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提升低年级精读课文教学实效

2023-05-30 09:35王田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纸船小熊松鼠

王田军

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编写都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十分清晰,既便于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也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突破。然而,低年级单篇的阅读课教学如何精读,教学资源如何整合困扰着当下很多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以课文《纸船与风筝》为例,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并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落实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

一、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提升阅读力

《纸船与风筝》是二年级上册第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其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生字以扫清阅读障碍,为下学期学习默读做好准备。那么,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学生该如何猜读呢?文中的“筝”“抓”“愿”等都是形声字,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造字特点引导学生猜测读音。“鼠”字的识记,教师可让学生采用一年级下册的识字方法:观察文中小松鼠的插图,根据外形判断出这种动物是松鼠,也就猜测出“鼠”字的读音。“幸”字则可以结合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词语,学生可以从词语“幸福”里猜“幸”的读音。这些猜字法既是对低年级识字方法的总结,更是对学习生字新词的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运用这些方法不仅能认识更多的生字,也可以提升读文速度,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力也会随之提升。

二、拓展延伸阅读的材料,形成理解力

本文中“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和“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两句,从语用的角度看,“漂哇漂”“飘哇飘”两个词语的重复强调了动作的重复,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并与课文内容对照,发现“漂”和“飘”表示的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此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已学课文《坐井观天》中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将其改写成“小鸟飞呀飞”等创设情境交流讨论,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感受纸船漂流和风筝飘荡的过程其实就是松鼠与小熊友谊建立的过程,认识到友谊能给人带来快乐的道理。

三、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训练表达力

表达力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课文中松鼠和小熊因为吵架而“每天折一只纸船”“每天扎一只风筝”的语句提供了一个训练表达力的点。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什么他们每天折一只纸船,每天扎一只风筝”引发学生思考,并在小组活动中畅所欲言,体会松鼠、小熊对伙伴的思念,对陪伴的向往。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内阅读与课外生活相勾连,引导学生回想生活场景,通过仿写表达自己对于“思念”的认识:时间就像一株小嫩芽,它慢慢地长啊,长啊;时间过得很慢,就像蜗牛爬一样慢……学生从中不仅发现了文字背后的秘密,也增强了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关联生活学习的场景,发挥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纸船与风筝》一文中有很好的啟发想象力的训练点:“他们俩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教师第一步应当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和小熊为什么小事吵架,小组内发挥想象,讨论并猜测原因。第二步关联生活—— 你曾经为什么小事和好朋友吵架?指名言说,换位思考。在这样的头脑风暴中,学生对语文阅读、身边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更加乐于观察生活,彰显语文课程的开放与活力。同样,教师可以在指导课后选做题请学生替小熊在风筝上写一句话时也采用这种方法——将学生的想象植根于生活情境,再联系自己曾经写过的有关祝福的话语说一说,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和生命,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语文学习由此插上想象的翅膀,与课外的日常生活互相关联,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阅读品位。

五、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习力

儿童学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阅读力。《纸船与风筝》是一篇极好的以课内阅读为切入点整合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培养学习力的课文。教学本课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折纸船、搭风筝支架,让学生体会动手的乐趣。随后与科学课整合,在水中放纸船的实践活动中,师生共用探究纸上涂油后,折的纸船不湿水的原因,体验动脑的快乐。课文学完后,师生共读《魔法手指》,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营造爱读书的良好班级氛围,享受师生共读、同伴共读的快乐。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篇阅读课文的闪光点,运用好已有资源并加以整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拥有良好的阅读方法与习惯,从而让学生徜徉在阅读的海洋中,快乐且充实。※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习友路小学)

猜你喜欢
纸船小熊松鼠
纸船
小松鼠
松鼠
小熊
松鼠
松鼠
纸船
可爱的小熊
探秘“纸船承重”
纸船湖面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