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薇 陆建明 刘娟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三全育人”被赋予了更新的内容和理念,全员育人要深化到学生本人的积极参与和自我教育;全程育人要延展到学生入学前后的教育背景与发展情况;全方位育人不仅要体现在课内的教育,更要注重构建线上及课外的育人途径和育人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核心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国际经济学》是学生掌握和探索贸易经济理论政策措施的关键课程,是国贸专业在“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阵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遵循本课程培养目标要求,更要有效挖掘其思政教育的外延,紧扣时代脉搏。
一、国际经贸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课程概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門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基本知识的讲解外,还要重视案例分析和自主学习,开展启发式、合作研讨式教学,加强基本理论的运用分析,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逐渐融入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这就需要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理论讲授过程中紧密联系国际经贸发展现实,注重引导学生认清国际经贸关系的本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正确的、辩证和历史的唯物主义视角下系统了解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经济学中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基本模型;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对国际经济中的一些主要现象、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总体认识和理解。
二、国际经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改革中的“痛点”问题
1.如何将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作为本专业核心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传统上以教师讲授为主,但这也导致了本课程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知识吸收情况不佳等问题。如何在保证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同时,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定位,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是本课程创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之一。
2.如何将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系统性融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
基础理论课程通常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常常被忽视。作为本专业学时和学分最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不仅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也需要在能力培养和立德树人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何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是本课程创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之二。
3.如何将本课程的理论体系拓展到更高的学术平台和更广阔的实践应用中
课程体系的理论性强,研究对象较为宏观,容易使学生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开放的视野下,需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放置到更为国际化的环境中,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掌握分析问题的科学性,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因此教学过程不能拘泥于课堂和课本,即使是网课资源也较为局限,需要开拓第二和第三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本课程创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之三。
三、国际经贸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创新做法
本课程组以“三全育人”为宗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痛点”问题出发,以高阶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课程创新。
1.突出“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研相长
课程组在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时,导入“5E+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强调参与式教学,力求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创造新思维,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摒弃教师主导的灌输,更关注学生个性化知识的习得与创造性知识的生成。在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课堂任务之前,教师需对授课过程及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拆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就将师生、教材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研究能力、创造热情等都充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实现对课堂的重新建构,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向前台。
典型案例:课程组在进行授课计划时,针对每个知识点都会设置“案例-探究-剖析-迁移-评价”的授课过程,完成学生个性化的内化吸收。例如在导入“关税的经济效应”这一知识点时,课程计划以中国下调典型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下调关税对于居民消费选择、企业生产行为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通过学生的讨论,梳理出关税经济效应的分析框架,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下调进口药品、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关税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作为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学思维的创新,体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也形成了教师的科研动力。
2.重构“思政领航”的教学内容,树立家国情怀
本课程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对课堂思政进行了强化,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爱国情结、民族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培养融入,深化了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和重大战略的理解和认识。课程组组织撰写了若干对应课程内容的思政案例,详细阐述课程思政目标、案例的具体内容、思政元素提取和教学实施过程。
典型案例:在贸易政策的讲授中,将贸易政策的一般影响与发展中国家的适度开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同时保障改革开放和国内利益的政策选择,一般会基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来龙去脉进行讲述,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这一问题的客观认识和预判,进一步增进对现实经济问题的科学判断,并学会正确认知和预判现有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大国担当”。在“古典贸易理论”的教学章节中,教师通常会引入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告诉学生不应仅看货物贸易差额片面评判中美经贸关系得失;同时还会在讲述“关税”这一贸易政策工具的章节中,继续深化美国政府不当做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危害,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科学弘扬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坚持互利合作的决心与担当。
3.融合“启发互动”的教学模式,实现翻转有味
本课程在“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打破《国际经济学》传统的“假设-推理-应用”教学范式,在“现象-解释-归纳”的教学范式下安排教学过程,并且在重视“能力培养”的导向下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强化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表达、信息检索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认识和尝试解释国际经济现象的基础上,系统性学习国际经济理论。
典型案例:加大平时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例如将平时成绩提高到70%,期末成绩降为30%,融入线上自学、互动式案例教学、任务展示、课堂辩论、分组讨论等课堂实践环节,增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
4.拓展“学以致用”的教学时空,培育高阶能力
本课程在创新的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场景的时空限制,在夯实第一课堂理論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第二课堂、着力延伸第三课堂,全面立体地构建《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场景。
典型案例:将《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导入到国贸系大学生学术工作站的学生论文指导中,由课程组教师带领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科研的归属感,并与国际贸易大数据检索方法等课程相结合构成第二课堂的创新实践;在第三课堂的创新实践中,课程组积极搭建平台,将国内外高水平智库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引入课堂,力图将最前沿的学科信息传递给学生,课程组老师也会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开办讲座,并带领学生赴自贸区和知名企业进行调研,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国际经贸专业基础课思政改革的教学手段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授课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建构有效的教与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团队意识,完成高阶任务。
1.课前:使用线上资源,导入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在中国大学慕课、爱课堂等软件上遴选在线课程资源,在知网、维普等文献网站上搜集与知识点对应的论文,通过学习通等软件提前布置给学生。网课资源通常较为浅显,为课堂理解教师的导入性案例奠定了基础。
2.课中:挖掘互动手段,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熟练运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和知到等app中“互动环节”,例如学习通中的主题讨论并生成词云、投票、分组、随堂练习等功能,实现课堂的翻转,真正做到学生主体回归课堂;同时课程组共享课件,课件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动静相宜,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用心处理,形象而有效地辅助教学内容,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知识点小结阶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组织课堂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后:运用社交软件,促进能力提升。教师会在课后通过学习通等软件布置作业,加大对学生学业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客观给定平时成绩;与此同时,为了增加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还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并形成了与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交流,学生可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开放性学习任务,能够进一步内化学习知识,并实现思维创新训练,也为学生在科研和实践中与教师的沟通铺设了桥梁。
四、国际经贸专业基础课思政改革的效果评价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更新教学大纲,将课程时间安排得合理紧凑,而且根据课程知识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讲授时间:对于偏难的知识点,运用多种方法,如数理分析、定性逻辑分析等详细讲述,加深学生的印象;对于较易的知识点,适当略讲,强调其重要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结合课程思政的视角对国际经济学的整体理论体系有一个客观现实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组织学习小组,教师根据课程进度,设计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综合选题;组长组织讨论,全组共同收集整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汇总讨论;师生点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营造互助合作的学习气氛。在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表达、信息检索、团队协作和理论应用等方面能力培养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现象——解释——归纳”的教学范式,让学生能够在认识和尝试解释国际经济现象的基础上,融入对学生爱国情结、民族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培养。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和课堂实践两个环节。课堂实践环节的学时分配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主要教学形式包括教学任务的布置和展示、分组讨论和课堂检测等。其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布置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国际经济数据、讯息和文献,归纳国际经济现象的典型事实和核心问题,并尝试应用经济理论对其进行解释,进而通过分组展示和讨论,深化思想和观念的交流。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训练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堂讲授环节的学时分配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主要是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和归纳。其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教师对学生教学任务的指导、评价、总结、归纳,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讲授。其主要目的是深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把握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国际视野、价值观念等方面凝练思政教育点,深化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对外开放战略的理解和认识。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包括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主要参考学生出勤、课堂表现、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期末考核主要参闭卷考试或结课论文成绩。近年来,本课程尝试过平时成绩占30%和占70%两种总评成绩核算方案。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估,未来拟以平时分占70%的方案为主,提高学习过程考核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