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艾青的《绿》一诗被编入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现代诗”为核心,这一名词是第一次以文体概念出现在教材中,故学生需初步了解其相关特点。教学时,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炽热、自由的情感以外,还要基于想象,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欣赏诗人以优美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所构筑的绝美“画卷”。那么,现代诗到底应该教什么呢?
1.咀嚼语句,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教师无论教什么文体的课文,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应是现代诗教学的主要手段,要读出现代诗的节奏感、韵律感。诗歌短小精悍,语言极具表现力,我们更要通过咬文嚼字,读出诗歌背后的情感。
2.激活思维,展開想象,感受现代诗的意境美。诗歌,寥寥几笔却能搭建起一个磅礴的世界,其蕴含的丰富想象空间正是儿童最擅长去描绘的世界—— 他们总能以创造性的想象来诠释未知。所以,在进行现代诗教学时,我们正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架空的虚拟世界中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展现童趣、童真。
3.习得鉴赏诗歌的方法。比如,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会教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以及书后的注解等了解诗意,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现代诗教学也是如此。假若只靠诵读去触摸文本情感,学生往往会因为现代诗凝练的语言而望而却步。因此,朗读时,我们需引导学生内化诗句语言,如吃饭喝水一般逐步“消化”,将诗句与生活情境对照结合。如此,学生读诗时才能入情入境,才能带着自己的体验去鉴赏诗句意蕴,读出属于自己的诗歌情感。
4.积极充实自身。诗歌的学习是一个内化吸收的过程,积累得多了,我们才能在某一个生活场景中,巧妙地借诗歌来表情达意。学习现代诗,不仅要学技巧,还要深入地挖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文化素养的提升与审美情感的高度升华。
1.以“诗”读“诗”。以“诗”读“诗”,就是从诗歌的外壳—— 语言入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语言,欣赏语言。比如,第二小节的教学中,我故意打乱颜色词,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这些绿是有顺序的,每一行的绿,颜色越来越淡了,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严谨性。可是,随后作者却出其不意地来了一句“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原因是什么呢?学生会想,也敢想:就像这绿一样,是任性的,是恣意的。现代诗歌的语言也是这样自由的。这一部分的教学正是以读来触摸诗歌的语言文字,用心灵去感受诗歌中所包含的自由、快乐的情感。
再如,第四小节的教学,我主抓三个动词,让学生透过动词去想象:此时,这些绿像什么,他们在做什么。我让学生用朗读来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力量,感受绿的和谐、有序、有趣。
2.以“诗”引“诗”。诗是诗人个性化的创作蓝图,是一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诗人是互通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当学生带着丰富的遐想描绘身边的事物时,他们往往会用一些特别童趣、特别新奇、特别自然的语言表达,如果稍加整理,可能会诞生一首首清新隽永的诗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学生更愿意尝试写诗,以“诗”引“诗”就是用已学习的诗歌引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挥其创造的潜能。
课题导入时,我播放了绿意盎然的画面,以吟诵含有“绿”的古诗词和自创的文字诗《绿》为引,带领学生进入绿的意境,在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图片导入、古诗导入,这其实仍是比较传统的导入方式,而我根据“绿”的字形、字义编了一首原创的文字诗《绿》,这在诗词教学的导入环节中并不常见。中华汉字源远流长,象形、形声、会意、指事……祖国的文字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这样一首文字诗的创编,让我觉得更亲近了我们的母语。基于学生层面,我希望这首有趣的汉字诗能让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现代诗歌教学,理解诗歌本身的内涵固然重要,但学生的创造与想象更不容小觑。做一回小诗人,二次创作诗歌,这是一个内化吸收与思维迸发的过程。学生用其开放式的思绪品读现代诗所展现的诗情画意,也感受到了创作带给自己的无尽快乐。
我着眼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评价与反馈,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促进课内与课外的联通。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话说,还要学会接着学生的话说。学生的每一处回答,我都能够进行及时评价,强化了评价的导学、促学作用。我的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咬合,学习完课文后,我以板书进行反馈。板书就像是一幅“阅读地图”,它融合了我的现代诗教学思路,从而对学生起到指点引路的作用。教师的指导体现在课堂反馈中,教师的反馈得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实效性,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到现代诗韵律之美、想象之丰、意境之深、情感之沉,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进而尝试透过诗歌来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像诗人一样想象,像天才一样思考。”诗歌教学始终存在着可教与不可教的问题,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应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性灵。轻叩诗歌门扉,开启想象之旅,这便是我对“本色”的现代诗教学的思考。※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