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在场与政治动员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政策宣传图像传播研究

2023-06-05 14:52
关键词:解放日报大众图像

赵 昊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抗战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自1941 年7 月28 日第七十四号起,至1945 年6 月25日第一四九五号,共刊载了300余幅(组)政策宣传图像,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传达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间段的重点工作,传播了党的主旨。第一版图像以人物头像为主,第四版以叙事形象为主,其它各版多为配合版面内容需要刊载相关图像。系列图像具有政策宣传特点,通过“意识与表意的图像化和经验化,将不可见的、形而上的还原为可见的、经验的”[1]图说在场,以图像的直接呈现、符号的转移号召、叙事的逐点对应,唤起解放区大众对图像主题的积极响应,充分起到政治动员作用。

一、党性原则的直接呈现:图像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政治动员指特定的政治主体为实现其在特定时期内的政治目的,将各种分散的、个体的力量收拢、聚积起来,使潜在的革命者转化为现实的革命力量的行为和过程。[2]1942年4月《解放日报》改版,明确指出党报“是各种运动底积极的提倡者组织者”[3],编辑者在党领导、指导下,逐步明确党报定位。《解放日报》多用以文选图的模式,刊载了系列具有新闻纪实意味的政策宣传图像,图像与版面内容一致或相关;各期图文、图像之间及其内在思想相互关联,建构了整体的传播体系;形象表现根据主题,在事件、人物等真实的基础上,具有人物头像写实性、叙事表现生动性等特点。《解放日报》图像具有在场特征,形成主题内容与反映、图像表现与生成、大众接受与理解等直接特点,以其直观效果促进动员。

(一)党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的舆论导向

《解放日报》“是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4]的定位决定其所刊图像必须具备教育、动员功能。《解放日报》“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明确了图像内容,也使其系统化成为必然。稿件“应力求通俗简洁”,“要使那些识字不多而稍有政治知识的人们听了别人读报后,也能够懂得其意思”[5],图像更须直接明了地传递政策主张。党报“发表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包括一篇《副刊》上的文章,一首诗和一幅插画”[6],要求系列图像前后呼应,形成有机整体,更决定了具体的图像绝非单纯的艺术表达、美化版面,而是赋予了重要的动员意义。

《解放日报》图像的主题思想、内容结构、形象表现均成体系。主题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确定,内容“力求更有系统地反映实际”[7],如民主政治传播方面,由选举、参会、议事等内在逻辑严密的系列图像共同传达,逐层诠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内涵;形象表现紧跟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而革新,其改版前后的图像差别尤为明显,画面由繁密线条、明显体积感转向简洁线条、相对平面化,以符合解放区大众的视觉阅读习惯。

《解放日报》面对受众的思想认知及读图需求,重视内容、形象、意义的显性呈现。图像弥补了识字率不高的解放区军民对文字解读的不足,“在群众面前它少了一重识字的阻碍,在这一点上它是较容易为群众接受的”[8];从大众“眼见为实”的传统观念而言,图说等同于在场,观看即“与在场者之在场的觉知联系”[9];受众长期接受党的图像宣传教育,形成了接受图像动员的习惯与特定的解读方式。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群众路线将社会运动与宣传结合在一起,通过宣传来进行运动,通过运动进一步接受思想教育,并且在运动与宣传之间形成良性互动。[10]这也正是图说得以在场的关键之一。解放区人民和党的领导机关把《解放日报》“当作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和改进工作的武器”[11],其权威性使大众自然接受、认可所刊图像表达的内容。

(二)时宜性图像所指、能指同构的直接动员

图像所指、能指的同构对其动员产生重要影响。在符号传播意义的视阈下,同构则是指某些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意指关系的唯一性、固定不变的特性,即某些符号的社会意义不可随意变更,是唯一性的,是被意识形态强制赋予的。公众直接认同了这个意义,并将之视为“自然而然”的社会法则。[12]时宜性图像极具现实性,其内容即为大众当下所接受、正践行的政策,大众具有真切的现实感悟,增强了同构。《解放日报》图像契合了不同时间段的政策宣传重点,结合政策及其实践,遵循真实记录、明确表达的原则,通过对全民战斗、民主政治、生产劳动、文教卫生等具体事件反映,号召全员参与。抗战的概念在解放区发生了转变,抗战不仅仅是前线军民合作的拼死反击,也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生产中的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13],因此,图像以政策宣传为主,不注重激烈的战争场景再现。在抗战已成全民共识的情况下,战斗图像往往选自具有贴近意味的小型战斗或准备情况等,重点强调其生活化、平常化与大众化,如配合《阜平英雄传之一——李勇大摆地雷阵》所刊《李勇埋地雷》(1944年9月22日)以及《埋地雷》(1942 年9 月15 日)、《民兵埋地雷》(1944 年3 月4日)等,皆以大众在场参与、现实感受的角度生动呈现,动员全员对敌斗争。

《解放日报》图像主要为头像类、叙事类两种形式,构成简明,以线塑形,形象表达直接,呈现出大众化、民族化特点。相同头像在各类事件报道中不加修饰的反复刊载,利于大众熟知并固化印象,促进视觉号召。故事化图像强调平和表现、流畅叙事,运用大众熟悉的传统线描为主表述,写实再现人物、场景,各期所刊画面、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延续性、连接性,利于大众理解、想象与认同。

明确的内容、形象生成了意义的直接,使大众得以便捷、准确解读,达到“所见即所得”。《解放日报》图像最显著特点是图文互语,一是图像依附于文字,有会议通讯、事件报道等所附人物图像,主题鲜明;还有根据文意所绘的文章插图,契合文字,同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二是具有自身独立性的图像,同期、前后期版面文字论述清晰,图像表达明了,如《群众选举》(1942年10月25日)同期版面刊载了乡选消息;如1942年9月—10月,围绕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以及各地乡选情况,密集刊载了《建议》《奶奶,要等几年以后,我才有选举权?》《竞选》《群众选举》《投票》等图像;还有的具有一定时间跨度,但总体内容一致,如1944年4 月—8 月间,集中刊载了《小先生》《农家的夜晚》《上学去》《定边妇女半日学校》等图像,其内容与《根据地普通教育的改革问题》(1944 年4 月7 日)、《论普通教育中的学制与课程》(1944 年5月27 日)两篇社论紧密相关。绘制者按要求绘成的图像“有时送去了还不发,一压数天,到可以发表时才发表”[14],足证其时宜性;图像标题多为口号表达,明确点题,如《丰衣足食,学文习武》(1943年11月17日)、《送公粮就是保卫边区》(1943年12月25 日)、《种棉有利》(1944 年2 月27 日)、《帮助抗属订生产计划,建立家务》(1945 年2 月24 日),在图文对照中深化动员。三是图像中标注文字,文字成为图像组成部分,如《奶奶,要等几年以后,我才有选举权?》(1942年9月28日)、《加紧生产努力学习》(1943 年1 月20 日)将现场的“实行三三制”“完成生产任务”等标语融入画面,引发大众回想现场,从而深化对图像意义的解读;如《向吴满有看齐》(1943 年2 月10 日)、《女:给八路军洗衣裳 男:给八路军送猪羊》(1943 年2 月28 日),将文字直接写于画面,图文一体地构成完整图像。系列时宜性的图像,契合了宣传重点,结合大众的认知与接受,使大众在对照现实中,达到对其所指、能指理解的直接。

(三)图像制作、传播场域深化动员

图像呈现与绘制技术、绘制者的现场状态紧密相联。图像技术关系着图像的外观,并且因而干涉了图像可能发挥的作用和可能受到的对待。[15]绘制者以现场速写为基础的木刻绘制,自然强调提炼核心元素,达到简洁明了。他们深入基层,在现场即时绘制,或整合现场所绘素材加以制作,“要开劳模会了,通讯员通知画家,他就去会场画速写,晚上在油灯下刻出来,第二天就见报”。[16]图像生成的在场,推动形成真实感与现场感,增强了感染力与说服力;大众于现场感受绘制过程,在画面形象与现实情形对比中,加深对图像的印象。

图像始终是传递思想的最确凿的方式,我们只有在对图像的某些方面的内容有所认同的情况下,才可以认定其传递的思想成了我们自己的思想[17],经长期宣传,解放区已形成良好的传播环境,大众对事实、政策的认知、理解趋向一致,其读图秩序与规则建立的同时,也统一了解读思维。《解放日报》大多数读者通过文件学习式的组织阅读,读报小组仪式化形式即是一种在场的动员,共同凝神阅读的高参与度,将解读过程可能存在的多义认识转化为组织认同中的一元认知。大众运用固有经验解读图像,并在大众、组织、人际传播循环中,相互影响,强化认识且营造新的动员氛围,在更广范围内形成共识。

从图像宣传角度而言,其传达首要在于直观。直观意味着人们不能将对象与内在内容分开,对象作为内在内容而直接在场,它是内在内容和对象的同一。[18]《解放日报》图像传播立场鲜明,以简明形象准确传达明确观点,在图语互文中指向明确,使得大众形成一元化的图像解读,进行有效动员。

二、媒介符号的在场瞻望:人物图像的转移运用

《解放日报》图像体现出权威化的转移号召,“转移法”宣传技巧将某种权威、约束力,某一令人尊敬和崇拜的事物的威信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使后者更可被接受。[19]在报道重大事件时,刊载了相关人物的简明图像,以领袖、将领、英雄形象符号注释事件。这些重大事件多以会议、讲话、宣言等方式刊载,以其仪式化表现特点使大众形成权威性、神圣感、严肃性的认识,对大众而言,图像刊载即是一种符号,党报所刊领导、英雄人物形象更具膜拜价值,提升了大众对事件的认知度与重视度,强化了号召。

(一)领导人物的标识意义与号召作用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政治符号之一的领袖图像是人们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介质。领袖画像在革命实践中不仅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20]领袖画像使大众从领袖道路指引、工作布置、成效关注等层面认知事件的重要意义。《解放日报》以头像为主的图像形式诠释会议、讲话等要闻,由直观在场的人物形象凸显事件的真实与重要。如毛泽东的3幅形象分别为《祝十月革命廿五周年》(1942 年11 月7 日)、《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 毛泽东同志作详尽报告》(1943 年5 月28 日)、《组织起来——十一月二十九日在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会上的演讲》(1943 年12 月2 日)所配图像;如1943 年1 月31 日《边区党高干会胜利闭幕》结合会议及讲话,刊载了林伯渠、贺龙等形象。大众对《解放日报》所刊领导人物图像的认知,有别于对领导画像一般意义的观看,紧密联系了会议实际等,形成双向互动,领导形象凸显了会议及政策内容的重要性,推动大众关注;会议等本身仪式感、报纸刊载的庄严感,增强了大众崇拜。大众对《解放日报》所刊领导人物图像的膜拜式观看,以权威化转移至自觉践行会议、讲话等要求。

(二)英雄模范的典型意义与榜样作用

通过英雄模范的典型形象树立,引发大众的政治诉求,并逐步推进形成基本政治觉悟。《解放日报》所刊英雄模范形象以生产劳动英雄为主,多以头像形式刊载。生产劳动英雄典型报道中刊载形象180余人次,其中第一版以头像形式刊载多达110余人次。[21]其与领袖像同样版面位置的刊载,传达了政党关于平等、民主等政治信息,优秀的人民一样可以享受领袖般的殊荣……这种新的神圣感和超越感不再取决于个人,而是来自政党。并置结构解决了普通人为何能成为英雄的问题,又凸显出政党的绝对权威,唯有政党才是确认神圣与超越性的唯一来源。[22]《解放日报》开设了《边区生产运动》专栏,刊载报道同时展现生产劳动英雄图像,仅1944 年1 月即刊载了吴满有(1944 年1月1 日第2 版)、孙万福(1 月16 日第4 版)、申长林(1月28日第2版)、李凤莲(1月29日第2版)、杜忠才、高福有、宁森林、杜明顺(1月31日第4版)等28位各类英雄的写实形象。大众了解英雄事迹,读取了对劳动模范的身份认同,“受苦人,县长亲自发奖,场面又这么大,从古以来,也没有这么一回事?现在劳动英雄实在顶秀才了!”“儿儿孙孙传下去,都光荣啊!”[23],深刻认识其意义,产生学习动力与比赛激情,以期获得同等身份。《解放日报》还刊载了《李勇埋地雷》(吴劳,《解放日报》1944年9 月22 日第4 版)、《晋察冀民兵英雄李殿冰》(吴劳,《解放日报》1944 年9 月24 日第4 版)等连环画、单幅表现的民兵英雄形象,再现英雄事迹、人物状态;刊载了《方禹镛同志像》(陈叔亮,《解放日报》1943年2月27日第4版)、《李国文同志像》《刘增毅同志像》(解放日报)1944 年6 月6 日第1 版)等医疗救护、卫生模范人物头像,突出人物客观形象。系列图像刊载在政党赋予下形成了英雄权威化,通过形象宣传,使大众意识到积极践行党的政策,可取得一定的政治身份,并产生这一政治诉求,经深入、循环宣教,逐步形成基本政治觉悟,热情响应党的号召。

解放区大众长期在大会、集会、救亡室等环境中,在场瞻望领导、英雄人物或其图像,生成敬佩感与崇拜感。他们观看《解放日报》所刊图像时自然产生在场感,并将对领导、英雄人物的真诚尊崇转移至对政策的积极认同与自觉践行,其动员实效不言而喻。

三、“事实在先”的视觉陷入:图像叙事中的对应鼓动

《解放日报》以列宁所提“多接近些生活。多多注意工农群众在事实上在其日常工作中怎样在建设新的东西”[24]为指导,新闻报道体现出“事实在先”“力求尊重客观的事实”[25]。系列情节化的叙事图像,紧密联系解放区军民实际,通过政治民主化、劳动全员化、生活丰富化等真实呈现,从制度规则新建、物质生活富足、精神文明提高等角度,客观再现了党领导的解放区欣欣向荣之貌。在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成的叙事图像,具有逐点对应的特点,从政策到效果层面,全面反映了解放区的新气象。此类图像多具自身的独立性,根据现状及大众感受,通过明确的生活化内容设置,以一目了然的生动形象叙事,有效地传达了解放区制度、政策与业绩,使大众观看时视觉陷入,带入真实情境,起到积极的动员作用。

“写实主义”和“叙事性”为革命的“视觉动员”一种有效的策略,“叙事性”意味着必须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观看中心,一个明确的“场景”,使得所描绘的对象具有“戏剧性”,并像“仪式”一样呈现。其写实原则中,“优美”和“表现性”互为表里,而以“日常观看经验”为指归。[26]《解放日报》所刊叙事性图像,其现实化的故事、中心、场景明确,融合了大众实际经验、原典知识、综合直觉[27]的日常观看经验,以生动的视觉表述传达政策内容,进行动员。

(一)真实性图像体现动员的生活化

大众在解放区传播环境中,了解、熟识、践行党的政策,获得了关于图像的“先于文本、又脱离文本”[28]的信息,对情节化的叙事图像具有较高的解读能力。《解放日报》图像通过事件本质实录、人物客观简化、场景逼真细化等方式凸显真实感,使大众在读图中达到真实的陷入,自然寻找对照,自觉寻求比对,从而激发行动。

《解放日报》图像多为事实的客观实录与印象再现,有些即为新闻图像,如《新鞋》(1944年6月4日)、《张村驿的驮柴运动》(1945 年4 月11 日)等,附有详实的新闻文字说明,《八路军救了我》(1945年5月16日)系5月5日蒙古人民英雄哈诺墨拉被害消息报道的后续图像报道;有的是对事件的整体视觉印象,如《跟这位同志去当小八路(内蒙古考察印像之一)》(1942 年9 月22 日)、《建议(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之一)》(1942 年9 月27 日)等,以简略文字注释;有的属于纪实文学的插图,如《砍木材的声音到处响着》(1942 年5 月27 日)、《同志,你健康吗?——林主席慰问金盆湾驻军》(1943年3月7日)等,上述三类图像均附有详略不同的文字注解,充分表明真实性。还有的与同版面报道相印证,如《群众选举》(1942 年10 月25日)、《投票》(1942年10月28日)等,同版面皆有相关通讯报道。此外,一系列图像根据存在的事实,进行视觉再创作。《解放日报》图像以事实为依据,力求还原在场,强化大众印象,反复验证大众认知,使更多群众达到共识,并积极践行。

人物形象的真实,使大众在图像与现实对照中感受身边人及自身,起到学习动员的作用。人物形象表达从大众的视觉接受习惯出发,多运用传统线描方法,简化形象以突出特征。报道中的人物事迹讲述具体,全面表现其与政策导向一致的英雄特质,形象刻画力求真实,表现出一种在场感,激励大众学习、看齐。图中英雄均为大众可知可感的人物,形象明了且指向明确,直接示范。图像有报道附图、单幅叙事、连环画三类,报道附图以写实头像表现报道中的具体人物的在场号召,如1943年12月16日所刊代表农、工、兵的吴满有、赵占魁、李位形象,报道标题为《前日劳动英雄大会上 掀起生产竞赛大热潮 吴满有赵占魁李位提出号召 百位男女劳动英雄当场响应》,此类表述比比皆是,如《部队家属劳动英雄陈敏同志提出明年生产计划 要为公家节省十五万元》(1943 年12 月21 日)、《志丹马海旺同志创造模范村 明年做到耕二余一》(1943年12月21日)等,介绍事迹、做法并刊载写实头像。报道发动了英雄及其所属群体参与竞赛,如《劳动英雄阎开增冯光琪 合订两村竞赛规约》等,其中《赵占魁订出条件 向各厂工友挑战 提高产量质量厉行节约 帮助全厂职工共同进步》(1943 年4 月9 日)所刊赵占魁头像,生动刻画了高呼的表情,凸显号召之意。系列号召“打动了每一个劳动英雄的心,都想来和他比赛”[29]。单幅图像叙事以具体形象示范、激励大众,连环画形象传达更为全面,如《冯云鹏怎样安置移难民》(1944 年1 月10 日)9 幅作品,表现其组织带领移民们修建窑洞、砍柴、开荒、准备种子、检查破坏分子等情形,凸显了党所倡导的响应号召、主动作为、组织发动、解决问题的英雄特质。系列大众人物、事件真实,在外形、动作及装饰上以民族化、大众化手法真实刻画,抓住核心状态,引起大众关注、对照、学习。图文所传达的平民化英雄,系凡人皆可通过努力而成为,形成了“带头响应号召,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政治荣誉”等印象,激励大众对照英雄学习,全力践行政策。

环境细节等真实描绘,使大众在图像与现实对应中陷入真实情境。详实描绘环境是基于相似性的追求,通过对空间和物品的贴近真实情况的视觉呈现,来呼应和唤起当时观者的实际生活经验。[30]《解放日报》图像重视环境、器物等细化再现,窑洞、粮仓等刻画细致,石磨、犁耙、铁锹、竹筐等器物描绘具体,牛羊驴等表现生动,甚至办公桌面摆放的《解放日报》都清晰展现。这些并不在于革命意义的象征化表现,而重在由生活化细节式展现,带受众入画,陷入真实情境,从而增强对事件的认同。

图像绘制的真实符合大众感受与想象的真实。图像与现实政策导向及其实施现状形成逐点对应,所反映的事件及其具体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皆有对照。图像再现了现场,视觉表达符合大众认知的真实,加深了大众共识。

(二)典型性图像呈现动员的对应性

《解放日报》叙事性图像力求史实化再现,基于真实情景,高度提炼典型形象,进行视觉说服。所刊图像的人物形象表达强调对应性,使大众从中寻得自身及身边人物形象,并提炼核心动态以凸显情节的对照,使大众在阅读中回想事件,对应图像,不断强化已有认识,全面促动行动。

1.以典型化人物形象强化趋同

《解放日报》叙事图像典型化地提炼了人物,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个体形象,从作为大众一员的“我”角度,增强图像在场说服力;以家庭人物形象,表现家庭对政策的积极响应及所获实利;通过不同阶层(类别)的人物形象,反映大众对党拥护。解放区不同个体、家庭、阶层(类别)的人物均可从图像中寻得对应,充分传达出党的政策及其成效的惠及面,使大众在现实比较中强化认知、行为等趋同。

平民化的人物形象提炼,以个体的真实在场,树立榜样。平民化人物形象还注重以第一人称叙事,如《爸爸,我也当兵去!》《八路军救了我》等以自我言说的方式,强化真实性、贴近性、可信度,增强图像说服力。典型报道更是突出平民英雄的典型形象,如《打盐英雄李文焕》(1943 年6 月15 日)等在真实环境描绘中突出写实的人物形象。图像以真实、可感的典型形象,体现号召与动员。

家庭化的人物形象提炼,通过家庭的真实表现与实利展现,反映政策实施及其成效。“用事实来宣传,从群众实际利益出发来宣传,无疑的最能使群众接受,并收效最大”[31],图像传播从大众实际利益出发,形成“家—国、国—家”相互对应,一方面围绕对政策的响应,呈现了各家庭的基本觉悟及其形成,既描绘了响应号召的家庭幸福和谐之状,如《新麦》(1942年9月21日)、《农家的夜晚》(1944 年4 月24 日)等,又展现了家庭成员思想转变及原因,如《种棉有利》(1944 年2 月27 日)通过是否响应政府号召种棉花的两家人的鲜明对比,展现一家人种棉及收获的喜悦,对比另一家人在贫瘠中后悔,决心明年行动,真实反映了政策实效;另一方面从获得感方面展现生活富足,如《边区的儿童,有吃、有穿、有书读》(1943年8月6日)、《丰衣足食过新年》(1945年2月13日)等表现政策实绩,《对照之下》(1943年7月17日)、《在大后方:街头流浪,啼饥号寒。在边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1943年7月22日)等,还以解放区人民富足生活与国统区人民贫苦生存的鲜明对比,使大众深感政策实效。图像诠释了家庭实际利益的获得,使大众在由“他家”看“我家”的现实比对中,增强对政策的认同。

《解放日报》图像以多阶层全覆盖的人物形象提炼,使解放区不同人物皆以在场方式出现,凸显大众介入的贴近性。画面主体建构方面,围绕丰收强调家庭人员结构表现,诠释团圆与收获;围绕民主选举等工作提炼“老—少”人物结构,展现人人平等、全民拥护,如《奶奶,要等几年以后,我才有选举权?》等;在参军表达中,“少”的参与结构尤为明显,如《跟这位同志去当小八路》《哥哥当八路弟弟扮小八路》等,生动表达家庭期盼与个人意愿,在思想统一与传承有序中表明未来希望。多阶层还表现为类型丰富,通过衣着打扮区分形象,标明阶层、身份,《介绍候选人》(1944 年9 月15日)、《二连和乌拉可马的故事》(1945年3月27日)等还通过回、蒙等少数民族人物形象表现,展现出各民族群众在党领导下积极参与事务,传达对党的深情。

众多人物形象特征提炼始终围绕在场,表现人物真实表情。图像刻画了人物自然流露的表情,整体从质朴、平和中透出喜悦、欢乐,体现自由、自主、富足、祥和之意,符合大众带入现场的感受,使人向往解放区生活。通过一系列参与民主建设、生产劳动等而获得幸福感的人物形象,使大众对比身边人物及自身,感性了解“哪些人参与”及其获得,理性认知“所有的人应该怎样”,从政策实绩层面深化动员。

2.以动态化情节提炼突出导向

记录式的叙事性图像,在静止的画面中呈现出动态化的情节内容,以生动形象再现现场情形,吸引大众关注。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指出为了主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必须严格制定与其相关的形式,使视觉元素有机地协调起来。在照片中,存在一个造型因素,在它的作用下可以表现瞬间产生的运动轨迹,必须在运动中捕捉平衡的表现[32],适用于具有新闻纪实意义的图像。故事情节表现重在有效组合造型元素,提取反映事件本质的核心动态,使人通过生动形象感受真实事件。以承上启下的决定性瞬间,调动大众对事件的回想、想象、联想。《解放日报》叙事性图像在生活中皆有对照,其动态化情节凸显主要在于号召式、主动式、主导式等核心动作的提炼。

号召式动作的提炼,以指向鲜明的典型动作,引起大众在场的回想,形成视觉召唤。挥手、挥拳等具有号召指向的动作,经过各种场合的展现,成为大众公认传达动员的经典动作。图像中英雄人物挥手等经典动作,与大众在场感受号召的状态相一致,如《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1943年3月30日)、《准备自卫的吴家枣园》(1943 年7 月28 日)、《“欧洲”部陈团长和左政委》(1943 年12 月31 日)中,突出表现了折聚英、吴满有、陈团长等挥手、挥拳形象,极具指示、号召意义。系列图像中大众人物的手势等动作,表现为对政策理解与响应。这些醒目动作以特有气势与力度,着力表现英雄、平民等人物的积极作为与带动号召,起到动员作用。

主动式动作的提炼,以形象明显的逻辑性动作状态,引起大众在场的想像,形成视觉示范。提炼人物前倾、聚集等明显的趋向型动作,表现人物期盼、向往的主动心理。如《建议》中农民代表提出建议、《娃娃上学去》中孩童伸手拿书、《区政府的办公室》妇人比划及工作人员倾听等以身体前倾、手势比划等,表达内在情感、真实意愿;《人民的刘志丹》《学习文化》《送公粮就是保卫边区》《群众选举》《加入合作社》等以向主体人物、中心工作聚集的状态,真实写照了人物热情拥护、积极参与,激起大众参与热情。动作的提炼表现出人物反映诉求、参与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使大众充分感受导向。

主导式动作的提炼,以常规性的主要动作情形,引起大众在场的联想,起到常态化的动员。提炼反映事件本质的核心动作,如选举投票、调解互动、生产动态、学习阅读等,将大众带入在场回想,从而感受到号召。以解放区新兴的文艺活动为例,《大鼓图画》(1944 年8 月31 日)、《“新洋片”在农村》(1945 年7 月28 日)、《陕北民间说书》(1945年8 月5 日)等展现了展演本身的核心动作,将大众带入展演现场回想。系列图像以其主导式动作表现,推动大众形成对事件的回想、想像与联想,再现真实场景。

这种动态结构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以生动的形象再现,告知大众所做所得,继而从理性引导大众“该做什么”“如何做”。

这种在场首先是大众真实感受中形成在场,然后才是图像的在场,亦即事件与图像之间平衡共生的在场。绘制者联系了事件与图像的在场,建构了源于、高于生活的视觉形象,再现现实,大众由事件感悟到形象认同,激发其形成情感共鸣与理念共识,从而促发行动。

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政策宣传图像传播紧跟党的方针政策,顺势而为,内容重视政策导向性,形象注重全面性与层次性,传播强调时宜性,起到“集体宣传者和集体组织者”作用。《解放日报》政策宣传图像从人民在场感受出发,以写实技法,反映人民对党的政策拥护与践行,展现了党的政策给人民带来的获得感,从而“贯彻着坚强的党性”“密切地与群众联系”“洋溢着战斗性”[33]。《解放日报》政策宣传图像系统化整体设计,强调设计的一致性与表述的连续性,图说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图像绘制到内容表现、内在结构的在场,联系大众生活、融入真实场景的具体形象提炼,将大众带入到真实情境中,形成回想与展望,通过政策践行成效的图像诠释,表现了大众需求与获得,从而进行政治动员。图像内容及其表达的规范性,对党领导、主导下的图像绘制产生了全面、深远的影响。在当代数字图像传播迅速发展且纷繁复杂的状况下,抗战时期《解放日报》政策宣传图像传播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图像传播者借鉴。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大众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有趣的图像诗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