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随文练笔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

2023-06-07 23:22:03许烨菲
求知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许烨菲

摘 要: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来说,随文练笔教学除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适应性,避免其对习作感到陌生和恐惧,还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提升习作教学的效果。文章对随文练笔的作用以及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随文练笔;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作者简介:许烨菲(1995—),女,江苏省昆山市花桥徐公桥小学。

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开始接受较系统的习作教学。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不足,难免会对习作感到恐惧,进而产生排斥感。随文练笔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常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随文练笔属于整体习作教学中的小写作训练,具有花费时间少的优势,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应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在语文习作教学中融入随文练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参与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其写作能力。

一、随文练笔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习作学习,就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从传统的习作教学来看,教师通常直接将命题呈现给学生,并为他们布置指定的习作练习,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而且容易局限学生的习作思路。而随文练笔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教师设计随文练笔题目时多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基础,题材丰富,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发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写作能力还不够强,无法对自身的情感进行正确表达。但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运用随文练笔这一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与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契合,是因为其开展难度较小,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让学生感受写作乐趣

部分教师通常将习作练习安排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以后,并且会专门留出一节课时间,用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习作指导[1]。在这种模式下,小学生的整个习作过程较长,不仅要审题、选材,而且要构思修改、誊写。另外,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写作,还需要较多时间批阅、修改,因此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多具有延迟性,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习作的乐趣所在。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运用随文练笔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将相应评价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提升学生参与习作课堂的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现状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当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大困境就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通常只是为了凑字数,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知道写什么、如何写[2]。从本质上来看,写作是以头脑中现存的思想为基础的,而想要促进新思想的产生,不断进步,学生就必须发散思维。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要他们将所观察、所了解的事物呈现得完整、优质、多元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当下小学作文教学最为明显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选材方面多以家庭、风景、生活为主,千篇一律;二是学生作文中的中心思想不够清晰;三是学生作文的字词既不丰富也没有感染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书写文非常费心费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比较活泼好动,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降低他们的写作兴趣,导致他们在写作时没有表达自己观点的信心,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不高,久而久之,他们对写作的抵触情绪会更严重。

三、小學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小学写作练习中,如果学生兴趣不足,就会对后续写作教学的开展造成阻碍,即使教师准备充足,也无法使学生将全部精力投进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3]。例如,在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视频,加深他们对落花生的了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入与落花生有关的图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最后,在随文练笔阶段,教师可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为他们布置趣味十足的练笔内容,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或自己观看过的视频,将自己对落花生的认识以及看法表达出来。学生写作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落花生的生长过程,落花生的形态、颜色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练笔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时趣味十足,因此其写作兴趣会大大提升,写作教学效果也会提升。

(二)修辞练笔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语言是重要载体之一,从语言描述方面来看,大多数课文都十分精彩。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文章中精彩的语言,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随笔练习,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丁香结》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整阅读文章内容,并找出其中自己认为描述最为精彩的部分。比如,第一自然段对丁香花的描写,作者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探出”“窥着”等词汇都是用来描写人的动作,用在此处,是将丁香花拟人化,突出丁香花的娇俏灵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这段话,并结合文意、修辞、句式等,为学生布置随文练笔的习作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清晰的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详细景物进行练习。《丁香结》这篇课文中,作者由丁香结展开联想,表达了对人生的体悟。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植物可以给人带来好的影响,并对该植物进行描写。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会产生自己的想法,有的会想到不畏严寒的梅花,有的会想到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的则想到志趣高远的兰花。在写作思路梳理清晰以后,学生便能主动进行习作训练,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将其特征和美好淋漓尽致地呈现。上述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部分进行仿写的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构练笔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布局谋篇的能力,才能有效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目前,在习作中,部分学生缺乏把握文章结构布局的能力,他们的作文条理混乱,语言表述不准确,质量不高[4]。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课文段落结构的准确把握,并为其进行细致讲解,帮助他们形成对不同结构和不同特点的深刻认识。以《白鹭》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该课文的主要结构是总分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点题,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表达作者对寻常之美、平凡之美的热爱之情。这种结构,可以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让读者清晰了解文章的整体脉络。为此,在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后,教师应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随文练笔,写一篇总分总结构的小短文。短文主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如一个景点或学生自己喜欢的事物等。当学生写作完毕,教师则需要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就其中的不足,提出指导性意见。让学生在随文练笔中对课文结构进行模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他们对写作结构的把握和运用的能力,而且能提升他们的文章谋篇布局能力。

(四)技法练笔

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来说,写作技法教学抽象性较强,如果教师仅仅运用传统教学方式,那么学生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浅层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熟悉写作技法,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写作技法[5]。以《草原》這篇课文为例,课文开头部分对草原的描写有“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线条柔美的小丘”“翠色欲流”等,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切身感受到草原的辽阔和壮美。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这种结构,将景物的特征描写出来,以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再如《桥》这篇课文,结尾描述老太太祭奠的内容,只用了“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句话便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身份交代清楚,并升华了主题,将老支书伟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充分展现。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技法进行随笔练习,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上述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写作技法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五)想象练笔

1.画中想象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契合,要让他们对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

画中练笔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避免学生对写作产生惧怕心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我手,写我心”。以《祖父的园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讲述的是作者小时候在祖父园子中玩耍的经历。在学生阅读结束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向他们提出问题:“在祖父的园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恣意生长的蔬菜、五彩的昆虫等,可除了这些,大家还能感受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在进行充分的思考后,有的学生说看到了一幅孙女自由玩耍、祖父慈爱微笑的和谐画面。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这一和谐的画面详细地描写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看文中插图想象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利用插图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可以促进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例如,在《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闰土的形象,另一幅则是闰土在为“我”讲述自己月下刺猹、海边捡贝壳的经历。课文只对第一幅图进行了细致描写,对第二幅图中“我”的形象则没有涉及。为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对比两幅图中闰土和“我”的形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存在区别的主要原因,使他们合理发挥想象,开展随笔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创造想象

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创造性想象,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课文内容讲解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老班长不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会发生什么,让学生以课文为基础,进行一定的删改,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虽然学生创编的新故事还是以课文人物为主要原型,但内容却完全不同,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既有趣又有意义。除此之外,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古诗词及古文,教师可以将其利用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4.补白想象

补白想象可以是对文章中省去的部分的想象,也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续写,还可以是对课文精彩之处的想象。补白想象既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让学生更好地展开想象,提升思维的灵动性。如在学习《穷人》《腊八粥》等课文时,学生便可以进行补白想象练笔。

结语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还要加强对他们写作能力的训练,促进其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随文练笔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写作的机会,并促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写作能力,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王继霞.随文练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73-74.

高青.利用随文练笔,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J].新课程,2021(51):151.

谢丽敏.小学语文课堂随文练笔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1):81-82.

林锦珠.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巧妙运用探讨[J].知识文库,2021(18):31-33.

苏卷良.基于随文练笔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写作研究[J].新课程,2021(38):59.

杨惠.利用随文练笔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的策略[J].教师博览,2021(27):45-46.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8:29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