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生逻辑、理论创新和伦理精神

2023-06-05 16:45孔子显王常柱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伦理中国共产党中心

孔子显,王常柱

(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列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大原则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治国方针理论,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不同的重要场合被多次提及,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是在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中被提出,实现了在回应时代问题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其以实践基础上的强大创新力和深厚伦理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行动引导力和精神内驱力。深入探究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生渊源、理论创新和伦理精神,对于我国把握好战略机遇、解决好时代问题进而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此,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出发,追寻其发生的逻辑,探究其实现的理论创新和蕴含的伦理精神。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发生逻辑

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始终是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思想重视效率和生产力的发展,对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由于其高度强调效率和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导致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并不完全同步。同时,随着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全面从严治党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问题被凸显到了战略高度。针对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种种时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这一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发生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承诺兑现的伦理根源。信守承诺、兑现承诺,是一切负责任政治主体的根本特征和伦理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其成立之初开始,就承诺要通过自身的政治实践“为人民谋幸福”。如今作为百年大党面临着其独有的难题,只有兑现其承诺,才能保持其性质,避免群众陷入认同危机;才能为党员干部提供行为的伦理规范,避免陷入“为了谁”的伦理困境之中。可以看到,这一承诺通过阶段性的努力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幸福而砥砺前行的百年历史之中。在国家蒙难、民族蒙羞、文明蒙尘的历史绝境中,中国共产党团结起了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为人民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人民的幸福奠定了坚实的政权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过“一化三改”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幸福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人民幸福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不断的飞跃,跻身世界前列,进入了新时代。但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精神懈怠、背离初心和使命的倾向,使群众对党产生了认同危机。此外,满足人民幸福的承诺仍然处于“实现中”的历史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进一步地强调和切实兑现向人民群众作出的“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承诺。因此,从解决伦理问题和满足负责任政党的伦理要求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政治承诺兑现的伦理根源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发生逻辑。

二是物质财富积累的价值根源。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财富作为支撑,但是在物质财富这个蛋糕做大的同时,要思考为什么做大这个蛋糕,以及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积累物质财富的价值根源是为了人民利益的实现。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价值诉求的。在建国初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和一穷二白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给亿万农民以实惠,通过建立公有制下集体劳动、集体分配方式和劳动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给城镇居民以稳定预期”[1]。但是由于在那个年代人们认知水平有限,物质财富的积累相对较慢,人民生活的提升也比较缓慢。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成果和走过的弯路,守正创新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阶段上,中国共产党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改变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之后,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沿着这条基本路线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的财富迅速积累,社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快速全面发展,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价值的落实来看,社会的巨大发展,丰厚的物质财富,最终都要体现在最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使物质财富和社会的发展以人为中心,这是其发展的价值起点和最终目的。因此,使中国社会的物质财富积累落实到人民生活改善和人民福祉的实现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的价值根源。

三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应对的策略根源。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指导解决现实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为解决新时代下的主要矛盾变化而提出来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虽然中国的生产力在总体上得到快速发展,经济长期向好,但是以往过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GDP的政策积累了较多的社会和民生问题,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收入和分配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一些领域的生产力还较为落后。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要求党和政府改变原有的发展策略和诉求,拿出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应对之策,使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协调,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需求。可见,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对策选择,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的策略根源。

四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源。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因此,新时代下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迫切的政治性问题,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价值遵循和路径支撑。如今,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着一些新旧矛盾与挑战叠加的局面,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等,少数党员干部成为了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通过政商勾结使社会的发展成为了牺牲公众长远利益、党纪国法、公平正义,为少数人谋福利的发展;个别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使得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和党与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被破坏,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和社会发展环境,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稳固长期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需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心聚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得全体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另一方面,需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不动摇,不断正风肃纪,形成反腐败的持续高压态势,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清除党内危害人民利益的“毒瘤”和“害群之马。”同时,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全面从严治党,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群众对党的监督作用,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汲取其有益的建议。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发生逻辑。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其鲜明的立场、引领性的现实指向、具体的实践布局实现了新时代政治思想的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在继承以往有益思想的同时,明确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导致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弊端,纠正了中国民本主义的消极内容,回应了党群政治伦理关系、“为了谁”的价值诉求、如何应对主要矛盾以及如何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问题,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价值驱动力和行动指导力。具体而言,这种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与出于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利益的目的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承认人民主体地位,指出了人民在历史前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立场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并且在百年实践中得到了真实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回应了“为了谁”“依靠谁”等重要问题。概括说来,这种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伟业的创造者,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了辉煌灿烂、成果丰硕的人类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习近平总书记从这一立场出发,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强调中国人民创造出了彪炳千秋的百年历史伟业,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才智和力量团结起来,汇聚成不可战胜的力量。第二,强调人民群众是时代伟业的创造者,必须服务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2]因此,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四十年,在一系列惠民政策下,从基本解决温饱到部分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路走得艰难,但也走得辉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工程成了最主要的工程。在脱贫攻坚中,为了解真实的农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很多农家,实地考察调研,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党员干部下驻到基层了解百姓的情况与需求,这些切实的努力与不辞辛劳的服务,共同成就了全面脱贫的历史奇迹。实践无数次证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以其强大的创新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只有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才能创造出不负历史、属于党和人民的时代伟业。

二是充分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群众观。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就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观。这一观点,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新观点、实施理论创新的理论来源,为全面从严治党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想支撑,为新时代应对主要矛盾提供了抓手。概括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个方面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是强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4]的政治初心。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中等收入人群持续扩大,但前面还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提升人民幸福的伟大任务,在面对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抉择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个人奉献给人民、为了人民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的观点,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第二,是强调人民幸福、追求美好的民生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所有政策方针和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这些观点清晰地阐述了当前的工作目标,深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和创新。第三,是强调人民是党执政的底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执政理念何以能够坚持到底是必须思考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6]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总书记的回答阐明了我们必将战胜历史风浪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源泉,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群众观。第四,是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7]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强调了人民的集合意义,防止在实际生活中有人轻易地、抽象地将以人为本解释为“以个体的人为本”,甚至被直接歪曲为 “以我为本”。前者指的是中国的发展成果属于全体的人民而非少数的阶级集团或者个人,强调要为了人民。后者指的是人民是江山的内容,强调要依靠人民。它生动地阐明了国家和人民一体两面的关系,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容易导致的极端个人主义缺陷,突出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指向、逻辑必然和现实基础。

三是创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中国社会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本主义传统,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了王道仁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命题。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王道仁政思想不断被思想家、政治家反刍思考,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创新了这一思想传统,实现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丰富了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实现人民幸福等问题的应对策略。具体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与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超越“民本”的含义,确立人民至上的价值性质。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束缚和家国同构的伦理社会结构,民本思想的内核并不只在于民还在于君,民本等同于君本。如孟子一方面提出了“民贵君轻”,另一方面又强调“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凸显了“王天下”的无上等级。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超越了民本的含义,提出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把人民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价值主体位置,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是为了人民幸福的实现。第二,是超越民本关系,确立服务人民的价值基点和实践指向。民本思想是基于人民在道德上普遍不完善的前提预设,希冀于将具有圣人般美德的君父放在人民之上来实现政治统治和理想。这种思想容易在价值实践中导致“治民”“要民服务”的现实倾向。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则超越了民本思想,通过民主集中制、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政治制度,将人民放在了国家治理和政治关系的主体地位。它致力于在新时代下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美好生活需要,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基点和实践指向。第三,是超越民本内容,确立共同富裕的目标及实践路径。在孟子那里,仁政是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突出表现为养民安民之政,即通过实施有利于民众的政策解决民生困境,同时要“省刑罚”“薄税敛”,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继承其积极内涵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8]面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战略、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战略,建立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各种落实机制及践行路径,切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稳步实现。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伦理精神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回应时代问题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成果蕴含了丰富的伦理精神,能够焕发出强大的道德感情和伦理责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具体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了如下伦理精神。

一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伦理诉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涵括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为人民谋幸福的伦理诉求,致力于在实现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民幸福的价值实现。毛泽东同志曾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9]而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实现。具体而言,这种伦理诉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历史来看,这种思想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中始终蕴含着为人民谋幸福的伦理诉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当做了自己的使命和奋斗目标。正因中国共产党思想理念中蕴含着这种具有崇高性和神圣性的诉求,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才具有超越时空的独特感召力和魅力,才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中奋勇前行,才能使一代又一代的人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目标,凝聚最广大的利益共同体和最磅礴的人民力量,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向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从其思想的内容指向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其最终的诉求上就是让最广大的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生活总是人们不断追求的一种愿景,也是政治伦理价值的至高体现”[10],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必须让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成果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切实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满足人民在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新时代下我国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定位,其强调的就是以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作为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和目标,蕴含着深刻的伦理诉求。

二是坚持以人民幸福为尺度的伦理规范。发展成果的如何以及目标实现的程度需要一定的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坚定的尺度,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作为评判的主体,以人民幸福的实现为最根本的尺度。如果说时代是如何实现人民利益这一问题的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那么作为目标实现受众和最深切体验者的人民则理应成为阅卷人。概括来说,这种伦理规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对党和国家工作效果的评价具有至上性。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它以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考量,把人民是否拥护、是否赞成、是否高兴和是否答应作为评判党和国家具体工作实效的不二尺度,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党执政方针和公共政策实效的新时代标准。第二,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以人发展的尺度为标准,最终推向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奋斗目标。因此,其所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就的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应该落实到人的发展身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发展情况为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4]。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党以及国家工作的最终标准。

三是坚持热爱人民的伦理情怀。“合理而完整的道德评价不仅要关注行动者的行动,而且要明察行动者的情感。”[11]从这个角度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突出的伦理情怀便是热爱人民,这种情怀并不是出于道德命令、强制等外在因素,而是基于一种道德体认和道德情感。具体而言,这种伦理情怀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始终以热爱人民作为最深切的情怀动力。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12]正是怀着这份热爱人民的情怀,共产党人才能深刻感受到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决心为了人民的事业奋勇前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人民的热切情怀,强调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13],共产党人在这份热爱人民的情怀中为了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并且乐在其中,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彪炳人类历史的伟大成就,其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动力不是因为功利与强迫,而是源于植根于内心对人民深刻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14]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共产党人努力奋斗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不是为了自身的功利性利益,也不是因为外在的道德命令,他们的快乐与幸福是通过自己努力使百姓得到幸福。若没有这份源于内心的热爱,共产党人就不会舍弃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投身到历史的巨浪中。因此,热爱人民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伦理情怀,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为了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四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伦理品格。伦理品格对道德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鲜明的道德品格。它内含着人民利益至上的崇高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利益可以牺牲一切的高尚品格。概括来说,这种伦理品格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民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为了人民利益可以自我牺牲。“没有为他人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就无所谓道德。”[15]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福祉和发展推动社会的前进,而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落实的个体,共产党员所服务的对象包含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疫情攻坚战中,全国有2977万名党员在抗疫一线从事疫情防控工作,有396名党员干部在抗疫的最前线牺牲,在脱贫攻坚战中,有1800名同志牺牲。这些共产党员牺牲了自我利益甚至生命,深刻地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判断标准。其二是人民利益高于少数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社会的全方面发展是为了全体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因此,人民利益必然大于少数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内打虎拍蝇,不断地强化反腐败的惩治力度,健全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和措施,破除不法商人和黑社会的保护伞。对外不断强化反垄断和限制资本。这些举措有力地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道德品格,并且显示了为了人民利益的强大决心与执行力。

五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伦理自觉。从政治伦理的意义上来讲,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将人看作主体,尊重与依靠人民主体实践的强大道德力量,包含着人民主体的伦理自觉。具体而言这种伦理自觉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它肯定了人民的主体性意义和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其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便是尊重人民对历史的决定作用,使得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实现作为主体的人“合乎人本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肯定了人民在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作用,肯定了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与共和国的根基,这种肯定就是肯定了人民的主体性意义和地位,蕴含着深刻的伦理自觉。其二是它指明了在道德践行中要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历史主动性,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动手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创新和完善以人民群众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社会治理体制,使人民的主体作用和力量真切地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

四、 结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人民的中心地位,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发展上。它以强大的创新力回应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时代问题,充分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也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系统布局和实践引领。

同时,我们应该明白深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的伦理精神和创新力,就必须在推动顶层设计中不断地根据实践进行改革创新,将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不断地丰富其内涵,注意在实现人民利益的实践中采取有效策略,才能更好地解决时代问题,从而实现人民的幸福。

面向未来,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地体认并践行其伦理追求,继续推动其在守正基础上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我们就夯实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强大的价值动力,就一定能战胜迎面而来的历史巨浪,把握好巨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伦理中国共产党中心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