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娜
(焦作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我国职业教育历史悠久,主要以亲子制、合同制,学徒制和行业学徒制等形式进行。19世纪中期,一批有识之士创办了福建船政学堂等实业学校,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诞生。职业教育始终与国家命运、家庭幸福紧密相连,肩负着造福人民、求真务实的历史责任。
进入新时代,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中的突出地位。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是科技兴国、人才兴邦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和保障,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地区劳动力过剩和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和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高度期望,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由此,我国逐步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建立了从中职教育到本科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推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职业教育,为培养合格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1]。
2019年2月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政策与措施,其中第一项是健全和完善国家职业教育体系,这表明了党和国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坚定决心。2019年4月,我国公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纲要,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并提出了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教学大纲,以及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任务说明和工作重点。2019年12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公告,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和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解读,旨在积极争取在法律层面确立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1.3.1 不断推进和拓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以及校企合作,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组建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集团,不断加大产教融合方面的改革力度,全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职业教育管理的主体、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2015年,教育部成立了新的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重新修订了《中高级管理人员职业目录》。2017年,我国发布了一些关于推进和拓展产教融合的意见,不断强调要重视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改革,让教师融入社会,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去。随后,国家又发布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旨在解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持续性问题,如积极性低、参与度低,解决校企合作机制、合作协议不规范、教育工作者效率低下等难题。
1.3.2 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
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鼓励建立全国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必要人才技术技能增长的需要,完善共同教育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学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我国发布了在教育机构实施“学历证书+若干专业水平证书”制度的试点方案,将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水平证书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培训改革,实施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以此认可、积累和转化学习成果。
1.3.3 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实施方案》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健全经费投入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2]。
一要不断增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能够免学费、就业好的优势,吸引更多高中年龄段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从而填补高中教育阶段的缺口,不断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大学适龄人口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就读,推动当地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变,从而满足社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高等教育就业率。同时,要清醒认识到人口下降的趋势,切实控制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推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二要加强对技能人才进行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以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想满足未来十年中国对技能人才规模和质量的迫切需求,仅仅依靠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毕业生是不够的。要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在职业证书培训和资格证书培训中的重要作用。职业学校应加强向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能力,将职业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人才教育基地,以提高职业学校的竞争力。
首先,在结构方面,应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水平,丰富职业教育的类别,保持普高与中职相近的招生规模,在办好专科层次高职基础上,大力发展应用型技术类大学,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人才。
其次,在效率方面,要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获得双证书的比例。高等学校应开辟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为社会急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设立或改革相关专业,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
再次,在质量方面,要持续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与科研交流,加强对优秀科研成果和研究人员的奖励,创新职业教育和科研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国际比较、研究和协同创新,通过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创造出效果突出、合作深入的多种形式的国际化职业教育;试点地方国际化模式,建立国际培训联动机制和国际合作平台,完善国际化保障机制。
最后,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从投资来源、投资结构、投资水平三个方面改革职业教育投资体制,提高职业教育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率,建立生均资助和生均资助国家标准,提高职业教育生均资助水平。
企业既是职业教育的责任承担者,也是职业教育的受益方。推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举办,可以落实企业对职工培训的经费支出,不断缓解职业教育经费不足、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3]。
目前,焦作市中等职业学校22所,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品牌示范学校2所,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2所,省级特色学校4所,高等职业院校6所,“双高”项目建设学校2所。近年来,焦作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探索,扎实推进,积极实施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努力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在河南省率先推行校企“双元育人”培养模式,形成了以高职院校为引领,中职学校为基础,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覆盖各县(市)、体系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近年来,焦作市政府非常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相继出台了《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焦作市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2021—2025)》等一系列文件,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以促进焦作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各县市区相继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成立职业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了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各部门在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程中的任务和责任。
焦作市以发展民办高职为先导,形成了完备的中高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焦作市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领域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焦作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河南省焦作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在焦作市一次性投入5000万元以上的民办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办学规模达到36个教学班,且符合国家建校标准的学校,按照管理权限,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奖励,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办法》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民办学校项目提供土地使用和水、电、气、暖等优惠政策,对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的民办教育项目,实行政府贴息贷款等更加优惠的政策。可以说,这些扶持民办学校的优惠政策激发了民间资金投入职业教育的热情,促进了焦作职业教育的发展。焦作工贸职业学院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成功引入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设立分校,黄河交通学院也将主校区迁至焦作市境内,形成了从中职、技校到高职专科、本科的综合性地方职业教育体系。
为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支撑产业发展、提升竞争力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转型示范市建设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焦作市人民政府出台了《焦作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了要设立激励机制以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要求各级政府定期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督导,对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学校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根据建立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的省级标准,结合焦作市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示范校、特色校创建活动,在河南省率先推行“双元育人”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示范校、特色校创建活动,初步形成了以高职院校为引领、中职院校为基础,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体系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中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就,关键在于政府的主导。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模式,各级政府都有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为实施职业教育协调管理提供组织保障,政府制定和实施的职业教育政策及措施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民生的重视,职业教育在改善民生中的意义逐渐凸显出来,地方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职责的功能与作用日益彰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各种因素,贫困群体后代往往也难以摆脱贫困,从而产生了贫困的“马太效应”。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贫困地区落后的根源不是物质匮乏,而是人力资本匮乏。教育对于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脱离贫困的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可以突出其功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提高生产力,职业教育可以对劳动力产生直接影响,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救济式扶贫”是一种短期、不可持续的扶贫方式,不仅在“思想”上会产生“挤出效应”,而且在劳动力市场上也会产生“实实在在的”的“挤出效应”,减少劳动力供给,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挤出效应”,提高就业率。
通过“救济式扶贫”脱困的人群,抗贫能力较弱,返贫的可能性很大。相比之下,发展职业教育不是追求物质保障,而是赋予贫困人口“造血”功能,帮助他们利用所获得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改善生活条件,从而能够摆脱贫困。研究表明,教育水平越高,职业脆弱性越低,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的方式来影响职业脆弱性,从根本上说,教育比改善易受贫困影响的其他措施更具可持续性。
当人口可以自由流动时,即当人们能够根据市场自主决定是否流动时,职业教育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在从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国家到国家的人口迁移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是农村到城市的迁移。提高教育水平可以增加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可能性和非农就业的机会[4]。
一要加强焦作市职业院校与科研机构、普通高校之间的协作创新。要鼓励高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和探索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机制。
二要鼓励焦作市职业院校与优秀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高端人才。要激励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推动优秀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准的职业院校,培养一大批服务于前沿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型人才。
三要汇集吸收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积极打造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开展国内外交流和项目对接,完善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师认证体系,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一要不断拓展思维,提升高职教育理念,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强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持。不断推动焦作市中职学校与中小学校协同发展职业教育、职业体验、劳动教育等;在高等教育阶段,推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在课程整合、学分认证、转换等方面的探索。
二是要实施学分制,落实办学自主权。探索将专业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内部薪酬分配权、利润处置权下放给职业院校,赋予其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聚焦政策着力点,全面推进科教融合。深入推进和改革焦作市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育人方式和保障机制,重点培养高精尖技术人才。扩大科技和教育的集合圈,不断形成高水平科技成果,服务焦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5]。
一是要持续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既要盘活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应用于教学,又要不断扩大资源供给,增加优秀课程资源,采用“共建众享”模式,形成一大批优质教育资源。
二是要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立职业产业技术更新的动态监测,注重问题预警和成效追踪,解决教育、就业、企业技术滞后等问题,切实提升职业教育科学化水平。
三要通过数字技术建立终身技能学习平台。开发适合成人学习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并形成资源平台,以满足实际学习需求。
四要立足数字化平台,有效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深度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完善评价科研体制,加快科研成果生成和转化,建立全覆盖、运行顺畅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焦作市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未来还可以通过培养高水平职业教育领航者、加强制度创新、深化科教融合、建设智能职业教育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焦作市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