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江玲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新疆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 )是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程, 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如何有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实效, 是有待破解的难题。 2018 年4 月, 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中明确指出, 各高校从思政课学分中划出学分专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本科划出2 个学分,专科划出1 个学分, 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 2019年3 月18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用科学理论培养人, 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承担完善学生思维和提升职业技能的重要职责, 更凸显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强大的育人功能。 马克思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首次科学明确了实践的观点, 系统阐述了科学实践观, 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 在改革创新时期,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模式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思想指导, 积极整合和吸收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核心内容和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一根主线, 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全过程。 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注入鲜活力量, 强化实践特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类能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正确把握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 “马克思超越抽象的主体性哲学, 将理路转向现实世界, 以感性活动主体‘现实的人’ 为基础, 建构了新主体性原则。”[4]强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坚持问题意识、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三者有机统一, 是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内在要求。 结合高校学生的生源特点、专业特点和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强调思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活动为形式, 借鉴已有的经验和理论研究,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以云平台为依托, 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主体、内涵、保障、评价等多角度, 建构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其说明, 从而进一步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规定和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人的发展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实现, 个人的实践活动对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强调, 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 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 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5]。 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着主观世界, 不断形成新的思想观念,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在马克思看来这是必然的结果。 实践教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实践理论, 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措施。 思政课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对于培养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锻炼其在社会生活中理性思考问题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实践的哲学, 同时也应该是作为实践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可以引导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促使思政课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传统理论课授课方式单一, 而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动” 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具有体验感佳、参与面广、主动性强等优势, 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形式。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要求准确把握实践的结构,即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 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现实诉求、高校的办学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 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 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纳入教学规划。 根据各地高校不同专业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搭建与专业紧密联系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总思路,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经历职业的机会, 力争促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参与实践教学, 调动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兴趣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实践技能。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内, 实践具有客观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思政课教学中, 实践教学活动是认识的来源。 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多重因素影响, 仍存在现实瓶颈。
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有待全面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 的‘经师’ 和‘人师’ 的统一者。”[6]党的十八大以来, 教师队伍吸引了越来越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稳步形成, 但思政课专职教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高校依然突出。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比, 是一件更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事。 按照要求思政课师生比应为1:350, 思政课普遍采取合堂授课, 班额较大, 高校思政课教师每人每学期300 名左右学生授课, 教学任务、科研任务较重, 组织几百名学生外出社会实践难度较大, 也无法保证全程参与指导, 导致无法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 大规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校外社会实践, 安全不易保障, 部分教师有思想包袱, 师资短缺制约着实践教学。 二是经费保障是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不足或者未划拨经费, 没有经费保障, 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无法深入开展活动, 直接影响实践教学。
思政课实践教学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考核方式。 目前有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未构建完善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不能正确有效地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情况及教学效果。一是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未有效结合。 实践教学过程中, 存在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实践教学考核情况, 对实践教学成果的关注度较高, 对成果获得的过程缺少有效的评价, 过程性考核忽视个体差异, 未做详细记录, 反馈功能滞后, 对小组成员也缺少精准的评价, 未能做到全过程考核。 同时, 考评规范化不强, 缺少结构性评价标准, 对学生参加过程缺少可量化看得见的考评指标, 从而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未有效结合。 首先, 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考核, 对教师的考核未纳入课程总评, 学生自评未落实, 未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 往往以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衡量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不能反映教师的参与态度、指导能力和指导效果, 也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 三是缺少系统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学效果具有隐形特征, 不健全的激励机制, 因忽视对学生和教师的奖励, 使教师的付出和学生的认真参与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极大地打击了教师和学生积极性。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素养的载体, 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当前, 高校开设6 门公共思政课和地方课程, 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 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组织难度大、场地不好调用、经费紧张等因素限制, 大多数高校一般仍然采用新闻播报、诵读经典、撰写心得体会、观看电影、开展演讲比赛、制作短视频等较为简单的形式, 大多数活动限于课内实践。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化, 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未能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学以致用成效不佳, 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固定的传统的模式很难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很容易产生倦怠感, 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参与实践教学, 抑制了创造性, 降低了积极性, 进而影响大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提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通过实践变革客观世界, 要求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去把握实践。 总结历史经验, 增强现实能力, 树立未来意识、发展意识、目标意识, 促进实践发展。 实践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毛泽东强调: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到精神, 由精神到物质, 即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 才能够完成。”[7]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 如果教学模式新颖、符合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 势必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创造一个全新的育人模式。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主导, 大学生为主体,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领下,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 没有理论, 实践也就失去了方向。 没有实践, 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他认为既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又要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本领。
一是做到“知行合一”。 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重在学以致用, 用所学的理论观点, 联系实际, 改造主观世界。 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用结合, 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 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建立一批稳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着力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质服务平台, 拓宽“大思政课” 建设的阵地资源, 如: 充分利用纪念馆、博物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实践教学基地, 形成“第二课堂” 的教育合力, 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但是认识活动的目的并非在于人认识活动本身, 而是指导实践。
一是着力解决思政课教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按照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配足配齐高校思政课专任教师, 鼓励教师继续深造、社会锻炼, 加强与其他学校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教师的交流学习, 常态化开展培训, 借鉴其他高校成功经验, 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育人。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化问题意识,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使学生成为知情意行的主体,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 培养实践性、应用型、素质型人才。 二是改变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出台政策, 推进教育主体改变观念, 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考核评估教育主体的一个重要指标, 促进高校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学期教学计划, 优化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 三是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统筹安排,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经费, 同时在可支配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加强实践教学, 拓展立德树人的时空广度, 有助于更好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真知识、练就真本领、解决真问题。
一是深化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 坚持内容为王,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要紧跟时政与潮流, 精选教学内容, 是关系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针对现实社会、高校大学生的教育规律与认知规律,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选择, 选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契合度较高的教学内容, 统筹设计实践教学方案, 用好鲜活的思政课教学资源,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是改革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选择应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思政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 还需要将抽象的课本内容转化为现实中的生动案例, 促进思政教学落地。 如采取感悟式实践教学、参与式实践教学、研讨式实践教学模式等, 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 可以事半功倍。 同时, 还需要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对实践教学主体, 持续强化关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活动占分比例, 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客体, 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与意见,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是规范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 这就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具备强有力的组织支撑和规范的环节保障。 高校应充分考虑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要素, 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系统的规章制度, 包括实践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方法、评价标准等, 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努力完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强化实践特性。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行动指南, 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 结合起来, 完善保障机制。 教育过程中, 强化问题意识, 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改进, 引导大学生学以致用、树立理想、践行道德, 凸显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