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芬
【摘 要】 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秉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学理念,努力办党和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在“文化育人、活动树人、实践立人”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学校立足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与多元需求,通过重塑向尚环境、开发多彩课程、深化家校社协同等举措,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培智学校;立德树人;育人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64
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创办于2011年9月。作为县域内唯一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秉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学理念,努力办党和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在“文化育人、活动树人、实践立人”的发展战略引领下,立足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与多元需求,积极探索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育人方式方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重塑向尚环境,强化育人功能
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他的环境,环境变了,他也就自然改变了。”校园环境是育人的隐性课堂,对陶冶师生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设计以“象”为原型的吉祥物,取名“向向”和“尚尚”,寓意向上尚善。“向向”和“尚尚”琅琅上口,极具象山地方特色,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吉祥物参与校园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上,她是领队;每月一次的向尚少年评比,她给学生颁奖;开学第一课,她寄语同学们,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和明星。
学校将吉祥物形象全方位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如校园里有各式各样的“向尚”育人墙,“你多试几次一定可以的”“你的笑容真灿烂”“你真是阿姨的小帮手”等个性化的表扬语迎面而来,时刻给学生带去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各班教室里的“向尚”育人墙张贴了本班表扬语,并用图示的方法提醒学生在不同场合该怎么做,更好地规范学生行为,减少问题行为发生率,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学校还有“向尚”果园、“向尚”菜园。“向尚”果园里栽种了极具象山特色的“红美人”“象山青”及枇杷、桑葚等15种果树。“向尚”菜园种植了时令有机蔬菜,一律包干到班,人人有任务。丰收后将水果、蔬菜拿到附近菜场售卖,既培养了学生的种植技能,也让他们体验丰收的喜悦。“向尚”舞台深受同学们喜欢。每周升旗仪式后师生表演向尚情景剧,展示传统美德和当代文明规范等。如尊老爱幼、光盘行动等情景剧,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其中的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向尚”舞台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品牌项目。
二、开发多彩课程,丰富育人载体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载体,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始终以育人为核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根据“树立自信,学会自理,特长+技能”的培养目标,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个性化开发”,着力建设“向尚课程”(见表1)。
像“向尚”自理课程,每个学期初,学校组织各班评估学生现有生活能力,明确每班每月一项生活自理技能学习目标。采用“以生活为核心的单元主题教育模式”,把生活适应课、劳动技能课作为核心课程,在其他学科中融入生活自理和劳动技能教学,并在学校一日常规和例行活动中进行强化。月末将学生习得的生活自理技能拍成视频,交由学校考核小组考核,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性管理。学校制订了《劳动能力成长册》,分为自理小达人、家事好帮手、学校小管家、自立小公民4个板块,分别涉及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等内容。这些目标通过“班级每月一项技能考核”来完成,使学生较好掌握未来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成为“会自理”的“向尚”少年。
像民俗实践课程,民俗文化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象山拥有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如以“鱼拓”“竹根雕”为特色的手工文化,以“象山开渔节”“石浦元宵节”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学校将民俗文化融入活动课程,构建“课堂教育+创设情境+实践感悟”的基本框架,让学生在每周一次的社区实践课中,学习了解家鄉的民俗文化,培养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做家乡文化的传承人。
像游戏化康复课程,为特殊学生提供康复服务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学校以凯伯的知觉-动作发展理论为依据,以儿童粗大动作发展阶段的几个关键期为主线,参考知觉-动作评量表(特教版),逐项设计集趣味性与功能性于一体的游戏化康复课程。学校在校园空地上设置了“知动小迷宫”“知动小池塘”等课余活动区角,开展跳房子、开合跳、蹲走等活动项目。除了利用每天大课间40分钟进行密集性训练外,课余时间让学生自主在区角内进行游戏活动。学校还将菜园打造成花园式“知动基地”,围绕学生感知运动训练重点,设置小道、沟渠、秋千、独木桥等,让学生在体验劳动快乐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有效促进他们身心康复。
三、深化家校社协同,凝聚育人合力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学校制订了《劳动能力成长册之家庭篇》,设计了以家务劳动为核心的新型家庭作业。班主任每周下发周末家庭劳动任务卡,提请家长督促指导,并将劳动过程拍成视频发给老师,由老师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学校组织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系列活动,评选“向尚”劳动家庭,让家长们互相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
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有效发挥全员育人的能动作用。学校95%的学生都是住宿的,我们认识到寄宿制学校具有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习得生活技能、行为规范的优势。因此,我们让保育员成为学生的生活导师,每学期训练每个学生掌握2—3项生活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保育员将学生每个月的表现拍成视频,提交学校考核小组考核。考核结果与保育员保育水平鉴定、工作绩效挂钩。这样既减少了保育员过分包办的情况,也实现了每个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广泛的成长性支持环境,学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搭建社区志愿者平台,为学生提供日常支持。去菜场买菜时,有商户指导特殊儿童挑选和购买;乘坐公交车时,有志愿者提醒他们上下车……区域内的居民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象山县培智学校教职员工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积极探索新时代实践育人新领域新赛道,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31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