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视角下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2023-06-16 03:56:23刘长鹏
大观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音乐表演实践教学

刘长鹏

摘 要: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性和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加强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从校企融合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对校企融合视角下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些优化措施。

关键词:校企融合;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

注:本文系2022年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综合类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究”(2022XJJG-101)研究成果。

现阶段,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主要采用以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这种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对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全新的校企合作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学习和表演融为一体,并与区域文化联动,从而提升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质量。

一、校企融合在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中的作用

(一)优化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还有一些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然而,音乐表演专业的实训课程相对较少,给学生留下的选择空间较小。这种情况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导致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缺乏充分联系,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而采用校企融合模式能够优化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当前的市场、企业需求为基础开展教学,使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够真正支撑起舞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措施,能够充分发挥校企融合模式的优势,同时最大程度地解决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促进教师素养水平的提高

学生的专业素质是评价教学成果的基本指标,也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年龄分布范围不够均衡的问题,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交流、教学目标实现等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提升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加强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重点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不同年龄教师对于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问题。同时,需要加强教师对实践教學的理解,因为部分年轻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而采用校企融合模式,可以让部分年轻教师到企业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部分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在艺术团、音乐培训班中进行调研,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并在教学中进行反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1]。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提升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适应社会文化需求的人才,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综合实践舞台,建立具有良好基础设施和运行体系的实习基地。然而,当前部分高校的资金较为有限,基本无法独立建立实习基地。因此,可以采用校企融合的模式,让企业成为高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在高校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可以在企业提供的综合舞台进行实践,以检验知识学习效果。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学习存在的不足,并调整后续的学习方向。此外,这种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二、校企融合视角下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面临问题

校企融合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但是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校企融合模式的重要性,在教育理念方面缺乏创新,导致该模式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校企融合视角下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如下。

(一)教育观念缺乏创新

在实施校企融合模式时,一些高校只是将学生安排到企业的实习岗位,而没有对具体的实习内容进行细化,同时对学生的管理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高校与企业之间也缺乏深度合作与交流,对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方案的设定不够完善。此外,高校和企业从各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冲突问题,难以达成双赢的目的。因此,校企融合模式的应用,需要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创新。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校企融合模式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够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作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综合舞台实践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够为合作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在合作理念、教育理念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不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3]。

(二)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

部分高校对于校企融合模式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该模式的政策支持,没有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合作,从而导致校企融合处于被动的局面,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高校只有主动与企业联系并合作,才能够获得企业的支持,使得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综合舞台实践机会,但是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合作机制建设方面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使得校企融合模式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这一模式的优势,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音乐表演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深入性合作,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校方为主导,企业处于被动地位。一些企业与单位只是对高校需要的资金、设备等提供赞助,或对高校的一些音乐表演活动提供支持,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性,能够提供的支持较为有限,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不足。高校与企业之间沟通不足,也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双方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使得校企合作模式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优势,而依靠双方的信誉度和熟悉度也难以达到平衡的利益分配。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使高校与企业建立更加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三、校企融合视角下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优化策略

从校企的视角来看,校企融合模式对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加强校企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舞台实践机会,以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确保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社会文化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校企融合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音乐表演人才培养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因此,本文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总结了多项科学有效的教学改革优化策略。

(一)加强专业建设

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文化发展需求,满足企业对于音乐表演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校企融合模式下,加强专业建设对于音乐表演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按照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对于音乐表演人才的需求来看,高校与企业需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其符合艺术行业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在艺术行业中发挥自身的优势。高校可以聘请企业优秀员工,使其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开展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与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同时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把握市场发展方向与趋势,从而对音乐表演人才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动态化调整,确保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符合市场发展方向,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市场竞争优势。高校还需要构建音乐表演专业委员会,根据专家的建议确定专业建设方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音乐表演人才。

(二)完善实践型音乐教学体系

針对当前部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对其进行解决,确保学生能够将音乐表演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帮助学生今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实现职业规划目标。因此,在校企融合视角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需要完善实践型音乐教学体系,为学生音乐表演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综合舞台。要想提高音乐表演实践能力,学生不仅需要在学校中学习,还需要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结合音乐表演专业的特点,为学生在企业中安排对应的岗位,提供对学生音乐表演实践能力的指导,并创设良好条件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实践能力。这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校企融合育人模式的优势,同时这也是提高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利用企业的综合舞台检验所学习的音乐表演理论知识,有利于高校对教学方向进行调整,还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4]。

(三)加强保障机制建设

为了确保校企融合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以确保高校与企业能够深度合作,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提升合作深度,从而为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首先,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对校企融合的监督与引导,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为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构建良好的就业教育文化,从而提升高校与企业的社会形象。其次,当高校与企业合作出现冲突或问题时,双方需要加强交流与协商,共同解决冲突问题,以确保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不受到影响。双方应通过深入交流和商讨,制定相应对策,确保校企融合模式的价值能够长期保持,并减轻双方承担的压力。最后,高校与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协商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以保障自身的基本权益,并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充分保障。这样可以防止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学生实践学习受到影响。需要对保障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从而提升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科学性。企业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良好的综合舞台实践机会,而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音乐表演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二者合作可实现双赢[5]。

(四)提升校企合作深度

当前,部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深度不足,导致校企合作变成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模式。企业仅仅为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实习岗位,并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培训,而高校也没有做好学生管理,导致二者的整体合作深度不足,这严重影响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细则和制度,建立奖惩并举的管理机制,对学生参与企业实训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考核,并将其与学分挂钩,从而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确保学生在企业提供的综合舞台中更好地学习。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做好对学生的培训工作,确保他们能够在企业实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弥补高校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提升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例如,企业工作人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音乐表演实践经验分享、音乐表演实践要点教学,确保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音乐表演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是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加强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学习提供充分保障,充分发挥校企融合模式的优势。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阐述了校企融合模式在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中的作用,并分析了校企融合视角下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面临问题,最后提出并总结了多项科学有效的教学改革优化策略,希望可以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不断提升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锐.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1(10):73-74.

[2]高伟.“专创融合”教学改革实践的价值、要点与路径: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例[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21(1):13-18.

[3]邢慜.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研究,2021(5):135-137.

[4]王家伟.新文科视域下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97-100.

[5]盛霞,陈昌文,王家伟.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安徽省为例[J].戏剧之家,2021(28):171-172.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音乐表演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9:13:02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校企融合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模式探究
第二课堂建设有效推进职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38:25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略谈音乐表演中的大提琴演奏技巧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38:40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1:38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