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娘
【摘要】“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遵循适量、多样化、分层性等原则进行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随着对“双减”政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减负已经成为作业设计的重要要求之一。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小学语文作业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野下,为了使“双减”政策能够落实下来,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实际的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作业量,从多个不同的层面入手,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特点、难度适中的作业,在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遵循适量原则
在以往的作业设计中部分教师认为作业越多越好,只有进行大量、重复的练习,才能够使学生记住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作业的总量较多,但是同时也不难发现,部分作业的设计有较强的随意性,教师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比如,有大量抄写字词、句子等机械性的作业,或者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内容,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学的需求。这种作业形式看似比较有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但是由于作业量过大,无法突出其中的重点,导致学生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完成,实际所发挥的作用不大。再加上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他们需要日复一日地面对大量的作业,久而久之容易对作业产生敷衍、厌恶的心理,作业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首先,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摒弃以往的作业设计理念,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以减少作业量为切入点,同时还需要提升作业质量,要使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思维能够有所发散。为了有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我们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尤其是对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等,教师一定要十分清楚。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的作业,从而做到作业上的因材施教。比如对于一些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基础的作业,让学生去摘抄课文,写下读完课文的感受等。这样围绕课文内容去布置作业能够更好地弥补学生的语文基础,帮助学生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而对于一些成绩很好、语文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拓展性、开放性的作业。通过让学生拓展写作,或者去了解与课文内容类似的其他内容,教师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拓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在作业设计之前,需要明确作业设计的目的、要达到的效果,探究与学生发展之间的联系,在全面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通过对作业量的控制,避免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分层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进行自主选择,并且从作业中享受获得感、成就感,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会更高。
最后,在“双减”背景下,如果作业量大量减少,会与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冲突,进而使家长产生焦虑心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提升作业设计效果,在遵循适量原则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和发展,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出发,努力推动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些美文朗读,让学生基于朗读的音调感情等去把握整个文章的思想。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学习到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讲给自己的家人、同学或者老师听。基于旁人的倾听,学生不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课文内容,也能有效培养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设计读的作业时,则可以让学生朗读一些课文内容,或者阅读一些与课文内容解说相关的知识。尤其是诗歌中的感情需要学生用深情的语气去表达出来。而设计写的作业时则可让学生完成一些作答题目,或者对好词佳句进行简单抄写,以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的答题能力。
二、遵循多样化原则
在传统语文作业设计中,不难发现作业形式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与“乐”出现了分离。从目前的作业形式上來看,虽然其中的内容、题型等都与实际的考试没有大的差别,比较侧重于对知识的考察,但是却缺少趣味性。因此,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的作业完成过程中,通常带着较强的消极情绪,导致他们是在外力的推动下完成作业。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在“双减”背景下进行作业设计,要避免运用同一种方式,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学生的情况,设计出能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作业。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认为其实做作业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乏味,而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真正意义上地从作业中提升、从作业中有所收获。
比如在学习“守株待兔”时,教师发现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致较高,且在课堂已经结束之后,学生仍然就其中的内容在进行讨论。由于这篇课文的题材为故事,与其他题材的课文相比趣味性较强,内容比较有趣。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回到家中之后,将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给朋友或者家长听,进而加深这部分内容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对其中的情节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改编或者续写,可以在提升他们“写”的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思维的进一步发散;再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时,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难度并不高。大自然中有不少的声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再加上在没有任何人引导的情况下,不会去主动发现或者探究大自然中的声音。在学习完这部分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寻找一下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声音,用心去聆听、去探索,然后写出自己所听到的大自然的声音。这种作业形式的灵活性更强,更容易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从而使他们在作业中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遵循分层性原则
由于在同一个班级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不同的学生能力不同,学习基础也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如果一味地用同一种作业设计方式对待全体学生,会导致作业设计效果大打折扣。对此,为了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在具体的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按照具体的指标进行分类,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设计出与他们最近发展区相符的作业。
比如在学习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这部分内容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不少多义词,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的重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作业设计,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而言,为了使他们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让他们查找一下李白和苏轼写过的其他古诗,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或者两首,将其背诵下来;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对这两首古诗进行正确朗读,并且完整背诵,从这两首古诗中选择一首出来,用自己的话将其中的景象描述出来;针对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并且抄写两遍即可。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按时、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作业,并且在完成的过程中促进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接收和自我消化。
分层作业设计真正做到了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各取所需。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都深深地体会到设计“一刀切”的作业弊多利少,如果作业过于简单,优等生的能力难以培养,如果作业有太大的难度,学困生就难以解答,很难进步。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我们设计作业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四、遵循合作式原则
在以往的作业设计中,一般情况下都是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通常不会要求家长参与,也没有其他学生参与。因此,在做作业时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很难得到尽快解决。为了落实“双减”政策,让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更加轻松,致力于提升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设计合作式的作业。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将他们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使他们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作业。
在具体的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组内的每个学生,可以为他们分配相应的角色,1-2位学生负责查阅相關资料,1位学生负责整合、分类资料等,使他们通过协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在同一个小组中,要有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以由一个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强、责任意识较强的学生担任临时性的任务小组长,后续可以轮流担任,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提升的机会。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互动、深入探索、思维发展的一个过程,可以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作业设计的价值。
例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我把课文内容和环境保护相联系,让学生围绕主题合作设计作业,学生兴致勃勃地设计了以下作业:1.背诵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2.学习课文,写上几句自己的感想。3.咨询家长或上网了解有关地球环保的知识。4.出一期有关于环保的手抄报。5.设计一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走上街头进行宣传。6.畅想未来的环境。这样学生避免了无效的重复劳动,有针对性地弥补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又使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与同桌,或者自己乐意结对的同学,或者在小组之间互相给对方设计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作业,让对方完成,然后共同批改、讨论交流。这样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不但巩固了语文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
在实际的作业设计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对作业设计的形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完善作业设计的方式,通过减少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让学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另外,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同时,可融入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水平,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恩燕.有效作业,让“双减”落地生根—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例谈[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12).
[2]朱舟.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作业—浅谈“双减”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路径[J].语文新读写,2021(15).
[3]丁燕霞.让作业在智慧设计中灵动飞扬—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思考及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