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十年

2023-06-05 16:45蓝泰凯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师专贵阳刊物

蓝泰凯

创刊于1983年的《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在走过了艰难创业、劬劳求索和不断进取的漫漫长路之后,终于在今天迎来了她的四十周年华诞。

我今年89岁,从20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迄今的半个多世纪中,除了致力于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外,就是同期刊打交道:编过学报和学术社团的会刊《翻译与评论集》;受聘在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做了20多年的报刊审读员,审读过《贵州民族研究》等20多家社科期刊,其中10多家为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报(内含一家省外高校学报);担任过《文史天地》等几家期刊的编委和特约编审、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的顾问。2017年底,我辞去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的审读工作后,2022年初又应省委宣传部质检中心之邀再度出山。有40年(1983—2023年)我是伴随着《贵阳学院学报》的诞生、成长、演变和发展的历程度过的,先后担任过学报主编、编辑部主任、顾问、事后责任审读,现为学报特聘编审和编委。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一所学校,一种刊物亦是如此。1977年底,国家恢复“文化大革命”中一度中断的高考制度。为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全国有570万考生),弥补招生资源的不足,各地纷纷举办大专班,承担部分招生任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78年4月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大专班(以下简称“大专班”)成立。翌年3月,我被调入这所草创的以“班”命名的学校。当时,她虽然显得简陋、稚幼,却成为今日贵阳学院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开创性的起点,《贵阳学院学报》的前身《新筑学刊》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

1980年8月1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下达《关于成立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批复》文件,同意将“大专班”、贵阳市业余大学和贵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合并,组建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1983年6月的一天,时任学院党委书记的傅成栋同志上门征求办学意见,我向他建议:为提高教学水平,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尽快实现学校的转型,拟创办学院自己的学报,为教师提供发表教学、科研成果和信息交流的园地,这对于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也是所有高校的一个惯例。傅书记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当即委托我起草一份办刊方案,交党委讨论。现将我当年草拟的方案《关于筹办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初步设想》抄录如下:

“为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鼓励教师钻研业务,为教师提供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发表的园地,拟创办学报(社会科学版)。本刊为学术性期刊,以刊登学术性论文为主,兼顾普及性文章。主要发表下列文稿: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包括汉语和外语)、文艺理论、中外古典和现当代文学、中学教材、教法等方面的论文和译文。为配合学习《邓小平文选》,拟开辟‘学习《邓小平文选》专栏’,刊登质量较高和有一定启发性的学习心得、体会的文章。对于论文,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自己的新见解,内容比较充实、文字清新流畅。至于文风,则不强求定于一尊。刊物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对于来稿,根据质量择优录用。本刊定名为《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暂定为不定期内部刊物,力争年内出版创刊号,初步限定为12万字。本刊以发表本院教师来稿为主,适当选登少量校外质量较高的来稿。”

这个仅几百字的方案体现了我当时的办刊思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一、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的刊物,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以确保刊物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贯彻党的“双百”方针,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繁荣。二、从所设置的学科专业和本校的实际出发,强调学术性,兼顾普及性;将配合政治学习中心任务,兼顾为基础教育服务等方面确定为组稿内容。三、遵循高校学报传统的“内向性”原则,也留有一定的对外开放空间。党委基本同意这个方案,只是将期刊名定为《新筑学刊》,将不定期定为半年刊,先试办几期后再做调整,报市委宣传部批准后开始运作,任命我为主编,全面负责出版事宜。从这时起,我便与学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我接受了这个任务后,才知道事情有多难。首先是部分教师对办刊持怀疑态度,认为我们这样的学校没有能力和条件办学术刊物;有的教师甚至在公开场合冷言相讥,断言刊物办不起来,即使办起来了,也不会长久;在这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得不到承认,等等物议之声不绝于耳。但丁在《神曲》中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时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而最难的还是稿源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领导动员教师积极投稿,我也发了征稿启事,但响应者寥寥。经过多方努力,甚至把陈楚祥副教授在箱里积压了20多年、已被虫蛀的译稿《历史论》(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史学家柴尔德著)都发掘了出来,他又联系在香港的兄长陈贻祥老先生寄来一篇研究红学的文章,才征得10篇稿件。于是我只得向外求援,得到贵州民院(现贵州民族大学)、贵阳师院(现贵州师范大学)等校老师的支持,又收到侯绍庄教授、谭绍凯教授等人的5篇文章,总计15篇,约12万字,达到了预期。当时的编辑部房无一间,我这个主编,“光杆儿司令”一个,只能白天在校上课,晚上在家审稿,发现文稿中的问题,还得上门与作者商讨。总之,从组稿、审稿到送印刷厂、校对等工作全落在我一人肩上。记得1983年的冬天,比常年来得早,天气寒冷,细雨蒙蒙,道路结冰,湿滑难行,我只得在鞋上缠上旧布,艰难地往返于印刷厂。经过了3个多月的工作,一切基本就绪后,由于我即将去四川大学进修,便请了一位老师帮我完成付梓前的最后工作。

《新筑学刊》终于在1983年岁末出版了。由于稿件不多,无法设置栏目,我只好根据内容,分为两个版块:一个“综合类”(含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一个为“中学教学”(含语文、英语、地理)。请著名书法家陈恒安老先生题写刊名。笔力遒劲的“新筑学刊”四个字,使封面显得古朴、典雅,给刊物平添了一些学术情韵。为了宣传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这所新办的高等学校,我在封2和封3刊发了8幅展现校园景观、教学活动、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图片。这便是创刊号的大致情况。此后,办刊条件逐渐有所改善,学校增派了一位专事事务的同志,为我减少了许多负担,编辑部也有了一间八九平米、阴暗潮湿的简陋平房。记得曾有一位电视台的记者前来采访,他进门便说:“你们这个编辑部,还不如农村一个生产队的办公室,也太寒酸了!”我不好意思地回应道:“因陋就简吧!”无奈,只好把拍摄地改在了新建的图书楼。编辑部的专职人员,到我离开之前,已由1人增加到了3人。尽管如此,我始终以一种“不放心”的心态,坚持对付梓前的所有稿件进行终审,严把期刊的出口关。

1985年2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的批复》,将“贵阳市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新筑学刊》也相应地更名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后又更名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以下均简称《贵阳师专学报》)。3年5期的试刊所发表的数10篇文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本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有两篇文章还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试刊的成功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管理部门的重视。1986年4月,经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批准,并在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登记注册,《贵阳师专学报》成为正式期刊,向全国公开发行。1989年,经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贵阳师专学报》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向海外公开发行,这在当时全国100多家师专学报中是为数不多的,我也入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全国高校编审名录》。1989年5月,《贵阳师专学报》参加由省教育厅和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省高校学报评比,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获贵州省高校学报专科组一等奖,我获得“贵州省高校优秀学报编辑工作者奖”“贵州省高校优秀学报贡献奖”,并被推荐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学报工作者奖”。1990年9月,《贵阳师专学报》被贵州省新闻出版局选送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期刊展览,贵阳电视台对学报编辑部进行了采访,作了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扩大了学报的知名度。

经过7年的辛勤耕耘,《贵阳师专学报》这棵幼苗终于茁壮成长起来,并以自己的实绩显示出了其存在的价值,不仅学校教师纷纷为学报撰稿,一些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也送来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模糊语言学开创者伍铁平先生的《模糊语言和术语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外国文学专家和翻译家王智量先生的《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等等。鉴于稿源的日益丰富,学报有了较大的择稿空间,优质文稿逐渐增多,从而使刊物的学术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不少文章不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的人的文章就被转载了七八篇,多的十多篇。截止2004年,贵阳师专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本校教师共有71篇文章和译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其中67篇都是20世纪80—90年代在《贵阳师专学报》上发表的,占被转载总篇数的94.36%。这一切使刊物的影响日益扩大,声名鹊起。1990年,美国纽约大学图书馆通过贵州师范大学科研处,向我校征集了两套从创刊号至1989年的学报。知名学者、佛山大学现代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肖君和先生来信称赞“《贵阳师专学报》在众多学报中争先,成为夺目的明珠”。时任国家教委《高教理论战线》总编室主任张文俊先生说:“《贵阳师专学报》作为一个地区的师专学报,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是很不容易的,它在北京同行中都很有影响。”美国夏威夷大学海卢分校哲学系教授郑学礼先生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谈到《贵阳师专学报》时说:“该刊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不像有些纯学术刊物,调查报告也很有特色。”《贵阳师专学报》作为学术性期刊,为何有“调查报告”呢?这还得从我开辟“农村教育论坛”谈起。

1989年春,贵阳市政府主管文教的领导、贵阳市教委负责同志约请我同他们一道去白云区、乌当区实地考察农村教育情况。将考察所得到的材料,包括当时农村的教育状况、教育改革的经验及成效、区教育局和乡村学校的诉求、存在的问题等诸多方面,由参加考察的市政府、市教委的同志整理成调查报告,然后组织座谈、讨论,修改成文后由我审订、定稿,在《贵阳师专学报》上发表,作为贵阳市农村教育改革的参考资料。俗话说“一丝不线,单木不林”,我由此萌发了创设“农村教育论坛”栏目的构想,这样可以加强对农村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和经验交流,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为此,我与区教育局建立了联系,深入基层组稿,在“农村教育论坛”栏目发表了一系列来自一线的研讨农村教育发展、改革、典型案例的文章。后来,白云区教育局委托我将该区发表的文章修订后辑集成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农村教育论坛”栏目的创设,开了高校学报之先河,受到了市政府、市教委负责同志的肯定和好评,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同志和乡村教师的欢迎,也引起了高校学报界的关注。在1990年8月召开的西南地区高校学报研讨会、1991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讨会上,与会同行对这一创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高度赞赏,他们认为:“这个专栏充分体现了地区师专学报的特色,值得类似高校学报效仿,很有推广价值。”

1993年,《贵阳师专学报》迎来了创刊十周年华诞。编辑部收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杂志社等70多家高校学报发来的祝贺函,对本刊给予高度评价。研究生院学报用“促进教学改革,活跃学术交流,培养学术新人”18个字高度概括了学报作出的贡献。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徐达教授在贺信中写道:“十年来,贵刊在总结和反映师生教学、科研成果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省内高校学报界赢得了明显的地位,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您们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您们攀登新的高峰的起点。您们做出的成绩和取得的经验,是我省学报同仁学习的榜样,愿和您们共同努力,携手前进!”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殷都学刊》主编赵炳耀先生称赞本刊“是全国174家师专中办得很有特色的一家,比较完美地体现了学术性、地方性和师范性的统一”。《荆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在热情洋溢的贺信中写道:“喜闻贵校学报创刊十周年,我们从古城荆州特寄去我们的一片热忱祝贺。十年来,贵校学报办得生动活泼,融思想性、艺术性、学术性于一体,内容丰富、版式精美、富有特色,堪称高校学报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昭通师专学报编辑部用诗一般的语言对学报1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作了高度赞誉,来信说:“十年来,你们走过了一条艰辛而辉煌的路。从乌蒙山东望,你们用辛劳与灵智筑就了贵阳城的又一秀美高峰。在世纪之交,再创佳绩,立全球而无憾!” 以上评价,虽然有些过誉,但也反映了刊物1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全国高校学报界产生的良好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在庆祝《贵阳师专学报》创刊十周年的座谈会上,学校领导和与会老师对编辑部同仁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取得的成绩,以及为学校争得的荣誉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中共贵阳师专党委在《祝贺与希望》的贺词中写道:“《贵阳师专学报》创刊整整十周年了。在短短十年的岁月中,她从内部发行,到向全国公开发行,再到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向海内外公开发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出她自己的历史,也为她所代表的学校写下了辉煌的、值得自豪的一页……现在可以说,《贵阳师专学报》已经经历了她的幼年发展阶段,开始进入成熟期。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来,为刊物的成长做出最多贡献的蓝泰凯老师,就像一位保姆,精心地护理着刊物的成长。一篇篇稿件,多少个日日夜夜,熬白了头发,磨瘦了躯体,始终有着不懈的精力,为刊物倾注着满腔的热情。”中共贵阳师专党委组织人事处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申报材料”中写道:“蓝泰凯同志是我校《贵阳师专学报》的主要创办者,他在不脱离教学的情况下,对每篇稿件都要亲自审读,严格筛选,凡是采用的稿件,他也要一丝不苟地进行订正。他还为编辑部处理稿件规定了‘四不发’:‘凡是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不发;有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不发;观点模糊、模棱两可,可能产生错误导向的不发;文风不正的不发’,从而保证了刊物的正确政治方向,在全国和省的几次报刊整顿中,均作为办得较好的刊物保留下来。”在“申报全国优秀教师材料”中说:“蓝泰凯教授为学报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教学水平,为学校的理论建设、培养学术新人做出突出贡献。”这一年,我受到国务院表彰:“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终身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证书”。两年后(1995年),我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颁发奖章。同年,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我“贵阳市有突出贡献知识分子”称号。以上这些过誉的评价和过高的殊荣,是对我极大的激励和鞭策,使我在工作中更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随着《贵阳师专学报》的影响日益扩大,来自省内外的稿件也越来越多。这为择稿进一步扩大了空间,为了选择优质文稿,以保证刊物的质量,必须对每一篇来稿进行仔细审读,对录用的文稿还得把好文字关,以保证刊物编校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大家知道,那时的文稿全是手写字,一些字迹潦草的稿件,增加了阅读的困难,但还得耐着性子读下去。为便于印刷厂排字工人辨识,还要对一些字迹不清的字逐一订正。凡此种种,大大增加了我的工作量。从学报创刊之日起,我承担的教学任务没有任何变化,一直在中文系上两个班的外国文学,英语系一个班的英美文学。也就是说,教学和学报工作一直双肩挑。好在当时正值盛年,还能挺得住。时间虽然紧张,但一年中的星期天和节假日也为我提供了不少处理文稿的“工作日”。最难的还是处理“关系稿”。中国是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关系稿”很正常。但是,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办刊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不动摇。因此,我对无论是谁送来的“关系稿”,也不管作者是谁,都没有“免检权”,必须严格审读,好的用,不好的坚决不用,因而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守住了学报质量的底线,使刊物一直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为学报的后续发展奠定了比较深厚的基础。

1995年,我到达退休年龄,延长一年后于1997年年初退休,为我从事了14年的学报工作画上了句号。从此,我将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翻译工作之中。然而,一个偶然的际遇,改变了我晚年的生活轨迹,又将我与已经暌违的学报联系起来,其时间迄今已长达26年之久。

1994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确定了出版工作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的阶段性转移。根据这次会议精神,1995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针对当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几年来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围绕质量,定量管理,评比分等,优胜劣汰”的新方针。为此,新闻出版署制定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和《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估办法》,并于1995年6月6日发布施行。从此,全国期刊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建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贵州省新闻出版局于1996年开始对全省期刊进行抽检工作。首批抽检之一为我省7家具有国家正式刊号的高校学报,《贵阳师专学报》名列其中。就在我即将退休之际,贵州省新闻出版局邀请我和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徐达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张祥光教授,按照“学术理论类期刊”的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进行审读和综合评价。2001年7月,新闻出版局成立审读室,组建审读员队伍,开始对全省报刊进行审读工作,我被聘为局报刊审读员。也许是机缘巧合,报刊处把《贵阳师专学报》确定为我的责任审读期刊之一,使我有机会与自己曾经付出过辛劳的学报再续前缘。不过,这时我的职责已从主编学报转身为审读学报,即由“运动员”变成了“裁判员”。从此,我按照审读员“管理与服务”的职责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对每一期《贵阳师专学报》(从2006年第1期起更名为《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进行事后全面审读,密切关注着学报的发展与变化,对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适时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学报从2000年开始发表有关黔中文化研究的文章,在贵州学界引起较大反响。经过两年的运作,产生了“黔中文化研究”专栏,得到了省内一批从事地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好评和支持。他们纷纷为专栏撰稿。截至2004年第4期,已刊发黔中文化研究文稿数10篇,其中一部分属于阳明学研究,使这个专栏逐渐成为刊物的窗口和亮点。应当说,“黔中文化研究”成了今日《贵阳学院学报》“阳明学研究”栏目的滥觞。为此,我即时写出了《“黔中文化研究”是个好栏目》的审读报告(《贵州报刊审读》2005年第1期),对这个栏目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认为它“对于发掘和传播贵州历史文化、凸显刊物个性特色、提升学术品位,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和奋斗目标,在我省高校和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贵阳师专学报》从2005年第1期起,推出了“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专栏。为了支持和配合这个栏目,我发表了《贵阳师专学报开辟“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专栏》的审读报告(《贵州报刊审读》2006年第1期),赞扬该刊即时为理论界提供了一个研讨和学术交流的平台。2007年11月,贵阳市委根据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作出了把贵阳市建设成“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贵阳学院承担了市委下达的相关课题研究的任务,开始筹建课题专家组开展研究工作。为了给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搭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理论成果,提供学术支撑,《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适时地在2008年第2期开辟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栏目。为了推介这个新栏目,我撰写了《〈贵阳学院学报〉适时推出新栏目》的审读报告(《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2008年第4期),并在这篇审读报告中着重指出:“为了把刊物办得有个性、有特色,近年来,《贵阳学院学报》编辑部在栏目设置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在保持栏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学术研究领域的需要,适时开辟新栏目,这种积极的进取、创新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的。”2002年推出的“黔中文化研究”(后更名为“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由于稿源匮乏,栏目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为此,我写出了《开掘学术资源,办好特色栏目——给〈贵阳学院学报〉的一个建议》(《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2012年第1期),向他们推荐《铜仁学院学报》和《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当年创设“红学大观园”和“地方文化研究”栏目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议他们“以本校的科研力量为依托,加强内部学术队伍建设,与王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多渠道开掘稿源,改‘守株待兔’坐等来稿为‘主动出击’,精心策划,积极采取措施,就一定能继续办好这个特色栏目”。后来,学报编辑部将原有的“阳明学与地方文化研究”专栏,拓展为重点栏目“阳明学研究”,我即时跟进,发表了《〈贵阳学院学报〉多举措办好“阳明学研究”专栏》的审读报告(《贵州新闻出版广电管理与服务》2015年第3期),全面介绍了学院为办好这个栏目所采取的多种积极措施。同时,也对学报中出现的失误及时进行指正和评析,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总之,在我负责对《贵阳师专学报》或《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进行事后责任审读期间,认真履行了审读员对期刊的管理与服务的职责,为促进学报的健康运行,发展进步略尽绵薄之力。

学报是高校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教学和科研成果、传递交流学术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的园地。办好学报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责。贵阳学院对学报工作高度重视,从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采取多种积极措施,提高办刊水平。其措施之一便是对我这个已经离开学报编辑部多年的退休人员的起用:2012年8月29日,学院办公会会议做出“为提高办刊水平,同意聘请蓝泰凯教授为贵阳学院学报编辑部顾问”的决定(院行议字〔2012〕3号),并为我颁发了聘书,后又为“特聘编审专家”。这时,我已从创办学报时的壮年时期(时年48岁),迈入了人生的迟暮之年(时年77岁),并且当时还在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兼有审读员工作。但是,为了不辜负学校的信任和重托,我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愿为“提高办刊水平”助一臂之力。名义上我虽为顾问,实际上就是一名“编外”的编辑。其职责就是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高度概括的:“编辑的任务是把关。”为了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从此我不再做《贵阳学院学报》的责任审读,并于2017年底辞去了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的审读员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的学报工作中。从那时起迄今的11年中,我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学报编辑部的一员,秉持当年创办《新筑学刊》的精神,与编辑部全体同仁同心协力、密切配合,为完成学校交予的提高办刊水平的任务而共同努力,认真做好学报每一期的把关工作。实践证明,提高期刊编校质量,除了从制度上落实“三审三校制”,落实编辑责任制外,从源头上把控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这个源头就是选题好,作者好,这是好期刊的基础。期刊出问题,多是由那些错别字连篇、胡编乱造造成的”。这是切中肯綮之谈。因此,我们对来稿严格筛选,择优录用,把好入口关;对录用的稿件从严审读,校订上一丝不苟,把好出口关。同时,我也把自己在多年的编稿和审读实践中的感悟和体验,与大家分享,对青年编辑作些具体指导,同他们一起分析文稿中的问题和典型案例,以增强法规意识、纪律意识、问题意识,提高研判能力,避免出现误判或漏判,尽量使编校工作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和扎实工作,虽然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离学校的要求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些年来总体上保证了刊物的质量,政治上没有出过问题,编校质量得到了提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曾在2011年前后一度出现几期差错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失误,在贵州省新闻出版局2012年度的高校学报出版质量综合评估结果中被评为3级。但在2013年便走出了低谷。从此,《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直稳居2级之列。从排名来看,《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也处于上升趋势:贵州高校学报2级27种,2013年《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排名第21位;2015年排名第11位;2016年升至第6位,并进入2级甲种之列。以此为发端,《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编校质量不断提高,差错率一直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甚至降到最低,在近年来的质检抽查中,《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仍属于合格产品。就这样,我随《新筑学刊》演进到《贵阳师专学报》,再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从创办刊物到审读刊物,最后回归协办刊物,一路同行,风雨兼程,走过了艰难曲折的40个春秋。

我在这篇拙文中对《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0年的办刊经历所作的简要回顾和大致勾勒,其初衷就是为了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学报工作积累一点可资镜鉴的资源。如今,从创刊时正值盛年的我,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成了一个皓首苍颜、风烛残年的老人。风前之烛,一阵风来,烛光就熄灭了。但是,我一生求知不言倦,做事不言老,只要尚能工作,我将为把《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得更好,使她继续健康成长、行稳致远献出余生不多的最后一点力量,为我曾经从草创时期开始工作过20多年的这所学校,也为我迄今生活了整整70年的贵州的期刊事业做出一点菲薄的贡献。

谨以此文作为对《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华诞的献礼!

猜你喜欢
师专贵阳刊物
刊物贺词
找朋友
拉萨师专?马云教育基金启动 : 捐资一亿,十年赋能3000名西藏一线教职人员
贵阳分店
系列刊物介绍
寻味贵州——贵阳
行走在涵养“童心”的教改路上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二附小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实践
荣宝斋贵阳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拉萨师专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