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分析

2023-06-06 15:22:09张婷
求知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项目化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学习阶段,但由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存在形式化、内容简化、实效性不足等弊端,多数小学生主要通过重复练习、背概念和公式等方法学习数学知识,学习效率偏低,且掌握的知识不成系统,呈现碎片化特征。对此,项目化学习应运而生,其有助于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将学科知识项目化。文章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为例,探讨如何应用项目化教学在生活感知、体验交流和整合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案例,从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案例分析等方面阐述项目化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数感培养

作者简介:张婷(1981—),女,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戴南镇中心小学。

项目化教学是根据目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将相关学习任务和学习主题设计为相应的项目内容,按照教学规律和组织方法,完成既定任务的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按照教材课时安排循序渐进地完成整册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项目化教学可充分发挥师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具体而言,在学习《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和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猜想、实践中,认识“100有多少”,感受“100有多长”,估计“100有多厚”,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综合理解、分析和应用的能力,发展数感。

一、在小学项目化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

(一)体验生活,启蒙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也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掌握的生活经验。很多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想要使其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需要引导其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教师在设计项目化教学内容时,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比如,学生可以到操场上通过测量、走路、跑步等方式,亲身感受100米的距离有多远;或者到菜市场亲自去掂量、观察100克的蔬菜或水果的分量;还可以到超市去看看100元能够买多少东西。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启蒙学生的数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认识到“100”这个数字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意义,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二)体验交流,形成数感

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创设项目式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启发,相互学习和借鉴,在交流和体验中实现信息交换,以此加深学生对数的感知[1]。比如,笔者上课时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量筒,邀请学生上台参与相关项目实践活动,让两名学生分别在两个量筒中倒入体积不超過50毫升的水,其中一位学生倒入了50毫升的水,另一位学生倒入了30毫升的水。笔者提问:将两个量筒中的水混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毫升?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和亲身体验,更好地认识数、理解数、计算数,掌握100以内加法的运算知识。此外,水的体积除了可以用整数表示,还可以用小数表示,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整数和小数联系在一起,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三)整合内容,把握联系

项目化学习的突出优势在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的内在联系,整合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采用整合策略,将《认识100以内的数》与《元、角、分》整合起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会“100有多贵”[2]。首先,笔者创设商店情境,并设置问题。问题一:在商店中有各种各样的商品,请你计算一下用1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哪些商品?这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数,还使其通过计算理解了100元的价值。其次,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探究和设计购物方案。学生甲想用100元购买两包薯片、两支铅笔。一包薯片8元,买两包薯片需要16元,一支铅笔2元,买两支铅笔要4元,16+4=20(元),用100元减去20元,还剩80元。学生乙想用100元给妈妈、爸爸各买一副手套,给自己买一盒水彩笔和一本字典。一副女士手套30元,一副男士手套25元,一本字典25元,大盒水彩笔35元,30+25+25+35=115(元),学生乙发现自己想买的商品超出了可支付范围,故将35元的大盒水彩笔换成20元的小盒水彩笔,在更换后,正好花完100元。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特定情境下理解了100元面值的人民币与商品消费的内在联系,并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掌握数学知识。

二、以发展学生数感为导向,设计项目化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在进行项目化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明确项目化学习主题,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要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为前提,要符合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完成学习目标。在教学《认识100以内的数》时,笔者设计了“数小木棒”的活动,让学生先认识100以内包含哪些数。在师生互动中,学生对数的概念和具体内涵更加熟悉,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在数完木棒后,会按照不同数目排列好。对此,笔者提问:“哪位同学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有的学生说自己按照2支,4支,8支的顺序数;有的学生说自己是按照5支,10支,15支的顺序;也有的学生说自己是按照每10支为一组的方式数的。学生在问题中认识数、体会数,可以深化对数的感知。

(二)教学过程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数基础有限,在“数木棒”活动中,虽然学生运用了多种数数方法,但还有部分学生不会数数。对于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并将具体策略落实到教学中,如设计“100有多少”“100有多长”“100有多厚”等项目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探究,在“猜一猜”“做一做”“数一数”中加深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3]。

1.在“猜一猜”中认识“100有多少”

在学生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后,笔者展示在课前准备好的黄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100有多少”。笔者随手抓一把黄豆,问学生:“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颗黄豆?”由此,学生从在数数中认识100转化到在猜想中估计100。有的学生猜测笔者手中有50颗黄豆,有的学生说有99颗。为了一探究竟,笔者说:“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老师手中到底有多少颗黄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全班学生从1开始数到最后,明确共有63颗。在此基础上,筆者再随手抓取一把黄豆,让学生们再猜一猜这次有多少颗黄豆。有学生猜测有83颗,并分析:第一次老师抓取的黄豆有63颗,这次老师手中加进去的黄豆要比原有总数的一半略少,大概20颗黄豆,故用原来的63颗与多出的20颗相加,猜测这次老师手中的黄豆有83颗。根据学生的猜想,笔者与学生再一同数黄豆,数得85颗,与学生猜想相差无几。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练习了数数,还能使其应用生活经验估计数值,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2.在“做一做”中体会“100有多长”

将《认识100以内的数》与时间单位、长度单位等内容结合起来,将基本的数变为具体的量,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100以内的数的应用,从而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4]。比如,笔者在100这个数的后面加上时间单位,使其变为100秒、100分钟、100小时,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自己可以在100秒、100分钟或者100小时内做什么事情,并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使学生深入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有的学生说自己在100秒内可以写50个字,可以拍球100下;有的学生说自己在100分钟内可以做完两套卷子,背诵一篇课文。通过内容联系和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了100与时间单位的联系,并结合问题思考,进一步体验100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深入探究时间概念。

3.在“数一数”中估计“100有多厚”

学生在上一阶段学习中获得的对数的认识以及数学活动经验,可以为其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发现数学规律、领会数学奥妙。对此,教师可以设计“100有多厚”学习内容,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巩固计数技能。比如,笔者提前准备好A4纸,并将其裁剪成相同面积的长方形,并给每个小组分发裁好的100张的长方形纸片。笔者示范指导,用尺子零刻度对准纸的一端,将尺子和这100张纸对齐后,读出纸的另一端对准的刻度值。然后,学生按照笔者的演示操作,自己用尺子测量100张纸有多厚。有的学生得出测量值为1厘米多一点,有的学生则得出2厘米。这时笔者反问学生,同样的100张纸,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这时有学生猜测可能有的小组是将100张纸压实后测量的,这样纸的厚度就会变小,而没有压紧的100张纸,空隙较多,厚度较大;也有学生说是因为纸张的厚薄不同;还有学生猜测可能有的小组为了易于测量,将纸张折叠了,宽度变小,厚度变大,所以测量的结果才会不一样。在思考和探究过程中,笔者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工具测量物体的方法,并使其形成数感。

(三)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发展学生的数感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因此教师需要在不同教学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和塑造学生,使其在解决问题和实践活动中建立正确认知。如“猜一猜”以“100有多少”为项目学习内容,使学生的数感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得以发展。在数黄豆活动中,学生从1开始数数,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计数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认识和感知100以内的数。而在“数木棒”活动中,学生利用已有的计数经验和多样化方法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在相互交流、分享以及思维碰撞中开拓思维,增强数感和理解能力。

此外,笔者以时间单位为例,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分享,认识到时间的有限性,不仅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笔者进一步延伸,在初步讲解和示范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辅助工具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思考的能力。

结语

结合《认识100以内的数》的相关内容,笔者采用生活启蒙、体验交流、整合内容等策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在师生共同探讨、交流和体验中,深化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同时,笔者从提出问题、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案例分析三个维度,思考发展学生数感的方式方法,借助项目化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探究思维,使其基于数感不断领会数学的奥秘。

[参考文献]

杨秀春.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感[J].天津教育,2022(29):183-185.

吴敏.小学数学教学数感培养方法探索[J].新教育,2022(14):43-45.

苏强强.开展项目化学习,发展小学生数感[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6):65-67.

陈英.项目化背景下低年级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0(6):149.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项目化教学小学数学
农村初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南北桥(2017年2期)2017-02-06 20:54:43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刍议项目化教学法在本科动漫实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众筹模式引入工业产品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50:03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探讨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方法
教师·上(2016年8期)2016-09-22 21: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