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设计类专业CDIO教育理念的应用

2023-06-04 07:08邓邦坤陈颖茜袁瑾瑜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文科

邓邦坤 陈颖茜 袁瑾瑜

摘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探索国内设计类专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途径,文章将市场导向的CDIO教育融入設计类专业的教育改革中,并提出基于CDIO教育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关键词:CDIO教育;新文科;设计类专业

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界出现“跨学科”一词。随着信息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交流越发深入与频繁,跨学科需求越来越受重视。为适应各行业发展的变化,满足人才需求,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提出“新文科”教育理念,尝试打破专业界限,将新技术融入各文科领域,明确指出学生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并进行实践教学实验。

近年来,我国文科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够,对新技术与新科技关注较少,不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也难以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文科建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教育者结合新技术、新需求与新国情,于2018年提出新文科建设概念,并于2019年开始从概念走向正式实施,随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新文科背景下设计类专业建设新挑战

国外与国内的教育理念都在发生变化,在这种形势下,设计学科领域面临着学科体系转型与融合的新挑战。将技术融入设计学的观点一直都存在,且趋势越来越明显,设计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在设计意图出现后需要继续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加以实现,否则只能是纯粹的虚拟艺术,不能称之为设计。大量的实践证明,艺术、设计与技术三者是相互依存的,需要有艺术基础,才能有设计表达,需要有技术支持,才能有设计实现。

设计是针对目标或者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设想的创造性活动,并通过具体的载体表达出来的全过程,这些载体可以是平面、立体或者其他形式,也可以是各种艺术元素的组合。设计是一种针对具体目标的解决问题方式,是为了满足一些需求的创意转换过程,广义的设计还包括前期的愿景规划与后期的持续发展部分。国内设计类专业课程一般包含涉及艺术方面的美学与艺术基础教育,涉及文化方面的设计史论与图学教育,涉及技能方面的设计表达与人机工程教育,涉及技术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设计开发教育,涉及市场方面的设计心理与用户体验教育等五大方面,如图1所示。

二、设计类学科与CDIO教育的契合点

CDIO是一种工程教育模式,包含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四个阶段,其中构思与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理论,实施与运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其目标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通学科与产业之间的阻碍,寻找学科理论教育顺利过渡到产业实践的通道,目标是希望学生接受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后能应对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

近年来,国内有较多的学者对CDIO工程教育模式展开研究,汕头大学从2005年起就开始学习并实施CDIO教育模式,2008年教育部与汕头大学联合主办了CDIO教育模式试点工作会,并确定了第一批18所试点高校,2016年CDIO工程教育联盟在汕头正式成立。国内学者对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工科专业领域,如汕头大学最早将其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并提出了一些课程教育改革的措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学者针对机械类专业制定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能力工程路线图”,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完成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培训;有学者利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打造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多元化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的多元互动。设计学科与纯艺术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更关注科学、技术与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文化修养、关注产业科技前沿、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专业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种跨学科文理交叉学习的新文科背景下,将一些工程理念引入设计类专业教学,是国内较新的研究方式与教学尝试。

三、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构想

(一)丰富实践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国内设计类专业课程大部分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讲解书本上的知识,这样虽然能全面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但是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无法因材施教,也难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设计学科的理论知识需要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出价值,学生在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时,也会疑惑自己学到的内容是否能实际应用,久而久之,会对这类课程失去兴趣。目前,设计行业的各种网络培训课程与线下培训教育非常多,很多都是由专业一线设计师授课,涉及各类设计行业且内容丰富,这类网络课程与校外培训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吸引学生购买课程,与普通校内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正好相反,以实际应用为主,但缺乏对理论知识体系的讲解。这两种课程的模式可以互补融合,参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与实施标准,将前期的构思与设计作为理论基础,后期的实施与运行作为实践部分,形成系统科学的设计教育。

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预测的。高校作为学生公共学习的主要阵地,必须考虑到学生专业学习与正式工作的衔接问题,不能单一地在课堂或者校内完成全部课程。现代社会商品的设计正在向个性化与精细化方向发展,相比传统的教师举例或者简单的外出参观,生动形象的设计实例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中,高校邀请企业兼职教师合作开展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本科生指导,增进师生交流,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并开展创新创业类的社会调研,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加强校企、校地、校际协调共建,汇聚、整合优质资源,开阔国际视野,强化与境外高校的合作,增进资源与信息的共通、共享、共建,并鼓励学生境外访学,实现学分互认;充分利用校内外公共平台,将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校内或者校园周边小范围的展览,以教学成果展示来反映教学效果,教师也能通过反馈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持续改进设计,获得设计成就感。

(二)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推进课程一体化建设

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陆续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相关课程,实践课时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问题也开始浮现,大部分课程只能做到各司其职,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工程知识与创意知识脱节。实践课程中大部分项目只是虚拟的假设题,众多毕业生反映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时使用的专业知识相差甚远。不仅如此,各门课程之间衔接不当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与作业任务增加,学生完成每门课程的作业任务都要进行一次单独的设计,大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进行粗糙设计,无法花大量时间进行精心设计。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设计行业的发展,设计风格的逐年变化就是最明显、最直观的表象。在这种形式下,高校的设计教育必须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高校很多课程所用的案例过于陈旧,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有的教师为了方便教学与课堂管理,甚至多年选用同一案例,学生作为关注时尚设计领域的青年一代,难以被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所吸引。有的教师根据课堂知识点假设案例,进行有目的地引导,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与设计,按照教师设定好的路线完成课程目标。这种虚构的案例不够真实,很多数据与参数都过于理想化,可能教学的过程材料与结课材料非常完美,但是不能让学生真实地考虑设计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复杂的真实案例,学生能从不确定因素的真实案例中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正是学生高效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平面设计类课程中,学生可以依托学校自身的设计需求,进行学校卡通形象设计、校内导览图设计、学校纪念日的宣传资料设计、考试的平面图与指引标志设计等,从而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将实践性与创新性融为一体。

(三)注重课程管理,采用全过程、多方位的成绩评价机制

创意设计是一个有理可依的理性过程,不是感性的突发奇想。创意产生的前提是前期大量的调研资料收集与问题分析,这与理工科的工程知识有相似之处,工程领域强调工程的基础性和产品系统的过程性。设计类专业的成绩评价方式一般只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与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这种形式只关注结果不考虑过程,教师无法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付出与收获时容易出现偏差。参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将设计类专业的成绩评价机制改进为更为精细的教学管理,根据课程特点与具体教学过程将评分标准分成多个项目,如考勤管理、阶段性成果管理、实践环节管理、团队协作能力管理、成品展览效果反馈管理等,将这些过程项目的分值细化,做到全程记录、全程管理,并定期向学生公示得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全程参与课程学习。这样一来,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弱势,教师也能进行客观的成绩评定,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四个阶段连贯起来,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覆盖课程教学全过程。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成果评价规范,保证成果评价的公正、专业与规范,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灵活变动,充分考虑设计作品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要在总结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代教育理论,以实际问题牵引学科交叉,将基于市场导向的教育理念融入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快学科交叉融合的进度,实施以实际项目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式,真正做到艺术、技术与设计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

[2]顾佩华,胡文龙,陆小华,等.从CDIO在中国到中国的CDIO:发展路径、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基金项目:2021年淮阴工学院高教研究课题“新文科背景下设计类专业CDIO教育模式实践探索”,项目编号:2021GJ09;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JSJG372。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猜你喜欢
新文科
公共文化发展战略下新文科建设之路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表演专业的艺德教育浅析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新文科视域下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公共关系学课程深度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