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到户
摘 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教师来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出发,对小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着重探讨相关培养策略,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9-0174-03
问题意识是思维活动的开始,在质疑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疑问,并且会通过反思有效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通过对问题的反思逐步完成对知识、思想和能力的自我构建。然而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而言,部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不利于其深度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当前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培养状况,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有效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并促进学生质疑能力培养。
1.问题提出能力与质疑意识
伴随着学生培养方面的变化,目前的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提出问题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发现与提出是问题探究的根本,问题提出的根本在于学生具有质疑意识,他们会积极主动地、下意识地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质疑意识是学生固有的心理状态之一,学生不必在教师要求下才被动地思考、质疑,而是在遇到问题场景时主动地观察、思考,质疑意识的培养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根本。在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是从数学情境出发,创设新的问题,或者在解题过程中重新阐述问题,其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取决于质疑意识。在目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不乏见到这样一种景象:教师让学生开始思考提问,学生才开始进行思考;学生对教师给出的问题答案深信不疑;学生常常在第一时间采用固定解题模式进行思考,等等。由这些场景不难看出,学生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时主动性不强,他们仅仅把质疑与解题作为课堂上的一环或者一项任务来完成。学生问题意识很重要,学生有了问题意识之后才能积极主动地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质疑意识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之本和动力所在。
2.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创新已成为各个行业的主要驱动力,而创新的背后,要求人们具有勇于探索、勇于质疑的精神。在这种“人才”的大环境下,学校主动转变教学观念,突破教师的权力与身份对小学生的约束,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见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能产生不同于教师的思维、对问题的观察力以及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意识。经观察分析发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具有以下几点积极影响。
(1)提升学生自信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还可以找到教师在讲解时的问题所在以及不足之处,并大胆地向教师提出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觉得自己的学习水平以及胆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提问与学习的信心会更强。当学生有问题或对教师的意见不一致时,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予以肯定和支持,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学生还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条件提出各自的见解,以达到自我进步的目的,在数学课堂上更有兴趣、更愿意面对面地与教师交流,提升学习自信心。
(2)锻炼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学生能通过质疑更涉深入地探索相关数学概念与计算技巧,并能根据不同题目快速地寻找解题的思路和方式,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深入思考问题,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提升数学素养。而且学生大胆向教师提出疑问与问题,跟随着教师的思维对每个问题有深刻的思索和辨析,可以使他们的逻辑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锻炼思维能力。
(3)促进学生发展
引导小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意识,可以开阔他们的思维与眼界,有利于他们开拓自己的学习模式,以转变现状为视角,以辩证的态度对待所收到的所有信息,以自己的经验评估做法可靠性,从而全面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原理。
3.小學数学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现状
从当前的小学生的课堂情况来看,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和过往教师的权威身份,极少有学生能直接向教师进行课堂上的质疑,这对学生未来创新思维发展不利,同时影响数学课程教学效率和人才培育目标。学生正处于受教育启蒙阶段,尚未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评判标准,极易受别人影响。教师所传授和输出的信息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不自觉地接受,没有主动质疑和探索不同的思路,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培养,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效,也会对他们的独立学习习惯产生不利的影响。
(1)学生参与性差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数学教师会围绕着教案进行具体的教学,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想法在有限课时里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相关试题的训练,旨在以此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填鸭式”教学方法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单忽略了与人之间的交流,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在这样的教学中,由于缺少反馈和咨询,学生的回答和提问次数少,课堂参与度也较低,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同时妨碍了他们内心疑虑的化解。
(2)学生缺乏主动探索意识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缺乏主动探索意识,过于依赖教师和家长,没有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意识,很少提出“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能怎么做?”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将教材知识和教师的话被视为权威,即使有疑问,也缺乏质疑的勇气,这就会形成课堂上学生偷懒或不愿提问的现象。同时,部分学生反思不够,认为答案可以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没有思考“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类知识在生活中哪里会用到?”等,没有养成质疑的好习惯。长此以往,会使学生思维能力固化的局限,消极地接受教师给出的信息与意见,不会提出疑问,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会阻碍他们的发展,而且会对他们的想象和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
4.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良好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和批判性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地思考和挖掘所触及的信息,用亲身实践进行验证,或以此为基础寻找解题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欲望,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并适时通过自主探索或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沟通,深挖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既能有效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的教学心态比较严谨,不仅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融洽,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在此背景下,教师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以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大胆提出他们所遇到的疑惑,并以求助的形式与教师交流、沟通,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让他们不再畏惧教师的威严,敢于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教师在教授“负数”这个概念的时候,会使用“气温”这个例子说明这个词的含义,并在这一过程中突出和强调“0”这一概念。有些学生可能对“0既非正,亦非负”很难理解。为了使学生能提出问题,教师可把自己当作学生,以愉快的口吻问“0为何不为正数或负数?”让学生跟随教师思考,复习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辩证地分析0,这样可以发现:0是正数与负数之分,0上面的叫正,下面的叫负,0本身没有数值意义。这样,学生还能结合学过的内容想问题,大胆地像教师那样问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长期下来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质疑的良好习惯。
(2)创设机会,让学生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把心中的疑惑、不解之处大胆说出来,并与教师面对面探讨、沟通,这样既能化解他们心中的疑惑,又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所学内容的信任感。对此,教师需要创设机会引导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建立他们自己的问题体系,并随时根据所提问题和教师一起分析回答。学过基础知识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复习与反思已学过的知识,并对教科书中提出的概念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不理解的疑问之处。以“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购买商品的相似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这两种因素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单位价格是不变化的,但当购买数量增加时,价格也会相应增加,这种定律在所有的物品中都是通用的,归根结底,就是数量和价格成正比,一般计算时用价格=单位价格乘以一定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给予他们质疑的机会。基于“正比例”,部分学生会提出“反比例”的意义又是怎样的?逆比例的和正的比例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另外的案例进行解释,引导学生解决疑问。例如,在水体积一定时,使用的容器底部面积和水的高度呈反比,底面积越大,高的数值越小,底面积越小,高的数值越大。当体积确定时,当两个参量的变动方向正好是反比的。从“正”和“反”的观念阐释中,学生可以结合现实中的例子进行思考。有部分学生注意到,身高是逐渐增长的,体重也越来越大了,进而向教师发问:“人体身高与体重是否也呈正比例关系?”针对这类问题,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认识到人的发展与各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而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增长并非仅受一个因素影响,所以无法通过正比例关系来说明。
(3)引导学生理性地提出问题
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的质疑进行引导与鼓励的同时,还需注意对学生所采用的质疑问题方法与途径进行训练,并引导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容把握质疑关键,即质疑的关键要素要能帮助学生快速地处理问题和满足需求。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尽量减少提出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引起学生合理的疑惑,以此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从而提高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受知识和经验的限制,部分小学生可以独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但难以从综合和实际进行提问,也很难提出创新性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性地提出问题。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教授“圆的面积”公式时,会组织学生采用切割法计算圆面积,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以下问题:“生活中有很多圆形花坛都是用矩形砖包围的,所以每一块矩形砖都相当于圆形花坛圆的一小部分弧边。这时,我们能用矩形砖的长度和花坛的半径计算花坛的面积吗?”部分学生通过探究会提出质疑:“这样计算的面积还是真实的吗?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这样做可以指导学生从亲身实践中找到解题与验证的途径,并以此为基础强化思考与辩证,对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考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与生活相结合,扩大质疑空间
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的情况,将自己的日常经验与解决数学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加深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的理解和认识,扩大质疑空间。同时,学生还能通过自身生活中的实践与体会,从生活常识角度评价解题途径是否可行,进一步加强了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比如,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了解“数与代数”时,会让学生学会小数如何正确地表示,通常情况下都是按课题要求进行探索,将小数精确地转换为十进制、百分位或其他数字,但是三个十进制的数字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常见。根据学生在商场里的亲身体验,一般商品的价格都是两个小数点,因此对三位或三位以上小数通常都会被运用到哪些领域中学生难免会有疑问。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促使学生明确提升数据精确度有利于科研及其他方面的推进,如在火箭的射击、射程的精确控制、科学试验等方面,都需要对这些细节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计算,才能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来要从现实出发,通过营造疑问气氛激发学生的疑问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质疑习惯,循序渐进地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思维和质疑能力,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參考文献
[1]马生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22(20).
[2]陆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