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小说广播剧中声音元素的运用浅析

2023-06-12 07:02康枻淼
声屏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人声广播剧听众

□ 康枻淼

广义上讲,以实体小说为基础改编的广播剧也属于有声书的范畴,但在创作过程中要在原著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稿件,让声音可以被“看到”,这不仅需要演播团队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求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匠心精神,筛选出能与原著相匹配的声音元素,方能广泛传播“声音文化”。本文将试从广播传播符号的三大要素,即人声、音乐、音响三个角度出发,讨论它们在广播剧中的具体运用。

广播剧概述

“广播”和“剧”原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剧”在名词范畴中意为“剧作”,而“广播”作为传统媒介的三大巨头之一,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崇高使命,这二者的结合无疑是剧目在表达方式上的创新与挑战。从通俗意义而言,广播剧是指充分调动感情、运用有声语言播讲及配合若干符合该剧作的音乐和音效设计,最终创作合成的剧作。小说广播剧是广播剧大类中的一个分支,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忠于原著,更要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通过调动有声语言诠释不同人物,以声带面,从而弥补缺少可视化表达这一缺憾。声音是广播剧中的重要符号,是听众唯一能获取的重要媒介。如果说播讲小说原著是二度创作,那么听众通过声音建构想象画面则是三度创作,即听众基于作品融入自身的想象与见解,深入其中理解作品含义,沉浸在作品之中。

广播剧自1924 年诞生以来,虽未经百年沧桑巨变,但也经历了由盛到衰。现如今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强劲催化下,广播剧创作正在大踏步地追赶时代的脚步,响应时代的号召,持续优化故事内容,大力创新表现形式,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中国之声。

广播剧的存在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了获取影视剧的资源,还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更是为人民大众提供了娱乐消遣的方式。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 年用户规模为5.7 亿人次,2021 年中国有声行业市场活跃用户规模达8 亿人次,互联网在线内容消费群体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听书人群较以往而言呈倍数增长。由此不难发现,整个有声业态已悄然发生质变。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娱乐方式也有所转变,因此广播的伴随性尤为显现,不仅为通勤的上班族提供休息契机,更是为宅族群体带来陪伴式体验。

实体小说广播剧的创作策略

声音是广播剧中起主导作用的符号,一般而言,广播剧中的声音大致包括人声、音乐、音响。有声创作缺少画面的表现,听众所能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由创作者合成的声音而决定的,不同的声音会营造和渲染出不同的场景氛围,因此富有情感的人声、合理化的音乐、沉浸式的音响对于广播剧的创作尤为重要。

人声的塑造。一、有声语言的规范。如果说语言是广播剧声音的载体,那么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必然是播讲的源头活水。规范不仅指的是重音、节奏、停连等基本功,更需要以情带声,使有声语言具有一定审美性。此外,“控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口腔的控制主要依靠肌肉记忆和唇舌力度,只有达到“两头紧、中间松”的程度才能使有声语言更具动态性,更能清晰饱满且掷地有声。气息的控制也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形态,如果塑造的角色为青壮年,那气息应强、沉、稳;若塑造角色为老年,则气息可能弱、虚、飘。有声语言带给听众的是美的享受与感悟,有时听众也能沉浸其中,跟随情节的发展猜测故事的走向。

二、旁白与对白的功能。人声范围较广,例如咀嚼、说话、宣泄情绪时发出的声音都属于人声范畴。广播剧中的人声大致包括旁白、对白、画外音、独白等,在本文中主要讨论旁白和对白两种类型。通过旁白,听众能很准确地了解到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故事梗概以及对故事的简短评述议论。旁白也可以作为主人公的独白而存在,从主人公的第一视角出发,串联起整部剧情,有时也可以是作者的主观性自述,多用来追忆往事。

对白最能彰显人物性格,人物的主要形象塑造都是依靠人物对白来完成的。虽然对白称得上是整部广播剧的“地基”,但塑造不同的人物同样值得反复推敲,创作人员需要依靠原著进行二度创作,需要先理解原著人物的对白台词及内在语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角色、诠释角色。相较于影视剧,广播剧缺少了画面传递信息这一功能,因此对人声有更高的要求。演播人员可以调整身体姿态、语流、语气、音调等诠释不同人物角色和性格,帮助听众沉浸在剧情中。

音乐的选取。 音乐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着夺目绚丽的光彩,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总能在听众群体中引发共鸣。音乐能够奠定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能够调动听众的情感性与积极性。为一部广播剧选配适当的音乐能快速调动听众情绪,使听众尽快融入剧情中,并与剧中人物产生共情。

音乐的选取要考虑剧作的整体风格,注重整体性。一般而言,在每一集开篇,音乐会紧跟旁白适时响起,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直击人心的作用。在剧中,从开端到高潮再到结尾,要紧跟剧情的情节适当调整音乐的选取,让音乐更好地助推剧情的走向与情感的起伏,因此广播剧的音乐选取和安排尤为重要。例如,若想要构建一种空灵幽静的大自然场景,那音乐势必要高雅、悠扬;若想要营造一种欢乐的氛围,那音乐的选取则要轻松、愉悦。以广播剧《红楼梦》为例,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在表现刘姥姥进府时并没有依靠旁白,而是响起了一段鼓点节奏强的音乐作为转场,上一幕还是刘姥姥与周瑞家的在对话,紧接着下一幕就已经是凤姐和刘姥姥的对话了,此处的音乐选取得十分巧妙,既让观众有了心理适应的过渡,又凸显了刘姥姥与荣国府环境的格格不入,比起旁白的有限性表达,音乐的融入让画面呈现得更加立体。

想要打造一部实体小说广播剧,工作量是十分繁重的,所以需要团队支持和演员调配协同发力,要切记不可开头“精”,结尾潦草收场。另外,过度堆砌音乐也是最忌讳的,只有给剧作搭配恰当且准确的音乐,才能“锁”住听众的耳朵。

音响的设计。音响大致分为实况音响和音响效果两种,用来表现现场场面和环境气氛的声音称为实况音响,实况音响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发挥着再现事实、增强节目现场感的作用;音响效果也称音效,具有真实感,但不具备客观真实性,往往是由声音传播者制造或转借来的声音,只能用于表达虚构时使用。

广播剧素来有以声夺人的优势,一部广播剧可以细分为多个剧集,每个剧集中有不同的故事情节,在构建不同的场景时需要仔细考量音效的设计。广播剧中最常见的音效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人类发出的声音,如呼吸声、脚步声、笑声等,若细分还可根据性别、年龄等来划分。第二类是表现自然环境的音效,如风声、雨声、雷电等。第三类是表现日常生活场景的音效,如餐厅、集市、医院里的声音等。第四类是表现交通工具的音效,如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出的声音。以上列出的音效若想应用到广播剧中,势必涉及到音效的挑选和剪辑,无论是创作影视剧还是广播剧,都要求“以真实至上,以细致为先”,为听众营造真实可信的环境,如此听众才对该剧作有更强的信服感。例如想要描述一段空灵幽静的自然环境,除了语言的表达之外还要配以鸟叫声、溪流声、乐器声,只有这样才会和语言、音乐融合为一体。以实体小说改编的广播剧《第一炉香》为例,故事的开篇在讲述威龙去姑妈家路上的这一段剧情时,演播人员不仅利用若干环境音响将周遭环境刻画得极为细致,就连其中脚步声都设计得极为精妙,并考虑到威龙的年龄,将脚步声设计得极其轻快,十分符合剧中人物的设定。

以声为载体,寻求与“画面”的有机结合

将声音“可视化”,增强叙事张力。 广播剧完全依靠声音的塑造,演播人员需要通过剧本为听众打造一个二维的平面空间,这时听众可以通过声音充分调动想象力去塑造一个有形、有意、有情的三维空间,在这个二维向三维转化的过程中,听众其实也参与到了创作当中,充分利用耳朵追剧。对于人物样貌、颜色、形状的表现而言,画面无疑更有优势,但广播剧是以声音为载体,因此就需要演播人员反复研读原著,修改剧本,通过语言来描绘看不到的画面。在广播剧《第一炉香》中,当旁白在描述威龙穿着打扮时,文稿为:“她穿着南英中学别致的制服,翠蓝竹布衫,膝盖下面是窄窄的裤脚管儿,短背心外面是一大截长衫……”通过几个简单的形容词便能想象到威龙的装扮是符合当时香港的绝大多数女大学生的装扮的,并与后面不羁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听众也由此充分展开想象,思考威龙在未来遭遇了怎样的变故才会彻底改变人生轨迹。此外,以晋江文学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杀破狼》为例,其中一段关于描述葛胖小和曹娘子二人的外貌特征以及在二人之间对话的设计上极有巧思,旁白描述二人年龄为“十来岁”,描述体态特征时,用到“细高”和“矮胖”这两个词汇,较为鲜明地让听众在脑海中构建两人的画像,演播人员也由适龄男性配音演绎,最大限度保留了少年感,更增添了可听性。

通过声音引发听众共鸣。马尔塞·马尔丹指出:我们都可以发现音响的视觉化,人是一个整体,人的感觉器官显然都是互通的。”[1]这段话并不难解读,人们在任何时候听到某个或某些种声音都会为它想象并营造一个合理化的空间,通过这些声音让二维平面立体化,这也属于姚斯所讲的“期待视野”的范畴,即人们根据会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判断这段声音应该出现在哪个场景中,因此当他们再次遇到某个熟悉场景时也希望是与之相匹配的声音出现。尽管听众看不到画面,但可以通过声音来构建隐喻的画面,这往往比直观的画面更有深意。例如,要想表现“集市”的场景,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语言来叙述则显得“画面”累赘且过于生硬,而此时为了展现一幅集市的全景图,还需要融入一些符合该场景的环境音效、人声等,如群杂声、叫卖声、自行车铃声等,才能使该场景真实可信,符合听众心理预期,并能将听众引入其中,增强听众的沉浸式体验感。

实体小说广播剧中声音的规范化创作

进入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已悄然发生改变,然而“快”是第一要义。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已大幅提升,对广播剧质量的要求也愈发严格。第十九次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1 年,我国超三成(32.7%)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2]因此,广播剧要想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制作出大量符合听众口味、内容多元的广播剧作品。相较于看书,“听书”才符合当下受众的生活常态,利用一段不长不短的通勤时间,听一部立意深远的经典小说,也可谓是当代青年的小幸福了。

创新表达, 把握尺度。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新技术的革新与进步,衍生出各式各样的传播渠道。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以同名小说为题的广播剧在“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等APP 上线,“耳朵经济”也被高度重视起来。人们不再倾向于在固定场景中追剧、读书,取而代之的是移动场景下的伴随式“听剧”,这无疑是一种传播和接受的双重创新。广播剧创作团队需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持牢传播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话筒,提高鉴别力,摒弃糟粕文化,忠于原著,投身于创造大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剧的实践中。

真实可信, 规范合理。 广播剧尽管缺少了可视化的表达,但听众是通过一重重声音碎片构建起“声临其境”的想象空间的。听众通过听觉营造场景,充分调动想象力,情绪跟随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发生变化,正如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所言:“广播剧的艺术家,给听众留下一个广阔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听众是广播剧的创作者。”由此可见,听众与广播剧的关系是在同一个场域下的良性互动,因此广播剧的声音要真实可信,例如在广播剧《三体》中,在描写大自然环境时运用了诸多音效,如蝉鸣、溪流、风声等,充分还原了原著中的大自然场景,这无疑提升了听众的信服感,增强了听众黏性。

反思

泱泱华夏,文明博大。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取材的璀璨宝库,“小说”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广播剧创作者要肩负起国家赋予的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与担当,更应秉持初心,坚定文化自信,发现、发掘、发扬更多“三精”文化作品,探索更多的传播形式,助力富有中华文化之美的广播剧走向世界。

在互联网时代,视觉经济逐步转向听觉文化,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将逐步走进万物互联的时代,技术的革新推动着广播剧创作的进步与发展,人声录制的部分可以通过AI 智能来实现,合成制作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广播剧行业未来走向如何,AI 智能语音始终不能取代人声,内容为王的创作原则不会被打破,优质的内容供给始终是广播剧的内核与实质。当前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宣传的助推器,广播剧与实体小说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然形成,也已经有效构建起读者与听众联合的机制,共同推动实体小说走向全民阅读的阵营中来,助力广播剧持久发力,“声声”不息。

猜你喜欢
人声广播剧听众
阿卡贝拉人声合唱团的基本训练研究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爱乐之城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