势。因此需要我们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激发蕴藏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力量,以此来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
(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本质是为了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也是遵循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由于其忽略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诉求,在发展后期必然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和社会阶级矛盾加剧等问题。与西方现代化发展逻辑截然不同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落脚点。特别是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深刻彰显出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必然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深刻内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把消灭剥削、消除贫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追求和任务,以共同富裕取代两极分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各项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艰巨任务中,经过不懈努力,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根本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攻坚克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各地区各行业精准扶贫,创造了平均每年超1 000万人脱贫的巨大成就,贫困户收入水平显著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就在于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绝不是单一的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同时也要满足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西方现代化进程表明,社会物质财富的迅速积累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并不是相伴相生的,面对消费主义的迅速膨胀,以公序良俗为基础的价值追求必然会受到猛烈冲击,甚至会出现社会基础秩序失衡等情况。因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必须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实践要求,推进“五位一体”协同发展。
对于如何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给出的答案是把握历史机遇,在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实现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相统一。在经济建设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谋划,经济发展逐渐由追求速度转向追求效率,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的显著特点。在政治建设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深化。在文化建设方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普遍加强,与此同时,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在全社会营造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良好氛围。在社会建设方面,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党中央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全社会朝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党中央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推动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在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扩张不仅加快了社会财富的积累,也加速了资本向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攫取。中国共产党主张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全方位发展结合起来,坚决摒弃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模式,倡导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需要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如何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困扰党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两山论”强调绿色富民、绿色为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安排。一方面,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使我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坚持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有助于我们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决不是建立在对生态环境资源的竭泽而渔式的掠夺上,更不是舍弃社会发展,僵化地进行缘木求鱼式的环境保护,而是实现经济社会价值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良性统一。
(五)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历程,西方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源于殖民掠夺和对外侵略,是建立在贸易保护主义和货币霸权政策的基础之上。为了维护其经济霸权地位,一些国家屡屡发动局部战争或代理人战争,破坏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和平与安宁,甚至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罔顾他国主权和经济发展,强制他国开放市场以加紧对其经济渗透。与其截然相反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题,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以促进全人类合作共赢发展,主张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所共同面对的永恒课题。面对这一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作出回答,这是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鲜明彰显,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秉持构建人類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作出应对新的世界问题的中国主张,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答案,以实际行动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各国和平发展贡献着中国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走和平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发展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答案。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1〕1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发挥优势,勇于直面问题,在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面前,始终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本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担历史使命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显著优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为破解全球范围内的现代化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
(一)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不懈追求,展现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博大世界情怀。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在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中丰富发展的,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文化宝库绚烂多彩,世界文明百家争鸣。因文化差异性的不同,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灿烂人类文明。五千多年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价值体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文沃土和深厚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既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中,又充分借鉴吸收了人类现代文明的精华,并依托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不断演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追求,昭示着人类社会的远大发展前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蕴含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深刻表明这是一条人类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道路,并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破解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难题
现代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全人类共同探索的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或主动或被迫走上了寻求自身现代化的道路,但由于各国的基本国情大不相同,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也截然不同,因此会出现传统现代化模式无法解决的冲突与难题,不仅限制了现代化发展速度,甚至会陷入现代化发展的困境中而导致文明衰退,最终导致这些国家被动卷入西方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掉入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窠臼中而裹足不前。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认识,不断完善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不断丰富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安排。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具有“后发劣势”,比如在以西方世界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以及人才资源短缺问题,使广大发展中国家长久以来饱受发展的困扰。作为一条与资本主义截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打破了对西方模式的依赖,向世人展示了社會主义制度同样可以成为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面对“发展与稳定”和“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两难命题”,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通过创新多领域的“中国模式”,长期坚持将经济社会进步、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人类社会对现代化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有效破解了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发展难题。
(三)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
长久以来,西方社会普遍坚持“一元发展论”, 即主张人类社会在其现代化演进过程中,沿袭同样的路线、复制相同的模式,奉行所谓的“得救的道路只有一条,正确的生活方式只有一个,真正的价值结构只有一个”的普世价值观。但中国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宏伟图景有力对此进行了驳辩。长久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信奉“国强必霸”的单边主义思维,特别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主要体现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资本出现无限度增殖,并以压榨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保护小部分资本家的利益。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了现代化新局面,向世人证明现代化绝不等于西方化,实现现代化也绝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一种道路、一种选择。
追求现代化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潮流,在世界文明的进步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无法保持绝对的独立和封闭,否则将会被抛弃在现代文明之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西方现代化理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其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如今,中国取得的无数骄人成绩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政治制度对于中国自身而言是无比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方针,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其二,始终坚持主动型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在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体系中,当早发式现代化国家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国际环境发生了“重新洗牌”的大变革,尚未进行现代化发展的国家只能选择被动型发展方式。中国近现代的诸多实践反复证明,中国走的现代化道路是由中国人民选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动型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独立自主、民族复兴的坚强政治保障。其三,始终坚持内生式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普遍认为,后发式现代化国家无法像早发式现代化国家一样,经过国家内部现代性因素的萌芽,然后孕育产生现代化发展的力量。但是中国的发展环境处于全球经济大发展的趋势中,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本国自身的独立自主发展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因素。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本身就是以一种内生式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其成功证实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完全能够靠自身的力量走上符合自身实际、“量体裁衣”的现代化道路的,这一过程也同样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超越。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33.
〔4〕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6.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1.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3.
〔7〕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89.
〔8〕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
〔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62.
责任编辑 郎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