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静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甘肃兰州730010)
“人文,就是对人的改造、塑造和培育,包括内在的人性或修养,以及培养完善人性或修养的方式和手段。”[1]“人文”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的目的与方法。人才培养实为教师以教育的义理、方法完成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输入”,以及学生习得后人文关怀的“输出”。对于新闻教育而言,以新闻人文实践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国家形象,是新闻教育以人文手段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2]。这为新闻教育开展人文实践提供了崭新思路:新闻教育要积极响应国家形象塑造与对外传播的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新闻的讲述功能与传播效用,将“讲好中国故事”设定为新闻实践主题,通过系列实践任务的策划、指导,以实践作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3],以人文实践引领学生运用新闻叙事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他们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4]在新闻教育中,要培养高质量的新闻专业人才,不仅要发挥思政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还要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科研学术”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新闻敏锐度的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意识形态责任,提升他们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观念,切实解决好“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
教师在新闻实践教学中,要深度挖掘新闻实践蕴含的思政元素,特别是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宣传功能、舆论引导功能等糅合于新闻实践专题任务中。通过课程实践、毕业设计实践、项目实践教学、学生竞赛等环节,丰富新闻实践思政育人的路径,增强学生从事新闻工作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新闻教育人文实践助力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闻教育要合乎社会文化和民主政治发展的理性,回归其应有的人文品质,维护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价值。”[5]教师在新闻实践教学中,要重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新闻职业素养,开展以新闻报道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人文关切的专项实践训练,开辟彰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地理特色的专题实践项目,将课堂教学的“听老师讲”延展至现实场域的“学生发现与表达”,使学生在新闻生产中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以采写报道的方式向受众传播道德、科学、文史、法律、艺术等人文知识。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多年来坚持“西部特色实践调研”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多形式、多空间地开展的“讲好中国故事”新闻实践采编活动、“乡村振兴采风访谈系列”活动,制作的河州花儿、兰州鼓子、凉州贤孝、环县皮影、黄河水车、伏羲大典等主题作品,正是立足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历史人文、风俗习惯开展的“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文实践和探索。
目前,我国正在着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人文社会科学要回应时代精神呼唤,适应国家及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推进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新文科建设及人才自主培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闻教育发端于现实关切,也必然回馈于社会服务。新闻教育人文实践必须注重考查学生的新闻职业道德、多媒体技术运用、人文修养等多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新时代对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新闻实践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即增强实践设计的“教育性、主体性、生活性、创造性”[6]。“教育性”强调实践教学设计要具有人文教育意义,“主体性、生活性、创造性”则突出了实践教学的人文关怀与实施过程的创新性、挑战性。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的新闻教育人文实践恰好契合上述要求。一方面,“讲好中国故事”新闻实践引导学生关注民生、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所选主题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富有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讲好中国故事”的素材广泛存在于鲜活的生活场景与广阔的社会场域中。学生在新闻实践中选择报道主题、凝练采访提纲、进行现场调查、挖掘采访对象、梳理采访素材、进行新闻采编,在新闻制作诸多环节的真实参与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锻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整个宣传思想战线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的落实。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依托专业课实践教学,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讲好身边故事”系列实践活动。5年间,500多名学生奔赴甘肃省内多地进行新闻采编,在“走出来、问出来、写出来”以及“带着思考与情怀”的新闻体验中,完成了“线上+线下+融合报道”的实践教学,形成原创文字报道、海报、新闻视频等作品千余篇(幅、部)。此外,编导专业排演了“红色经典”系列话剧,广告专业策划了“老广告见证新时代的伟大荣光”大型广告设计展览。上述实践教学,在主题内容上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教师的授课内容与课程考核标准高度融和,在表现形式上丰富和创新了课程思政与人文实践的呈现方式,在让学生利用专业特长“讲好身边故事”的同时,也让实践教学更加富有生机,让专业教学更加具有人文关怀。
创新就是革除固有弊端。要培养新闻人才的创新品格,就要打破学科、专业、课程、资源等界限,在跨“界”思路下创建多领域、多类型合作。一方面,学院以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核心,着力构建实践教学集群,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开展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联动,并与校企传媒合作,在校企传媒联盟支持下举办多场大型实践活动,涵盖学术会议、专业竞赛、城乡调研、专题策划等多个方面。通过多类型、多主体、互补式、差异化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另一方面,鼓励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联手设计多任务、多形式、多场域的具体实践,将考核方式由课程作业拓展为专业作品汇报,从注重学生考核成绩转变为注重学生实践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中的创造性与创新力。
教师遵循“实践教学+项目建设+成果推广”的工作思路,将精品实践课程建设与品牌教学团队建设转化为项目课题,引领学生在中国制度、中国经验、中国精神等主题上深耕细作,通过对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生活变迁等方面的田野调研、文献整理、数据分析、资料阐述、深度报道,强化学生以学术思维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力求实现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新闻作品丰富中国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凸显中国文化自信的人文实践成效。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设计正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式表达与传播的综合型新闻人文实践。学院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通过确立毕业作品考核标准与形式,鼓励学生通过专业视角,用传媒类作品呈现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在毕业设计评价流程中,教师从选题确定、方案策划、拍摄编辑、样片审查到作品传播,进行全过程指导把关,并在答辩环节引入学界、业界、用人单位的多维评价指标,以彰显新闻教育在学生专业素养、职业技能、学术研究、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考量。例如,新闻专业学生为甘肃省乡村小微经济实体策划了研学服务活动,调研了兰州市榆中县空巢老人数字媒体使用现状,拍摄了甘肃省公益教育纪录片,为地方艺术学校开展公益支教活动。这些是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也是他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新闻人文实践。
此外,学院还大力推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岗课赛证”教学模式,将各类竞赛纳入专业课程人文实践的考核,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多个奖项。这些教学革新措施从表面看,是以不同的实践任务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其内在意义则在于通过项目实施与作品制作提高学生分析研判、创新合作、服务社会、精益求精的新闻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成长为“‘人文、专业、技术’三位一体的极具竞争力的‘复合型’‘全流程’‘跨媒体’‘兼备型’融合型人才”[7]。
新文科建设提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8]。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65亿,手机上网比例为 99.8%;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31亿户,短视频用户占网民整体的94.8%[9]。面对新技术发展倒逼教育改革的现实,新闻教育必须适应媒介技术发展与媒介消费现状,在实践教学中增加运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的占比。教师要善于利用会议访谈、晚会现场、文化采风、公关活动策划等适宜“云直播+现场报道”的实践场景,组织学生对大型活动进行移动化、交互式、可视化、即时化的网络直播与宣传报道,以检验学生现场新闻报道与数字传播的综合能力。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社交网站等平台,对学生进行日常新闻实践训练,鼓励学生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生活,并进行融媒体新闻生产与传播,建立和完善涵盖图片、文字、音频、视频、H5、电子期刊等多媒体形态的数字作品库,以新闻报道、调研报告、竞赛论文、创意设计、影视作品、微视频、创新创业设计等“融合新闻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验证新媒体新闻实践的教学效果。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组织暑期“三下乡”实践教学团队,奔赴甘肃省张掖、武威、庆阳、甘南等地州市,调研西北多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风土民俗、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团队充分运用抖音直播、短视频投放、公众号推送等方式,再现了调研时的现场采访与入户访谈情境,生成了消息、通讯、调查报告、视频短片、图片报道、数据新闻等数字化新闻实践成果。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人物个体的真实感受,也记录了西北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为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更为真实多样的鲜活素材,生动形象地传递了中国信念、中国价值、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增强了中国对外传播的时效性、传播力、影响力。
现代化的新闻传播人才,既要具备传统文化、道德伦理、人文价值等素养,也要具备学术理性、社会经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新闻教育想要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业界经历、技术研发、多学科背景的素养和能力,教师就要营造学习型、开放型的教学生态,落实新闻实践的人文关怀。
新闻实践所面向的场域、报道的现象、关注的人群广泛存在于社会现实中。新闻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跨专业学科群。教师在教学中若囿于自身的实践经验,所呈现的教学效果难免不够理想,所体现的人文关怀也难免有所局限。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一则可以大力推行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联动实训,将学科专业差异转化为专业技术、学科背景、艺术审美等层面的优势互补;二则可以集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优质师资,设计高阶版的实践任务,通过创新实践,引领学生关注更加广阔下的社会民情与文化百态,产出多样化的人文实践成果,所积累的实践作品也为新闻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模式、协同育人资源、案例库建设,以及专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最终通过从教师个体策划到优质团队创意整合的教学创新,合力维护“共建实践教学、共享实践成就、共促实践育人”的教学生态,培育“厚植人文素养、传承家国情怀、深耕中华文化、保有新闻敏感”的育人环境。
为组建不同梯度、不同类型的实践资源,新闻教育人文实践需要与相关学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传媒机构、文化传播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增加实践基地数量与类型;同时还需要组建指导人才专家库,完善与专业教师、学界专家、业界导师、优秀毕业生联合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明确所聘学界、业界优秀指导教师的指导目标、频次、形式、效果、评价及成果转化等细则,以保障国内知名学者、地方媒体专家的实践指导常态化,优化实践育人的社会评价。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通过聘请校外专家、对接省外对口调研高校、开辟专家学术讲坛、与本地媒体推广合作、增设实习基地等方式,助力学生培养。这些举措,既为新闻教育开辟了更多的人文实践场域,又搭建了较为稳定的协同育人框架,能够为新闻实践发展提供持久的人文教育资源。
实践证明,新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参与,亦需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无论是强调新闻教育要服务社会发展、对接行业需求,还是倡导新闻教育要推进学科耦合、强化开放合作,其目的都是为了激发新闻教育革新的内驱力,探究新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优质人才与教育反哺正是上述目标的重要内驱力。
媒介技术的迭代发展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话开创了新的交往空间、生活体验与交流习惯,这种技术引发的新变化同样也投射在新闻教育的课堂上。基于此,新闻教育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革新实践育人的形式与手段:打破传统新闻训练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与灌输教育的刻板性,在“移动+”融媒体传播情境下,实施固定空间与流动空间、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有机结合,集中授课与碎片时间有机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新闻传播类实践。
同时,为了适应技术变革所引发的新人才需求,新闻教育也必须培养具备较高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新闻传播类人才,要在既有教学环境中配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增开数字传播类课程,加大数字化新闻实践课程比重,建设共享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传媒实验室等,运用网络授课平台的数据分析与智慧教学功能完善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还要同步培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鼓励新闻教师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建立智慧讲堂与知识图谱,运用教学软件梳理必要技能与理论研究的核心知识点,以构建知识体系;借助教育平台内含的多种教学辅助功能,创新授课内容呈现方式,并通过分析教学互动中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勾勒学习者画像及其能力树状结构,便于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发展新闻教育人文实践做好人才储备。
新闻教育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10],就必须拓展地方性实践议题与实践空间,增加诸如区域文化产业、地方文化传播、文旅品牌推广、城市形象传播、地方新闻教育发展与新闻人才培育、区域媒介生态环境与媒介素养等议题,并将上述议题转化为新闻特色实践,鼓励师生从政策、教育、经济、文化、生态保护、乡村建设、社会民生等视角进行新闻调查与采访,为服务地方提供更为丰富、可供借鉴的田野调研、政府咨询报告等知识资源。总之,新闻教育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的反哺功效,既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考与回答,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其全面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协同育人,着重聚焦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个人潜能,体现个性化全素质成长”[11]教育使命的落地实践。
“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8]新闻教育要紧密服务于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提升学生入现场、贴民生、重守望、讲引导、用事实说话、用理性思考的新闻观察能力与新闻报道能力,激发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理解“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社会意义,通过传播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探索集“思政引领、文化认同、服务社会、创新创意”于一体的育人之道,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关心变化的中国与世界的新时代文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