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主要梳理了我国基础德语教育从洋务运动时期到21世纪初的发展概况,从学校类型、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方面系统呈现我国基础德语教育近150年间的发展变迁。
[关 键 词] 中学德语;德语教育史;PASCH;德语高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0-0133-04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非通用语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除高校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也开展了非通用语种的教学。然而,与英语相比,德语等小语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开展规模小、学生人数少,因此,对广大学生和家长来说相对陌生。然而,德语在我国并不是一门新兴学科,德语教育最早可追溯到晚清时期的各类洋务学堂,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本文将我国的基础德语教育分为清末时期、“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2000)及21世纪初四个阶段,分别从学校类型、招生规模、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方面系统梳理我国基础德语教育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变迁,以更好地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新时代外语人才的培养。
二、清末时期的基础德语教育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了在与外国政府谈判中最大程度维护本国利益,清政府急需精通外國语言的外交和翻译人才,于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外国语学堂应运而生。由于晚清政府在军事、工业技术方面均以德国为榜样,且与德国的军事贸易往来密切,因此不少在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新式学堂都开设了德语课程。这些新式学堂根据教学重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以培养外交及翻译人才为目标的方言学堂(外国语学校),如京师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东山精舍等。京师同文馆是我国官方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外国语学堂,早在1871年就开设了德文馆。根据其1876年颁布的八年课程计划,学校的外语教学循序渐进,日常教学围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展开。课上除使用外国原版教科书,还会将总理衙门的外交公文作为课堂补充教材和考题,用于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德文馆的外语教学主要由外籍教习承担,他们大多是供职于海关衙门的职员,德语虽为母语,但并未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馆内的中国教师则只能担任副教习。
从德文馆成立到1900年同文馆停办的近三十年间,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招生规模一直未达到既定目标,在馆德语学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0~15人;另一方面学生水平不高,毕业生中熟练掌握德语的寥寥无几。尽管如此,京师同文馆开启了我国官方开展德语教育的先河,同时也为其他外国语学堂的课程设置提供了范本。
第二类为以模仿德制培养军事力量为目标的武备学堂,如北洋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旅顺口鱼雷学堂、直隶武备学堂等。为了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清政府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效仿西方练兵。洋务派提出“效法欧洲陆军最强盛之德国,采用德国行军新法,学习德国军事知识,操练均依德国制式”,因此,在以培养陆军军事人才为目标的武备学堂,普遍聘请了德籍教官进行授课,并专门开设了德语课程。由于武备学堂的学制较短,通常为2~3年,德语并不是军事学堂的教学重点,加之课堂上及军事训练中均配备了中国教习协助翻译,所以大部分武备学堂虽然开设了德语课程,但实际上对学生的德语水平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
第三类为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的实业学堂,如天津武备学堂附属铁路学堂、南京矿务铁路学堂和江南储材学堂等。随着中日甲午战争前后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出现了一批既重视外语教学,又重视技术实业的学堂。其中1896年创办的江南储才学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创始人张之洞认为要想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精髓,就必须先精通其语言。学校共设英、法、德、日四门外语,每门外语各招30名年龄在13~15岁的学生。其教学内容体现了“中西并重、经世济用”之特色,设“交涉、农政、工艺、商务”四门,其中有志于从事法律和农政相关工作的学生,应当将德语或法语作为第一外语。在教学内容上,中文和外语科目“中四西六为断”,每天上午为外语学习时间,下午则安排学习中文及其他科目。然而,在清末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实业学堂几经波折,最终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但是它在推动中国早期教育的现代化以及外语教育方面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直到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后,我国学制才有了初、中和高等教育的明确划分,但是鉴于当时各类新式学堂招收的学生年龄层级基本上为十几岁的青少年,我们仍然可以认为,我国政府为办学主体的基础德语教育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总体来说,清末德语教育的发展主要受德国强大的军事、工业力量的影响,自上而下从政府层面兴办新式学堂,积极培养外语、军事及技术等领域的人才。然而这些学校普遍面临招生规模小、德语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门教材等问题,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此外,从19世纪中叶开始,德国政府和教会组织试图通过兴办学校,扩大其语言和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中国创办的中小学已多达160多所,主要分布在其租借地胶州湾一带,以及北京、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枢纽城市。但是随着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落败,以及20世纪2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逐步收回教育主权,绝大部分德华学校和教会学校或关停、或被“中华民国”政府接管。只有青岛礼贤中学和同济医工学堂等少数教学质量优异、社会反响不错的学校得以继续办学,但是其德语特色被淡化,德语课时逐渐被英语替代。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基础德语教育
“中华民国”时期中学德语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出于大学专业学习的要求。“中华民国”初期教育部曾颁布规定,要求“医学专科学校和药学专科学校必须学习德语,而且只需要学习德语”。当时对中学德语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上海同济大学,其前身为德国人宝隆于1907年创办的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被“中华民国”政府接手管理后,仍保持了德语作为第一外语的传统,很多专业课程甚至直接用德语授课,因此对学生的德语水平要求极高。同济医工学堂下设德语科,作为医工两科的预备班,专门招收14岁以上的初中生,学制3年。1922年德语科改名为附属中学,并保留了德语教学特色。
20世纪30年代,同济大学为了进一步扩大生源,与上海本市及外省一些知名中学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定向培养的模式,保证优质德语生源的输送。其中广东中德中学和青岛礼贤中学原为德国人创办,素來重视德语教学;而其他合作学校,如上海吴淞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扬州高级中学和开封中学等,则是在和同济大学确定合作关系后,增设了德语课程。根据和同济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这些学校的优秀德语毕业生可被同济大学免试录取,能够通过保送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励。抗战时期,时局动荡,虽然同济附中的学生人数波动较大,但是学校教学始终未曾中断。
总体来说,受德国政府因一战战败全面关停其在华学校的影响,“中华民国”时期,我国中学德语教学规模整体呈萎缩状态。为数不多的中学开设或保留了德语课程,主要是由大学专业设置对语言的特殊要求决定的。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中学德语的开设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对德语语言水平要求较高的医药学科生源。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基础德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语政策一度严重向俄语倾斜。截止到1952年,仅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学院三所高校保留了德语专业,而在中小学领域,德语教育更是一度空白。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和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我国才开始逐步调整外语政策。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日渐频繁,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多语种队伍。在周总理的倡议下,成立了一批外国语学校,让学生从小学三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开始接触外语,通过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为高等外语院系输送较高水平的外语新生。第一批成立的14所外国语学校中有五所开设了德语课程,分别是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北京市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武汉外国语学校。
根据1963年公布的《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外国语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普通中小学基本相同,外语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整个中小学阶段授课总课时不少于2500课时。小学阶段为每周5课时,初中和高中阶段分别为每周8课时和10课时。为了保证外国语教学的质量,中小学各年级的外语课均实行小班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外语课外活动。学生毕业时,应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5000个左右单词和基本语法,能读懂简易的外文书刊,能进行一般社会生活会话,能用外文写作,且具有一般的翻译能力。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外语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外国语学校被迫停课。几经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仅剩三所外国语学校保留了德语课程。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武汉外国语学校,这些外国语学校每年的德语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0人左右。进入外国语学校的学生都经过严格的挑选,学校在全市范围进行招生,要求学生品学兼优、口齿清楚且具备一定的外语天赋。毕业生的出路基本上以保送高校的外国语专业为主。受当时经济条件和留学政策的限制,极少有人高中毕业后选择自费出国留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和社会对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20世纪90年代涌现了一批新兴的公办和民办外国语学校。然而中小学德语一直属于小众学科,到21世纪初,全国仅有6所中学开设了德语课程,学习德语的中学生人数在600人左右。
除了办学规模较小之外,中小学德语学科一直缺少统一的课程标准和相应的配套教材。在改革开放前,各个学校采用的均是校内自编教材。随着中国和西德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邦交,中国的基础德语课程建设也逐渐得到德方在教材和师资上的帮助。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等外国语学校引进了德国国外学校教育司(ZfA)编写的专门针对非母语学习者的原版德语教材Vorw rtsInternational,这是我国中学领域采用的第一本现代德语教材,教材也首次出现了情景教学等内容。现代德语教材配合校内自编教材,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德语教学有了新的突破,同时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外国语学校一直是中学德语学习的主要阵地。几十年来,外国语学校的确为高等外语院校输送了一批德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使他们通过深造,成为优秀的高层次外交人才和翻译人才。然而由于开设德语课程的外国语学校数量屈指可数,因此我国的基础德语教育从学校和学生数量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间并没有经历明显的增长,中学德语从一定程度上作为“精英教育”仅在外国语学校这个小范围内存在。
五、基础德语教育现状
直到21世纪初期,在中小学阶段开始德语学习依然是外国语学校学生的“特权”。德国外交部下属的对外德语工作小组(StaDaF)公布的全球德语学习情况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已有2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德语教学,德语学生数量也由20年前的600人上升到了24000余人。从学校的分布上,开设德语的学校早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从祖国西北内陆到西南边陲,都能找到中小学德语的身影。从学校类型上看,除了传统的六年一贯制的外国语学校外,许多非外语教学特色的普通中小学和职业院校也开设了德语一外或二外课程。与此同时,德语教师队伍也在飞速发展壮大,截止到2020年,我国共有510多名专兼职教师奋战在基础德语教学的第一线。
2008年德国外交部发起的“学校—塑造未来的合作伙伴”(PASCH)项目是我国近年来基础德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PASCH项目旨在通过形成一个全球中小学德语学习网络,唤起青年人对当代德国及其社会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进一步促进青年一代间的国际交流。2009年,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PASCH项目合作备忘录,从此德国政府正式加大力度,在我国中小学领域推广其语言及文化。目前全国共有120多所中小学成为德国PASCH项目学校,其中包括40多所是将德语作为主课(德语课时量:5~10课时/周)的学校,以及近80多所将德语作为选修课的学校(德语课时量:1~4课时/周)。PASCH项目从教学资料、师资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为中小学德语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对中国基础德语教育教學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受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以及家长和社会对培养学生多语种能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自发开展德语教学,根据德国外交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2020年,五年间我国新增了近100所开设了德语课堂的中小学,其中大部分选择了以二外选修课的形式在校内开展德语教学。
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小语种的扶持力度。2016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中德语课标的编写工作,并于2018年初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同年9月德语学科正式被教育部列入高考科目,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对中学德语学科的教学做出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也标志着基础德语教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国内知名的外语教育出版社也正积极组织高校及中学领域的资深德语教师参与中学德语教材的编写。随着本土德语教材的出版,我国中小学德语教学也将逐步改变依赖国外引进教材和国内高校德语教材的现状,这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学领域德语学科的建设,以及我国德语基础领域教育教学的自主开展。
不难看出,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1世纪我国基础德语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希望通过第二外语的学习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在了解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提高个人竞争力。此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德国留学政策的调整,留学德国也逐渐成为热门的高中毕业去向。
六、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说,21世纪我国的基础德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中德两国的文化教育政策,还是双边政治经贸关系,都为中小学领域德语学习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语言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语言是保证我国和其他各国顺利开展合作的重要纽带,完善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各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其战略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中小学德语教育教学的推进不仅有利于我国多语种人才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平衡外语教育结构,保障国家的语言安全,同时还有利于尽早培养学生的多语种能力和国际视野,从而拥有更大的求学和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包俏俏.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an chinesischen Schulen. Ein Unterrichtsfach im Spannungsfeld von indi-viduellen,wirtschaftlichenund politischen Interessen.(中国基础德语教育发展研究)[D].德国:哥廷根大学,2021.
[2]戴炜栋,胡文仲.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德国外交部.PASCH项目2009年年度报告[R].2009.
[4]德国外交部.全球对外德语调研报告2000—2020[R].
[5]Mitschian Haymo,包俏俏.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an chinesischen Schulen. Hintergründe und Thesen zu den Ursachen eines Booms.(中国基础德语教育发展背景及其动机研究)[J].Info DaF,2012(1):52-72.
[6]付克.中国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
[7]黄仁贤,高时良.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毛小红.中国德语文教育历史研究(1861—1976)[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9]宋洋.中学德语“输出驱动—输入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10]翁智远.同济大学史.第一卷(1907—1949)[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62-6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