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教学中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2023-06-01 06:52徐一波
语文建设·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习目标

徐一波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昆明的雨》;学习目标

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文教学艺术的实质,是合宜的教学内容的有效实现。”[1]教学内容的合宜取决于学习目标的精确。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的明确阐述。就当前的散文阅读教学而言,即便是同一篇课文,不同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往往也会不同,随之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也不尽相同。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为例,谈一谈散文阅读教学中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一、学习目标存在的问题

以下四个案例是笔者从网络和教参资源中查找到的,其中的学习目标如下:

案例一:(1)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2)把握文章的抒情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并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

案例二:(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2)感悟作者的情感。(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案例三:(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情感。(2)引导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3)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兴趣。

案例四:(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3)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生活中发现情趣。

综合来看,这四个案例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忽视课程标准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阐释:“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务必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逻辑思维的提升。通过研究案例发现,大多数教师确定学习目标时不参照课程标准,仅依赖于网络资源、教学用书或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而定,还有少部分教师主要参照课本内容。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备课存在随意性和盲从性。教师往往凭借个人经验或者模仿、借鉴他人来确定学习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却很少运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

第二,混淆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教学目标面向的是教师本人,可以使用教学专业术语,不要求学生看懂;学习目标面向的则是学生本人,以学生为中心,使用的语言必须准确、具体,能让学生明白意思。上述四个案例中的学习目标,或多或少都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成了决策者和执行者,学生则沦为被动的接受者。这些目标是以教师为中心、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服务的,并未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

第三,拔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统编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这让教师在确定学习目标时,总希望面面俱到、难以取舍。实际上,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注意三个基本维度:内容理解、形式理解和语言理解。[2]其中内容理解是基础。然而案例三中的学习目标设计,把“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情感”作为起始目标,忽视了学习的循序渐进。案例四前两个目标的设定也有同样的问题。

二、学习目标的确定

基于对上述案例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建议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遵循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根本依据,学习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石。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精准的学习目标,对后续的教学实施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第四学段在“阅读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厘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昆明的雨》教学的宗旨就是语言的学习——学生要去揣摩语言的内涵,想象语言的留白,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在描写景物中表情达意,从而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去叙事、去抒情。

第二,深挖教材内容。教材承载着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当然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就没有任何边界可言。文本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并非每一种解读都是允许的。[3]充分解读文本,需要教师考虑教材的编排等因素,关注单元导语、预习提示、课后习题和阅读提示。《昆明的雨》选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文章都是作者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物、事和自然风情,学习重点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的散文特点。教师可以先从上述要求中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然后再把选定的学习目标与本课的教学要求相结合,从而确定本课的學习目标。另外,教师还要关注文体特点。《昆明的雨》是一篇极富韵味的写景抒情散文。散文具有形散神聚、以个人抒情为主、小中见大、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等文体特征。因此,把握汪曾祺先生散文的特征应该成为学习目标之一。

第三,把握真实学情。精准的学习目标,直达学生的学习成果,必须考虑学生“能不能”“会不会”“怎样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考虑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起点、学习难点等因素,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预设的学习效果。学生七年级时已经学过散文,基本能够把握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到了八年级,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在设计《昆明的雨》学习目标时,教师就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前三篇文章时已经掌握了哪些阅读散文的方法,是否积累了一些与文章及作者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能否充分借助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能否在反复的阅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第四,规范目标叙写。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把握教材与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情境的真实需要,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目标的要素必须完整。叙写目标时要表征清楚行为主体、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二是目标叙写要求可测。行为表现所采用的动词要求具体、可测、操作性强,切忌宽泛、无法评价和测量。在分解语文课程标准与目标叙写的过程中,会出现行为动词与学习内容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要根据教材解读和具体学情进行整合叙写,确保目标叙写的准确性与可测评性。以《昆明的雨》的目标叙写为例:

根据目标规范叙写的原则,本课的学习目标叙写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所写的昆明的雨和雨季相关的景物的特点,明确本文的选材角度——凡人小事。(2)圈点批注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汪曾祺先生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3)借助拓展资料,了解汪曾祺先生对昆明的独特感受,体会作者的深厚感情,进而明确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4)课后自主阅读《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等文章,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散文的独特韵味。

三、学习目标的实现

1. 整体感知环节

这一环节的实现依赖于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所以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读“菌子”“鲜腴”等生字词,理解“鲜腴”“密匝匝”等词语的含义。然后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1)昆明的雨有何特点?(2)作者是通过写什么来表现雨的这些特点的?(3)作者写的这些景、物、人、事是惊天动地的吗?和昆明的雨又有什么关联?通过问题式的学习任务,学生在朗读课文、跳读课文中,明确了昆明的雨的特点以及与这雨相关的景物的特点,从而达到目标(1)。

2. 品读赏析环节

散文是个体情怀的见证。对于散文阅读教学,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中指出:“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作者的独特认知情感融为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散文的精妙处,阅读散文的动人处,在于细腻,在于丰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4]因此,学生要反复品味散文语言,去体会、想象与补白。教学《昆明的雨》时,教师要精心设置教学情景,努力营造与本文相适应的教学氛围。教学片段如下:

师:近日,西南联大校友会为纪念汪曾祺先生诞辰102 周年,决定主办一场名为“雨中昆明”的摄影展。假如让你担任此次采风的记者,你将选取哪一组镜头参选呢?(屏显)同学们,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自读课文的学习中,旁批和阅读提示是我们学习的两大抓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想一想我们可以围绕哪些主题开展采风活动呢?

生(齐):滋味的美、景物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

师:现在请各位小记者跳读文本,选取你心中最美的镜头,并配以一段解说文字。可以参照这样的示例:我最想入镜的是______,文中句子______,写出了______,所以我感觉这是最美镜头。(屏显)

生:我最想入镜的是昆明的牛肝菌。文中第七段,“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这里作者运用了很少的文字,简洁有力地写出了牛肝菌便宜又好吃的特点,让我非常想尝一尝,所以我感觉这是最美镜头。

师:你真是一个小馋虫。小记者们,这份美味需要我们沉浸在朗读中涵泳品味,我们在读的时候语速要——

生(齐):缓慢一点。

师:滑,嫩,鲜,香,这四个字的停顿要——

生(齐):长一些。

师:“很”这个字也要加一点拖音。请大家读读试试。

(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

师:朗读是我们感知散文的一把钥匙,因为理解得透彻,所以读得这样有味。当时的昆明处于战乱之中,联大的学子们只能吃糙米烂菜,但是到了雨季,只有到了雨季,只有这牛肝菌才可以改善一下,所以当然要细嚼慢咽好好享受一番。现在请同学们驻足在那段岁月里,一起慢慢咀嚼。(生齐读)

口诵心惟,是学习散文的一条重要途径。以读代讲,是教学散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对于优美散文的理解,不能依赖教师的讲解分析获得,而是依靠自己的品赏玩味领悟。[5]在这一环节,学生精读片段,圈点批注,通过个读、齐读、自由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到作者平淡有味的语言风格,从而达到目标(2)。

3. 感悟情感环节

读散文要抓住思想感情,这也是散文教学一以贯之的一个重要策略。散文是抒情文学,读散文抓思想感情,就等于抓住了散文的灵魂、核心。如果抛开“作者思想感情”这一灵魂、核心,去另外寻找文外之意、题外之旨,就是舍本逐末,乱发偏颇之论了。[6]本文题为《昆明的雨》,作者却从一幅画写起,引出昆明的雨,又写到了雨中的点点滴滴。文章看起来有些散,但无一不渗透着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这一关键点呢?笔者借助了文章的写作背景:

1939 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一待就是七年。求学、读书、写作、泡茶馆、喝小酒、谈天下。在这里他结识了良师益友,牵手了终身伴侣。有着浓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说,昆明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四十多年后,他还多次千里迢迢重访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于是,在1984 年他写下了这篇散文《昆明的雨》。

然后顺水推舟,直接追问:此时此刻,作者想念的仅仅是昆明的雨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不是,还有作者曾经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最后总结:“正是作者的这份喜爱和想念串联起本文的景、物、人、事。这就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至此,达到目标(3)。

4. 拓展延伸环节

为更全面地体会汪曾祺散文的独特韵味,笔者推荐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等文章。学生可利用阅读课的时间进行展示交流。

综上,散文阅读教学中学习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教师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深挖教材,考慮学情,精心设计,有理有序地实现学习目标,散文阅读教学就会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试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意志的培养
编织英语课堂交往的经纬线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
数学学困生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