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妹
[摘 要]插图是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好插图资源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本意蕴、提升观察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插图的利用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等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以插图来启发学生阅读、思考、想象、表达,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发挥好插图作为教材第二语言的作用。
[关键词]教材插图;教学现状;原因分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7-0060-03
教材插图作为统编语文教材的重要助读系统,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插图部分、插图使用简单、插图呈现方式单一等现象。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依据教材插图和学生学情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插图的助学作用,实现插图的教学价值。以下就插图的教学现状、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体会与感受。
一、统编语文教材插图教学的现状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具有语文味、儿童味、生活味、中国味,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韻味和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插图的运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教材插图
插图作为语文教材中教学资源的必要补充,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对插图却视而不见。比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文,配置了一幅关于蟋蟀住宅出口情形的插图。学生借助这幅插图,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即使没有亲自观察过蟋蟀住宅的样子,也可以读懂课文中关于蟋蟀住宅出口的描写以及草对蟋蟀住宅的保护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却忽视了这一插图,要么让学生默读课文,要么让学生画出课文中描写蟋蟀住宅的内容和表示时间的词语,感受作者是如何连续、细致地进行观察的,却没有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观察方法去观察插图,导致插图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使学生难以在脑海里形成完整的、立体的蟋蟀住宅形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插图功能窄化
教材中的插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把课文插图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对插图资源的其他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不够,使教材插图的功能价值被窄化。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课时,有些教师只是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插图中主要画了什么、景色美不美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教师就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对课文中的插图则不再关注。实际上,《小蜗牛》这篇课文的插图非常丰富,不仅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而且展示了蜗牛的形象,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蜗牛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插图呈现方式单一
教材插图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插图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不仅与教师对插图的作用重视不够有关,还与教师对插图的呈现方式单一有一定关系。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对插图的利用大多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插图或者把插图投影到大屏幕上集体观察学习,并没有对插图进行二次加工,插图呈现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原因分析
教材插图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为什么在课堂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发展想象力等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小学低年段,学生更愿意接受图片形式的教学内容,插图的作用是文本其他形式所无法代替的。为什么其在课堂中的使用率不高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材中的插图没有被教师充分重视,导致课堂教学只关注课文语言而忽视了课文插图。插图教学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
(二)没有领会编者意图
统编语文教材中编排的插图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编者基于一定的理论体系编排的,每一幅插图都隐含着编者的教学意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或者编者意图被曲解,导致插图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在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江南》这篇课文中,插图是对诗歌内容的再现。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明显降低了课文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读懂古诗内容。此外,这篇课文中的插图还具有浓厚的中国风,蕴含着编者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借助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很少有教师从画风、绘画方式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插图的美,更没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水墨画,导致插图的教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凸显。
(三)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许多教师都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视听资料充斥于课堂中,使得课文插图的作用被忽视。比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雷雨》这篇课文,文中配备的插图对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三个景象有很大帮助。但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考虑课文中的插图,认为插图不能完整、清晰地再现雷雨的真实情境,所以直接从网上下载了关于雷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雷雨的感性认识。其实,随着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呈现,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统编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不少的插图,但显然兼具视听功能的多媒体课件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如果教师还不重视对教材插图的利用,那么插图就很容易成为语文学习的摆设。
三、统编语文教材插图利用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的插图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怎样才能合理利用插图资源,充分发挥出其教学价值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例,提出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巧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插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与课文插图联系起来,这样既可以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事半功倍。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提出问题:“第一幅图中葫芦藤的长势很好,叶子茂盛,花开得也很好,可是第二幅图中的葫芦藤上的叶子为什么都变黄了,小葫芦也落了呢?”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知葫芦叶子与葫芦藤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然后问学生:“大家知道图上画的这位老人是谁吗?他在干什么?”最后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给学生看,并提问:“大家知道人群中哪一位是周总理吗?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结合课文中关于周总理的描述“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條水红色的头巾”,很快就找出了插图中哪个是周总理。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围绕教材插图进行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图文结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很多都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有的插图是对课文内容的强化,有的插图是配合故事呈现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插图,都体现了图文结合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适合的问题支架,帮助学生架构起课文插图与阅读理解之间的桥梁。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枫树的叶子非常茂密。”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树上有一个鸟窝。”还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枫树的叶子把前面的地方挡住了,看不清楚。”教师顺势引导:“课文中也有一个词告诉我们视线被挡住了、看不清楚,你能找到这个词吗?”学生回答:“遮蔽。”这样,图片与课文内容结合,学生进行图文对照阅读,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提升了语文学习质量。又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来认识蜗牛、发芽、草莓、蘑菇等事物或现象;再让学生借助拼音和图画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可以借助课文插图猜一猜;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让学生把自己猜读识字的方法说一说并互相检验。这样教学,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挥出插图的教学价值。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从文本和插图中寻找相关信息,既获得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升了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实现了图画与语言文字的相互融合。
(三)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插图具有简约而不简单的特点,往往寥寥几笔就把人物、事物、景物等的特点勾勒得形象生动。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训练。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有的学生说:“小鸡的嘴巴尖尖的,小鸭的嘴巴扁扁的。”有的学生说:“小鸡的爪子像竹叶,小鸭的爪子像枫叶。”有的学生说:“小鸭子的脚都有脚蹼,像一把小扇子,适合游泳。”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鸡与小鸭子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把握了课文内容。此外,与语言文字和视频动画相比,课文中的插图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教学优势。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写话训练。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插图呈现的是司马光把缸砸破以后,孩子得救的画面。结合插图,教师先启发学生想象:“‘众皆弃去中众孩子的表情、动作、神态、语言等各是什么样?”再让学生想象司马光是怎样举起大石头把缸砸破的。这样,教师借助课文插图,通过恰当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了想象的支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表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利用插图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是统编语文教材的关键教学内容。教师合理利用课文插图,可以促进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一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材中配了两幅插图:一幅是牛郎与老牛在一起的生活画面;另一幅是牛郎把织女带到老牛跟前的画面。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两幅插图,想象牛郎和老牛之间会说些什么,以及织女看到老牛后,抱着老牛的脖子时会说些什么等。教师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既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目标,又凸显了插图的教学价值。
综上所述,在当今多媒体教学普及的背景下,插图作为统编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应当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学习的时候,要认识到插图资源的重要作用,细心揣摩编者意图,并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插图与学生的阅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插图的助学作用,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艺.莫使插图成空设: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2(4):59-61.
[2] 张文娟.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2(8):52-53.
[3] 费秀芬,刘波,熊倩.让教科书的第二语言发声:谈统编教科书插图的使用[J].小学语文,2022(5):43-47.
[4] 邓玉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插图的解读及应用策略[J].广西教育,2022(4):88-90.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