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凤丽
[摘 要]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运行机制。在志愿服务队伍中,承继乡土社会乡贤文化传统的基层能人是其重要构成。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尤为重视发挥基层能人的志愿服务作用,通过摸排能人、培训能人、宣传能人,以及搭建平台、完善制度保障等路径,充分激发了乡村社会的内在动力,让基层能人成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九台区的实践经验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应大力促进乡村自治模式转型,服务新时期基层治理需要;二是应充分发挥基层能人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内在动力;三是要不断完善基层能人制度保障机制,提升社会服务力。
[关键词] 基层能人;乡贤;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基层治理;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 G24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6-0035-07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201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试点工作进入深化拓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2022年底前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目标任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入全面铺开、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力抓手,也是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目标任务的有效载体。如何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动态,如何使服务形式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志愿者队伍,使其高效发挥服务力量,是深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时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
自2018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都积极地将志愿服务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运行机制,将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从队伍构成看,当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業单位特别是涉农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及大中小学校、党校(行政学院)的在职人员。在县域范围内,将国家公职人员纳入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志愿活动,并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在乡村,也将村干部、党员等纳入志愿队伍。二是新乡贤、“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科技能人、律师、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与第一类体制内的志愿者相比,第二类志愿者的涵盖范围更广、可提供的志愿服务内容更加宽泛。如果将第二类志愿者再进行划分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批熟悉乡土,同时在基层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可称之为基层能人。基层能人加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中,对扩展志愿服务内容、提升志愿服务质量、维系志愿服务常态化都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基层能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本文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为案例,剖析当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将基层能人纳入志愿服务队伍的历史渊源、实践路径和现实启示。
九台区地处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长春市东部新城区,总人口85万。全区辖13个街道、2个建制镇、2个民族乡、283个行政村和15个城市社区。2018年11月,九台区被确定为吉林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2019年10月,九台区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2020年5月,又被确定为全国10个先行试验区、10个重点联系县(市、区)之一。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九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区情出发,探索出以“八字工作法”为抓手的党建促实践、城市带乡村、骨干带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方法。“八字工作法”即三级班子“领”,志愿服务“帮”,百姓需求“引”,基层能人“带”,品牌项目“聚”,政策资源“融”,创新机制“推”,基层群众“享”。
一、基层能人的当代构成与乡贤文化的历史传统
九台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区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区委书记任总队长,负责整合区志愿者协会资源,按照专业领域、服务项目、群众所需等,划分服务分队,为基层群众提供志愿服务。九台区的设立了理论政策、教育关爱、平安法治、文化体育、科技科普、文明风尚和健康卫生等7支志愿服务分队。以上志愿服务队人员,原则上来自于在相关部门工作的公职人员,并由各职能部门党组织书记担任队长。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实际,参照区级方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由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担任队长,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任副队长,具体负责综合协调、督察、考核工作,由宣传委员负责日常管理,做好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项目对接等工作。
在推进体制内公职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九台区大力多方摸排、挖掘、引导基层能人参与志愿服务,并通过宣传、推介、赋予“实践达人”称号等方式,不断拓展基层能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范围和功能。
事实上,当下九台区“实践达人”的文明实践正是对中国古代乡贤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传统乡村社会,乡贤长期以来都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依托。关于乡贤的定义,学界虽存在多种界定,但都一致认为乡贤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较高威信、德高望重,且能力突出,并致力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地方社会有贡献的贤达之士。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乡绅、士绅、士大夫及一切有利于乡里建设、秩序维持的社会贤达。早在先秦时期,乡贤或乡绅就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秦汉以后推行以“三老啬夫”为乡村最高领袖的乡治制度。他们退居乡村成为乡村社区具有社会—文化威权的阶层,在地方教育、公务、经济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乡绅或乡贤始终是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1]。
新时代,乡贤依旧是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力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治理”“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2]。何为新乡贤?其与传统乡贤之间的关系如何?胡鹏辉等(2017)指出“新乡贤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贤能人士。在目前乡村价值规范体系坍塌的情况下,新乡贤的核心作用在于凝聚乡邻,以道义整合利益,发展出在新时代下适应乡村发展的共享价值规范体系”[3]。王文峰(2016)指出“一般来说,‘新乡贤是指那些守法纪、有品行、有才华,有意为家乡社会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人。他们或是有威望的退休公职人员、或是知书达理的专家学者、或是有影响力的成功创业人士、或是有丰富社会经验的返乡务工人员、或是农村道德楷模等,他们品行高、能力强,在乡间邻里知名度高、口碑好、有威望。他们或者是扎根在乡村的在土乡贤,或者是离开乡村但能够随时和家乡联系沟通的离土乡贤。不管身居何处,他们都能了解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4]。乡贤对于乡村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是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乡村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道德教化的示范与引领者,乡土文明的继承与发扬者[4]。
九台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重视挖掘基层能人,并赋予他们“实践达人”的时代称号,从本质上看这些人都是对乡土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无论将其称之为“实践达人”,还是新乡贤,这些基层能人在乡村社会发展中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群体,是当下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乡村振兴、提升乡风文明的重要力量。
九台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重视挖掘基层能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内容有关。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和持续深入移风易俗。要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党的思想理论传输到基层社会,传递给每一个老百姓,就需要通过老百姓喜欢的方式、信任的人来进行。而基层能人与老百姓的关系更加密切,他们更熟悉老百姓的语言和认知方式,由他们来从事这一工作,可以极大地提升思想理论传递过程中的接受度和理解度。
二、基层能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路径
志愿服务队伍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在文明实践过程中必须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积极汇聚各方志愿力量,切实提高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能力素质,才能真正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强起来、活起来。
新时代文明志愿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而身处基层社会、关注基层社会发展的基层能人,不仅具有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地方威望,而且从数量上也占有一定优势,每一个村镇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基层能人,如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必定能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发展。
九台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正是意识到基层能人的重要性,才通过多种途径摸排、挖掘基层能人,并通过搭平台、建机制的方式,为基层能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制度保障,进而促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创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九台经验”。
1. 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全面挖掘基层能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新时代文明实践要牢固树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工作理念,这是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是少数人的实践,更不是“干部干、群众看”的实践,检验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最终要看群众的参与度,以及群众在实践中的精神、物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只有群众行动起来,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才是工作取得成效的标志。作为群众中的关键少数,基层能人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的关键端口,只有紧抓这个端口,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基层传送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信号”和“能量”。
虽然基层能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区域范围内,要彻底摸清基层能人的数量和分布,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基层能人通常都散落在各村、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需要花大力气进行全面摸排、挖掘。在具体做法上,九台区通过群众推荐、实地调研的方式掌握基层能人的情况,同时在历年表彰的好人、乡贤、道德模范中、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挖掘能人线索。掌握线索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再进行深入了解,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基层能人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再进行建档,统一管理。
九台区挖掘的基层能人包含多种类型,一是文化类能人。这一群体大多是离退休干部,退休后,都乐于参与乡村事务。同时,“在返乡参与乡村建设的人群中,有一类是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离退休干部。在他们离退休后,以志愿者或任职的方式回乡参与建设,大多成为了村落的‘主心骨与‘领头羊。这类公职人员既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治理水平,又熟悉村情民风,能够对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5]。九台区挖掘的基层能人中,就有一位90岁的基层能人——梁树昌。从2014年开始,他带头学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制作了70多本报纸剪辑册、1万多份简报、50多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摘录》、撰写了7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2020年11月,梁树昌被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二是经济类能人。九台区在摸排基层能人过程中,重点寻找乡村中的经济类能人,希望通过他们真实的创业经历,带动周围人共同致富,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各村镇不断涌现出致富能手。例如在土门岭街道马鞍山村,乡村创业者关连影在自己致富同时,还带动同村人一同致富。2019 年关连影带头发起成立了“李鲜花工作坊”,带着村民学习技能,拓宽致富门路,“李鲜花工作坊”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
三是乡村中的其他精英群体。九台区在摸排基层能人中发现,在乡村中存在一批特殊的精英群体,他们往往拥有较为特殊的人生经历,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在村落历史文化记忆传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九台区“实践达人”中有一位运动健将——奚占玉。1988年,他自掏腰包举办了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后来,农民运动会成为当地的传统,至今已经举办八届。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他在宣讲中经常展出自己多年参加马拉松赛跑的奖牌和纪念章,通过自己的鲜活事迹反映新时代文明实践。
2. 培训能人,发展能人,提升能人实践能力。基层能人虽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天然就能胜任理论宣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他们同样需要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九台区在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方面,主要是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的方式,为志愿者持续赋能。通过专业培训,可以提升基层能人素质和能力,激發志愿服务内生动力,提高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九台区大力实施文明实践“领头雁”工程,邀请省、市、区相关领导、文化名人和演艺名家,市、区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和党校专家,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意义、志愿服务的理念和方法、社会主义文化、法律和道德、新时代好家风好家训、二人转表演等开展培训。文明实践中心已举办骨干专业培训班16期,每期按照50人班级制的规模开展培训,培训骨干800余人。九台区的文明实践所、站两级,也参照文明实践中心做法开展培训900余场,不断壮大能人队伍,为基层能人成长搭建更高平台。
同时,九台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进与能人的沟通,通过组建线上文明实践骨干微信群,为大家提供互动交流平台。线下由区委宣传部组织走访慰问、送去温暖,让能人充分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统的基层宣传方式过于理论化,形式也较为单一,致使人民群众较难全面准确领会思想要义。九台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重点抓住如何讲、谁来讲的问题。在对能人培训过程中,重点提升能人志愿服务的质量。例如鼓励“实践达人”在宣讲过程中,发挥自己特长,通过快板书、鼓词、二人转等形式进行理论宣讲,极大地激活了群众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 推进宣传、策划项目,完善制度保障。基层能人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个人力量,发挥的作用必定有限,这就需要通过文明实践中心的平台,创造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同时增强能人的荣誉感和自我实现意识,九台区重点加强对基层能人的宣传。一是线下的宣传推介。组织区级文化志愿者,通过讲能人故事的方式,弘扬能人文化。一方面积极发挥网络传播作用,加大线上宣传推介力度。如将梁树昌、关连影、奚占玉等基层能人的鲜活实践案例拍摄成短视频、影视作品等,在网络媒体上广泛宣传,激励观众见贤思齐,争当楷模。
同时,为了产生品牌效应,九台区经过不断摸索经验,形成了品牌项目“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方法。品牌项目是凝聚思想、汇聚群众、知行合一、一以贯之的重要载体平台。九台区坚持分众化、对象化设计文明实践项目,通过品牌项目“聚”,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品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集聚创意。一是中心策划,二是行业推送,三是社会孵化,四是群众首创。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中的能人在文明实践中的 “领头雁”作用,通过跟踪管理、重点引导,结合区文明实践中心编写的文明实践乡土教材,催生了“农民马拉松”“李鲜花工作坊”“三江好农民剧社”等一批农民自发组织的文明实践项目,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4. 为了保证基层能人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九台区制定多项志愿服务嘉许激励措施——《长春市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办法》《长春市九台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管理制度》《九台区志愿者礼遇办法》等,确定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志愿者礼遇办法基调,推出荣誉表彰、评优评先、节庆活动、团队扶持、消费优惠、特困帮扶、证书证明、共建共享等八项礼遇举措,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营造“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崇尚志愿者”的社会氛围,并进一步通过跟踪管理、交流互评等方式,构建起文明实践能人骨干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三、基层能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现实启示
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时,文化治理与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等具有同等重要性,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再从文化治理迈向文化善治,才能进入文化治理的更高境界[6]。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是志愿者,他们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都十分重视将历史传统与时代生活有效结合,在继承乡村自治、乡贤文化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继往开来,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创新。九台区挖掘、引导基层能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其方法路径对当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第一,大力促进乡村自治模式转型,服务新时期基层治理需要。自治曾是传统乡村社会的重要治理方式。费孝通(1998)曾从纵横两个维度揭示中国乡村治理逻辑。他认为,乡村社会主要是“同意的权力”和“长老的权力”在共同治理,是国家的治理和村庄自我治理的结合。而且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无诉”的社会,由“长老”实施“礼治”[7]。瞿同祖(2003)也曾指出传统中国社会既有“礼法”,也有“德刑”,且“律既与礼相应,互为表里”,而且经常 “以礼入法”[8]。这里所谓的“礼法”就是乡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由乡村内部组织负责实施运行。直至今日,自治依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自治、法治、德治是三种不同的治理方式,三者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总体来看,三者不是同一层面的治理方式,自治是核心,法治是保障,德治是基础。三种治理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可以实现善治,两两组合、三者组合也可以实现善治。”[9]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激发乡村自治模式新活力,在延续传统自治模式基础上,不断完善基层自治的相关制度,使其与新时期社会结构、思想文化相适应,服务于新时期基层治理需要。
第二,充分发挥基层能人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供内在动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实践过程中,人民始终是主体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要最大限度激活人民创造力,让人民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主体。其中,作为基层社会的端口群体,能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特有的优势或长处,且他们热衷于乡村事业,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依托力量。由他们担任志愿者进行理论宣讲,不仅可以利用乡音土语,拉近与民众的关系,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实践案例,现身说法,获得民众的认同,从而减少理论传播的障碍,提升理论传播的效果。
第三,不断完善能人制度保障,提升社会服务力。将基层能人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能人挖掘层面,更应完善评定、培训、激勵措施等相关制度,以保障基层能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持续发挥作用。同时,区别于以前基层能人在各自领域内发挥作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整合各方力量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指挥中心,重在搭建平台、融合资源。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可以将原本散落在各村、各镇的基层能人聚集起来,并为他们提供更多自我提升的机会和服务地方社会的更广阔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服务力。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九台区重视将基层能人纳入志愿服务队伍,将以基层能人为代表的乡土力量转化为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力量。这既是对中国乡贤文化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有效路径。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先行试验区,九台区试图寻找“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对于九台区来说,地方社会组织欠发达、志愿服务程度较低,如何在短期内调动老百姓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是极其紧迫的问题。而基层能人不仅具有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等,同时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热心乡土事务,挖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提供培训、宣传、制度保障等,可以促进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之间的双向融通,进而充分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王先明.乡贤: 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N].北京日报,2014-11-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
[3] 胡鹏辉,高继波.新乡贤: 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1).
[4] 王文峰.“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困境及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6,(8).
[5] 肖放,鞠熙,贺少雅.以乡贤会拉动人才返乡的建议[J].决策与信息,2019,(7).
[6] 颜金,朱峰.地方政府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探讨[J].决策与信息,2022,(12).
[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9] 邓大才.走向善治之路: 自治、法治与德治的选择与组合——以乡村治理体系为研究对象[J].社会科学研究,2018,(4).
[责任编辑: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