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贵存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体育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终身体育越来越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势在必行,而兴趣作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与积极探索的原动力自然也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文章以初中体育为例,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从观念与行为两个角度提出了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强化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19-014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9.047
兴趣教学法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旨在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进而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目前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应用效果并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因此必须立足新课改背景,以素质教育观念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最佳应用路径。
一、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教学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要想实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高效应用,就必须从教学观念出发,先改变教育工作者对体育课程的看法,进而才能促进兴趣教学法的落地。
素质教育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考试制度尚且没有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在中考的指挥棒下,体育课程仍然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仍然存在课时少、被其他科任教师侵占的情况,针对这种问题,只有改变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在保证体育教学时间的基础上,促使体育教师不断探索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方式。
二、融合多种兴趣元素
兴趣教学法的关键就是所选择的应用方式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才能以兴趣为基础展开体育教学,因此提高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兴趣教学法中具有更多的“兴趣点”,让这些“兴趣点”成为体育课程的构成要素,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长效激发。
(一)融入体育游戏
游戏教学法并不是幼儿园与小学的特色,在初中与高中阶段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非常活泼好动,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入正好适应了初中生的这一年龄特点,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待,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适当引入游戏,首先要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游戏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体育游戏的类型非常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类型都能在体育教学中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游戏形式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教师必须要在选择游戏之前进行学情分析,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游戏选择的标准与依据,在提高游戏科学性的基础上强化游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
其次,教师要注重游戏细节与课堂纪律。游戏在具有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优势的同时,也具有容易造成课堂秩序差的劣势,因此为了保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积极作用的正常发挥,教师要维持课堂纪律,避免造成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
(二)融入竞技比赛
初中生受年龄的影响,好胜心都比较强,如果不能对学生的好胜心加以引导,就可能致使学生攀比心理的出现,因此在体育课程中引入竞技比赛,不仅能够提高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花样跳绳的比赛。花样跳绳是脱胎于普通跳绳的、难度更大的一种运动形式,相较于普通跳绳,其新颖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点,让学生以小组参赛的形式进行花样跳绳的比赛,并随着比赛的进行逐渐增加花样跳绳的难度,进而实现对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共同培育。
三、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体育活动形式通常是教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学,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度比较低,参与空间也比较小,限制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鉴于此,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引入丰富的体育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有更多的表现空间与创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兴趣,进而才能促进兴趣教学法实效性的提高。
教师在丰富体育活动形式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体育活动形式选择的主要依据,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受学生喜爱的體育活动形式的引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而为兴趣教学法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让体育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四、组建体育兴趣小组
在班级授课制模式下,每个班级中的学生人数都比较多,且每个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学生的期待,也就不能实现对所有学生兴趣的激发,这种情况显然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兴趣小组的建立来满足不同学生所产生的个性化需求。
(一)以学生兴趣为核心
兴趣小组建立的初衷就是要实现对所有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兴趣教学法应用实效的保证,因此在建立兴趣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兴趣作为建立依据,避免出现“独断”情况,错误地选择一些学生并不感兴趣的体育运动。
以学生兴趣为核心建立兴趣小组,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体育运动的选择。尽管学生的兴趣存在差异性,但是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教师就可以这种相似性为契机,在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兴趣的体育运动来建立兴趣小组。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直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直接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教师只要从中选择出最受学生欢迎的几项体育运动成立兴趣小组即可。
(二)促进多种兴趣小组教学模式的自由组合
兴趣教学法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得以发挥的前提也是学生兴趣,但是无论学生多么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与体育运动,经过长时间的应用都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进而就会影响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鉴于此,教师就要增强兴趣小组的灵活性,实现多种兴趣小组教学模式的自由组合,进而让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兴趣。
促进多种兴趣小组教学模式的自由组合,首先要实现小组成员的自由组合。不少学校为了平衡各个体育小组的人数,都会对学生的选择进行一定的干预,这就导致有些学生会进入到自己不喜欢的兴趣小组中,进而就会影响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選择,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完成兴趣小组的组建,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进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小组中,激励学生在今后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要实现长期兴趣小组与短期兴趣小组的融合。一方面,教师要引导组建一些长期的兴趣小组,使其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始终;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根据学校的体育活动来临时组建一些短期的兴趣小组。例如,当学校举办运动会时,体育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为两队来分别参与拔河比赛以及接力比赛,让学生自由选择进入到两个比赛项目小组中,进而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活力。
(三)开展兴趣主题活动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运动员,而是要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增强身体素质、锻炼心理素质,并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而兴趣教学法作为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
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在应用兴趣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兴趣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热爱,让学生在了解体育运动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受到激励,出现终身体育意识的萌芽。
五、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一)创设训练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训练情境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体育教学之所以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是因为体育教学模式单一陈旧,而情境教学法在与兴趣教学法的融合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就能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二)多角度教学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非常低,这种情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而得到了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强调,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同时,也冲淡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兴趣教学法来说,教师需要应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现行的将学生作为压倒性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成为限制兴趣教学法应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多角度教学的方式,保留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对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吸收,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师作用的正常发挥。
多角度教学在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学角度的选择,教师必须以实际的教学需求与教学内容为导向,来科学地选择教学角度,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来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在师生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提高兴趣教学法的有效性。
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引导学生自制体育活动器材
在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更新,随着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完成这些教学活动所需的体育活动器材也在不断变化,学校很难及时地为体育教学提供相关的体育活动器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体育活动器材,一方面借助自制的体育活动器材来完成体育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制活动器材的过程中产生对接下来的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实现积极参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二)鼓励学生原创体育训练计划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比较叛逆的时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服从性较差,因此在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被安排”,而是要让学生产生一种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的感觉,进而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同时,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学生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因此让学生自行制订体育训练计划的方式避免了由于教师不够了解学生身体情况造成的训练计划不科学的问题,不仅提高了训练计划与学生自身的适配性,也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完成自己所制订的训练计划的作用。
但是,初中生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安全防护等知识并不足以支持其制作出非常科学的训练计划,因此在学生原创体育训练计划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进行即时的指导,一方面在学生制作体育训练计划的过程中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建议,另一方面要在学生制作完成之后对学生制作的体育训练计划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进行评估,促进原创体育训练计划对学生积极作用的发挥。
七、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参与者,也是兴趣教学法的应用主体,可以决定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直接影响了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因此实现兴趣教学法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师的角度入手,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对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能力,在确保教师对新课标、新时期体育教学要求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提高教师对兴趣教学法应用方式选择的科学性。
八、结语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兴趣教学法作为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发挥必须基于科学的应用方式。因此教师要秉持着与时俱进的意识,从活动形式、兴趣小组、教学方式等多个角度探索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实现兴趣教学法与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建红.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实施建议[J].天津教育,2022(13).
[2] 邹来超.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田径,2022(4).
[责任编辑 薛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