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力秋,刘桂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神经外科,北京,100078)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1]。便秘已成为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卒中后便秘的发病率在30%~60%[3]。便秘不但会影响患者肠胃消化功能,还可能因排便时血压和颅内压升高导致脑卒中复发。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院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注重将中医护理特色技术与临床常见病症相结合,其中针对脑卒中后便秘采用循经穴位按摩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1 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应用循经穴位按摩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8 岁,主因“突发言语含糊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 天”以“急性脑梗死”收入科室。急诊头部CT 示:未见出血。头部核磁共振提示:左侧底节区新发脑梗死。入院证见:神志清楚,言语含糊,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无发热等症。查体: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 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Ⅳ级。中医证见:神清,言语含糊,面白,少气懒言,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舌淡苔薄腻,脉象细弱。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5年;2型糖尿病病史15年,口服药物控制;便秘。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型;西医诊断:急性脑梗死、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便秘。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循经穴位按摩治疗。干预后患者便秘症状缓解。
患者入院第4 天,主诉入院前一天及入院后至今未排便。有便秘病史,平时4~5 d 排便1 次,排便过程困难,疼痛,大便干硬。中医证见:神清,言语含糊,面白,少气懒言,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大便秘结,腹部胀痛,有肠鸣症状,患者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腻,脉象细弱,夜寐不安,情绪焦虑。
2.2.1 穴位按摩: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操作前反复搓手,使手心保持温热状态。顺时针轻按腹部1 圈,顺时针运用八卦掌手法按摩腹部30圈。选取天枢穴、大横穴、大肠俞穴、支沟穴。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大横穴: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大肠俞穴在第4腰椎棘突旁1.5 寸处;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按摩手法:拇指端点法:点按每个穴位30次(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指中节,以拇指端着力于施术穴位上,前臂与拇指主动发力、进行持续点压);换拇指揉法:揉按每个穴位30 次(以拇指指纹面置于施术穴位上,余四指置于其相对或合适的位置以助力,腕关节微屈或伸直,拇指主动做环形运动,带动皮肤和皮下组织)。最后推拿手法收带脉。反复搓手,放置于患者脐上及脐下数次。1次/d,7 d为1个疗程。
2.2.2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关心安慰患者,向患者讲解便秘的危害性,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帮助养成每日晨起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进行缩肛运动及肛门按压,通过排便训练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有利于大便排出。
2.2.3 饮食指导: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宜顾护机体津液、养阴润肠为基本原则。嘱患者多食富含粗纤维且色泽鲜艳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韭菜、菠菜、芹菜等)、红颜色(柿子椒、西红柿等)、水果(香蕉、火龙果);多食粗粮纤维成分高的食物,可增加食物残渣,从而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多食蜂蜜、芝麻、核桃、酸牛奶等,此类食物有助于使粪便软化,利于排泄;每日饮水量≥1 500 ml,还可将梨、苹果等榨汁分多次饮用;告知患者在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防止因大口吞咽造成空气进入患者的腹部导致腹胀;忌食烈酒、浓茶、咖啡、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荤腥厚味的食物。
根据相关指标评定护理干预效果:①数字疼痛评分法(NRS)标准:0 分,无疼痛;1~3 分,轻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10 分,重度疼痛[4]。②排便频率评分标准:1~2 d 排便1 次,计0 分;3 d 排便1 次,计1 分;4~5 d 排便1 次,计2 分;>5 d 排便1 次,计3 分。③Bristol 大便性质分级及评分:分为 7 个等级,分别为I 型( 粪便呈分散坚果样) 、II型( 粪便呈现腊肠样或硬结状)、III型(粪便呈腊肠样,表面有裂缝)、IV 型(粪便表明较为光滑,呈现柔软样腊肠便)、V 型(粪便为软团状)、VI 型(糊状便)、VII 型 (水样便)[5]。IV~VII型,计0 分;III 型,计1 分;II 型,计2 分;I 型,计3 分。④每次排便所需时间评分标准:<10 min,计0 分;10~<15 min,计1 分;15~<25 min,计2分;≥25 min,计3分。
经过治疗后,患者疼痛感、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改善。见表1。疗效评价根据症状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6]: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00%。本例患者疗效指数为100.00%,治疗有效。
表1 排便相关指标评定结果
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卒中后卧床、水分及纤维素摄入不足、饮食和排便习惯的改变以都会导致卒中后便秘的产生[7]。Cheng 等[8]认为抗高血压药、脱水药是脑卒中后便秘的影响因素。卒中后便秘会导致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等风险增加,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生活质量[9]。
中医认为脑卒中病位在脑,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基本病机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窍闭神逆、神不导气。支沟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调节三焦之气,三焦之气通畅则肠腑通畅,便秘得愈,主伤寒结胸、热病汗不出、霍乱呕吐、口噤不开[10]。张智龙等[11]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观察研究证实支沟穴具有良好的调气通腑作用,与中枢穴、大横穴配合使用,既可治疗便秘,又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气血失调[12]。大肠俞穴归太阳膀胱经,有调理肠道、强壮腰膝、理气的作用,主治消化道类疾病,对腹痛腹胀、便秘、阑尾炎等均有很好的调理效果。李清记等[13]研究中也指出因脾肾虚亏、肠失温润形成的便秘,可对患者腹部大横穴、天枢穴按摩,可有效缓解症状。杨璐等[14]的研究中也显示,按摩天枢穴具有梳调肠腑、理气行滞的功效,帮助患者改变便秘,在其他研究中也提及天枢穴、足三里穴等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位。
本文总结分析循经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便秘1 例的效果,应发挥发挥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特色优势,结合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便秘症状。但本文仅为个案报道,可进一步开展循经穴位按摩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和机制研究。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