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龙成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223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从2014年开始,上海市开始探索将德育工作纳入学生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并选取了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逐步形成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课程思政理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随后,全国各级各类高校都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掀起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大热潮。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好课程的育人功能,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要求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3]。由此看来,体育课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协同发力,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课程价值观是指课程主体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理解、观点与解释的总和,是主体根据课程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4]。传统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主要通过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维度来展开。其中,个人价值主要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而社会价值则因时代背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特定的战争时期,国家需要的是体魄强健、纪律严明,同时具备特定军事技能、随时听从国家召唤的国民;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家需要的是身心健康、能承担起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根本任务的人才。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的提出,高校体育课思政建设的教育价值也不断彰显,这既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高校体育课建设的有益补充,更是对“三全育人”的积极推动。
教育价值是人们用教育的尺度来衡量一定社会现象和行为的价值。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5]。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体育教师该如何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要求,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将“立德”和“树人”相结合,必然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指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基础工程[6]。正因为体育课程本身有促进身心健康和思政教育的功能属性,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性也就不言而喻。因此,体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现实基础。譬如,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2019年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队员和教练员代表时,高度赞扬了中国女排不畏强手、敢于拼搏的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这正是以体育为载体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具体价值体现。
个人价值是指个人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传统体育课程通常会过分注重课程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的个人需求感受,完全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背景下来设计体育课程体系,对学生个体的需求方面考虑不够充分。绝大多数高校通过公共体育课程传授大学生运动技能、助其掌握运动和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于学生个人价值追求,则缺乏整体布局、系统设计。这就导致体育课程过分注重大学生“体”的教育,而轻视了“育”的功效。
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体育课程的功能价值已经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身体教育领域。正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上的主旨报告中提到,大学体育应当肩负起服务青年全面发展的使命和担当,从关注青年身体素质到全面关注身心健康,从培养青年坚韧不拔的性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助力青年形成有效的社会融合力、包容的文明创新力和积极向善的领导力,实现肯定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价值提升[7]。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的最高需求是追求自身潜能的发挥或能力的最大程度实现。当今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理想信念坚定、身心健康、专业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生自身追求的应是德智体美劳和谐全面的发展,其中体育方面的发展就依赖体育课程建设来帮助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见的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培养党和祖国需要的人才的重大使命,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长治久安、和谐发展以及学生的自身发展等问题,是必须长期落实的基础性工程。在这特定时期,高校体育思政课程建设的提出恰逢其时,不仅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也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改革增添了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8]。
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目标就是为了在更深层面上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任务。考虑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战略和任务,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体育教师,必须科学有效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具体的课程中来,将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教学方式有机融入体育课程实施中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这个过程切忌“走过场”“一刀切”,更不能“急行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推动者、组织者以及执行者。由于专业限制以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各具特点和优势。体育教师主要职责是教授体育、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和执行竞技训练的任务,而思想政治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两者的工作职责、阵地和分工明显不同,但教育的对象和目标完全一致。当前,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需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落实体育和思政部门共同主体责任,树立体育、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理念,制定协同育人制度,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一同参与到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去。
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立足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的。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体育教材编写的全过程中去,注重在教材内容选定、整合及呈现方式等方面有所突出。在教师用书、学生用书以及辅助教材、教具、音视频等教学材料中得到充分展现。
体育课程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大学生体育知识建构、运动技能培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载体。课程的教学任务应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执行,该《纲要》明确规定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和内容。此外,要结合高校体育课程特点,根据地域特色、学校优势、专业类型等情况,在更深层面上挖掘出高校体育课程本身的教育素材和思政资源,将体育教育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体育思想、标准、课程评价、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可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互匹配,持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体育课程思政隐形教育的功能。
教学设计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口。只有做好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才能有正确的目标定位、方向和路径,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才会有高度、广度和深度。因此,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强化教学设计,要从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出发,充分考虑到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从而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笔者所在的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对课程思政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教务处牵头,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全员参与,协同配合,专业化分类、模块化建设、进阶式推进,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体育课程隶属于公共课程模块,在课程思政建设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有效融入体育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活动体系和赛事体系,让大学生在“教、练、赛”过程中体会和感悟,进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二是课程目标方面,将道德教育置于五维目标之首,以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勇敢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三是在课程评价方面,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体育课程的根本标准,坚守体育课程本质和初心,重新构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维课程评价体系。
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9]。毫无疑问,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主力军,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笔者认为,首先,学校体育部门应与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一起,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体育教师的职前培训中,同时也需要在在职继续教育、教师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活动中得到体现;其次,充分发挥一线教育组织的作用,如教学和研究室、教学团队和课程小组,并与思政教师合作,支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鼓励创建“名师工作室”,全力支持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模式、优秀教师发展,定期举办教研讨论活动,沟通与交流课程建设经验,开展教学评价活动等。
立足于体育课程的特点,整体规划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积极收集与转化课程思政的建设素材,是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10]。从宏观上看,体育教师应深入研究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等重要论述,激发爱国爱党之心,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推动他们将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梦融为一体。从微观上来看,应立足学校地域优势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需求,挖掘本地区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设丰富且包含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育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项目礼节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以上资源蕴含着丰富且全面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元素,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努力提高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进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真正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这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性、渐进性和程序性。因此,高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体育规律,运用多种教学教育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使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更具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一,采用线上和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性和体验性较强,需要一定负荷的运动强度和身体练习密度来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巩固运动技能动作,这就需要采用线下课程教学的方式。此外,体育教师可录制微课、慕课等课程影像资料,建立体育思政资源库,搭建在线教学平台,强化与学生的互动,注重过程性教学,体现人文关怀。第二,丰富课程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式、游戏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验,进而沉浸其中,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第三,注重第二、第三课堂实践教学。通过举办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规则意识,尊重对手和裁判的意识,让大学生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过程中尽情地享受到身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但对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将思政意识贯穿于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让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强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断创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教育模式和方法,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