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国伟
【摘要】实验图象的分析与处理在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学生没有好的技巧和方法,即使面对正确的图象信息也不能很好的得出结论,势必对实验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热学实验的图象为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去领悟其中的内涵,也同时培养绘图、识图、析图等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热学实验;析图
在热学实验中,我们平时经常关注的是如何设计实验和操作的过程,而忽视了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特别是图象的绘制、分析与处理等,其实对实验中图象的分析是实验的关键所在,结论的正确得出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热学实验题的图象的分析与处理是学生普遍感觉棘手的问题,但对热学实验的图象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在考查热学探究实验时,可能单独从某个实验的角度进行考查,也可能会把几个重点实验综合起来进行考查.无论是哪类的实验,都要正确掌握绘制、解读、识图、析图等,要能区分各图象的含义,特别是在一个图象中涉及了熔化、沸腾、凝固、比热容等时,需要对这一综合图象进行分段研究,认清每段线所表示的意义,从“一波三折”中找规律,析过程,得结论.因此,对于图象的“分析与处理”问题是有待于解决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图象的分析与处理问题呢,现以一道热学实验这类问题为例进行分析解读:
例题(2022·辽宁营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中甲图所示.每隔相同的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为使冰块均匀受热,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冰的温度为___________℃.
(3)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第6min,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0~4min升温比8~12min升温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如图丙是冰溶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___________℃.熔化过程中冰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丙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___________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AB段比热容与CD段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_.
(6)若实验进行4min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此时熔化过程___________继续进行(填“能”或“不能”).
分析此题是一个热学探究实验,对器材的选择、安装、测量器材的读取、图象的分析与处理等都进行了考查,同时还考查了比热容等综合知识.而此题重点考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在给定的图象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此题重点在对图象的解读与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图象的含义.
(1)组装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原则,保证酒精灯、试管及温度计处于适当位置,所以要理解“适当”的含义,这样才能确定如何固定铁圈、铁夹和铁杆这些器材的位置,因此应先固定C位置;固体应选择颗粒或粉末状,为了使其受热均匀,实验效果更佳.
(2)热学实验是离不开对温度计的考查,包括操作使用和读取,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读取温度时,首先应注意液面在零刻度的哪个位置来决定零上还是零下,然后看好分度值,以零刻度为起点进行读数,此题液面在零摄氏度之下,因此读数为-3℃.
(3)首先要認识绘制的是冰熔化图象,横坐标为加热时间,纵坐标为温度,因此通过图象可知在0~4min段属于固体升温过程,此时状态为固态;在4~8min段与横坐标平行,属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一直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因此说明此固体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8~12min段属于液体升温过程,此时状态为液态,虽然属于同一物体,但其状态不同,导致加热时间相同时,加热升温不同,即吸热能力不同,因此0~4min升温比8~12min升温快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
(4)由于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BC段.熔点为0℃,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使冰的内能增加,因此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5)在如图丙所示的图像中,BC段为熔化时间,不断吸热,因此内能增加,故时间越长其具有的内能越大,同时说明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AB段为固态,CD段为液态,加热时间相同都是4min,并且冰熔化成水时质量不变,而通过图示可以看出AB段升温10℃,CD段升温5℃,升高的温度为2∶1,根据Q=cmΔt可知,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可知冰的比热容为水的比热容的二分之一,因此冰与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2.
(6)4min后为冰的熔化过程,熔化时应不断吸热,若停止加热,则熔化停止,因此此时熔化过程不能进行.
答案(1)C ;碎冰.(2)-3.(3)固液共存;保持不变;晶体;水的比热容大.(4)BC;0;大于.(5)小于;1∶2.(6)不能.
点拨通过上例的分析不难发现图象分析的重要性,此图象属于温度—时间图象,“一波三折”更是这类图象的特色,从状态、温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查,识图显得格外重要,可以把此图象分成三段,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注意温度的变化,来判断物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折点的意义和折线的区别的理解更是难点,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如何去分析和解读.
通过这个实验及其拓展问题,不难看出实验中的图象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一个图象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也可以把多个热学实验结合在一起,比如把冰熔化实验和水沸腾实验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这样通过对比的方式把知识融合,也可以把整个初中的热学知识,比如内能、热量、比热容和热值等知识贯穿于练习当中,使实验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总之,对于热学探究实验类的图象问题,基本都属于温度时间图象,如果是绘制图象类,要根据表格中数据利用描点连线法正确绘制图象,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而对于给定图象类,要明确其属于哪类热学图象,要明确所探究的实验目的,另外读懂各段的含义,即要学会解读、识图、析图等,从而针对图象信息进一步处理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