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背景下班本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2023-06-03 07:22沈怡
知识文库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水稻田班本树叶

沈怡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有意义地学习是最适合不过的。班本活动作为课改背景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儿童本位”观念缺失、活动内容生搬硬套的现象。“班本活动”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设计、执行的活动,其核心价值是以儿童为主体,动态构建活动内容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本文以大班“自然资源”为例,阐述班本特色活动在“生成—推进—总结”三个阶段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教育就是熏陶人格、影响品格、点燃情感,这就是教育。教育可以让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环境的变化,随着自己生命规律的生长,不断进步。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他强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指南》指出:“要树立以儿童为本的课程观、教育观、发展观。”班本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促进本班幼儿个性化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教师“儿童本位”意识导致许多班本活动流于形式。

1 生搬硬套,“学”效甚微——我们的问题

现象:户外活动时,大一班的张老师看到幼儿围着飘落下来的树叶在讨论:“树叶都变黄了,都枯萎了……”看着久久没有散去的孩子们,老师想既然孩子们对树叶这么感兴趣,那就开展一次“探秘树叶”的班本活动吧,于是教师制订目标,搜罗各大教材,寻找与大班秋天的树叶相关的活动并加以实施,结果却发现孩子们对老师精心准备的活动并不感兴趣,他们对秋天的树叶的经验仍然停留在“秋天到了,有些树叶会变黄,有些树叶却仍然是绿色的”。分析以上案例,不难发现在班本活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儿童经验缺乏解读

班本活动的缘起看似是因为“孩子们感兴趣,久久不散”而生成的,但是孩子们为什么久久不散?他们对树叶的已有经验有哪些?他们渴望探究的关于树叶的问题又有哪些?教师却并未关注和解读,导致精心设计的课程并不是幼儿真正发展所需,难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

1.2 活动内容生搬硬套

当班本活动主题确定之后,对于活动内容教师一贯的做法就是“拿来就用”,如案例中,教师总是会利用已有教材搜索与“秋天的树叶”相关的所有活动,然后将零散的活动进行随意拼凑,看似所有的活动都与“秋天的树叶”有关,但细读之后就会发现活动之间缺乏连续性、层层深入的递进性,而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两者的冲突导致了最后幼儿的学习效果微乎其微。

班本活动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设计、执行的活动,其核心价值是以儿童为主体,针对儿童的需求,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以班本活动开展的班本活动不仅能让《指南》思想落实到实践之中,而且更有利于儿童长远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 班本活动,好“学”不倦——我们的策略

班本活动主要优势在于尽可能地让幼儿提问并主动探索寻求答案,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促进成长与整体发展,舒展天性与享受快乐。利用班本活动构建而成的活动不同于“教师预设为主”的一般活动,它更关注幼儿需求,计划更具可变性,幼儿的学习探究更为主动积极。

2.1 趣“学”——班本生成策略

班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由幼儿根据自身兴趣或发展需求发起活动,生成班本。它更关注幼儿个体的兴趣需要,更重视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1)细观童趣,顺势而成

①由“随机事件”引发“共同兴趣”,生成班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注幼儿的兴趣就能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但“兴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随机事件的催化诱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共同兴趣,產生发展需求,提出探究问题,生成班本活动。如在踏春途中,孩子们看到农民伯伯在水里面撒种子,都觉得很新奇:“他们在种什么?”“为什么田里有这么多的水?”在与农民伯伯初步交谈之后,他们知道了原来现在正是水稻播种的时节,农民伯伯撒的是稻谷种子,“稻谷为什么不种在泥土里要种在水里?”“稻谷的苗苗什么时候能长出来?是怎么样的?”“稻谷长大了是不是就是大米?”……在兴趣的激发下,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多,关于“水稻”的话题也越来越“热门”,从春游一直延续到了午餐甚至是家中。在大家浓烈的“共同兴趣”之下“家乡的水稻田”班本活动初具雏形。在此案例中,“农民播种”这一随机事件催化了幼儿的好奇心,通过交流、讨论激发了全班的“共同兴趣”,由此生成了班本。

②由“个体经验”催发“集体关注”,促成班本。

有时候,个别幼儿的“有利经验”也能引发集体的关注从而促成班本活动。如乐乐是一个特别喜欢车子的孩子,他对车子的种类、外形、功能甚至是构造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在自由活动时间中,每天都有许多孩子围着听他讲关于车子的故事。教师在捕捉到这一现象之后发现“车子”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内容很广,可以满足所有儿童的不同需求,于是“各种各样的车”这一班本应运而生。

(2)品读童需,思考可行

在生成班本特色活动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成为班本特色活动!当教师捕捉到幼儿兴趣之后,还要进行价值识别,对儿童的已有经验、问题需求、本土资源对儿童发展的价值等进行分析,从而来确定班本是否可行。下面以“家乡的水稻田”为例来具体阐述我们的做法。

①问卷调查,了解已有经验

班本活动非常关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历,倡导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以个性化地发展。虞永平教授曾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理念与思路》中指出:“经验是课程的核心,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因此,在班本开展前期,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小组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全面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思考班本是否可行,在可行的基础上再支持和引导他们获取更多新经验。在“家乡的水稻田”班本活动前期,关于水稻田,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呢?老师和孩子们共同设计了一张问卷并进行了调查。

②部分幼儿的问卷调查

a.已有经验:水稻田里有很多水,旁边有花,还有小鸭子、小鸟。问题:水稻田里为什么会有小虫子在吃小苗苗,农民伯伯为什么会在田里面打水枪?

b.已有经验:我没有看见过水稻田。问题:水稻田里有水吗?有蝴蝶吗?水稻长什么样子的?

c.已有经验:我看到过水稻田,是一根一根的,中间有一条条泥土做的小路。问题:水稻田为什么有这么多水?会不会淹死?它长大了会变成稻谷吗?

③梳理后的幼儿经验汇总

a.幼儿的已有经验:我没有看到过水稻田。水稻田很大,长方形的,一块一块的。水稻田是黄色的,稻谷也是。水稻田里有很多水,还有草、小鸟、小鸡、小鸭。水稻田里有虫子。水稻是农民伯伯种的,长大以后就是大米饭。

b.幼儿的问题兴趣:水稻田有多大?水稻田里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农民伯伯是怎么种水稻的?长虫子了怎么办?怎么施肥的?水稻田里有这么多水还需要浇水吗?水从哪里来?水是什么颜色的?稻田为什么需要水?秧苗会不会淹死?种子是怎么变成稻谷的?稻谷就是大米饭吗?

《指南》指出:“活动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选出来,发展最有益生活的经验。”通过对幼儿已有经验的调查、问题需求的识别,我们发现“水稻田”班本不仅关注到了幼儿的现有水平,又看到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发展愿望。

2.2 活“学”——班本推进策略

班本推进的过程是以儿童为本、师幼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也是两者互补互助,动态构建、深入学习的過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提倡实施形式的多样化,同时关注新的问题及需求,及时生成新活动,支持儿童深度学习。

(1)多样学习,使班本活动充满“活力”

班本推进遵循多元联动、动态学习的实施原则,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倡导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①“做”中学

“做”中学是指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直接体验、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发现,解决问题。

【案例】“失败”的播种

针对问题清单中“稻谷扔到泥土里就会发芽长成小秧苗吗”,孩子们想做实验来寻求答案。于是成立小组、收集材料、观察探究、表征记录孩子们开始忙活起来了。为期近两周的实验,一百颗种子只有5颗种子发芽了,于是孩子们说这是一场“失败”的播种,但是他们在分享实验结果的时候说:“把种子直接撒在泥土上,照着太阳,大部分的种子都死掉了,因为种子发黑、发霉了,只有很少5颗长在比较湿的泥土的地方的种子发芽了,芽儿起先是白白的,长着长着才会变成绿色的……”

活动中把100多颗稻谷撒在泥土里,每天早上大家都会给它们浇水,中午给它们晒太阳,有的时候晚上回家之前再浇一次水,可是过了好几天,它们就像睡着了一样,一点动静也没有。过了10多天,有些种子变黑了!我想它们肯定是要发芽了,因为土豆发芽之前就是会变颜色的!越来越多的种子变黑色了,还长出了细细的毛。老师说,这些种子都死了,不会发芽了,大家都很伤心,都不愿意来看它们了。又过了10多天,笔者发现有5颗种子长出了白色的点点,点点慢慢变成长长的了!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师,大家都来看了,原来这次是真正的发芽!

实验后孩子们还跟家长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种子的发芽跟泥土、湿度、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为后面活动的推进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观察活动的游戏性增强,幼儿更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幼儿活动的兴趣提高。夸美纽斯谈到“兴趣爱好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幼儿激发学习动机、获取认知、发展能力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生成活动的基础。抓住幼儿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追随这种兴趣将其引入更多活动中,这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

②“玩”中学

“玩”中学是指以游戏为载体进行学习的过程。

【案例】挖沟渠大赛

在班本推进过程中,幼儿在沙水区玩起了“挖沟渠大赛”的游戏,他们自定规则:把沙池当作稻田,设置沟渠的起点和终点,把水从起点引流到终点,沟渠才算成功。于是爱玩爱挑战的男孩子们蠢蠢欲动,查资料、看视频、做计划,第一次失败,分析原因,调整,再做计划,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到最后终于成功了!一次次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水的流动与沟渠的深浅、宽窄等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解决了“沟渠里的水是怎么流到水稻田的”这一问题。

通过一次次实验操作,孩子们最终知道了比赛成功的方法:沟细一点;水要流动;沙越来越低即挑战成功。孩子们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有些孩子还从中学到了很多技巧和方法。甚至提出了很多我们都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孩子收获超出游戏几倍的经验,这就是班本活动的意义,也是现行幼儿教育的目的。

学习不能枯燥无趣地去学,没有一点娱乐,幼儿只有在游戏中学习,才能更好、更容易接受,才会更容易学会、明白其中的知识,因为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凭这一点,也可以说“玩中学”的重要性。

3 多元发展,“学”有所成——收获与思考

班本特色活动的实践,真正践行了“儿童为本”的课程观,不仅激发了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快乐探究、小组合作、分享展示等活动中,促进了探究、记录、表达、创造、合作、分享等能力的发展,而且形成了求实认真、助人为乐、解决问题、想象创新等学习品质,让儿童真实地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在班本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课程意识加强了,一次小小的谈话、一个有趣的问题,教师都能从中发现课程的价值,进行教研;家长在参与、协助、评价的过程中也是收获满满,不仅亲历了孩子的发展,增进了亲子情感,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班本活动的实践促成了儿童、教师、家长的多元发展,让每个人都学有所成,受益匪浅。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幼儿园澞和苑分园)

猜你喜欢
水稻田班本树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家乡的白鹭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树叶的不同称呼
一片树叶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杂草化学防治效果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熟悉的米,奇妙的稻——课程叙事:我们的班本课程“稻”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