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珊
摘 要:“以做导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寻“做”的内涵、探明学生“做”的程序、探求学生“做”的品质,从而充分发挥“做”的功能、体现“做”的价值和意蕴;要积极打造学生“做”的平台,赋予学生“做”的权利与时空;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在“做”中建构、在“做”中创造;要能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与体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以做导思” 体验式教学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提倡学生“动手做”。“动手做”是以“做”为学生的学习表征、为学生学习的内在支撑。当然,学生的“做”不是机械、盲目、被动、肤浅的,而是融合了思维与想象。因此,这种“动手做”就是一种“具身认知”过程。在体验式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打造学生“做”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做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做”与“思”协同并进。
一、探寻“做”的内涵,充分发挥“做”的功能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一种“颈部以上”的教学。也就是说,只关注学生的头脑活动,忽视学生的身体活动。其实,“做”是学生“思”的根基,没有扎实、丰实的“做”,就难以产生高质量、高品质的“思”。因此,教师要将学生的“做”与“思”放置到一个平面上,将学生的“手”和“脑”放置在同一个层面上,让学生在“做中思”“做中想”“做中悟”,从而促成学生数学学习智慧的诞生。
“做”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感知,让学生与学习对象“亲密接触”,还能丰富学生的操作,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引导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做”的作用与功能,彰显“做”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很多教师认为这一部分内容简单,为节省教学时间,只是简单地做一做演示实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个的“看客”与“听客”,对“随机性”的感受与体验不深刻,导致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较为肤浅,混淆了“可能”与“可能性”的概念,对一些事件的发生情况不能有效地把握。只有借助学生的“动手做”,才能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随机性”有所体验,并对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教师要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将“做”与“思”结合起来,将“手”“脑”“眼”“口”结合起来;要让“手”成为学生“脑”的外在部分,进而引导学生“动手思考”“动脑做”。当“做”成为“思”的支撑时,就能真正引导学生的“思”、启迪学生的“思”。
二、探明“做”的程序,充分体现“做”的意蕴
“动手做”不是机械、盲目的操作,而是有序、有理的操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探明“做”的程序,充分体现“做”的意蕴。在“做”之前,要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在“做”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尝试、建构、验证与探究;在“做”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做”是学生“脑发育”的前提,正所谓“手巧”才能“心灵”。
在数学学科体验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左右脑功能。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積”时,笔者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运用转化的策略,将未知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将陌生的图形转化成熟悉的图形;要求学生在图形面积转化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应用剪、移、拼的方法,确保图形面积转化前后不变,并对比转化的对象和转化的目标,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探明学生“做”的程序,不是简单地认识到“做”的先后顺序,而是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一种变化,即“做”的意义、价值和功能。“动手做”的课堂体验性教学,建构了一种动态性、生长性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成为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呈现出一种动态性、生成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的特质。
“做中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学科知识,还激活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彼此之间的对话。“做中学”的教学是将丰富、多样的数学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智慧,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能丰盈学生的精神,润泽学生的生命。
三、探求“做”的品质,充分体现“做”的价值
科学知识如果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哪怕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在小学数学学科体验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求“做”的品质,进而充分体现“做”的价值。“做”是“思”的外显,“做”与“思”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以做导思”“以做促思”,能让学生在“做”中发现、体验、感悟、思考、内化,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和效率。在“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待“意外”,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在“节外生枝”处绽放精彩;要“变堵为疏”,在学生的“违纪尴尬”中点亮课堂;要“化误为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曲径通幽”处有所感悟;要“以变制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峰回路转”。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有学生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面对突如其来的课堂生成,是回避还是面对?对此,笔者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预设,因为在教学预设中,所有的结论是逐步思考、探究出来的。而在课堂生成中,这一结论就是一种“科学性定论”。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动手做”:“三角形的内角和真是180°吗?如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将原先教学预设的探究型活动改为验证型活动。这样的改变,激发了学生对“动手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动手做”的积极性。正是笔者的“改弦更张”,优化了学生“动手做”的质量,提升了学生“动手做”的品质。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有的学生应用测量的方法累积计算;有的学生应用撕角的方法进行拼接;有的学生尝试画出平行线进行推理,等等。丰富而多样化的“动手做”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以做导思”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一种实践性的品质,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引导。“以做导思”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心智积极互动,进而促进学生的心智发生变化。“做”是一个手段,“思”才是目的。“以做导思”能让学生的“思”更有深度、更有高度。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动手做”的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相互影响,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数学本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数学学科体验性教学中,学生的“动手”与“动脑”之间应当是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的。“做”是“思”的支撑,“思”是“做”的方向和引领,两者互为表里。教师只有充分地引导学生“先做后思”“边做边思”,才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抵达“做思共生”“做思圆融”的境界。“以做导思”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参考文献:
[1]顾长明.“做思共生”科学教学的本质解析[J].江苏教育,2018(1):7-10.
[2]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4-11.
[3]陈乐乐,孙蓉鑫.回到“儿童的经验”——对杜威哲学中“经验”的再审视[J].教育探索,2016(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