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聂艳秀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 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器的重中之重, 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高校应着重加强“四史” 教育, 培育“四史” 涵养, 提升大学生对“四史” 的文化认同。 2013 年2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原兰州军区时, 首次提出“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 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 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新时代社会的新生力量,应传承红色基因、坚守红色理念、创新红色精神。“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中华民族千年历史,丰厚底蕴、丰硕历史内涵、丰盈历史精神, 孕育着千年的文化, 历史的车轮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快车道, 在言古观今中提供了更多借鉴、更好理论、更多能量。 所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言古观今, 当代大学生对于深厚的精神内涵的理解和研究, 理应站在历史的角度和方向上, 去品味历史蕴含的深厚红色内涵和赋予的红色精神品质, 立足历史才能体味人生、应对当下。
“四史” 又名“新四史”, 是指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积淀的精神财富, 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 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内涵的充分体现,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优势所在。高校在“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四史” 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我国发展的伟大历程, 见证了我国发展的艰辛。 “四史” 教育成效如何体现在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价值认同中, 价值认同深刻即教育成效显著, 价值认同不明显即教育效果未达到。 研习 “四史”时, 大学生通过丰厚的知识养料、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领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内涵, 能让学生深刻挖掘其中的红色故事, 理解红色故事背后蕴藏的红色精神, 领略红色精神的伟大意义,促使学生深化红色基因, 实现对红色基因深层次的价值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 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2]如今的国家治理体系, 是从“四史” 中汲取的精神养分, “四史” 教育能让大学生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中汲取力量, 领会国家治理体系的真谛, 感受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探索。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四史” 教育, 可以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 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促进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同时,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 能够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的感悟, 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四史” 教育, 能够通过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对比, 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 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四史” 教育,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 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 “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 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4]它给当代大学生理论上的警示, 带学生摆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提高对“四史” 的理论认识深度。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革命、奋斗中体现出的红色精神, 这种红色精神需要当代大学生不断学习, 不断深化理解, 不断传承。 “四史” 的研习,能够让大学生将内化于心的思想理论外化于行, 将红色基因、红色情感、红色精神践行, 用红色基因做引领去实践, 促使大学生用更高的政治站位去理解、评价当今时事。
高校是培育大学生思想理论的基地, 是教育大学生实践行动的营地。 青年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通过课本、资料、教师讲授等, 此时, 进行实践活动践行红色基因尤为重要。 高校在“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红色基因, 从个人层面, 是补给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之源; 从社会层面, 是指引当代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的指路之灯; 从国家层面, 是高举国家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精神之钙。 各个层面对大学生的要求使大学生将红色基因运用于社会生活, 让“四史” 中的红色基因洒满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 为大学生积极践行“四史” 教育的内容, 践行红色基因提供重要方向。
1. 国家支持对大学生进行“四史” 教育并培育红色基因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国家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四史” 教育, 向大学生传递红色基因,通过红色基因的教育和影响, 提升青年一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 指导未来。 教育部启动“四史” 大学生读本编写工作, 旨在引导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紧密结合上, 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 坚定“四个自信”。
2. 高校重视对大学生“四史” 中红色基因的教育与引领
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四史” 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 党团建设中, 积极开展以“四史” 教育为主题的团日活动、党支部活动, 开展以“四史” 教育为主题的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活动, 用思想引领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3. 大学生对红色基因有一定的认识
当今社会, 主流媒体信息传播迅捷, 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很便捷地了解红色基因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 形成了对红色基因的文化认识, 加强了高校在“四史” 教育中引领作用, 减轻高校工作负担, 相对更容易找准大学生乐见、乐学、乐识的方法, 促进“四史” 中红色基因对大学生的教育。
1. 在内容层面上, 高校在“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内容衔接度和整合度不高
“传统‘四史’ 教育的弱化,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巨大的意识形态‘真空’。”[5]因此,大学生红色基因的培育, 内容上需要完整的衔接和整合。 “四史” 内容在高校各门思政课中基本上已涵盖, 但多门思政课由不同的教师上课、不同的学段上课、不同的年级上课, 缺乏系统性, 难以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四史” 教育课程。 内容体系建构不合理、衔接不完整、整合有待加强, 是高校在“四史” 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校“四史”教育内容体系并未合理建构。 如今, 各高校课程思政火热, 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其他学院教师沟通交流较少, 课程思政中蕴含的“四史” 知识难以全面挖掘, 课程思政深度不够, 学生在把握教育内容时难以吸收“四史” 知识, “四史” 教育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目标便难以实现, 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2. 在形式层面上, “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形式单一
针对大学生红色基因的培育, 进行调查研究。数据显示, 71.29%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团委等部门的党团活动了解“四史” 的, 仅有55.76%的学生通过思政课堂学习了解“四史”。 一方面, 高校要加大对“四史” 中红色基因的挖掘力度, 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思政课对红色基因的挖掘, 形式较为单一, 长此以往, 学生会形成惯性思维、疲于应付、敷衍了事。 高校思政课堂在学习“四史” 的过程中仅仅流于讲红色故事, 难以深析红色基因,传承红色精神, 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红色基因的文化认同, 在一定范围内局限于形式上完成学校党团工作, 难以触及“四史” 中蕴含的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 难以将红色基因深入践行。 究其根本教育形式单一, 教育难以把学生带入情景式教学, 使学生对于“四史” 的内容及重要性认识度不高。 另一方面, 大学生学习“四史”、研究红色基因局限于院校的党、团支部活动及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习形式单一, 红色基因的挖掘缺乏创新性, 大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和研究, 使红色基因不能深入被学生们挖掘、发现、传承, 难以在“四史” 的教育中培植大学生的红色基因。
3. 在环境层面上, 高校“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育人生态欠佳
建立校园文化是高校培育青年学生的重要方式, 校园环境如何映照在青年学生的身上, 通过学生的校园生活可以透析出校园文化环境。 现如今, 高校对于红色基因的教育、红色文化的熏陶逐渐加强, 校园环境中红色文化正盛, 校园文化中红色文化正流行。 通过校园中无形的红色文化, 加深青年学生身上的红色基因。 但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大多由思政课教师完成, 学校其他部门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策划较少或者仅流于形式或完成上级工作任务, 高校教师、高校党委、各级院系联合行动较少, 甚至高校还存在除了思政课教师, 其他教师、部门觉得青年学生的红色基因培育与其无关, 进而不参与, 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思政课教师在“四史” 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红色基因的培育, 形成孤军奋战的境况, 难以在学制内促使大学生形成对红色基因良好的情感和自觉性, 高校“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育人生态欠佳, 大学生红色基因的培育效果不是很理想。
4. 在接受层面上, 大学生对“四史” 教育中红色基因的主动接受能力较差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6]大学生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进行学习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 主动学习探究。 目前, 大学生对“四史” 教育学习中红色基因的探析缺乏主动性, 局限于院校活动, 被动地学习,究其原因在于未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所以难以有学习主动性。 此种情况其实是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导致现在思政课教师的上课大多仅局限于灌输式教学, 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方法难以实行。 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大都按照既定的课程要求, 完成标准作业, 部分专业课需进行笔试,按考试成绩评定学习是否达标。 长此以往, 大学教育一定范围内也存在应试教育, 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 教学创新性不强。 所以对于“四史” 中红色基因的挖掘, 大学生仅仅通过院校的党团活动,以及思政课被动学习, 除此之外, 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对于红色基因的培植不够, 对于红色精神的传承性不足, 难以将接收的红色基因转化为接受的内容。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 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高校“四史” 教育应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 多角度加强大学生的红色基因教育。 “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 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7]
“历史没有完成时, 只有进行时”[8], 高校在“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 是现实社会发展需要, 是培育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必然要求, 必须整体设计, 优化整合“四史” 教育资源中的红色基因。 从内容上整体设计, 从“四史” 教育资源上优化整合。
1. 内容设计整体化
“四史” 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 经历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时期, 各个时期有各自的特点, 有不同的内容和内涵, 但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这就需要从顶层搭建一个高校在“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内容体系。这样, 既能完善 “四史” 教育资源, 整体规划“四史” 教育内容, 又能强化“四史” 教育培育红色基因的合力。 设计时需要考虑青年学生的接受度, 考虑青年学生的兴趣点和契合点, 搭建好青年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四史” 教育的连接体系。需要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梳理大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重点、难点与要点, 编写专门的教材。
2. 优化整合资源
高校在“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资源没有现成的, 需要整合 “四史” 教育资源, 研究高校每门课程的思政特点, 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 等课程及近两年在一些高校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与“四史” 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合理结合, 形成红色基因培育的课程体系, 结合青年学生特点, 进行红色故事教育的整合, 串联到红色故事背后蕴藏的红色精神,进一步提升青年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把握, 提高对红色基因的理解与践行能力, 进而引领青年学生用此解决现实问题。
高校“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需要党委、各部门、教师、各院系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 不断发挥多方优势, 各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抓住青年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 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红色基因培育体系, 为高校更加深入全面地进行“四史” 教育,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提供良好的育人生态。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高校思政课的主导力量是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的逻辑思维和知识储备、融会贯通能力决定青年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 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加强专业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在“四史” 知识的讲授中突出“四史” 知识中红色基因, 既有学理性的讲授, 又有价值性和实践性的体现。 通过准确把握学生特点和“四史” 中红色基因培育脉络, 抓住红色基因培育的方法,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 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 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具有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广的政治视野, 是高校教师与青年学生的引路人, 为高校教师与青年学生指引方向、明确目标、提供准则, 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四史”课, 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 具有更明确的方向和政治引导性, 能从宏观角度把握大学生人生价值方向。 高校各院系直接面向本院系教师、学生, 相比思政课教师和高校党委, 对于学生的情况, 了解更多。 各院系应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挖掘本院系的专业在“四史” 教育中培育红色基因的主题,以“四史” 教育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为切入点,与思政课专业教师互相启发配合, 增加青年学生红色基因培育的理论和实践深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传播速度不容小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随着形势发展,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要推动融合发展, 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9]如今在人人都是“自媒体” 的时代, 讲座、交流、教学的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红色基因的教育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工具多样性条件下, 红色基因的教育、传承、传播、传续更迅速、更便捷、更广泛, 这种形式下, 红色基因的教育形式增多, 更容易被大学生学习、熟知、接受。
在此背景下, 应着重加强红色基因教育形式建设, 加强对高校学生红色基因的教育、传承、培养与创新。 首先, 要以融合媒体的形式加强高校网络红色基因的主流阵地。 高校教师借助超星、学习公社、腾讯会议、网易云课堂、钉钉等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 学生也通过学习网页、微信、app 等渠道进行红色基因学习。 其次, 高校红色基因的传播要主动迎合主流媒体的发展形势, 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 现如今, 传统的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介逐渐弱化, 融媒体形式迅猛发展, 移动媒介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处于网络空间下的时间迅速攀升,红色基因传承的途径亦可主动迎合主流媒体的发展,利用主流媒体的力量, 提高教育实效。 最后, 引领舆论导向。 融媒体的发展, 红色基因传播、传承途径增多, 但是网络暴力、舆论热搜、虐待小动物、网络人肉等时有发生, 造成社会舆情, 形成不良影响, 湮灭红色基因文化的传播、传承, 对红色文化教育产生难以控制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 融媒体建设体系需要完善, 建设体制需要改革, 完善良好的舆论导向, 正确的价值取向, 明确的政治方向, 才能加强大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决的红色基因、坚实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红色基因的培育应避免“政治说教”,摒除“高、大、全”, 不能仅仅做历史资料的传声器, 要把“我们想讲的” 变成“受众想听的”, 把“受众想听的” 融进“我们想讲的”。[10]把“受众想听的” 融进“我们想讲的” 可以运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 提升学生的兴趣, 让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 通过虚拟仿真实践教学, 让学生对“四史” 中红色基因有更直观、更具体、更形象的理解, 摆脱课本上文字的枯燥, 提高学生的兴趣。
高校陆续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 但是由于高校经费较少,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大多只是理论上的完善, 实践中的投入较少, 学生满怀期待地去为项目提建议、出点子、写策划, 大多夭折。 高校在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时, 需要加大投入, 明确高校“四史” 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红色基因的目标, 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在改革开放史中形成的精神包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 无不体现着我国发展、壮大的主动性、积极性, 有了主动性, 艰难困苦不怕, 所以加强大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红色基因的学习尤为重要。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实践教学, 增强大学生对红色基因内容的学习与理解, 以实践的方式呈现, 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主动性。 通过虚拟仿真实践教学, 加强学生对红色基因的学习, 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起来, 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接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