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婷婷
“任务链”一词用于语文教学中,是指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几个相互关联、并列或递进的活动式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
相比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教学,“任务链”的教学优势突出:首先,任务的完成基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中有所收获;其次,在“任务链”上的每一个小任务要求单一、指向明确,因而,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新鲜的任务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其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最后,“任务链”的设计往往伴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以真实地、有深度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实现学生“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等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1.教学内容。以九年级上册必读书目《水浒传》中林冲人物故事为例,具体教学内容为:通过梳理书中有关林冲的重要情节,理清他的人生轨迹,结合听说读写的方式走进文本深处,从三个小任务深入探究本书“官逼民反”的主题以及林冲的人物形象。
2.教学方法和目标。本课采用“任务链”驱动法。课前,教师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有关林冲的不同任务,这些任务构成了对林冲人物形象研究的“任务链”。各组学生根据要求,在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经过组内讨论、协商,完成阅读任务,最后以文字作品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而教师所设计的“任务链”就是以林冲的人生轨迹为主线,探讨他一步步落草为寇的原因,进而理解本书深刻的思想内涵。
3.教学时间。本节课容量很大,涉及了读写结合的培训、表达能力的培养、演讲能力的训练等。为确保每一个环节可以落实到位,六个小组的任务可以精简为三个大任务,即“娓娓道来展林冲”“绘声绘色演林冲”以及“词句品味赏林冲”。
4.教学过程。“任务链”分为三个关联紧密的环节: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
任务前(课前2周)。
(1)全班共同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林冲的章节(第七至第十二回、第十九回)。
(2)六个小组由教师分配重点研读章节,形成小组课题研究方案,并撰写研究成果。
(3)小组成员就方案认真展开阅读,利用网络、书籍等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
(4)小组完成汇报材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
(5)每组选出代表发言,排练汇报节目。
(6)选出主持人,要求其根据活动流程提前写好串词。
【设计意图】“活动前”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师生共同阅读有关林冲的章节,为进一步开展小组活动奠定基础。该环节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林冲的整体印象,防止后面学生仅关注本小组的活动内容,将章回之间的内容割裂开来。其二,小组任务。该环节中小组成员通过交流、讨论,在深入研究任务的基础上确定汇报的主题和汇报的内容,并撰写研究方案,再按照方案写研究报告。这两个任务的设计意图均为让学生深入文本,认真阅读,为课堂汇报活动提供准备。
任务中(40分钟)。
任务一:娓娓道来展林冲。
该项汇报任务由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完成。第一小组谈林冲与高俅的关系,借机讲述林冲所处的黑暗社会,为下面全面解读林冲做铺垫。
第二小组紧承第一小组的研究内容,以访谈形式,深入林冲内心,探寻他在娘子被调戏后的心路历程,体会他性格中软弱的一面。访谈由主持人与扮演林冲、林娘子和陆谦的学生组成,重在探究林冲的悲惨遭遇。这也为林冲被逼上梁山埋下伏笔。
任务二:绘声绘色演林冲。
第三小组是将高俅设计引林冲误入白虎堂的情节改写为课本剧。后面表演的成功基于对该部分内容的细致理解,包括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理解、社会背景的深刻认识,还基于所有组员对剧本的创作。通过读、写、演三个环节,学生充分感受了林冲悲剧的人生,以及林冲和鲁智深的深厚情谊,同时该部分也为他不得已落草为寇的情节蓄势。
第四小组展演的是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部分的展演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林冲作为枪棒教头的高超武艺,同时看到林冲的人生貌似迎来了转折点。
任务二主要是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名著,感受人物形象,探究林冲被步步逼上梁山的发展轨迹。这种改编名著的方式,实则为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而寓教于乐的汇报方式,也让学生深入了解了这部分的内容。
任务三:词句品味赏林冲。
第五小组探讨了经典回目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和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这两章中最有意义的三个微型话题,分别是:说说情节设置之妙;谈谈风雪描写之妙;面对陆谦的一再陷害,解读为何林冲“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学生与文本沟通,与作者对话,在理性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感性认识,进而促进个性化感悟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第六小组以名师小讲堂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对“火并王伦”这一关键章回的理解。首先由一名组员讲解“火并王伦”的情节,并提出在选文《林冲水寨大火并》中不乏大量生动的描写,组员们畅谈喜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此外,他们还引导在场所有同学关注《水浒传》中有关火并场面的描写,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进而引导大家思考,火并之后林冲选择晁盖而不是自己当首领,由此探讨出林冲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整个“任务链”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从课前学生的任务准备到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充分展示了“任务链”在支持学生深度阅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循序渐进的任务驱动以及阅读成果的展示,学生的阅读状态渐入佳境。
任务后(5分钟)。
总结上课内容,各小组客观评价自己小组的表现,并为自己小组拉票,全班同学评选最佳小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1.任务活动基于文本。“任务链”的设计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完成阅读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任何活动的展开都必须紧扣文本。有关《水浒传》阅读教学的任务,都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开展,避免了为刻意追求活动的趣味性而忽视学习的系统性的问题。“任务链”的教学克服了静态分析文本的沉默单调,更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品质。
2.任务选择“少而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对于初中生,一个课时的任务量不宜安排过多,否则学生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活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而,在《水浒传》的名著阅读推进中,一堂课上只安排了三个任务,让学生精心准备的内容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得到展示,进而在课堂上能充分锻炼学生的采访、应答、演讲等能力。
3.任务具备“层进性”。“任务链”中的每一个任务的难度是适宜的,因而在《水浒传》阅读教学的任务选择上,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同一层次的任务容易让学生的学习滞留于原地,不利于渐进式提升。因而在实施了“讲—演—品”的“任务链”教学后,学生通过初读感知、改写剧本、品析语言三个环节拾级而上,不仅把握了林冲的人生轨迹,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听说读寫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