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措施研究

2023-06-05 20:13王应忠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王应忠

摘要:“让核心素养落地”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就要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推进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基于此,本文将立足核心素养,探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措施,以期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是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课程改革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够使其具备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小学阶段正是学生重要的“拔节孕穗期”,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自身承担的重要任务,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阅读与写作蕴含的核心素养发展资源,切实推进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阅读与写作实践中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1   帮助学生明确读写关系

要想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应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指导。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树立读写结合的观念,帮助学生明确读与写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读写结合对于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以较高的积极性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切实掌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明确新课标指出的“加强课程内容整合”的内在涵义,明确听、说、读写整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在帮助学生明确读写结合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趣味且多样的形式对读写关系进行分析与讲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要阐明读与写是“学”与“用”的关系,也是“向内吸收”与“向外转化”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课程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进行内化吸收,是习得的过程;而写作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习得知识的挖掘分析,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将内在知识进行外化,并借助写作进行情感、观念的表达。同时,写作也考验学生的感知能力、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2   立足读写结合设计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是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向指引。教师要想提升读写结合教学实效,就要着眼于读写结合教学需求,围绕核心素养培育进行三维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为语文读写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读写结合能够为学生获取信息、理解知识并应用提供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围绕《美丽的小兴安岭》开展读写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挖掘《美丽的小兴安岭》蕴含的风景写作资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文章内容制定三维教学目标。《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秀的写景文章,作者按照四季的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与丰富物产,其中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因此,在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上,教师就可以设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与丰富物产,掌握本课基本字词,明确总分总写作方式的应用方法,掌握抓住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初步学会应用生动语言描绘景色”这一目标;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就可以设置“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把握写景文章学习的方式”这一教学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方面,教师可以设置“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与正确的审美观念,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这一目标。

3   立足学生实际制定分层读写规划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大抵相同,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的能力、性格与观念并不相同,所以在语文学习中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能力、性格与观念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制定个性化读写结合学习规划,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借助不同途径掌握阅读与写作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教师在围绕《落花生》开展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日表现、测验成绩和其他学科教师反馈等综合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根据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差异将学生分为基础层级、发展层级与先进层级三个层级,根据学生学习层级的不同制定差异化读写规划,保障语文读写教学的有效开展。基础层级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普遍较低,教师在针对基础层级的学生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重点感悟《落花生》这篇课文中蕴含的做人的道理,让学生能够通过写作训练掌握借助事物表达思想的基本方法;发展层级的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教师要注重启发性、引导性写作练习的设计,推动学生进行自我突破,如教师可以让发展层级的学生通过仿写练习掌握写作详略得当的基本方法,并掌握通过详略合理搭配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先進层级的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注重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挖掘生活中某件事物蕴含的精神品质,通过写作进行表达。让学生在写作中提升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   挖掘课本资源,提升学生基本能力

语文教材是基于学生阶段特征与教育教学规律设计的,在围绕语文教材资源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取该学段必备的知识、能力、技能以及情感等,其契合了核心素养发展与课程改革深入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升读写结合教学实效。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语文教材中蕴含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并借助情境构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多样的趣味写作实践中提升理解感知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例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的《慈母情深》主要讲述了母亲即使在艰难的条件下,依旧省吃俭用供“我”读书,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慈母情深》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态描写、动作描述等,在围绕《慈母情深》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阅读情境的创建,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带着“如何描述人”这一问题开展自主阅读与小组阅读活动,探究《慈母情深》一课蕴含的情感与技巧,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与构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慈母情深》中的经典语句开展仿写活动,让学生在仿写中掌握描绘人物、表达情感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转化与应用,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文中“我鼻子一酸”这一场景,联系自身实际去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并参考《慈母情深》一文中“瘦弱的脊背”“皱皱的钞票”“龟裂的手”等细节描写手法,使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提升自身写作的感染力,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构建和转化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在读写结合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联想、想象掌握感知与表达生活的基本方式,促进学生语言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5   应用技术赋能革新读写结合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也逐渐加深,新课标也将“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作为语文教学的建议。教师要想保障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实施,就要应用技术赋能推动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功能,既要应用信息技术推动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也要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与空间,切实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围绕《海底世界》一课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革新读写结合教学手段,提升读写结合教学实效。《海底世界》是一篇以介绍海底知识为主的科普类文章,其语言生动有趣,在写作教学的开展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在读写结合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拓展,也可以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将海底景色进行生动的呈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感悟海底世界的奇异,组织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开展仿写训练,提升仿写训练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拓展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时间与空间,借助网络资源平台与信息技术工具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课外自主开展仿写训练活动,并能根据自身实际完成《海底世界》阅读知识的迁移应用,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6   借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语句积累

新课标指出,要推动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整本书阅读作为学习任务群构建的重要形式,推动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使语文教学能够突破课程教材内容限制,实现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教师在推进读写结合教学进程的过程中,要注重围绕课外读物开展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积累语句,促进良好语感的形成,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

例如,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讲述了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其中蘊含着人类对海底的幻想,体现了人类坚忍的意志与勇敢的品质。《海底两万里》语言生动有趣、惟妙惟肖,既充满艺术性也充满科学性,是有利于学生语句知识积累的优秀作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整本书,深入探究《海里两万里》一书中蕴含的丰富的语言知识,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精神与品质,并根据自身的阅读进程进行摘抄与记录。教师还可以不定时地组织趣味写作比赛、读后感写作等,让学生能够围绕自身知识积累开展写作活动,使学生能够真正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有效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7   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读写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应改进教学评价,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师要想保障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就要立足核心素养,构建读写结合教学评价机制,实现双向评价,合理配置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准确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必备的观念、品格与能力。

例如,教师在围绕《海上日出》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核心素养培育需求进行评价标准的制定,使评价标准能够覆盖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方法以及情感等。还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积累与文章写作成果,提升评价标准的全面性,以便根据科学有效的评价推进教学评价活动的高效开展。《海上日出》一文从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描写了不同天气状况下的不同景象,文章中的语言优美易懂,是重要的读写结合教学资源。在围绕本课开展教学评价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围绕既定评价标准推进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有效融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交流探讨中分享彼此在文章阅读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并根据习作成果开展评价活动,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中对自身读写能力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拓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渠道,让学生通过匿名评价指出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切实推动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也面临着教育教学质量升级的挑战,语文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路上引路人的作用,就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进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切实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通过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立足学生实际深入研讨读写结合教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推动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实现,让学生在多样化、趣味化、生活化的读写情境中得到多元发展,让学生能够利用自身在语文教材资源、课外阅读资源中积累的语句知识高效开展写作活动,并借助综合评价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巩固和提升,强化学生认知、合作、创新等关键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2(18):38-40.

[2]王凤.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22(14):151-153.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