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勃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军体部,浙江 宁波 3158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要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建设工作从高度、内容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教育工作者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邱伟光、何红娟等学者根据课程思政的意识形态工作和课程属性,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基于学校育人价值本源,融合受教育主体的认知、情感及学习风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性与方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1-2]。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文件中也明确要求,课程思政建设要科学地序化思政元素,建设立体化课程思政体系,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课堂为主战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构建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3]。
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存在对学生的思政现实和价值理性发展需求定位不准,思政内容与学科内容融合不足,生硬、阶段性课程思政等现象。如何根据学生心理谋划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思政元素载体,根据教学规范实施思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讨思政元素的生成路径,关键要回答在课程内容设计理念上,如何将课程的育人和育才两大目标合二为一的问题。从哲学的观点分析,课程是培养学生‚怎么做是对‛和‚怎么做才好‛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重要载体,学生的价值理性是在主体成长过程中,基于对历史、现实的反思,以及社会理性的约束与指引下逐渐发展和形成的[4]。
任何学科(专业)的发展进程都与社会进步的阶段性、国家战略需求和方向决策的指引性等密切相关,因此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可就课程涉及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技术累积基础、经营决策理念与模式演变历程,当前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工程、管理等维度的优劣势、发展瓶颈和卡脖子项目,以及国家的战略布局、行业发展规律与需求趋势,以时间逻辑为主线,通过分析历史与现实成因、发展速度、累积总量及变化趋势,切入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强国战略方针、职业精神等,激发学生的国家认同、爱国精神、社会责任与使命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从课程的社会属性分析,课程内容不仅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与控制,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5]。因此可基于课程的教育目标导向原则,利用课程的社会属性,选择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社会现象,以事件和现象发生逻辑为主线,通过分析事件的背景与实质、危险与机遇、国家因应决策等,切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道德与法治等,提升学生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和道德法治水平,树立中国精神,建立四个自信,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发展中的担当与使命。
课程内容涉及的技能技术、工程条例、运营管理决策最终将运用到社会、行业工作实践中去,直接作用于工作任务、岗位流程及管理服务对象,与学生的工具理性培养密切相关,通过课程与工作情境的对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转化能力,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内容中适时引入课程对应的工作过程中相关的社会和行业的约定俗成、核心规章制度,以约定俗成与行业规章条例的结构为逻辑主线,通过分析其内涵,切入优秀的社会、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与法治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的道德、法治水平和职业兴趣、意识、规划、行为等维度的职业素养。
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各自独立又有机地发挥从不同维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作用,有的课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科学、文化、职业素养为主;有的课程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为主;有的课程直接对接实际工作任务,着力于学生的技术技能的运用与实践;有的课程以学生的潜在发展需求为目标。因此可以结合课程的属性和特点,以课程独特的知识道德与价值意义为逻辑主线,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素养[6]。
生成路径从课程内容设计理念上解决了课程思政‚怎么做‛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思政元素相融,即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利用不同形态的载体将思政元素加载于课程,使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能在育人和育才的指向中无缝切换的问题。从大学课程的属性与发展趋势分析,当代新课程内容更强调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融合,要求课程内容能充分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和科技发展及生活相联系,符合学生的就业愿景等。因此,课程应在充分梳理课程思政主线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加载于课程的教学任务、背景材料、历史文化,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教师的教学管理与示范之中。
在课程改革的新发展趋势中,为了完整体现课程新知识、新智慧和新意义的生成过程中,课程的内容通常以一种来源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教学任务‛的教学,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综合培养。因此,课程内容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结合课程内容设置系列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任务、工作情境的描述,将价值取向、法与理、国际规则、人文精神、职场规划等融入教学任务,以‚教学任务‛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将价值塑造融入传递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之中,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各归其位,化解价值理性培养的非具象化的负效应,达到‚盐水相溶‛的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目标。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情景平衡力是调整大学生认知失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育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环境是产生情景平衡力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课程中包含的生动性、活动性和实践性强的发展环境、知识网络环境、任务生存环境等不同形态的物质与非物质环境,是激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意识,锻炼和提升他们的思政认知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课程存在于业态、结构、模式与组织形式中的思政元素,形成融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培养,集音视频、案例情境、背景材料等学生易于接受和心理认同的微、小、中观浸润式课程认知环境,有利于指引学生形成和发展科学的、符合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方向的价值理性。
历史文化是教育之根、课程之魂,是课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能有效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课程作为学科(专业)领域中某一个知识、技能体系的载体,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或若干个维度的必需元素,其承载的内容往往都有独特、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均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诉求、社会贡献、学习路径和思维方法,更不乏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7]。因此应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范式和思想元素,人物的品格、魅力,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社会背景等素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忧患意识、精神品质和责任与使命感。
职业性是大学课程的基本属性,课程的专门化、逻辑化和系统化内容本质上是社会、行业和产业相关知识技能分化与重构的结果,指向受教育者职业发展的未来性和可能性,两者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和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同时,职业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基本依据和课程学习的落脚点[8]。因此可通过彰显课程的职业文化、规范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等为载体,将哲学真理、人生信仰、社会规范、契约精神、法律制度、责任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融合其中,引导学生提升国家公民素养、遵守社会规则意识,树立职业精神和态度。
对于与职业技能技术直接相关的实操性或管理类课程而言,课程本身蕴含着大量的操作规范、工作标准化流程、技术开发流程、决策与管理思想、制度化建设等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与学生的职业理想、就业岗位、薪资水平、发展环境等密切相关,是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因此,在载体设计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具理性的价值只有在正确价值理性引导下才可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让学生体味到管理与示范中所应蕴含的对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的尊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工匠精神、安全环保意识、职业素养等。
课程思政的生成理念设计与内容载体设置属于课程思政的纸面设计,要求能结合课程科学地表征思政元素,使其与课程内容和学生心理相融合。但课堂教学实施作为课程思政建设从供给侧到需求侧转变的最后环节,是课程思政从‚纸面‛建设到教学实践的输出过程,是‚最后一公里‛工程,是决定课程思政建设最终成效另一个实践难点。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通过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实现思政元素与教学供需两端的无缝对接,与教学资源及平台的完美融合,增强思政教育与课程学习的黏性。
从环境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环境能通过对人的视、听、触、嗅觉刺激等,影响人的认知并最终引导人形成符合自己身心发展的认知地图。而环境中的静默式环境具有无需言表,无时空限制,不占用教学进程等优势。因此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结合课程教学的PPT 板式、课程的视频和非视频资源背景、课堂教学氛围等,构建出能被学生感知、能激发学生认知热情的思政氛围,充分利用静默式的课程教学的资源背景,以色彩、图案、文字等不同的结构和形态表征思政元素,形成浸润式的课程思政微型教学生态环境,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从思政元素的类型分析,主要包含立场、观点、方法和规范等;从思政教育的学习要求分析,有知道、相信、信任和信仰等四个层次,从学生的思政教育学习心理分析,学生易于接受动态、轻松活泼的引导式教育。因此,在教学资源组织与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元素类型、不同要求层次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加强与教学任务、知识教学相融合的智能推送、分类引导的动态化思政资源建设工作。动态资源的建设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政水平现实,依托数字化平台的智慧功能,加强不同思政元素之间的构建性、支撑性,同类思政元素的呼应性和递进性,形成含现象剖析、文化介绍、故事讲解、操作示范和活动组织等丰富形态的课程思政生态体系,有针对性进行分类、分层引导教育,实现学生思政水平与能力的固基强技。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任何活动都是一个‚防卫‛与‚破防卫‛‚竞争‛与‚被竞争‛的心理过程,在活动中合理利用‚心理群体‛的整体意识、归属意识、排外意识能有效提高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认同。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发挥‚在他的环境中的所有其他人、他的同伴以及公共舆论‛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超我意识。通过规整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大多数学生的物质兴趣、精神兴趣和社会兴趣相融合,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思政认知兴趣,进而利用学生的群体心理,发挥朋辈群体的认同驱动力和凝聚力,将思政教育内化为学生群体生存与交往需求,提高课堂思政教育的整体效能。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与学习风格,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碎片化思政教育内容,降低其在活动中的时间占比,提高思政教育的效率。
学业评价与管理是学生成长需要满足程度的价值评判依据,是引导学生成长发展的‚指挥棒‛,科学的评价管理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学改革带来的收获和成长,增强对教学改革的认同感[9]。反过来,学生的学业评价反馈,又能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程思政的工作方式,完善课程思政改革的方法、形式和渠道。因此,在课程学业评价与管理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从学生发展、课程内容、问题解决和教学过程视角,综合文本评价、平台评价、观察评价和客户评价,建立‚前测+后测‛的学业综合评价体系。其中思政素养评价着重评价学生的思政意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状况的‚增值‛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完善思政元素的维度、内容和呈现形式,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内涵式发展[10]。
课程思政是一项服务学生成长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党和国家需求的科学价值理行为建设目标,通过结合独立课程和课程体系内容,构建完善育人体系并实践于教学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因此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只有以学生的现实和需求为逻辑,合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地切入思政元素、合课程属性地搭建思政元素载体、合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目标明晰、过程完整的育人服务链和课程思政环境生态,才能使课程思政建设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