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物理学中的“轻”字

2023-05-30 10:48:04唐炎铭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轻杆

唐炎铭

【摘要】“轻”字是科学的抽象,理想化的模型,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理解.结合四则典例,作一分析探讨,以使学生理解清楚“轻”字的含义,构建正确的物理模型,突破“轻”之难点.

【关键词】轻杆;轻环;轻丝绸;轻板

轻杆、轻环、轻丝绸、轻小球,是物理学中常见研究对象,都牵涉一个“轻”字.在理解清楚“轻”字的含义后,才能构建起正确的物理模型,顺利求解.

1轻杆

轻杆的理解有两种,一种为轻杆的重力不计,另一种为轻杆的质量不计,当轻杆可以自由转动时,一般不计重力,当牵涉到能量时,一般质量不计.

例1如图1,为两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为可绕O点转动的轻杆,轻杆的重力不计,AB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在图(a)(b)中的受力分别为Fa、F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a=Fb.(B)Fa>Fb.

(C)Fa

分析对题图中的A点受力分析,由图a可得,Fa=Fa′=2mgcos30°=3mg.

由图b可得,tan30°=mgFb′.则Fb=Fb′=3mg,故Fa=Fb,答案选(A).

点评轻杆重力不计,轻杆可以自由转动,轻杆上作用力一定沿杆,判断轻杆弹力后,研究A点的受力情况即可求解.

2轻环

轻环往往不计重力,对于轻环问题,一般根据轻环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然后利用受力分析解决问题.

例2如图2,在竖直平面内,存在一个固定的光滑圆弧,轻环a和轻环b套在圆弧上.将一根轻质细线穿过两个轻环,并在两端分别连接一个小球,小球的质量都为m.再将一个小物块用光滑挂钩挂在圆环a和圆环b之间的细线上.待到系统平衡后,圆环a和圆环b之间的距离正好等于圆弧的半径.则小物块的质量是()

(A)m2.(B)3m2.(C)m.(D)2m.

分析如图3所示,平衡时,细绳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mg,且两侧组线对环环拉力相等,由于环为轻环,故固定圆弧对环的弹力方向一定平分a环两侧细绳的夹角.由于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根据几何知识,可得:θ1=θ2=θ3=30°,α=120°,设小物块质量为m1,根据三力平衡,有m1g=F1=F2=mg,故m1=m,(C)选项正确.

点评解决本题的突破口为:轻环a和b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沿半径方向,根据受力分析,该弹力一定平分两绳的夹角,从而得到各个角的关系进而求解.

3轻丝绸

对于轻丝绸问题,丝绸的质量不计,因此,丝绸上的作用力大小必定相等,这是解决该类问题的突破口.

例3如图4,地面上固定一个表面光滑的棱柱,棱柱的两个倾角都是37°.在棱柱上面铺上一条轻质丝绸,絲绸足够长.将滑块A和滑块B放置在丝绸上,已知滑块A的质量为2m,滑块B的质量为m,两个滑块与丝绸间的动摩擦因素都为0.8.利用外力使两个滑块在丝绸上保持静止.现在撤去外力,让两个滑块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其中滑块A和B之后的运动没有运动到棱柱顶端或者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A和丝绸相对静止.

(B)滑块B和丝绸相对静止.

(C)滑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0.04g.

(D)滑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0.04g.

分析因为A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B相对丝绸向下滑动,A与丝绸一起向下滑动.(A)正确,(B)错误.

对B,有μmgcos37°-mgsin37°=ma1,解得a1=0.04g;对A,有2mgsin37°-μmgcos37°=2ma2,解得a2=0.28g.(C)错误,(D)正确.

点评物体与轻丝绸间的摩擦力一定大小相等,A与轻丝绸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与丝绸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因此B相对于丝绸向下运动,B沿斜面向上运动,A和丝绸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

4轻板

轻板有加速度时,由于轻板质量不计,因此,轻板上的合外力一定为0,故轻板所受的合外力为0与轻板的运动状态无关.

例4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块轻质木板,在木板上放置物块A和物块B,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A=1kg,物块B的质量为MB=2kg.已知物块A和物块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相同,都为0.2.重力加速度为10m/s2.现在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则()

(A)如果水平恒力F大小为1N,物块和木板都保持静止.

(B)如果水平恒力F大小为1.5N,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

(C)如果水平恒力F大小为4N,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D)如果水平恒力F大小为8N,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分析A与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N,B与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考虑到木板的质量为0,因此木板上摩擦力处处相等,B与木板相对静止,B向左的最大加速度为am=fAmB=1m/s2,对整体研究,拉力F=(mA+mB)am=3N.

当F=1N<3N时,A没有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AB与板整体向左加速,选项(A)错误;

若F=1.5N,a=FmA+mB=0.5m/s2,分析A物体,F-f=mAa,解得f=1N,选项(B)错误;

若F=4N,则A与板发生相对滑动,板对B的静摩擦力为2N,选项(C)错误;

若F=8N,板对B的静摩擦力为2N,根据a=fmB可得,a=1m/s2,选项(D)正确.

点评本题木板为轻板,B与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A与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因此B与木板间一定为静摩擦力.判断A物块相对于板是否运动,建立起运动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结语

物理上的“轻”,含义深刻,我们要举“轻”若重,把“轻”字理解透彻,即“轻”的含义是质量为0还是重力为0,质量为0和重力为0又决定了物体的什么受力特点,方能构建正确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吴晓松.一道绸带连接体的定量分析及其拓展[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3(02):24-25.

[2]陈志胜.培养模型建构能力 发展科学思维素养——以“轻”模型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11):54-56.

[3]翁石发,晏廷飞,姚彬,等.共点力平衡问题考情分析及备考建议[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2,51(01):57-62.

猜你喜欢
轻杆
有关弹力方向判定的几点说明
有关轻杆弹力问题归类解析
高中数理化(2023年6期)2023-08-26 08:37:39
解读物理学中的“轻”字
一个系统不可能自动维持平衡的力学问题
关于平衡状态轻杆受力情况题型的分析
关于轻杆上的力方向的思考
物理通报(2021年2期)2021-02-07 12:33:36
探析杆模型受力与做功的问题
教会学生挖掘模型的重要推论化解问题的难点
物理模型建构要突出过程设计
2012江苏高考物理14题要点突破
——不计质量的力学模型
物理通报(2013年2期)2013-08-18 04: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