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凤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提升教学方法和效率,不仅仅要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更要分享读书的方法,使他们从文章内容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满足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在学生阅读前为其布置任务,让其有目的地阅读,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读书时提高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不仅能够意识观,重视阅读过程。此外,美文阅读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建设还不够完善,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系统教学,学生阅读效率低,理解能力也受到影响,让语文教学难以进行下去,对语文学科的打击巨大。
二、探究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1. 创设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分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容易受外物影响而难以保持专注,没有积极思考阅读内容中的知识和信息,不能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手段与方法为学生搭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其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容和阅读的乐趣。如阅读前,教师为学生讲解文章背景、通过道具装饰教室、利用电子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短片等。教学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学校的相关教学条件,尽可能地为学生布置适合的阅读环境。环境的搭建不但能够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之中,也能加深其对文章的印象,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能降低阅读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运用知识,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后,学生感受到故事发展的跌宕起伏,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苦,学习小蝌蚪坚持不懈的性格,树立了正确的语文学习认知观。在接下来的阅读课程中,教师选取几篇相关的童话故事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情节,思考其背后所传达的思想,学习其叙事表达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有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和铺垫,学生在阅读这几篇童话故事时就会更容易理解其中的语言和思想,进而提高其阅读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2. 创新阅读教学方式,积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即将阅读融入教学课程当中。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提前告诉学生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其有重点地阅读,这样学生会更快、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推动教师对课文的讲解。但是在此教学方式下,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升到位,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可以额外开展阅读活动和比赛,让学生在其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活动和比赛是当今教育中值得推荐的方式,它有利于学生沟通和交流阅读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自身的思维发展和进步。
例如,教师在进行寓言故事阅读教学时,可以先介绍寓言故事的发展,对其特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在阅读时,及时关注故事背后传达的道理,提升阅读的有效性。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中精彩的故事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发展。
3. 丰富阅读内容,加强学生理解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阅读课程的建设和实践还在不断发展中,教师正在积极探索正确的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课程,让其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自我认知,帮助其了解到更多的相关内容,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对其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助力作用。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阅读教学内容中,对世界的理解不断加强,进而热爱阅读,重视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学校要给予教师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实践阅读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发展,在进行应试考试时,能够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加全面。
例如,教师在进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金色的鱼钩》的教学后,开展红色故事阅读课程。学生在阅读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战乱中先辈的英勇付出,感恩当下和平世界、和谐社会的来之不易,更加珍视现在的生活。红色故事的阅读,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感,加强其思想建设,培养其坚强勇敢、不退缩的性格,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4. 开展图书交换周活动,促进学生阅读动力的发展
除了阅读教学课程外,教师也应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渗透阅读的重要思想,積极探索构建高效阅读的方法。学校和教师可以积极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激发其阅读兴趣,使其更重视阅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图书交换活动,让其将自己读过的书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提高其阅读动力,在班级内掀起阅读狂潮,推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建设团结互助的班集体。学校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团结全校的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让阅读深入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发展。
5. 开展阅读写作融合课程,推进高效阅读课程的建设
教师因为教学时间有限,通常会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学生在学习语文写作理论知识的同时,自身的阅读水平也得到发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积累更多种类的写作素材,积极运用到写作当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了解其阅读现状,积极探索写作和阅读的融合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教师应融入阅读技巧的教学,重视语文阅读的地位,结合理论知识对阅读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积极改革发展阅读的教学模式。融合教学最重要的是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时,教师要深入开发学生的阅读天赋,自主实践,让其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和表达技巧,再实践到写作练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6. 建设师资力量,开展阅读教学专项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的原因是教师在课程中没有渗透语文阅读思想的建设,没有转变学生对阅读能力的思想意识,不注重阅读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会忽略阅读理解过程,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师资力量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师对阅读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语文阅读课程的建设,让学生在课程中有效提升阅读能力,满足其对知识的渴望。学校应积极开展阅读教学经验交流会,分析学生的内心的状态,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积极探讨阅读课程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努力建设语文阅读课程,推进阅读课程的高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多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要想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重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然后根据现有条件为学生创新教学方法。阅读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是显著的,学生在进行任何学科的学习时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信息,再不断理解成为自身的认知。好的阅读文章,能够平静学生的内心,帮助其树立自信,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加多变,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