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胜男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其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设计主题,指向价值观念进行建构,让学生拓展各种资料,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即时动态并加以引导,还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设计出符合学情的实践活动。最终使综合实践活动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并结合实际生活发现问题,用科学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一、基于生活体验,确立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对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根据他们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其主题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围绕这些紧密联系生活的主题展开探索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对哪些生活问题感到困扰,围绕其困惑点确定主题。
如围绕“创新改变生活”这一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体验,设计多种不同的活动主题。如有的学生对现代科技的了解不够深刻,那么教师可以设计资料搜索、自主探究方面的活动,如设定主题为“了解生活中的創新技术”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需要通过上网浏览、采访调查等方法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区别,看看有哪些创新技术是近十年出现的。有的学生对科学技术有一定了解,但是不知道自己要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更好地改造社会,那么可以设定主题为“我的创新好主意”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展现创新想法,例如和小伙伴一起创编新曲、编写剧本,为父母烹饪新式菜肴,用有新意的方法解答数学题等等。还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创新和生活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刻,则可以设计主题为“互联网的优缺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开展活动,说说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扰,分析如何才能扬长避短,怎样利用互联网改变世界,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学生还可以说说创新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还是能创造大众的幸福生活。这样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其主题就更加丰富,学生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不要被限制在条条框框中,围绕同一个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若干不同的主题,满足所有学生的体验和研究需求,学生可以分小组参与到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如此一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就有了可选择性,他们也能彰显出自主性。
二、指向价值观念,自主建构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把握住这个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服务社会”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责任,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明确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设计“服务社区,体验爱心”活动,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学生可以结合社区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能力自主设计活动内容。如有学生发现本社区有很多老人,由于子女不能在身边照顾自己,所以他们只能独自在家,不仅生活不方便,也很不安全。针对这种情况,联系了社区有关负责人,组织了社区助老小队,学生和成年人一起思考自己能为老人做什么。如成年人可以给老人搬运重物、代买食物、日用品等等,孩子则可以利用休息时间陪伴老人,以消除其孤独感。在实践活动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该活动给了自己什么启迪?学生可以围绕“奉献自我,能让自己得到什么”“如何衡量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平衡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如有学生提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一开始得不到老人的信任,他们还认为自己别有企图,但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让老人消除了误会,最后成了忘年交。看到老人的笑脸,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以后还会长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继续奉献一片爱心。”亲身的实践体验胜过百次说教,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要友爱待人,也看到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意义。
在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建构各种知识,并提升了自我道德修养。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集体主义原则,提升了法治意识,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放式的课堂体现了以生为本,能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全面提高自我认识。
三、打破时空界限,拓展资源
道德与法治是综合性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开放性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利用网络有目的地自主搜索资料。又或者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讨论,以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源,让实践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
围绕“延续文化血脉”实践探索活动,学生需要打破时空界限自主搜索各种不同的资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拓展的内容、形式、手段等角度入手,引导他们学会如何拓展资料。在“内容”方面,学生要试着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看看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搜索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资料,如可以按照不同的地区,收集拉萨、西安、内蒙古等各种地方的文化,还可以用对比法看看不同地区的习俗有哪些异同点,还可以从意义入手,说说探访文化血脉有什么积极意义。在“形式”方面,学生也要具有开放性的视野,他们可以选择上网搜索相关的史料增长见识,也可以向历史、地理老师咨询或与之讨论,又或者来到博物馆从实物史料中获得信息。在“手段”方面,学生可以用各种方法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如可以采用“关键词”法,将资料按照不同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地区不同分成“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并将相关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又如可以根据资料的呈现方式,将文字资料整理成表格,将图片、视频收集到各种不同主题的文件夹中。在完成了资料收集后,学生要自主分析,用个性化的方式整理归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最终撰写调查报告说说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灵活处理各种教材内容,开发并挖掘各种课程资源,进而建构多样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设计出更新颖的实践互动。学生可以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展现出创新性,主动挖掘信息和发言交流。由各种资源渗入的课堂成为了“一池活水”,学生的实践能力会有所提升。
四、关注即时动态,凸显主导
学生道德认知和思想情感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的影响来形成和发展的。在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也要起到主导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发现他们陷入困境或者出现争执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引导,提供教学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成了活动的参与者、帮助者,也是整个实践活动的促进者。
围绕“情绪的管理”这个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切实了解各种情绪的具体表现,追溯情绪的来源,思考如何消除负面情绪。该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导入环节中,学生要互动讨论说说有哪些情绪,并分小组选择探究主题。教师在引导中要帮助他们分析什么是消极情绪,什么是积极情绪,它们分别对人有什么影响。在活动环节,学生要分小组搜索有关资料并解决情绪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是强是弱,参与活动是否积极。如有学生因为活动内容出现了争吵,教师则要加以疏导、调停,可以让他们围绕当前的矛盾,思考如何消除同伴之间的隔膜。学生提出了“交流法”,相互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耐心说服对方;“冷静法”,先各自思考问题,在冷静后再讨论。在总结归纳阶段,学生则要说说自己对情绪的认识。教师此时要引导他们辩证思考问题,并学习如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如可以探讨一下怎样将负面情绪转变成正面情绪,负面情绪是否一点积极作用都没有,喜悦等正面情绪如果积累过多,是否会产生反面效应。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就找到了探索的方向,学习效果自然能提升不少。
當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并共同分析,然后试着一起解决问题。教师的介入能引导学生提升自主性,更好地消化理解课堂中学到的各种知识,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认识问题的能力。
五、调动社会力量,协同共进
综合实践活动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超越了单一课堂的时空界限,能让学生面对整个社会。教师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如社区居委会、医院、企业等等,组织他们参与到综合性更强的社会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体验中体现创造性,也让课堂呈现出开放性。
在设计“多彩的职业”主题实践活动的时候,如果能得到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的帮助,则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职业现状,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教师可以将该活动设计成三个环节,在“参观访问,了解职业”环节中,联系企事业单位,让学生切实了解各种职业,通过实地观察、倾听讲座等方法收集信息,了解有哪些新生的职业。在“调查研究,参与实践”环节中,教师寻求居委会的帮助,组织学生参与到力所能及的社区岗位中,如担任家庭纠纷调解员,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家庭矛盾。又如可以担当“垃圾分拣员”,监督各个家庭是否注意垃圾分类。在“展望未来,制定计划”环节中,学生要结合调查环节收集到的资料,思考自己将来打算从事什么职业并制定成熟的计划,分析现在开始要如何努力。如有学生认为将来成为居委会工作人员能造福社会,可以研究如何提升外来人口的归属感,让他们融入到社会中。在计划中,他认为自己要努力和他人交流,学会如何待人接物,不断提高情商,将来才能更好地胜任居委会工作。
学者巴班斯基认为课堂教学的教育作用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法,而且取决于教学者的组织形式。优秀的教师善于将各种社会力量综合调动起来,让学生到企业参观,投入到社区公益活动中,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形式,而且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备,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最大程度解放他们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的状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生特点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则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1]赵建伟.综合实践活动视角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组织与优化[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6):39-40.
[2]黄传美.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J].教书育人,2021(10):58-59.
[3]何华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策略分析[J].家长,2020(33):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