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基础学科,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高中数学课程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整体知识容量有所增加,对学生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的考查也更加深入。基于新课改理念,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采取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转换课堂形式,帮助学生夯实数学知识基础,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多角度解题的能力。文章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彭忠干(1987—),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高级中学。
步入高中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学习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学科知识量增大,让不少学生压力倍增。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满堂灌”的现象经常出现,加上学科知识较为枯燥,教师没有进行合理的引导,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数学学科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解题能力的要求较高,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知识讲解中融入数学思想和生活常识,从教材基础知识入手,拆解枯燥难懂的理论概念,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数学知识体系。本文将从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现存问题入手,指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并分析高中生解题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题目解析不清,不能准确捕捉关键信息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步骤,如拿到一道题目,首先应该读题,把握题目大意,然后根据所给问题,从题干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题目,要认真分析所给的条件,推测出题者的意图,找寻隐藏在已知条件中的知识点,从已知推未知。部分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在审题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找出题干中的解题关键点,对难题抱有畏惧心理[1]。例如,对于高中数学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许多学生忽视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的条件,导致解题思路不清晰,结果出现错误。数学试卷题量较多,学生做题时间紧迫,一些学生为了节约时间,读题过快,忽视题目要求,受经验化解题思路影响,忽视关键字眼和隐含条件,容易跳进出题人的陷阱,所求结果与问题不对应,失分严重。如多项式求最值问题,这类题目往往需要用到不等式知识,一些学生会忽视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出现较多错误。
(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运算错误率较高
数学中的概念、定理,理论性较强,会涉及较多的字母和符号,一些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对概念、定理的讲解不到位,使得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相关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其中字母、符号的含义,只能死记硬背定理和公式,造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做题时不能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灵活替换相关符号。例如,在学习极限知识时,部分学生对“无穷大”“无穷小”等概念把握不清楚,考试时不能利用相关符号知识解题,符号语言掌握不牢固。又如,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对于立体图形中点、线、面之间的联系认识不清晰,但教师又较少开展针对性的提高训练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进行计算时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的运算法则,运算顺序出现错误,导致其面对会做的题目时,结果错误率也较高。
(三)创新能力不足,解题思维固化
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题目时,没有充分引导学生,也没有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得学生对于题目感到比较陌生,不能紧跟教师的思路,相关知识提取不出来。一些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某一类题型的解题步骤,却忽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导致学生考试时不能触类旁通,解题思维僵化,过于依赖教师,只会套用模板解决特定题目,对于变式题目不能很快地进行解答。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过度依赖教材,多维度变式题目设计得较少,没有重视课外拓展,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活动,使得學生的创新能力受到限制。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注意结合具体题目渗透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使得学生不能有效理解和运用这些思想以及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分类讨论能力较弱,知识点散乱不成体系,缺乏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解题时思路不清晰,无法充分利用题目所给条件。
(四) 错误利用题海战术,忽视学生的特点
高中数学知识量巨大,涉及的各类习题也较多。一些教师错误运用了题海战术,让学生重复训练相关试题,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导致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提升。一些教师喜欢讲解拓展型习题,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然而难度较高的习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远或者过近,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果教师自身不能端正态度,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核心素养培养,仍以应试思想为主导,减少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索,一味地讲解解题技巧而忽视数学思维训练,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二、 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意义
(一) 是深化核心素养的要求
高中数学教师应更新自身教学观念,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从基本概念和具体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深化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选择合适的算法,细心计算,求得结果;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结合相关的证明题,理解特殊和一般之间的转化;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巧妙借助几何图形讲解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之一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运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学习他人优秀的解题思路,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2]。这样一来,不仅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学生的解题积极性得到提高,而且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学会融合知识从多个角度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解题能力,体会数学思想。
(三)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情况和自身教学风格,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应在基础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讲解理论概念,展示三维立体图形,并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解题能力培养只是数学教学的部分内容,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制订完备的教学计划,借助生活情境设问答疑,采取多样的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 翻转课堂,从学生角度审题解题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适用于多门学科。具体实施方法如下:教师提前准备教学视频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准备;到了正式课堂教学,教师直接进行知识和题目讲解。翻转课堂能调换教与学的顺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减轻课堂压力。在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过程中,翻转课堂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提前告知学生下节课需要讲解的习题和解题所要用到的知识点,鼓励学生课下积极讨论,独立作答;课上请多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步骤,让他们的同桌或者小组成员对他们的解题步骤进行批改,并在一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或者教师在知识讲解过后,借助多媒体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拓展题目,通过提问让学生讲解解题思路,以此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做题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审题的角度以及解题思路,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引导其及时查漏补缺。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學生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二) 重视错题集,强化典型题目训练
题目是做不完的,做题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思维能力。一味地记忆公式和解题模板,大量刷题而不加以理解和总结,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题海战术不适用于所有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其解题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错题整理和复习,选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错题,清晰标注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查找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漏洞,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错题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某一类题目的规律,并对自己多次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加强理解和训练,拓展解题思路。教师还要注意总结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寻找学生出错的原因,明确是知识漏洞还是惯性思维影响,集中讲解相关题目和知识点,强化典型题目训练,以此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例如,函数y=ax2+bx+c,在一些题目中没有被特别标注是二次函数,一些学生对分类讨论思想理解不到位,经常忽视a=0的情况,跳进出题人的陷阱中,考试过后看到答案懊悔不已,把原因归结于粗心,其实这是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导致的。
(三) 钻研教材教法,优化基础知识讲解
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可借助视频、图片等直观形象解读概念语言,引导学生重视数学概念,在概念中体会数学思想,提高解题能力[3]。高中数学概念的抽象概括性较强,对应的思维过程较复杂,教师要将其拆解成学生已知的知识,一步步进行探索,得出最后的结论。例如,在讲解课本中的函数概念时,教师首先应该给定两个非空集合,引导学生回顾非空集合的性质,然后结合具体例子讲解映射,帮助学生理解对应关系,最后给出函数的定义,并结合反例,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的严谨性。概念讲解也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合适的知识提取线索,这样学生在遇到类似题目时便能快速反应,正确解答问题。此外,知识点的透彻讲解也有利于学生辨析不同的知识内容。
(四)联系生活情境,抓取题干信息
一些数学题目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题干叙述较多,添加了很多干扰信息,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伪存真,逐步分析题干中的有用信息。一些题目所给的条件综合了图形、直线和方程等多个知识点,不能直接利用,学生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找出隐藏条件,从而顺利解答题目。例如,△ABC的三个顶点在椭圆4x2+5y2=6上,其中A、B两点关于原点O对称,设直线AC的斜率为k1,直线BC的斜率k2,求k1×k2的值。对于这类题目,许多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观察发现k1×k2是一个定值,进而结合椭圆的知识进行解答。还有一些题目涉及生活常识,需要学生结合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去掉不符合常理的结果。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在审题时抓取关键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活跃学生的思维。
(五) 反思课堂教学,融入数学思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是否做到充分尊重和引导学生、在解题技巧讲解的时候是否融入了数学思想等。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层次性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归纳分类工作,结合新题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讲解函数问题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但不过多限制学生的创新想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具体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结语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考试不再是教师的唯一法宝,分数也不是评定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好坏的唯一标准。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倡导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反思,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强化训练,利用数学模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多项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瑞娟.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2(25):18-20.
刘小波.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写算,2021(31):101-102.
马建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10):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