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3-06-10 21:55:04李素玲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章素养

李素玲

在开展日常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时,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高效的语文思维学习框架,从而通过运用语言能力实现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补充,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创想式写作能力,增加其阅读兴趣,保证学生能够以一个更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日常的课程中去。与此同时,教师在日常课程学习时,也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引入阅读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强化自身分析与思辨能力,不断规范学生的理念性价值和行为意识,真正发挥语文阅读课堂的优质作用。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方向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合理地设置阅读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能够提升其阅读水平和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与文章的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规范自身的语文阅读行为价值。在我国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中,核心素养包括能力、知识技能及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而应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能够超越传统的语文教学效能,在设定的情境之中完成对学生基本素养培育的具体要求。例如,教师在讲解语文阅读内容时,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阅读情感来了解学生对于本篇文章的认知程度,从而为其选择适配的教学方式作为未来语文课程学习的发展前提。此外,在当今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虽然电子信息技术帮助许多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短文阅读,但是也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难以忍受长篇阅读的现象。最终使得学生只喜欢阅读内容单一且文学素养较为薄弱的文章,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语文学习发展。而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规范学生电子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其提供以小说、戏剧、诗歌为主的丰富多样的文体材料,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书籍自觉梳理语文知识脉络,基于多样化的文本结构,找出答题规律,最终达到丰富其自身知识储备的预设要求。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1. 筛选阅读内容,创设教学环境

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时,首先要为学生筛选较为优质的阅读内容,逐渐规范其阅读习惯,使其准确地掌握文章的情感脉络,了解相应的情感表达方式。

由于大部分学生所接触到的文章篇幅较短,所以学生在日常学习时很难从文章段落中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此时,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尝试使用批注的方式,为其讲解这一自然段的论述内容以及在该篇文章创作背景过程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这样,学生在阅读完本篇文章之后,就能够基于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历史背景,对文章内容形成初步的认知,巩固学生所学习到的阅读知识,为接下来所要进行的语文考试阅读解答题奠基。

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受到自身阅读能力水平的限制,无法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文体及写作技巧。所以,教师在开展课程时,可以运用讨论和设问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的分析,帮助其掌握一定的文学技巧,为提升其写作质量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四世同堂》一书时,由于该书的实际内容较为丰富,所以教师要选择故事情节较为轻松的片段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并向学生提出疑问“该段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们能从该篇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通过设问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创设优质的教学环境,帮助其梳理相关的文本内容,从而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学生语言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最终达成多方面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预设目标。

2. 把握价值导向,拓宽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喜好,引导其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书籍开展阅读。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整本书开展阅读学习时,应该先为其推荐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新书,使其能够全面地了解该书的内容以及价值导向。由于大部分学生阅读视野比较狭窄,所以教师可定期地为其推荐符合年龄的书籍,并设置图书品鉴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其从内心深处对该书的内容产生阅读需求。除此之外,教师在图书品鉴课上也要为学生渗透文章阅读与理解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如何读、怎样读,这样才能够提升其阅读质量,把握阅读书籍的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其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对文章情节产生困惑,无法扫除阅读中的障碍。此时,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内容,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直面自身所面临的阅读困境。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要尝试体现文章的核心,深化学生对于该文学作品的认识。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落叶跳舞》这一文章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落叶的美丽,可以使用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落叶,结合阅读实践课程中收集落叶的教学任务,加深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实现阅读课程的延伸。

3. 深化教育表达,积累文学素材

阅读教学的本质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唤醒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阅读作为可以伴随其一生的事情,而不是某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教师让书香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旅程,并且在其阅读过程中传授知识技巧,提升其阅读能力。另外,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内化学生对阅读环节的实际感受,正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教育的一部分。”教师只有将实际生活作为教学基础,才能够不断地找寻阅读环节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而为语文阅读课堂注入新鲜活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季》这一文章的阅读教学时,须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的现象,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课堂活跃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实行组内互助的学习制度,对该篇文章进行预习课程的讲解,为接下来所要进行的课程学习提供相关动力。此外,为了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感悟,教师还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温馨的画面,将阅读中的情感深入到图画的讲解过程中,并且基于图画的细节、动作、神态鼓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最大程度上解放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够在图画中获取比文字更为丰富的信息,最终让其明白人生的哲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核心素养的要求之下,教师想要开展阅读教学,应该基于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为其量身定制教学策略,引导其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较为优质的阅读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灵活变通,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今后的语文课程学习拓宽路径。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文章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