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优化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策略

2023-06-06 23:00:51苏姝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阿卡教学活动音乐

苏姝

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即为合唱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合唱教学活动的展开,除可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外,还可推动学生音乐技能的提升。此外,高中音乐教学活动内容丰富且表现方式灵活的一项音乐形式即为合唱。合唱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多人的声音完成音乐情感、音乐内容的表达,充分发挥音乐感染力,同人们在情感层面达成共鸣。因此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借助合唱教学活动可帮助学生对音乐魅力加以感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生借助合唱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自身合作意识的培养,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合唱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高中阶段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合唱教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为可实现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无论在学生日常的学习,或生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均尤为重要,此也为新课改背景下,要求人才所必备的一项素质。现阶段多数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具备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易同他人产生矛盾,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而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则可借助合唱教学活动的展开,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促使学生在音乐节奏感、协调感及和声感的感受中,强化学生间默契。通过多声部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团队配合意识,即学生在合唱过程中,除应对自己声部加以负责外,还应对其他声部加以关注,帮助学生实现音色的良好控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其次为加强教学实践。以往的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将学生演唱技能及演唱技巧的培养作为重点,针对实践环节却并未加以足够重视,此也为学生音乐素养、音乐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一项重要原因。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合唱即为一种重要音乐教学实践方式,学生借助合唱活动的参与,针对自身音乐素养、音乐能力的提升均可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为此,要求高中音乐教师需加以重视。最后为可落实课改要求。伴随新课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在高中教学体系中所占的地位逐渐提升,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此教育背景下,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需借助有效教学手段的应用,落实新课改要求,进一步推进新课改及素质教育,切实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

二、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重视学生合唱基础训练

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展开音乐合唱教学活动前,应将培养学生基础音乐素养作为重点,借助专业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展开基础音乐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借助简单的音乐技巧训练,帮助学生针对合唱活动形成基础认知。教师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可借助五线谱方式展开合唱教学活动,教学时应用简谱可帮助学生对合唱音谱加以了解,此时,教师便应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合唱发声训练。音乐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借助生动且富有趣味的语言将音乐知识形象化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可同利用同学生认知特点相符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找面罩”“打哈欠”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趣味活动的参与打开喉咙,教师还可借助引导学生对喉咙加以触摸对合唱发声技巧加以体会。除此之外,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着重强调关键环节的掌握,合唱活动中仅有在学生独特音色同发声声部相统一后,方可对发声技巧加以掌握。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对学生展开呼吸训练,帮助学生对正确呼吸方式加以掌握,提高合唱中学生和声统一度。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基础合唱训练后,还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展开合唱练习,推动自身合唱技能的不断提升。

(二)激发学生合唱动力

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提高合唱教学效率,需将学生合唱动力的激发作为重点。因此,教师在选择合唱曲目时,应以学生自身兴趣特点、音乐层次作为主要参考内容,将节奏合理且难度适中的曲目作为合唱训练曲目,以免学生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因所选择曲目训练难度过高,打击学生合唱积极性。教师在音乐合唱教学活动展开前,可先了解学生想法,对学生意见加以征集,教师在合唱训练中若所选择音乐风格与同学生兴趣点相符,则学生将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对学生所喜爱的《青花瓷》加以改编,应用至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活动中。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青花瓷》设计为四分之四拍的流行合唱曲目。曲目改编完成后,曲目中多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同此阶段学生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相符,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激发。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班级中男女比例为依据,对合唱中的声部加以分配,展开针对性训练活动,重视学生合唱时音准、音色的强化,如此,方可实现完美的合唱作品的呈现,提高合唱教学效率。

(三)合理融入肢体动作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肢体动作的合理融入,可有助于学生针对音乐作品形成深层次的感悟。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指出,在音樂教学活动中合理融入肢体动作,除可帮助学生深化音乐感悟外,还可有助于学生将自身对音乐的情感加以抒发。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借助肢体的律动可加强自身对音拍把控能力,推动自身节奏感的强化,抒发自身对于音乐的表达。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活动中,可重视肢体动作的适当融入,若合唱过程中,班级学生均可形成默契的肢体律动,还可实现合唱表演观赏性的大幅增加。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蟋蟀与蜘蛛》混声合唱曲目时,教师便可将曲目中所表达出的跳跃式诙谐主题、拟人化手法向学生讲述,帮助学生针对此音乐曲目形成更为深层次的了解。此首曲目学习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将同合唱相关的肢体动作融入合唱活动中,如合唱曲目中“蟋蟀想做英雄汉”一句时,教师便可让学生对蟋蟀的笨拙模样加以模仿,在“臭虫也来凑热闹”时,便可引导学生做出双手叉腰的动作,借此还可增强合唱表演张力。合唱表演过程中,教师借助引导学生展开整齐划一的肢体动作及和谐的合唱活动可将合唱曲目内涵更富有感染力地向听众传达。

(四)引入纯人声无伴奏合唱形式

音乐合唱中,将纯人声无伴奏合唱形式称之为阿卡贝拉,此为近几年所兴起的一种现代化合唱形式。借助纯人声的演绎将音乐曲目的灵动、活泼向听众呈现,带给听众耳目一新之感,此种合唱形式在年轻群体中广受喜爱。通过对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特点调研发现,此阶段学生针对有趣且新奇的事物均抱有强烈学习欲望。由此可见,教师将阿卡贝拉合唱形式应用至高中合唱教学活动中,除可实现学生间契合度的锻炼外,还可实现学生音乐合唱活动参与兴趣的调动。阿卡贝拉富含多种层次,在小团体演唱中可获得良好效果,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也可具备较强实用性。此外,教师将阿卡贝拉应用至高中阶段音乐教学活动中可同学生学习特点相符。教师将阿卡贝拉应用至合唱教学活动中时,可选取乡村歌曲、爵士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阿卡贝拉展开合唱教学时,可先将阿卡贝拉所演绎的曲目向学生播放,借此除可帮助学生对阿卡贝拉形成认知外,还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随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展开尝试、练习,逐步融入合唱活动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展开二声部节奏训练,借助分组训练的方式展开合唱活动。教师在合唱中可加入伴奏,借助旋律或人声伴奏的适当加入,完成一首无伴奏人声合唱曲目的呈现。教师在高中教学活动中借助此种新型合唱方式的引入,除可实现合唱教学过程中愉悦感、趣味性的增强外,还可实现学生合唱热情的激发。

(五)加强学生情感熏陶

合唱为一种需多声部共同参与方可完成的音乐形式,借助音部的默契配合实现情感同音乐作品的融入、表达。由此可见,学生在合唱过程中,唯有将自身情感应用至合唱中方可实现歌曲内涵的充分诠释。教师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的应用,促使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合唱中,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祝福祖国》合唱曲目时,可在合唱教学活动展开前,将此曲目的背景介绍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针对所合唱歌曲形成初步了解。随后,教师还可将中国近现代变迁历史向学生展示,实现学生心中爱国情感的激发,促使学生将自身感情融入歌曲合唱中。教师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活动中,借助此种教学方式的引入,除可帮助学生针对所学习合唱曲目形成深层次感悟外,还可增强合唱感染力,同时推动学生音乐素养、合唱技能的提升,推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优化合唱排练方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想提高合唱的效果,就需要让学生勤练习合唱,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合唱排练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去排练,而是需要教师在学生排练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科学的方式。

1.突出语音训练

想要有一个完美的合唱,就要有一个清晰、打动人心的音乐语言,以此来呈现一个良好的艺术效果。然而部分歌曲存在特别的地方,在合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这些部分加入一些地方的语言,融入一些特色,但是整个曲风还是以标准的普通话为主,并且在进行训练的时候要着重对学生的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平舌音进行严格要求训练。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半个月亮爬上来》合唱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演唱“轻轻地扔下来”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唱“扔”的时候可以延续鼻音“扔恩……下来”这样一个特殊的唱法。有助于将歌曲中的朦胧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好地呈现音乐的意境。由此可见,在合唱训练中突出语音训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升合唱技能

学生的精神面貌对于合唱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学生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要将关注点放在其姿势和呼吸上,培养其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合唱技能。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合唱正确的姿势是怎样的(身体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下,身体自然地保持着垂直于地面的状态,双脚微微打开,双眼直视前方,面部保持微笑,不要出现眯眼睛的现象,挺胸收腹,手臂自然下垂)。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歌曲作者表达的情感做出相对应的表情和动作,要注意的是不要做出过于浮夸的动作。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保持站立的状态,同时将手放在自己腰部的位置,然后全体学生一起进行吸气,在吸气过后稍微停留个几秒,再将气缓慢地呼出去,然后循环进行,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进行声势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所以选用节奏感强的音乐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真正地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方针。因此声势的训练尤为重要,同时,声势训练是新时代音乐教学中运用比较多、影响比较深远的节奏教学训练方法,它主要由动作、节奏、演奏、演唱、朗诵组成,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合唱教学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重视合唱教学的优化,如教师可借助重视学生合唱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合唱动力、合理融入肢體动作、加强学生情感熏陶等策略的采取,推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阿卡教学活动音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音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