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娟
数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教育应该回归实际生活,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理念。同时,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化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生活化教学强调“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调整教学方式,把数学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结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如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教学实例法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让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将抽象知识生活化、简单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使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数学在形成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强调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部分教师未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沿用以往的题海战术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囫囵吞枣,导致学生不能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于逻辑性稍强的题型存在理解困难,容易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节奏,对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未进行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只采取例题讲解、课堂测验等形式,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数学的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不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性原则。小学数学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采用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迁移并运用知识,无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引入生活实例
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将小学数学问题融入生活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发挥出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课本知识,学生就会更加迷茫。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例题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场景为原型设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材,多引入生活中的具体实例,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和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周长”这一数学概念时,教师如果采用机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一概念的定义,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长方形池塘的图片,再一边讲解一边勾画池塘的周长,让学生理解“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教师在数学知识的讲解中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又如,在讲解“测量”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卷尺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或文具盒、书本的长度,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明晰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供具有生活气息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时钟带进课堂,并播放动画短片《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又如,在教学“比大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比较大小的事例,再根据这些具体事例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师需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周围的环境引导小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书上的页码、教室的门牌号、楼梯的层数、汽车的车牌号等数字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数字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又如,在讲解“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小数,让学生了解商品的价格、体温计度数、身高等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从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知识。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通过认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明白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生活化教学法的优势之一是可以与其他教学手段融合,让课堂教学变得灵活有趣。例如,在讲解“找规律”这一课时,针对部分存在理解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法与游戏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叠积木和串珠子游戏,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慢慢体会规律的意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校园设计或布置中的规律,还可以设计具有规律性的游戏,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在讲解对称轴和汽车匀速行驶等问题时,教师可以播放动画,设计剪窗花、模拟驾驶等游戏,让学生通过体验感知抽象概念。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问题。
(五)设计生活化作业
“双减”政策明确了学生的作业时间限制,这要求教师改变原有仅布置书面作业的方式,创新作业类型,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多设置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教师可以将作业融入日常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元、角、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跟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东西,让学生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计算所购买物品的总价,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助于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如,在布置“认识时间”这一课的作业时,教师可以不再采取课后练习题的形式,而是先引导学生在课后观察时钟的三根指针和它们各自的行进特点,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这样的作业布置不仅能够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还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结语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思考问题,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通过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从而使学生具备跨学科视野,逐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
贵州省黎平县水口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