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标准视域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建设研究

2023-06-02 12:31庞爱玲
焦作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职教

庞爱玲 田 甜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我国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一批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助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高职双高工程”建设中,“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发挥情况被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1.职业教育双师标准出台的背景及内涵

聚焦职业教育发展,2019—2022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其中,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认定标准、队伍建设等问题被多次提及。近年来,在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方面的文件中,强调了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应不低于50%,建议职业院校应将教师的双师素质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强调,鼓励各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到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培训中[1]。

不难看出,之前的文件多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了规划,并没有具体的标准。通过调研发现,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省份甚至不同职业院校对“双师型”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了“双证书型”“双职称型”“双素质型”“双能力型”“双融合型(双证+双能力)”等不同提法。

梳理之前关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层面虽然没有出台具体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但是却为“标准”的制定做了很好的铺垫。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出,“积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关系方面,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协同创新”的要点,并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特别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可以说,职业教育已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2022年10月,《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标准(试行)》的出台,响应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对“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范围进行了规范,对认定的基本标准进行了明确,畅通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发展路径[3]。

2.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体系缺乏顶层设计

近年来,国家围绕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与此同时,各省教育厅和职业院校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加大了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实施了“国培”“省培”“校培”和“教师顶岗实践”等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方面仍然存在缺乏战略层面设计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现有的培养培训措施与教师发展需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不高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由于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参差不齐,导致好的资源变成职业教师的负担。

2.2 教师“入口”唯学历

在教师招聘方面,尽管“职教20条”考虑职业院校的特点,提出教师招聘应从具有一定(3年以上)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的相关人员中选拔,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职业院校90%以上的专业教师均来自综合大学或普通师范大学,来自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占比不到10%。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近两年职业院校教师招聘信息中,均未看到教师应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要求,对有3年以上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的要求也基本没有体现,更多的是强调硕士及以上学历层次,普遍存在典型的“唯学历”现象。

2.3 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基本依靠岗后企业顶岗实践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省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现状,进一步为省教育厅、省政府提供更好的决策建议,助力我省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课题组设计开展了“河南省职教教师教育调查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789份问卷,数据显示,91%以上教师均来自综合大学或普通师范大学。2018年以来,职业院校新进教师的学历要求均在硕士及以上,而硕士招生基本都是学术型硕士,更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相对薄弱。所以,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升基本是依靠岗后的企业顶岗实践。

2.4 “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不统一

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出台之前,由于高校师资管理方面对“双师”的理解存在分歧[4],所以,各省各高校在“双师”认定方面标准不规范、不统一,有些是参加过国家级或省级“双师”培训即可被认定为“双师”,有些认为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可被认定为“双师”,有些则须同时有“高校讲师职称”和“企业中级职称”的身份才可被认定为“双师”。甚至出现几年前参加过教育部认可的国家级“双师培训”,已被认定为“双师”,而现在不再被认定的现象。种种情况,均是由于之前没有全国性相对规范的、具有指导性的评价标准。

2.5 “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不清晰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基本走的都是职称评审这一渠道,主要在教科研、职称、职务上获得提升,在专业技能方面,学校没有设置一定的提升渠道,大部分教师的发展路径是不清晰的。甚至由于教师职称评审和学校“双高”“优质校”等建设对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要求,使得一些职业院校教师为“有企业经历”而去实践,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达到通过实践提升职业技能的目的。

3.“双师”标准视域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创新建设思路

3.1 加强顶层设计,重新定位职业教师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相当,但类型不同。《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第一至四条明确提出,“职业院校教师要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加强课程思政,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要扎实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入合作;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中及时融入‘三新’”。这些内容体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时代对职业“双师”的基本要求。因此,从教育部到各省教育厅,都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重新定位职业教师。

3.2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培养制度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紧跟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依靠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国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提升[5]。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我国必须积极建立职教和普教相互融通,职业学校的专业化教育与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并重,建立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等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中职和技校;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职、职教本科、硕士职业教育、博士职业教育。

3.3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提高职教师资入职水平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职教师资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认证标准》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建设进行了规范:各省、各地区需要优化布局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优质高职学校(“高职双高工程”建设院校、“优质校”等)积极联合师范院校合并(转型),升级为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或者在综合性大学设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开设职业技术师范相关专业。

3.4 完善职教教师职后培养制度,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职教师资在师德师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科学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需要对接行业企业,了解企业岗位设置、技术要求等,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职业教育教学,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各职业院校要积极落实5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系统设计培养体系。政府要积极引导,特别要加大“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的系统培训[6],真正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知识+技能”水平,满足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双师型”要求,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3.5 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畅通教师个人发展路径

从国家层面,教育部出台了“双师型”标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作为指导性文件,指导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的双师认定工作,对接职称评审的初级、中级和高级,相应设置了初级、中级和高级“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从各省级、自治区层面,改革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在国家指导性标准基础上,应充分认识并合理利用“双师型”教师认定、考核、聘用等相关的评价标准,突出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结合师德师风、教学和企业实践经历、个人业绩等,完善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7]。

从职业院校层面,在“双师型”级别认定、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工资认定等方面,以政策为导向,完善工作机制,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职业发展、高水平教师培养等一系列政策,畅通教师的引进与个人发展。具体操作中,应拓宽人才选聘渠道,既强调高学历的专业性、知识性要求,又强调行业、企业实操的技能性要求。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等,并将其作为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晋级、职务提升等的依据,畅通教师个人发展路径,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水平。

从校企合作层面,建议建立校企双向流动制度。结合当地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行业、企业特色,积极探索校企命运共同体合作方式,建立当地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进行“双转双换”机制,形成良好的校企“互聘”制度。

3.6 积极打造创新团队,辐射带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批德技并重、结构合理、创新协作的高水平创新教学团队,需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方面与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与应用方面找到有机衔接点。通过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培养职业教育真正需要的好老师;通过打造典型“双师”团队建设范式,示范引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8]。目前,不少职业院校通过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工作室建设等方式,积极拓展“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探索出有效的职校师资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路径。在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涌现出很多优秀案例,例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夯实‘三维’成长基石 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 德技并修 打造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各职业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接地方经济发展、行业产业特色和职业教育特色,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创新性“双师型”队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的深度融合,创新推进“岗课赛证”工作,强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4.结语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的出台,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进行了规范,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双师”标准视域下,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完善职教教师职后培养制度,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积极打造创新团队,辐射带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职教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