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3-06-04 13:32马啊琴车国瑜杨澜王苓李春
护理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分娩影响因素护理

马啊琴 车国瑜 杨澜 王苓 李春

Keywords    pelvic organ prolapse; influencing factors; delivery; 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复查的9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后门诊病历系统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结果:986例产妇中有686例产妇发生POP,POP发生率为6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孕周≥37周、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女性发生POP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后女性易发生POP,应重视会阴保护,产后尽早开始盆底功能筛查和康复训练。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影响因素;分娩;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06.036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形成解剖位置以及功能异常的疾病,包括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降低产后女性生活质量[1]。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高龄及经产妇增加,POP发病率逐年增高[2?4]。因此,POP的早期识别、危险因素防治至关重要,是促进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康复的关键。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产后POP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纳入因素有限,关于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盆腔手术史、是否合并腹直肌分离、盆底肌力损伤、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复查的986例产后6~8周女性的病历资料,以期了解产后6~8周女性POP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后POP发生,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复查的9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产后6~8周女性;②恶露已净;③单胎分娩;④无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史;⑤无阴道活动性出血。排除标准:①存在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漏尿等症状;②分娩前已发生POP;③合并肿瘤、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④临床资料缺失,影响统计分析。依据POP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评估结果将病人分为POP组和非POP组。

1.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产后门診病历系统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体质指数(BMI)、会阴侧切情况、会阴裂伤情况、产钳助产情况、便秘情况、是否有盆腔手术史、是否合并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宽度≥2.0 cm定义为腹直肌分离[5])、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参考《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版)》中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当临床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大笑、运动或体位改变时发生的不自主漏尿”或压力试验、指压试验结果均为阳性[6],即可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力损伤情况[由产科医生采用盆底肌力触诊和法国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型号:PHENIXUSB2)检查产妇盆底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肌力,采用Oxford分级法将盆底肌力分为0~Ⅴ级,其中任1项盆底肌纤维的肌力≤Ⅲ级即为盆底肌力损伤[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6.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产后女性POP发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产后女性POP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产后女性POP发生情况 986例产妇中有686例产妇发生POP,POP发生率为69.6%,其中,阴道前壁脱垂451例(45.7%),阴道后壁脱垂368例(37.3%),子宫脱垂229例(23.2%)。

2.2 产后女性POP发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2.3 产后女性POP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是否发生POP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孕周≥37周、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女性发生POP的危险因素。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2,产后女性POP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产后女性POP发生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986例产后6~8周的产妇,结果显示,POP发生率为69.6%,与已有研究结果[3?4,8]相似。产后女性POP发生率高可能与其产后早期分娩损伤未完全恢复有关。本研究还显示,产后女性POP中阴道前壁脱垂占45.7%,阴道后壁脱垂占37.3%,子宫脱垂占23.2%,与纪红蕾等[9?10]研究结果相似。

3.2 产后女性POP发生的影响因素

3.2.1 分娩孕周对POP发生的影响 孕周会影响女性盆底功能,随着孕周增加尤其是孕晚期,女性盆底所受压力增大,持续性的压力可能影响盆底组织承受力,造成盆底功能受损。蔡静等[2,11]研究结果显示,分娩孕周是产后女性POP发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37周是产后女性POP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分娩孕周的增加,产后女性POP的发生率增高。

3.2.2 腹直肌分离对POP发生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女性POP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盆腹动力学理论,盆底肌收缩与腹直肌收缩具有协同作用[12]。当腹直肌分离超过两指或更大且持续时间较长时,腹壁肌群力量减弱,其他部位尤其是盆底肌肉代偿性超负荷工作,可能导致腰背酸痛、盆底组织薄弱,进而影响盆底功能,也可能导致骨盆损伤、盆腹脏器移位等[13]。本研究结果与王琳等[14]研究结果不一致,其结果显示,腹直肌分离与产后妇女POP发生相关性不明显。可能是与腹直肌分离诊断标准不同有关。王琳等[14]通过超声测量方法诊断腹直肌分离,以腹直肌分离最宽处>2.5 cm为标准,而本研究使用触诊的方式,以腹直肌分离宽度≥2.0 cm为标准。

3.2.3 其他因素对POP发生的影响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便秘、盆腔手术史、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BMI是产后女性POP发生的影响因素[11,15?24],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便秘、盆腔手术史、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BMI对产后女性POP发生的影響不明显(P>0.05),可能与统计方法不同、研究对象分组依据不同等有关。会阴侧切、盆底肌力损伤、压力性尿失禁是否会增加产后女性POP发生风险,不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15,25?28]。本研究结果显示,会阴侧切、盆底肌力损伤、压力性尿失禁对产后女性POP发生的影响不明显(P>0.05),故今后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予以研究。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6~8周女性POP发生率较高,为69.6%。分娩孕周≥37周、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女性发生POP的危险因素。为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孕期及产后应加强相关知识宣传和盆底肌康复指导,分娩过程中充分评估产妇的产道条件及胎儿大小,把握剖宫产指征,为产妇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临近预产期指导Kegel训练,增强会阴弹性,分娩时重视会阴保护,应用分娩镇痛,减少会阴撕裂;指导妊娠女性科学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巨大儿的出生加重腹直肌分离的发生,从而预防并减少POP的发生。产后应尽早实施盆底功能筛查,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及康复训练,为产后女性POP的预防和康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漫,谈诚,杨欣.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中前后壁B点与A点差值的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8):850-853.

[2]  蔡静,张丹,张燕.女性产后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2):2652-2654.

[3]  支霜,蒋本贵,张莉英,等.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发生及影响因素[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4):589-592.

[4]  陆晓莉,徐微,赵珊,等.产褥期产妇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4):318-320.

[5]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生殖物理整复学组.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1,22(2):220-221.

[6]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5):289-293.

[7]  陆荣仙,王澜静.产后妇女盆底肌损伤发生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21(6):654-657.

[8]  何丽,张海燕,王薇,等.重庆市产后42天妇女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及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0,21(1):71-72.

[9]  纪红蕾,周颖,武俊青,等.产后妇女盆底器官脱垂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7):521-524.

[10]  杨晓清,王素珍,肖喜荣.阴道分娩后盆底肌力受损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7,24(1):51-55.

[11]  王丽惠,沈小芳,徐亚萍,等.分娩方式及分娩因素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90):1530-1532.

[12]  LYU L,FAN J L,CHAI X M,et al.Measurement reliability and cooperative movement of the pelvic floor and transverse abdominal muscles[J].Phys Ther Sci,2021,33(10):767-771.

[13]  邓炳俊,乐连利,陈文英.产后女性阴道前壁脱垂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21,12(5):35-39.

[14]  王琳,徐俊,牛蕾蕾,等.初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12):953-955.

[15]  林丽卿,邓清玉,孙蓬明,等.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9):4540-4544.

[16]  万纷纷,毛宝宏,陈亚,等.女性生育相关因素及体质指数对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4):3311-3313.

[17]  何英慧,金凤斌,常玉敏,等.某地区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145-146.

[18]  韦玮,吴伟英,陈江鸿,等.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6):3750-3752.

[19]  叶锦霞,余颖华,王宏丽.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及其与体重关系的Meta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0,18(4):300-304.

[20]  毛巧玲,周全,黄凤,等.超重及肥胖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风险关系Meta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9):1030-1034.

[21]  KIM B H,LEE S B,NA E D,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pelvic organ prolapse in Korean women[J].Obstet Gynecol Sci,2020,63(6):719-725.

[22]  王娟,赵井苓,周艳.体质指数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9):1652-1654.

[23]  汤玲,张凤莲.初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8):938-941.

[24]  殷磊,彭颖.武汉地区成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77-80.

[25]  颉红杰,邓欣,双卫兵.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因素[J].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12(2):7-11.

[26]  FRIGERIO M,MASTROLIA S A,SPELZINI F,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episiotomy on urinary incontinence and pelvic organ prolapse:a systematic review[J].Arch Gynecol Obstet,2019,299(2):317-325.

[27]  吴玥,李文娟,沈凤贤,等.盆底电生理评估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7):1538-1542.

[28]  吴玥,汪银锋,谢臻蔚.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评估与治疗[J].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2018,5(2):23-26.

(收稿日期:2022-05-23;修回日期:2023-03-02)

(本文编辑 陈琼)

猜你喜欢
分娩影响因素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产前健康教育对分娩的影响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