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语
内容摘要: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外夷以“船坚炮利”撬开了中国闭锁已久的国门。自此,中国从政府到民众都开始对于国家出路的探寻,作为向来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儒家学者们也纷纷投入洪流之中。然中国之出路在何方又或者说中国自强从何处开始,一直是争论不休。本文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起的乡村建设作为讨论主题,通过对于梁漱溟先生的发起乡村建设的起源过程结果,浅析一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近代中国出路探寻的实践的得失经验。梁漱溟先生(1893-1988)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被后人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先生受泰州学派影响颇深,先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推行的“乡村建设”也可以说是对于泰州学派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
关键词:梁漱溟 新儒学 乡村建设 泰州学派
梁漱溟——一个集思想与行动的新儒学家,他杰出的思想成就之一是在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事业之中。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热爱的儒者,梁漱溟一直致力于复兴儒家思想,并有着救国济世的伟大抱负。
梁漱溟一生经历过几次学术思想的转向,从最初的功利主义,到青年时期的佛家思想,再到成熟期的儒家思想,几次思想的转变均与梁漱溟的人生经历紧密相联。梁漱溟年少时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对社会充满了十足的责任感,但社会的动荡,人民生活的苦难让梁漱溟看到了光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万万不行的,父亲梁济的自杀更使梁漱溟产生了消极出世的思想,从而转入儒家思想。课谁能想到,长时间对佛家经典的研读并没有使梁漱溟得到真正的解脱,反而愈加体会到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梁漱溟意识到佛家的出世态度显然难以担当救国济世的重任,唯有儒家的入世思想才真正可以达成他心目中的愿望—国家繁荣富强,于是,梁漱溟最终转向儒家思想。但是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儒家思想虽然渊源流传扎根在人思维的深处,但民众吃不饱也穿不暖,更是毫无先进的思想观念,故要使国家真正的强大,就必须强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强大中国千千万民众的思想,其根本就是改善乡村经济生产条件的同时,启发民众的自觉精神,以进一步谋求政治方面的改革可能。这是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直接原因,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并不是局部的运动,而是一项整体的工程,中国的未来可以从乡村建设运动中找到方法。
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是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最强烈的政治来源:动荡的社会环境,变换的政治运动,尤其是日本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冲击,重重地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实现国家的强盛来应对内外力量的打击,这些同时构成了梁漱溟乡村实践运动的目的,在梁漱溟看来,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救世济世。
一.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源起
1.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20世纪初,中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处于落后的水平,农民的生活极为贫困。不仅经受着自然灾害,还包括一系列的人为灾祸。所谓天灾,例如长江大水灾、黄河水灾、西北连年大旱、南方江浙旱灾等;所谓人祸,如1930年中原大战,以及种种兵祸、匪患、苛捐、杂税等。国内天灾加上人祸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也是时有发生,但是当时中国不仅存在着这些内忧,国际环境的外环也极度加重了中国农村的破败,比如农产品受到世界经济体制的冲击,产生滞销、价格下跌、农民购买力的下降。
天灾人祸以及内忧外患,首先从经济上就击垮了中国农村。如同梁漱溟先生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一书的开篇就讲到的那样,“只要稍一留心,就可看到许多杂志都在大出其农村经济专号,开头没有不谈农村经济破产的”,农村经济的“破产”成为了当时整个中国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农村经济的“破产”是当时中国社会许多人的共识,但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进步的问题就是农村思想文化的落后,其中对于农村教育问题较为关注的就是晏阳初先生,先生认为中国的平民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农民教育,认为应当从乡村教育问题入手去解决中国农民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经济上的“破产”、思想教育上的落后,对于政治也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关注农村、救济农村、改造农村的思想开始形成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
2.梁漱溟的佛家伦理思想
梁漱溟曾说到“然在当时受中国问题的刺激,我对中国问题的热心似又远过于谈人生问题。这亦为当时在人生思想上,正以事功为尚之故。”但是梁漱溟的这一想法发生改变是他在北京顺天学校的学习之后,梁漱溟在那学习生活了有一段时间,在那里,梁漱溟作过短期的新闻记者,在其中大概一年的时间里,他就曾指出他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在此期间内,读书少而活动多,书本上的知识未见长进。而以与社会接触频繁之故,渐晓得事实不尽如理想,对于‘革命、‘政治、‘伟大人物……皆有‘不过如此之感,有些下流行径、鄙俗心理、以及尖刻、狠毒、凶暴之事,以前在家庭在学校所遇不到底,此时却看见了。”正式在当时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国环境中,在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麻木腐朽中,梁漱溟感到越来越胆战心惊,“人类日趋于下流與衰败,是何等可惊可惧的事教育家挽救不了卫生家挽救不了宗教家、道德家、哲学家都挽救不了。”“人间还有许多罪恶,似为当事双方所同意,亦且为法律所不禁的,如许多为了金钱不复计及人格的事。……此外还有法律之所许可,道德不及纠正,而社会无形予以鼓励底事,那便是经济上一切竞争行为,竞争之结果,人们陷于悲惨境遇。”动荡的社会,腐败的政治,看上去还可以实则落后萧条的经济,使年少的梁漱溟逐渐意识到整个社会制度的腐败和当权者的黑暗,梁漱溟一度陷入无望痛苦的思想深渊,但不久之后他就遇到了让他接触新的思想的人—甄元熙。社会主义理论使梁漱溟有了新的思想方向,使他迅速接受,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私有制是一切丑恶社会的根源,“什么政治家、法律专家更不用说。拔本塞源,只有废除财产私有制度,以生产手段归公,生活问题基本上由社共同解决,而免去人与人间之生存竞争。——这就是社会主义”但由于他自身的局限性和当时社会的打压,梁漱溟对社会主义并没有进一步的认识。由此可见,虽然梁漱溟意识到了社会制度的丑恶与黑暗,但任何对社会主义制度所提出的彻底革命这一理念并不认同,梁漱溟任务可以寻找更合适中国的一种革命来救国治世。
可以看出,学识与经历的局限性限制了年少的梁漱溟,使得他在当时那个时代难以获得明确的答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梁漱溟萌生了极大的消极的出世态度,认为世界太过苦难,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却不能施展出来,有愧于这个社会,所以梁漱溟退却到了他的精神社会中,为人生的痛苦寻找依托。在他看来,在这个时间的所有的人都没案发脱离这个时间的苦恼,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穷人有穷人的苦恼,精神丰富的人有苦恼,精神贫瘠的人也有苦恼。之所以有这些苦恼,源于欲望这一词,人的欲望无穷无尽,若得到满足则会非常快快乐,若得不到满足则会非常痛苦。众所周知,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就算你实现了目前的欲望,新的欲望也会不停的产生,可谓是源源不断。所以人会一直被苦恼所困惑,在梁漱溟看来,只要人有欲望,那快乐就是十分短暂的,转瞬即逝,所以苦是绝对的,经常的,要彻底摆脱痛苦,除非从根本上根除欲望,然而现在他所理解回到的理论没办法可以让他达到这种境界,唯有宗教才能让人获得宁静。
梁漱溟从接触佛学,到研究佛学,到最后转入儒家思想,经过了十余年的时间,他不仅仅是在思想上归入佛学,在生活中也一副是出家人的做派,不吃肉只吃素,甚至拒绝结婚生子拒绝父母为他相亲,更有出家为僧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梁漱溟也在研读几年后,写出了其在佛学方面的代表作《究元决疑论》,深深影響了当时的佛学界,甚至凭此著作在北大担任了印度哲学的讲课老师。这一篇文章完全可以作为梁漱溟这几年对佛学研究的结晶,在这本《究元决疑论》书中,梁漱溟批评了古今中外的各门各家学说,唯独推崇佛家和佛学。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观点论证了他转入佛的理念:这世上每个人如果不停只自己的欲望,苦难就不会结束。
从观点上说,梁漱溟对佛教思想的把握紧紧围绕着“出世间义”展开的。梁漱溟在谈及诸多宗教时,他说到“宗教在人的情感意志方面恒起着慰安歇勉作用,稗人们感情动摇、意志颓丧者,重自振作生活下去,如所云安心立命者是”。
3.从乡村入手的原由
首先是从组织范围的大小来看,梁漱溟先生在其著作中说,“中国这个国家,仿佛是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我们求组织,若是组织家则嫌范围太小,但一上来就组织国,又未免范围太大;所以乡是一个最适当的范围。”梁漱溟先生认为由家构成了乡,由乡构成了国家,从组织的范围大小来看,家太小而国太大,所以乡村称为建立新组织的合理选择。此外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必从农村开端倪”,在古代中国社会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而农业生产则必须依赖于乡村,所以在梁漱溟先生看来,中国进入现代化的道路应当是从农业立国开始的,经济建设也应当从农村开始逐步发展。一直到1953的政协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梁漱溟先生也在提出要注重农村的经济建设的观点。
其次,除却范围大小的原因、经济基础的原因,梁漱溟先生选择从乡村入手更深层的考虑是在于要建立一个“富有理性”的组织构造,希望通过先从理性求组织,再从理性上构建一个秩序,这是梁漱溟先生选择从乡村入手的关键原因。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主张平民教育建设、有人主张“乡村改进”,但是梁漱溟先生从中国儒家传统的“理性”出发,希望从人思想的根源上建立一个新的乡村,并“通过乡村的现代化推动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按梁漱溟先生所言,这种理性并非是近代西方的理性而是中国传统儒家所说的“平静通晓而有情”的理性,在梁漱溟先生看来,农民的性情、农民工作的对象、乡村经济的基础、乡村的人情观念,较之城市的工商业和工商业者都有着更优越的基础,乡村和农民成为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我看来,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的观点,以家为单位进行组织范围过小,不仅是因为家的本身范围小,也是因为从家出发建立组织,其发展过于缓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在短期内发展壮大,同样的以整个中国为起点进而建立组织,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在当时政治复杂的情况下,既不能为上层接受,又难有民众支持,所以在上个世纪特殊的整体社会环境下,从乡村入手成为了唯一合理地选择。
二.乡村建设的过程
梁漱溟先生于1931年组织的山东邹平县的乡村建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中最有影响的建设之一,建设地区从最初的邹平继而包括菏泽、济宁两个地区。
1.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乡村组织
梁漱溟先生认为,“我们过去的社会组织构造,是形著于社会礼俗,不形于国家法律,中国的一切一切,都是用一种社会演成德习俗,靠此习俗作为大家所走之路(就是秩序)”,在中国古代社会,社会的组织构造受到社会礼俗影响响很深,并且梁漱溟先生古代社会的礼俗是社会制度的根源所在,所以要想成功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必须要从建立新的社会组织开始,即建立乡村组织。
梁漱溟先生所提出的乡约并非指的是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地方上所推行的乡村治理制度,其乡约的原型主要是来自于宋代吕和叔所创造的乡约制度,由乡村人自己发动的乡约。梁漱溟先生所建立的乡约组织既不是西方的宗教组织,也不是西方的政治组织,而是一个既包含着传统“理性”的伦理情谊,又是以人生向上为目的的组织。这一组织不仅包含了当时乡约的自治管理功能,同时在自治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于宋时乡约的人生互依的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情”加入到乡村建设中。具体而言,梁漱溟先生提出了四个建设要求,一是“将消极的顾恤,变成积极的有所进行”,即加强村民间的患难与共的意识;二是“人生向上,志气的提振”,即提升人的内在理性;三是“往外去,与外边的远近各地联络”,将一乡之约推及各地,进而改造社会;四是“乡约要从发愿上来”,乡约的推行不能仅借助政治力量,需要参加乡约的每一位成员立志发愿。此外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内容还包括乡村教育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他所建立的“乡农学校”,依梁先生所言“乡学农校”是“补充改造后的乡约中自然要有的机关”,既为了使农民能够讲求进步,同时也是更显著的表明乡约组织。
三.乡村建设对于建国后的农村建设的启发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是大力恢复生产发展,至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新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状况有了极大地变化,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发展依然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对于我们当下进行乡村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梁漱溟先生所提倡的从理性上进行乡村建设,当下进行的乡村振兴工作不仅要在经济上建设振兴农村,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和文化上求得前进,如梁先生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所言,“它(乡约)着眼的是人生向上,先提出人生向上之意”,“把生活上的一切事情包含在里边”,乡村建设中儒家的底蕴建设是当下进行乡村振兴的重要启示,儒家的“富而后教”在当代社会经济环境下可以“富”“教”并行,在建设乡村的经济时同样要注重建设乡村的思想道德,这才是乡村振兴应有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邹平乡村书店出版,1937:165.
[2]颜炳罡.人类文明的中国模式何以可能——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实质及其当代意义[J].文史哲,2021(04):145-153 +168.
[3]赵法生.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与当代书院的使命[J].社会科学论坛,2013(12).
[4]王悦.从文化哲学走向乡村建设——梁漱溟的变与不变[J].孔子研究,2013(06).
[5]宋志明.儒学的现代转型——论梁漱溟的哲学话语方式[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梁漱溟思想的儒佛交融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1CZX03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