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利 朱琴霞
乡土资源都是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的真实内容。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观察缺乏主动性、目的性,对事物的认识较肤浅。因此,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好身边的乡土资源。
(一)归类梳理
1.美丽的自然景观资源。海盐地处杭嘉湖平原地区,濒临杭州湾,有中国十大园林之一的绮园,有远近闻名的南北湖,这里群山青翠、空气清新、茶树飘香、葡萄诱人……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妙的景物,都能触发学生的灵感。
2.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社会生活包罗万象,身边习以为常的一些人和事,发生的一些新鲜事,都是写作的好材料。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与生活,記下驻足的一个镜头、喜欢的一样特产、倾听到的一种声音、感兴趣的一则本地新闻等。
3.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乡土资源还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等。海盐是一座千年古城,乡土习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海盐滚灯、骚子歌、灶头画等。另外,海盐名人辈出,中国杰出的出版家、教育家张元济,中国当代漫画家张乐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等都是海盐人。
(二)建资料库
笔者引导学生自备素材积累本,欣赏人文景观,游历名胜古迹,收集民间俗语,品尝特产小吃,建立丰富的乡土资料库,积聚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资料库内容有图画、照片、观察日记、实物等,并进行每周一次的积累本展示交流。展示形式有课堂口头介绍、课外小组合作交流、张贴于教室学习墙、展示实物、播放视频等。
(一)制订习作训练计划
根据三年级语文教材的习作编排,笔者结合乡土资源可利用的时间、季节等诸多因素,在开学初就制订出该学年“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有效习作教学”的计划。
1.单元习作训练计划。
在安排习作教学计划时,笔者首先考虑的是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作文,是否能结合乡土资源进行习作教学。从上表中不难看出,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16次单元习作训练,笔者有7次是结合乡土资源进行教学的。可见,乡土资源的利用在习作训练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自主作文训练计划。在教学中,笔者还穿插设置小练笔,特别是结合海盐的四季特点,适当进行训练。比如,结合春游、秋游活动游览南北湖、绮园等,夸夸家乡的美景;结合种花种草、种菜种果、饲养小动物等活动,让学生以“我做小农民”为主题写作文;到了腌制一口茄、大头菜的时节,让学生一起品尝,写写“我是小小美食家”的作文。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写出的作文内容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3.“日记接力赛”训练计划。进行专题作文训练时,笔者主要采用“日记接力赛”的形式,即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大家轮流写。比如,在写完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后,还可让学生进一步写写家乡的传统文化,包括海盐的过年习俗、民间传说、典故、奇闻趣事等。再比如,4月“甪里香”茶叶采摘的季节,让学生欣赏茶园风光,去看看茶农们是怎样采摘、炒制茶叶的,让他们自己试着采摘和炒制茶叶,然后记下自己的劳动过程。采用“日记接力赛”的形式,既能有效地进行习作训练,又能让学生从其他同学的习作中获得信息,相互对照,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习作能力提高了。
(二)形成多种习作训练模式
1.观察记录式。结合优质的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笔者围绕习作目标,教给学生方法与步骤,让他们更有条理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以观察家乡的特产为例,引导学生细致、具体、深入地观察特产的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并进行丰富的想象。笔者鼓励学生打开思路,自由行文,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由于学生仔细观察过,描写时就能根据蜜橘的生长过程,运用拟人、比喻等写作方法,从外到里对蜜橘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尝试种植,并记录生长过程,这样,学生对特产的了解会更全面、更深刻,观察记录的效果就会更好。
2.资源引路式。丰富而有特色的乡土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学生习作能力的开发提供了“土壤”。表达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通过分析、认识、提炼,把优质的乡土资源素材凝聚到文章中去,这一过程就需要靠感悟去开发、消化、利用。笔者从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自然,关注社会,并将活动中的照片、图片、视频在课堂中展示。巧用优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使作文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
如,学生游览了绮园后,在课堂上一一展示材料,包括绮园的古树、九曲桥、假山等照片,写生的作品,甚至还有捡到的树叶等。由于学生亲力亲为,印象深刻,而这些直观的材料,又能唤起学生的回忆。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学生加深了对绮园的印象与了解。
在独立描写前,笔者先让学生欣赏优秀习作范文,分析他们是如何描写绮园的。学生学习、欣赏范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分析、讨论范文是如何表达对家乡风物的赞美的。有的学生认为按照游览顺序写作,可以把绮园介绍得更清楚;有的学生认为抓住自己喜爱的景点来描绘,更凸显绮园特色;有的学生认为用上好词好句来描写,就能把绮园描绘得更美。
笔者让学生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自己试着来撰写关于绮园的作文,唤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学生也用自己的妙笔,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习作(节选)——
习作1:眼前是一个碧绿的水池,水面上波光粼粼,锦鲤鱼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习作2:微风拂过那一排杨柳,轻柔得像仙女的绸衣。
习作3:一走进绮园,好像来到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瞧,这里有银杏树,那里有香樟树,还有千姿百态的藤。
绮园有很多美景,假山、九曲桥、湖水、石头、百年古树……学生挑选了感兴趣的几个景点重点描写。读着这些优美的语段、个性的表达、灵性的书写,读者也被这美景陶醉了。
3.专题训练式。学生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乡土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每个学生的习作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写出立意不同、新颖独特的作文;多方面选材,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以求构思新、表达巧。
如,笔者引领学生进行“我爱家乡美”等多项专题作文训练。每周一个主题:采自然景观之美,赞家乡物产之丰、抒习俗风情之趣等。(见下图)在进行习作专题训练“赞家乡物产之丰”中,班级全体学生去南北湖采摘了橘子。同样的活动,学生选材的角度并不一样,这从题目中即可看出:《采橘乐》《那一片橘林》《蜜橘娃娃的自述》《橘乡情》《金色的海洋》等。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抒发情感,达到新课标的“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的要求。
综上所述,笔者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这一活水,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寻得了习作教学的蹊径,并优化了教与学活动。学生写作信心增强了,兴趣浓了,作文思路激活了,写作角度新、内容广,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描写家乡的作文。未来,家乡海盐会以更加宏伟的规划蓝图吸引着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书写家乡,也会让学生更加热爱家乡。※
(作者单位:陈群利,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向阳小学;朱琴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向阳小学望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