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馨锐 柏京京
摘 要 纵观印度尼西亚的职业教育发展史,大致经历了萌芽和兴起、改革与发展、扩展外延三个阶段。在发展中,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认证与评估制度不断优化和完善;加强产学结合,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职业教育有序进行。其改革与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是:建立多层次学历的职业教育制度;鼓励以企业为主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抓住机会伴随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9.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09-0077-05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人口约2.67亿,也是东南亚第一大经济体[1]。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的“2021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尼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7位。印尼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其薄弱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制约着印尼的教育发展。目前,印尼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有超过49万人的技工缺口和超过22.6万人的专业技术人员缺口[2]。通过正规教育获得的技能与工作所需的技能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一差距阻碍了印尼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阻碍,印尼政府积极采取行动,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结构,促进职业教育为本国输送高技能人才。
一、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历史演进
印尼的职业教育起源于18世纪中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是印尼职业教育的萌芽和兴起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是印尼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印尼职业教育为适应本国经济发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而进入扩展外延阶段。
(一)印尼职业教育的萌芽与兴起
1.荷兰殖民时期
印尼职业教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荷兰的殖民统治时期。当时,荷兰人通过印尼群岛获取国际市场上所需要的香料、热带经济作物以及一些原材料。与此同时,荷兰人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和西式的管理制度以及教育。当时,荷兰为印尼中下层阶级引入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学校,如以满足农业增产需求的农业技术学校,主要以满足政府和企业劳动需求的技工学校,满足东印度公司航海人员需求的航海技术学院等。在荷兰统治结束之前(1942-1945年),印尼有88所职业学校,招收了13230名学生[3]。
2.日本殖民时期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军队入侵印尼,在日本殖民时期,殖民者要求职业教育完全日本化。在被殖民时期,印尼的职业教育完全由荷兰、日本的殖民统治建立,侧重于将经济利益需求与教育相结合,虽然是以服务殖民统治阶级的意志需求开办学校,但是也形成了印尼职业教育的基本雏形,为职业教育第二阶段的改革与发展打下基础。
(二)印尼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期
独立后,印尼政府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大力发展文教事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印尼的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为了缓和熟练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1969年印尼五年发展计划实施后,职业教育发展借鉴职教发达国家模式,逐渐在印尼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此期间,创建并发展了多学科性技术学院。
为了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印尼政府提出“链接和匹配”(Link & Match)的概念并实施双体系教育(PSG),根据印尼国情并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从理论上讲,双体系教育(PSG)被认为是提高职业教育关联性和效率性的理想教育体系。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是此应用活动的一部分。职业学校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展示活动、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在学校建立内部组织、教师定期访问企业等方式,增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
在1984年至1989年间,印尼的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良好的势头。1983年至1984年,技术高中与学术高中的学生比为1∶3,到了1986年至1987年,变为了1∶2.3[4]。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当时的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和课程不够全面,不能满足印尼的实际需求;私立技术高中的实习厂房和设备严重不足,影响毕业生的质量。印尼政府为了促进学校数量与学校质量的平衡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印尼职业教育的改革。
(三)印尼职业教育的扩展外延阶段
2003年,印尼政府颁布《国家教育制度法》,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制度保障做出相关规定[5]。2005年颁布的《教师法》为印尼职业教育系统的发展搭建了最根本的框架和法律保障,其中包括职业教育工作的条件和义务[6]。
2016年9月,《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框架发布,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融资,推动铁路、电力、通信、人文教育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实现东盟经济、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的愿景[7]。同年,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签署《高中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简称“SMK振兴计划”)[8],明确了印尼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二、印尼职业教育体制建设基本情况
根据印尼教育标准相关内容的描述,见图1,印尼的办学主体主要由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构成,公立学校为政府主办,私立学校主要由宗教团体主办。印尼的教育体制是正规教育、校外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存,正规的教育包括小学、中学、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正规教育体系可以进一步分为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学术教育领域内,普通学校教授学术科目,而宗教学校教授学术和宗教相关科目;在职业教育领域内,职业学校提供学术科目以及侧重于技术技能科目。印尼的职业教育分为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包括职业高中,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培训则具有灵活性,可以选择读一年就工作,也可以继续学習或者转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
印尼学历职业教育从高中阶段开始一直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公立、私立职业高中(SMKs)和伊斯兰职业学校(MAKs)的三年制课程,从而获得中等级别的认证。印尼政府还鼓励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由行业赞助的技能证书课程,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这些职业中等级别的证书(SMK)使学生能够在高等教育阶段继续接受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并获得文凭证书(D1),还可以报名参加D2级别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参与这些课程的毕业生也有机会进入劳动力市场[9]。
在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得以继续。一系列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职业课程,SMK的毕业生可以通过报名参加理工学院的三年制文凭证书(DI-DIV),继续在专业轨道上进入专科I和II(Sp.1和Sp.2)。研究、技术和高等教育部对其进行监督。
根据BPS 2015和印度尼西亚经济事务协调部2017年发布的《2017-2025年印度尼西亚职业发展政策》文件,印尼目前有13337所职业中学,其中3434所为公立学校,9903所为私立学校。此外,全国还有172所理工学院和1034所私立学院[10]。印尼政府鼓励校企合作,引导学校专业课程更好地适应市场;此外,还鼓励职业学校办企业,以学促产,以产促教。
印尼职业教育和培训并没有统一管理部门,不同的职业学校有相关专业机构管理,如农业开发学校由林业和种植局监管。印尼最主要的三个教育管理机构是教育与文化部(MOEC)、研究技术和高等教育部、人力与移民局。其中,教育与文化部(MOEC)负责规划和实施中小学教育服务,并通过技术和职业教育局(DTVE)和中央二级部门来协同执行其职能。中央二级部门包括秘书处、国家教育研究与发展研究所、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总局、高等教育总局等部门。研究技术和高等教育部负责高等教育,即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人力与移民局负责监理国家培训中心(BLX),让公民能充分就业,尤其是帮助高中毕业生为就业做好准备。
三、印尼职业教育的改革动向
印尼有着充足的自然资源、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三方面的优势,同时存在着严重缺乏技能人才、师资、设备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待解决的问题促进了印尼职业教育的改革,而改革的根本是为解决人力资源短缺和人力资源充分就业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认证与评估制度不断优化和完善
印尼政府制定和实行了统一的考试和认证评估标准。一是国家制定了涵盖科研、知识、方法、技能、情感和能力六方面九个级别的能力测试标准,通过专门机构认定相应的技术证书,无论是在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接受培训的学生,都可以进行技术认定;二是规范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使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鼓励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制定职业教育统一标准,以此来规范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印尼政府在2018年颁布了《国家高中職业/伊斯兰学校职业教育标准》,其中规定了包括毕业生能力、教育过程、教育设施、教育评估、教育管理、经营成本和教育工作者等多方面的最低职业教育标准[11]。这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基本准则,确保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印尼政府通过在全国设立职业认证机构(LSP)对全国职业院校的办学资质和学生技能水平进行质量评估。
(二)加强产学结合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基于印尼产业结构,印尼政府制定有利于提升技能、培养优质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以提高全球竞争力。职业学校毕业生获得的技能与相关产业相适应,行业和职业教育之间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以确保毕业生具备与就业相关的技能。为了推广基于行业的职业教育模式,印尼政府采用“链接和匹配”(Link & Match)的政策,采用教学工厂的形式,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工厂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使职业教育与行业的要求和标准保持同步。
职业教育和培训既关注学生对某一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也需要关注学生能力与市场的适配性。因此,需要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使专业知识、技能与就业标准保持一致。这就要求在制定课程时需要关注学习者可以做什么(即学习者的能力)或者学习过程的输出。如果学习者可以完成所有课程,那学习者就拥有进入企业的相关技能基础,可以把学到的技能转换成实际的工作能力。
(三)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职业教育有序进行
印尼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新学校、修复和改造已有的学校、采购工厂的设备、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等。在2003年颁布的《国家教育制度法》中规定,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应为总预算的20%以上;2019年印尼政府投入不少于一万亿卢比用于加强职业高中的建设,在同年发布的《关于实施职业高中技能提升计划的政府资助意见》中计划在220个四年制职业高中实施职业能力鉴定、创新创业教育、学历认证、加强实习实训等项目,帮助学生就业和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12]。
四、印尼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建立多层次学历的职业教育制度
印尼的职业教育从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可以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就读普通大学或职业大学深造。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学位制度不完善、学历衔接断档等问题。学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后很难进入相应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职业院校继续深造。如果要继续深造只能选择应用型大学,但是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的教育制度相分离,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不同。因此,需以政府为主导,继续增加本科职业院校的数量,让学生能有更多选择机会。第二,建立健全职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位机制和评价体系,促进职业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高学历发展。第三,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规范职教教师的职业门槛,保障我国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二)鼓励以企业为主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印尼政府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根据产业结构的特点,制定有利于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人力资源的政策,鼓励学校办企业,以学促产,以产促教。我国大部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不够。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相关的职业教育制度,鼓励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与职业院校建立良好的关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
(三)抓住机会伴随企业“走出去”
印尼政府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促进印尼的经济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的不断转型,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机遇。我国职业院校应伴随企业“走出去”,利用(政)校企合作的优势,合作建立印尼分校、培训中心、开发教学资源、行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摸索符合当地特色、企业特点,具有职业院校优势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进而培养当地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印度尼西亚[EB/OL].(2020-12-20)[2022-10-20].https://www.yidaiyilu.gov.cn/wcm.files/upload/CMSydylgw/202012/202012220429018.pdf.
[2]张俊勇,陈艳春.印度尼西亚佐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J].国际研究参考,2020(6):23-28.
[3][7]刘思雯.印度尼西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4]张晓昭,孙忠宝.印尼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1994(5):42-43.
[5][6][8][9][12]刘亚西.印度尼西亚职业教育系统的治理结构与实践样态[J].职业技术教育,2020(27):35-39.
[10]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Indonesi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Future[J].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3.
[11]Jakarta. Developing Qualified SMKs (Membangun Mutu SMK)[R].Presentation, Directorate of SMK Development, 2014.
Abstrac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Indonesia, it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germination and emergenc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and outreach. In the development, Indonesia’s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has been optimized and improved;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academia has been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investment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ed to ensure the orderly implem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inspiration of i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or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establish a multi-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o encourage a diversified mode of schooling based on enterprises; and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accompany enterprises to “go global”.
Key words Indonesia;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uthor Yu Xinru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Liu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PhD candidate of University Malaysia Sabah (Liuzhou 545036) ; Bai Jingjing, lecturer of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Liu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