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姣姣 曹红宝 张哲
摘 要:以陕西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93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21份,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进行评价。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进行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利用因子分析将问卷中提取的19个变量综合成9个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项Logit回归建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评价模型。模型结果显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处于“一般”阶段,与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完全一致。
关键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子分析;多项Logit回归
中图分类号:O2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23)02-0085-09
收稿日期:2022-07-14
作者简介:惠姣姣,女,陕西临潼人,宝鸡文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数学建模研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突飞猛进,“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传递深厚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提高其保护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1]。而现如今,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势撞击,一些依靠家族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已成为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已引起各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丁元竹[2]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加大对非遗文化政策保护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创造条件支持非遗文化的开发利用等,旨在使非遗文化事业和非遗文化产业得到健康发展。丁琦等[3]指出陕西省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前列,非遗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经济效益,但仍存在开发手段单一、资源分配不集中、市场开发滞后以及开发艺术性、创新性、特色性、功能性欠缺等显著性问题。刘春宁[4]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充分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同欢等[5]指出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特色明显、内容丰富、分布广泛,但同时也存在非遗项目发展不平衡、缺乏专业的非遗保护人才和非遗传承人等诸多问题。
综合已有文献,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时间尚短,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定、政策、文献还不是特别完善。鉴于此,本文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出发,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构建评价模型对其传播現状进行评价。
1 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着眼于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研究,利用问卷网制作调查问卷,对陕西省常住居民发放932份“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21份。根据问卷的特点,将问卷数据导入SPSS 22.0软件,采用Cronbachs α 系数[6]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见表1。
通常,Cronbachs α 系数越高,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越高。由表1可以看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很好,实测回收的数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以将其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测评工具。
1.1 大众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
本文首先采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法[7],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表2是大众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的统计数据,由表2可知,86.64%的被调查者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了解的,其中非常了解占10.21%,比较了解占35.39%,一般了解占41.04%。同时,有11.51%的被调查者不太了解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85%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
1.2 大众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愿
表3是大众传承、表演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意愿的统计数据。由表3可以看出,90%以上的被调查者有传承、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愿。
1.3 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
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如何,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
表4是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程度和重视程度的统计数据。由表4可以看出,超过一半(62%)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地政府宣传比较到位,32.90%的被调查者认为宣传一般,5.1%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宣传不太到位或不到位;69.17%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比较重视,3.79%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地政府不太重视或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因此,要想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非遗文化传播更深、更远。
2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评价模型
要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进行精准量化研究,首先要构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问卷”中提取影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19个因素,设19个因素对应19个变量,将这19个变量依次记为X1,X2,…, X19,以此构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变量名称见表5。
下面,关于这19个变量,建立基于因子分析[8](factor analysis, FA)和多项Logit回归[9]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status of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DICH)评价模型。
2.2 因子分析(FA)
由于变量过多,在建模时为了避免“维数灾难”,需对921组样本数据的19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以达到降维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 22.0 对921组样本数据进行FA分析。在进行FA分析之前,需要对19个变量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莱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调查涉及的19个变量的KMO值为0.924>0.9;在Bartlett球形度检验中,近似值为5 273.427,自由度为183,检验的显著性p 值为0.000<0.05。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结果均表明19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较高,非常适合进行FA分析。
基于SPSS 22.0对19个变量的数据进行FA分析,得到FA分析的总方差解释见表7。通常,FA分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5.00%时,便认为对应的因子具有良好的解释原始信息的能力[10]。前9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5.846%,即前9个因子解释了75.846%的原始信息,这说明前9个因子能较好地反映19个变量的信息。
FA分析的碎石图见图1。第1个因子到第9个因子的特征值曲线非常陡峭,在第10个因子之后,特征值的曲线较为平缓。这说明在利用FA分析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19个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时,效果很好,即前9个因子能较好地代替19个变量的信息。
前9个因子与19个变量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8。
选取的9个因子记为F1,F2,…,F9,则9个因子与19个变量X1,X2,…,X19之间的关系为
2.3 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
利用多项Logit回归分析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影响因素,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作为因变量(Y ),FA分析得到的9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其中,Y为属性变量,包含3个类别,1,2,3类分别代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消极、一般、积极,3个类别的比例分别为6.1%,54.7%,39.2%,显然,Y的结果分布均匀,可建立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
利用R语言软件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得到表9所示的参数估计表,在表9中列出了各因子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影响系数,是多项Logit回归中非常重要的结果。
由表9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不同现状对应各自变量的系数不同。自变量F4,F6,F8,F9的Wald检验[11]的p >0.05,说明这4个自变量不显著,在建模时需将其剔除。由此可得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β 0r(r =1, 2, 3)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3种不同传播现状对应的截距项;β1r,β2r,β3r,β5r,β7r(r =1, 2, 3)表示3种不同的传播现状与显著的5个因子的交互影响。在建模中,默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为1时作为参照,因此传播现状为1时,默认效应为0,即β01=β11=β21=β31=β51=β71=0,模型中其余各参数详见表9。最终,可得本文构建的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为
其中:U =exp(0)﹢exp(﹣2.169-1.791F1﹢0.507F2﹢0.317F3﹢0.388F5﹢0.362F7) ,
V =exp(0.517-1.270F1﹢0.178F2﹢0.302F3﹢0.365F5﹢0.241F7) 。
为了对本文建立的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12]进行分析,得出表10的模型拟合信息表和表11的伪R 2数据表。
在表10中,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的似然比检验[13]的p <0.05,说明模型通过了似然比检验,模型具有统计研究意义。
考克斯—斯奈尔R 2、内戈尔克R 2与线性回归模型中的R 2[14]解释结果类似,该值越接近于1,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麦克法登R 2的值介于0.2~0.4之间时,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表11结果说明基于FA 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能够较为精准地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进行评价。
为了评估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绘制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见图2。
在图2中,ROC曲线可以定性描述所建立模型的准确性,ROC曲线越靠近左上角,则说明模型误判率越低、评估性能越好。为了定量分析,计算ROC曲线下方的面积,即AUC值。AUC值越接近于1,则模型分类效果越好。
由表12可以看出,本文建立的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中,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3个类别的AUC值均大于0.85,这一结果说明该模型准确性较高,模型构建良好。
最后,将利用该模型预测的分类结果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问卷”中“您认为目前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处于什么现状”这一问题收集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的精度,得出如表13所示的混淆矩阵。
由表13可以看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处于“一般”阶段。同时,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现状的3个类别的预测正确百分比可知: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为
这说明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合理有效,能够较为精确地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进行评价。
为了明确本文建立的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的建模流程,绘制该模型的流程图见图3。
3 结语
为了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进行精准评价,本文构建了基于FA和多项Logit回归的SDICH评价模型,模型结果显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处于“一般”阶段,且模型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与问卷反映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这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结合前文所做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工作,依据模型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出以下建议:(1)发展壮大民间传习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渠道多样化;(2)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承意愿;(3)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节目形式,使其现代化,避免审美疲劳,展现其独特魅力;(4)当地文化局应增设展演平台、增加展演频率,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观众参与感;(5)当地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支持、规范、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前进,鼓励民间组织的合法演出,推动民间文艺表演团体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 丁元竹. “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相关政策措施研究[J]. 管理世界,2020(11): 22-35 .
[3] 丁琦,周丹,张潇文.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市场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0(12):82-83.
[4] 刘春宁.探究非遗价值 助力乡村振兴:以凤翔泥塑为例[J].百花,2021(9):67-69.
[5] 同歡,李舒婷.关于陕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和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J].百花,2021(5):69-74.
[6] 游雅媛.认知诊断Cronbachs α子系数属性信度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
[7] 倪瑞,孙尚信,周翔武.数理统计法与传统倍数法进行特高品位处理的比较及建议[J].世界有色金属,2020(1):251-253.
[8] 齐丹丹,张淦为.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影响力实证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7):38-41.
[9] 周茜.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居民幸福感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10] 张文彤.SPSS 20.0统计分析高级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1] 韩猛,唐亚男,白仲林.因子模型门槛效应的LM和Wald检验及其统计性质研究[J].统计研究,2020(11):106-115.
[12] 张莹,李瑶瑶.浅谈分布数据的χ2拟合优度检验[J].高等数学研究,2021(4):40-44.
[13] 胡纯严,胡良平.如何正确运用χ2检验:生存资料的似然比检验和六种非参数检验与SAS实现[J].四川精神卫生,2021(5):398-403.
[14] 李厚华.立足教材 注重相关指数R2体现数学素养:浅析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R2及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6):108.
【责任编辑 牛怀岗】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anxi Province, taking the permanent residents of Shaanxi Province as the survey object, 932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of which 921 were valid. Firstl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impl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 simpl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applied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anxi Province.Then, the 19 variables extract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 are combined into 9 factors by factor analysis(FA). On this basis,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cation in Shaanxi Province is established through multiple Logit regression. Th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munication statu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anxi Province is in the “general” stage, which is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simpl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haanxi Province; factor analysis(FA); multiple Logit reg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