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思政融入小学排球教学建设路径研究*

2023-06-12 07:08滕育松陈安瑜
运动精品 2023年12期
关键词:排球思政体育

滕育松 陈安瑜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课程思政是以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理念[1]。2020 年12 月18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其核心是全面开展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提出要首先完善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其次,不断加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最后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各校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各学科发挥好“立德树人”的育人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上,国家提出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相关要求,因此提出小学排球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相关路径探究,以实现课程思政理论与小学排球教学内容的统一。然而现有小学体育课程思政理论的学理阐释,缺乏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重难点和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过程设计的宏观性思考,且小学排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体育教师思政培训体系欠缺。因此,应科学设定小学排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合理设计小学排球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加强完善小学排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对于体育教师培训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增加开展培训次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培训。深度分析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对后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创新与实践有所帮助。

1 构建排球课程思政:培养新时代新青年

1.1 排球课程思政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教育方针,指导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3]。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着眼于人才的内在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不仅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增长其文化和能力,更关注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小学以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为重点,对学生实施教育。小学排球课程目标主要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认知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排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建立排球运动各种技术、技战术的基本概念;技能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身体各项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爱好和各种优秀的意志品质。排球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加强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将中华体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内容融入小学排球教学目标中,丰富情感目标。在小学排球教学中,教师从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出发进行备课授课,在培养学生排球理论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到思政理论知识并内化自身行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排球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健全自身人格,提升道德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全面发展的人。

1.2 排球课程思政中心主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定义,健康是指包括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良好状态[5]。身体上,学生通过排球技能上的学习,能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精神上,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是把道德教育和体育教育相互融合,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培养学生坚持运动的习惯有助于学生远离心理疾病。在培养排球技术的基础之上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通过排球的训练将学生学习中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转移,有利于学生在社会接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健康心态。在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建设方向,培养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新时代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指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同时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教育的一个核心评价指标[5]。在小学排球中融入思政理论,通过体育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奋勇拼搏、不怕困难等良好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现状。体育中的排球运动可教会学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良好思想品质,排球课程思政的建设就是取二者所长,从身体和心灵两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为学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2.1 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重点设立问题

如何精准地定位小学的排球课程思政目标是重中之重,教学目标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向,只有正确地制定小学排球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准确地实施思政教育。赵富学和彭小伟两位学者提到过由于建设视角和侧重点差异较大,目前尚无法形成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的研究主线,难以形成可以进行整体性描述的过程研究板块,对其进行分类时也缺乏统一标准,造成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出现难以整合的“漫灌”现象,这种现象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推进极为不利[6]。以目前来看,各所小学皆响应国家要求,陆续制定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方案,由于小学过于注重排球的技能教学,大多将思政教育目标制定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但小学排球教学还有理论知识的内容,在进行排球理论教育过程中把思政教育目标定为“团结协作、奋勇拼搏”是不恰当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课程的类型去制定不同的排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目标细化,才能精准明确地引导排球思政教学。小学排球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不清晰。在每节课程开始之前确立本次课的德育重点,将重点与排球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但由于各所小学的建设体系和重点不同,因此无法形成统一的排球课程思政的教学重点和评价标准,这种现象影响了排球课程思政的推行与发展。

2.2 小学排球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设计问题

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理论看,目前不同类型的研究寻求的支持理论形态各异,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课程理论、社会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全面发展理论、道德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6]。这些理论广泛地被体育教师应用在日常的排球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部分课程思政理论被错误地应用在排球教学中,选取理论过于轻率,没有按照要求规范地选择符合排球教学的课程思政理论,并且各地教育局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课程思政的参考理论,导致各小学的思政教育进度缓慢,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政教育的精准性大大降低。由于小学排球思政教学没有统一的体系,各小学所采用的建设方式灵活多样,这也间接地导致了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思维单一,思政内容无法有效地融入。“两张皮”“两层皮”“贴标签”“硬融入”成了课程思政也是体育课程思政的顽疾[7]。多数小学对于课程思政融入排球课堂的内涵理解不深入,仅仅是按照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方式去进行教学,与排球课程融合得并不紧密。虽然学校进行思政教育建设的方式是多样的,思政教育的方式不断丰富扩展,例如“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开展“多校教师交流会”、开展“德育角”、开展以德育为主体的家长见面会等建设方式,但这些形式的开展影响了体育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排球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师往往会感到迷茫、对于教学设计无从下手,以至于无法有效地开展排球课程思政的建设。

2.3 小学排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问题

在课程评价体系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排球思政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实现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8]。现阶段各小学排球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仍有不足。首先,小学排球课程评价方法单一。体育教学评价有书面测验、运动技能评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定与过程表现的评定。多数学校以学生排球技能水平作为考核内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内容过于单一,没有考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排球技能以外的知识掌握情况,如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思政理论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的优劣,无法全面地考核学生,无法体现学生思政理论的掌握程度。其次,对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方式单一。体育学习评价有“对过程的评价”和“对结果的评价”。现阶段,多数学校仅开展了排球期末考核,甚至未进行排球期末考核,因此学生各阶段排球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情况教师无法了解,教师也无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学生也无法意识到自身错误。最后,没有统一的排球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现阶段各校已有统一的运动技能评价指标,但对于思政内容的评价指标并未统一,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就无法及时得到完整的教学成果反馈。

2.4 小学排球课程思政教师意识形成问题

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指导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体育教师的职责是设计体育教学过程并保障体育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因此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思政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排球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开放创新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目前多数体育教师排球技能较强,但政治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很多体育教师无法做到将排球教学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忽视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体育教师对于排球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也不够完善、规范,对待思政理论的实践应用思考不够充分,现阶段的大部分老师仅能做到教会学生排球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思政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有部分体育教师自身行为不够规范,思想政治水平不达标,无法给学生做出榜样。

3 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优化策略

3.1 精准设立小学排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重点

武冬在《体育课程思政原理、设计、问题研究》中提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为此提出理清目标维度,提升高度;立足身体变化,实现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精化目标,三种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方法[7]。现阶段思政教育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标: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排球的教学目标是增强体能,掌握基本排球技能和体育与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爱好,两者互相有机融合形成小学排球课程思政的新目标——思政目标。确立好小学排球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明确小学排球思政教学重点,在课堂中突出重点,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教学[9]。例如,这一堂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排球教学,因此在设计这节课要时刻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进行排球教学设计,在理论课上分享有关运动员的比赛夺冠升旗仪式视频,燃起学生内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实践课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创设一个以国家队为主体的培训教学环境,让学生自觉代入角色,教师用为国争光等话语进行激励,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排球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2 精准设计小学排球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内容

设计好每一堂课程,让思政思维精准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目标的理解与分析,设计好排球思政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将各种思政教育资源整合分析再融入课程中去,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力求要精准做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武冬学者提到教学方法要义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育人;建立体感逻辑,感同身受;身体是显性教学,显隐一体[7]。排球课程思政要从排球的技术动作、理论知识两方面入手,与适宜的思政理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同时课堂教学内容要与现实社会紧密联合,让学生在排球课程思政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并正向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排球运动本身就存在思政内容,排球是个团队项目,教师可以组织排球比赛,对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有着很大的优势。进行小组比赛时,可以培养学生敢于争先、勇争第一的精神,比赛前,教师强调各队遵守排球比赛规则,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比赛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战术并灵活地运用各种战术,推陈出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只要符合排球思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运用。深度开发小学排球教学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精准地融入小学排球课程中,强化学生“学做人”的主体意识,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目的。

3.3 精准完善小学排球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7]。完善小学排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高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效率。在小学排球课程评价体系中,将思政评价内容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定中,两者相互融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尊重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的特点,设立以思政理论为基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体系。在体育学习评价方面,除“对结果的评价”外增设“对过程的评价”。罗丽华在《指向立德树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中提出为了进一步推进德育的贯彻落实,建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方案,并且使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除了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之外,还需要明确结果性的评价[10]。在教师对学生施加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设立中期评价,对学生思政方面知识的领悟程度给予评价,让学生知其不足,而后能自反。统一以思政理论为基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体系。体育教师能明确育人标准,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快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效率。最后是对评价主体的设定,有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对体育教师的评价。

3.4 精准开展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培训活动

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体育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师是实施排球思政建设的重要角色,是体育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只有教师深刻理解了思政内容的重点要求,才能对学生准确地施加教学。稳固基础,组织开展思政理论集中培训,提升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能力,加强体育课程思政研究[11],优化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的理论培训,提升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在排球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主要以教师的示范、讲解为主,教师的核心素养和专业课程思政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排球思政教学质量。学校须建立完善的教师思政教育培训制度和考核机制,成立教师思政教育考核评定小组并对其做出评估和反馈,寻找自身不足,定期开展教师交流研讨会,分享在实施排球思政教学中的经验和成功案例。教学环境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创造出特定的文化与特定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思政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现实的社会环境,还原生活中最真实的场景,用最常见的案例以最简洁的话语传授给学生,令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会其中的思政内涵,达到增强体魄、健全人格的根本要求。体育教师还应坚持不断探索创新,发掘更多的思政因素,以多种方式融合在日常的排球教学中,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排球教学方法。

3.5 精准丰富小学排球课程思政校本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实施和课程内容呈现的载体,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12]。随着国家教育的普及,小学学校数量不断增多,每所小学应编写符合本校特色的排球课程思政的校本课程。根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科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在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各学校开设的思政课选修课教材,由各地负责组织审定[2]。女排精神是排球课程的重点元素,爱国、拼搏、团结、创新是构成女排精神的核心要素,其内涵主要包括爱国情怀与为国争光、坚持不懈与顽强拼搏、精诚团结与密切协同、开放创新与博采众长。女排精神的时代意义在于:为建设体育强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13]。再根据体育教学要素、排球教学特点和各学校自身特点、文化氛围、教学特长的多方面与思政要素融合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注重从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向去编写教材,充分发挥体育教材的育人功能。

3.6 精准构建小学排球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平台

从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反馈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看,优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案例的生成与共建共用是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重要路径。同一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加快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手段[6]。在进行排球课程思政建设时,设计、选用和讲解优秀教学案例,并且推动这些优秀教学案例的流通,使这些优秀案例共享共用。搭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平台,提供和支持教育教学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提供专家讲座,定期组织专题会议学习,举行体育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展示比赛等,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理论学习的氛围。这不仅可以节省探索排球思政建设未知道路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各小学共同建设网上排球课程思政资源库,共享共用,这样可利用的优质资源越来越丰富,有效加快小学排球课程思政的建设脚步。

4 结语

体育具有教育功能,在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劳方面有着特殊效果,是唯一一门能将人的智育德育身体健康三手抓的学科。小学排球课程思政要以育人为本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由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建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组成,排球课程思政建设同样是如此,将排球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起来,以排球理论和思政理论为基础,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排球实践课上进行思政教育。各校编写符合自身特色地排球课程思政校本教材,构建小学排球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建立共享资源库。小学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高超的排球技术,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让学生能够在未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排球思政体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