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梅
关键词:Photoshop;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1引言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進课程的思政建设,完善专业培养体系的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想辐射效应,保证人才培养方向与质量[1]。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为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为此,我校开展了有关思政专业教育路径的校本研究项目,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把思政工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媒体制作软件”是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计3学分,共48学时,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并存的专业技能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自媒体的常用软件,重在掌握Photoshop软件操作以及图形图像编辑、海报设计、LOGO设计、包装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美学艺术修养。
2学情分析
“媒体制作软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课程,目前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积极性欠缺,学习动力不足;(2)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方式生硬,教学实施与思政目标脱节,学生参与度不足,思政教育效果不明显等。在“立德育人”教育理念下,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师思政意识薄弱,思政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课程思政教学难度大,涉及课程内容的调整、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以及寻求思政教学的评价方法等,大部分教师安于目前的教学节奏,不愿意冲破屏障重新开启全新的教学形态,再加上长期以来专业课授课教师的教学关注点侧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尚未深入挖掘“媒体制作软件”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
2.2思政元素融入的方式生硬
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方式比较生硬,容易形成说教、生切的局面。“媒体制作软件”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性,思政元素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模式融入,如何精准切入,都需要授课教师深入思考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2.3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欠缺
“媒体制作软件”课程偏重于实践操作,专业性强,实践项目案例仅有能力要求并没有思政目标,教学大纲中也缺少思政元素的指导,缺失融人对应的思政元素的工程案例。因此,制作包含思政元素的实践教学案例是本课题的重点研究问题。
3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媒体制作软件”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首要解决的是确立思政教学目标问题,如何从德育教育中提炼思政元素,辨析课程思政建设的精神内涵,并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形成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借助超星泛雅平台,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媒体制作软件”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应与时俱进,将思政元素融人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做学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教学设计体系如图1所示。
3.1重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媒体制作软件”课程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Photoshop理论知识传授、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培养,还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以满足新时代产业结构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知识层面上,须掌握基本工具、图层及图层样式、图层蒙版、通道、滤镜等知识内容:在能力方面,须具备设计海报的基本技能、设计包装盒及公益广告设计的基本能力:在素质教育方面,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3.2全方位融入思政内容的混合教学模式
基于超星泛雅平台,上传全方位融人思政内容的项目案例教学资源,有效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1)课前:教师依据“媒体制作软件”的教学章节,通过超星平台发布章节的单元学习任务单,上传线上视频学习资源和课件资源,这些资源也作为任务点:学生根据任务单的要求梳理相应章节的课程内容,看完相应的学习资源即完成了任务点,并根据讨论话题进行分组讨论,从而自主完成线上学习。
(2)课中:通过平台反映的学生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堂集中授课解决共性问题,以项目案例教学法,具体演示实践技能。学生自行组队开展小组讨论,翻转课堂式教学手段促进小组协作交流,分层教学实践满足个性化需求,最终以作品方式呈现学习效果。先通过简单案例,让学生掌握基本实践能力,再通过复杂案例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进阶式的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品的评价以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的方式,打破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形式。立体化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学生会自行去查阅文献,参考他人优秀作品,将优秀作品的精华集中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这种进阶式案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课后:每堂课后都会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海报设计、包装盒设计、公益广告、画册设计、期刊封面设计等不同类型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课后作业练习,鼓励学生积极查阅各类型名家作品,吸收能量,触动自己灵感,发挥创新意识,结合题目要求,设计出行业主流元素作品并上交到平台上。除了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外,校企合作的广告公司技术骨干也参与作品的考核,主要对评价作品行业主流元素的应用、创新性等进行点评。
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在“学中做,做中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通过融入不同思政元素的案例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媒体制作软件”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得到显著提升,作品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3.3构建高度契合的思政项目教学内容
挖掘与“媒体制作软件”课程思想契合度高的思政故事,以此導人教学内容,是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2]。融合的思路是根据思政德育目标进行案例资源整合,整合多个项目案例实现一个思政德育目标,既实现了能力目标,也实现了思政目标,而且融合的方式不生硬,如盐溶于水的形态,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培育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讲完图层样式、滤镜和海报设计的理论知识后,通过工程项目案例进行实践能力的教学,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介绍茶品种、茶和礼节、茶和艺术、茶文化特性等相关知识,并依据“茶”相关的内容制作有关“茶文化”的海报设计。针对中国特有的文化国画“水墨画”,介绍作画工具(笔墨纸砚)、国画的技法、国画的艺术特征和山水画、花鸟画的区别,并为“水墨画——山水画”设计画展海报的案例。通过讲解如何设计“茶文化”海报和“水墨画”画展海报,既提高学生设计海报的实践技能,同时能增长学生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使其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达到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的思政目标。
色彩运用和抠图技巧是Photoshop软件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广告中以人物代言的形式居多,随意将他人照片抠取出来用在商业广告中即侵害了他人的肖像权,由此引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在日后的工作中不得随意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广告宣传,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做到遵纪守法,具备职业道德。
本文共列举了6个思政目标相关的项目案例,学生在掌握相关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达到了各自的思政德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在学习通平台(超星)上传理论知识的资源(如PPT、实践案例),采用了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详见表1)。
3.4建立多维度的学习效果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关键是考查学生能否“知行合一”,与专业知识的考核相比,其复杂度和难度都大大提高[3-4]。通过“媒体制作软件”课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教学过程记录、行为学观察给予学生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并利用反馈,形成学习效果过程性和结果性考核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反思。改进”的路径。如表2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体系和表3学习效果结果性评价体系所列。
4结束语
紧紧围绕“媒体制作软件”课程思政的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树德育人”思政教育总目标,发挥学科专业特点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合思政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多维度的考核体系评价学习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在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提升民族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修养,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进取、不断超越自我。在后续的课程建设中,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引用广告设计行业真实订单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结合客户需求,设计更专业的作品,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