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娜
“天地并生,万物齐一”(庄子《内篇·齐物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无不出入于自然的山水之间。从《诗经》到《楚辞》有不少自然景物的描写,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虽然大部分是抒情的起兴,但也并非以景物为主要的审美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却也不失为我国山水诗的源头,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屈原《离骚》),这些景物的描写不是以自然为主题,而是由局部趋向整体描写,把它作为抒情言志的陪衬。
一、荒野密林中的山水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后移籍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谢玄是谢灵运的祖父,谢灵运不满二十岁便已袭封康乐公,后人多称他为“谢康乐”,著有《谢康乐集》。谢灵运出身显赫,加之他自幼聪颖好学,不单多艺且博览群书,因此借着文藻艳逸而狂放自傲。谢灵运多才多识注定了他不甘屈于人下,但是他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争斗中频频失手,又陷入了一场关于帝位之争的终极权力斗争,被贬官后称病辞官隐居。文帝即位后,对谢灵运仍然颇多猜忌,并没有重用于他,只是给了他秘书监、迁侍中的职位。谢灵运不满于文学侍臣的地位,多次托病不朝,引得文帝震怒,诸臣为了迎合文帝心意纷纷上表弹劾。最终,谢灵运被纠弹徙付广州,后以谋逆罪被杀,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因为仕途迷茫,内心产生了对人生的失望和无力感,这使他将个人目光转向了山野密林。正因此自傲而郁郁不得志,最终他倾心独行于山间野林。山行登顿,郁愁潦倒;百无聊赖,千头万绪;水涉洄沿,艰难苦恨;过往种种,奔至笔端。谢灵运将玄理和山水诗融为了一体,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位山水诗作的文人。晋宋之间,许多文人雅士都在其作品中流露出弃政爱林,忘怀尘世,寄情于山水风物之中,将思辨顿悟和玄理禅佛融入自然山水之间的思想。例如,东晋初期的文人支道林,东晋末期的高僧慧远,南朝的文学家、政治家沈约等人。谢灵运作为晋宋文坛的顶级人物,自然也是玄言佛理的跃跃表达者。从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可以发现,他对自然景物有着很强的捕捉力和表达力。谢灵运这种高度敏感和自我个性的体现,其实也正反映他是刘宋时代政治仕途的失败者,同时又是深埋红尘的孤独者,在吟咏清新山水的背后,深藏的是一颗孤寂苦闷的心。
(一)灵动的山水诗
谢灵运的山水诗体现着他个人对自然景物所特有的敏锐感知能力和深刻表达力。他重现客观的自然景色,并注入他的思想情感和个人特性。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与其说是他人格化了自然,倒不如说是自然已经融入他的思想和生活,如《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他在诗中既轻易地抓住了早晨时自然景色所发生的不易被人察觉的细微变化,又能够透过笔端的文字比兴杂出,让情景通过诗句更加形象地展现出来。谢灵运刻画了幽石、清涟、新苔、海鸥、和风、乱流、初叶、春芽、夕霏、暝色等景物,这些本都是无意之物,并不会有抱、戏、和、趋、竞、收和敛等主观的动作和意识。但是,谢灵运将他们分别契合,仿佛注入了主观的情感,于是,这些自然之物便开始有了人的动作、思想、情感。
(二)由景入理,情景互融,隐显交替
谢灵运的诗,是“卒章”,也是“玄思”;是蹉跎岁月的人生写照,也是对世界消极反抗的心理状态。这一切都构成了谢灵运山水诗的又一重要内涵,是一种不同凡俗的忧患之情和悲剧意识。与其说谢灵运山水诗当中的“卒章”是在谈玄,不如说它是在抒情更为贴切,谢灵运只是将建安以来惯用的儒家理性抒情转变成玄理抒情而已。“谢公卒章,多托玄思”(沈增植《八代诗选》跋)表达了谢灵运仕途迷茫找不到出路,内心产生的对人生的失望和无力感。他的《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貌似平淡,但细细考究所有的诗句词间又极具章法,这是谢灵运在山水诗高度发展时期写下的一首代表作。诗中写了峡谷、猿鸣、山花和白云,以及山中的飞泉、林中的茂叶、曲折的栈道和奔腾的河川,可以展现诗人登高时心情的快慰。诗以“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的景物开头,以“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的玄理结尾。
二、清泉松间的山水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祖籍祁县(今山西省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省永济西南蒲州镇)。王维是盛唐时期多才多艺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和艺术家。他从小习乐,因精通乐理便少年得志,成为大乐丞。书法上,王维兼长草书和隶书,亦是大家。在王维的众多才学中,绘画则不得不提,后人尊推他为“南宗画派”之祖。
“安史之乱”成为王维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之前,他官至大乐丞;“安史之乱”之后,他被叛军所俘,并被迫接受了伪职,奉命为“新朝”谱乐;不久,两京收复,又受责太子中允。这段波折的人生经历让王维的诗词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安史之乱”前的王维,总是怀揣着天真的热情,以意气风发的姿态积极地生活着。他在《不遇咏》中写道:“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这些诗篇中或写武将英姿,或叙边戍之苦,或描写凯旋之乐,无不表现出诗人对那个盛世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诗人后期历经磨难,少了年少时的逍遥自在,多了几分愁思和离怀,如《少年行》:“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盛唐时期的王维绝对能够算得上是一位全才,不仅对各种诗体无所不长,还不断探索“乐府”“楚辞”,后世将他称为“无言宗匠”,至今所保存的诗歌数量也是最多的,如七言诗中的《伊州歌》和《送元二使安西》,五绝如《鸟鸣涧》和《辋川集》二十首等,五律中有名的是《终南山》和《山居秋暝》。除了七言、五绝和五律,王维在七律、杂言体乐府和楚辞体等方面也深有造诣。后期的王维,将理想完全托付给了“幽山”和“白云”,在松风山月里谈禅赋诗,直至终老。王维特别擅长用诗句表达景色的空间层次感,通过诗句中一两个独特的动词便可立现点睛之笔,让诗句瞬间灵动地描绘出山水景色中的错落感和立體感,如《田园乐七首》其五中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中的“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王维的诗受佛教影响非常深,王维取字“摩诘”便是体现,以至于后世人都称他“诗佛”。他不但将宗教的观念通过情感的诗句展现出来,而且能够借用佛教和禅理方法在诗歌上开创出新的局面。禅家悟境的“默语无际”被王维优美地阐释出来,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嵩山作》)。
王维的山水诗是他对山水的理解,是他融诗、禅于一体自觉的热爱,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由物向心的重要跃进,是对人生态度的再次觉醒。
三、月下把酒的山水诗人—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西南),幼年随父迁往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并在蜀中度過了少年时期。李白聪颖好学,涉猎较广,且善作诗赋,青年时便常常离家游仙问道。李白出川后娶高宗时宰相许圉师之孙女为妻,并被贺知章赞为“谪仙人”。
进入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和离京后的十三年岁月里,李白的理想不断遭到现实的无情打击,让他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切的体验。从此,他生命中的浪漫主义开始萌芽并蓬勃发展,现实主义精神也逐渐走向了旺盛。从“安史之乱”到李白离世前的八年时间,他面对了比从前更加残酷的打击,虽有很多消极的情绪,但积极自救的思想意识并没有彻底放弃。李白的诗歌,从极端的浪漫主义到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当中有积极的挥洒,也有消极的展现,但总体而言仍是以积极为主体的。诗歌中最能够体现出李白个人浪漫主义风格特点的当推《江上吟》,而《梁甫吟》和《远离别》又借用神话充分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除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李白的诗歌也带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不但有对真与善的无限追求,而且也十分注重对个人价值的完美体现。例如,“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以及“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李白的山水诗具有浓厚的个人性格特点,也是其人文主义精神的无声延续。李白根据自身主观境遇的变化,在诗歌里为灵秀的山水渲染上了不同的情感色彩。
李白完全将自己的身心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在他的各种山水诗的意境当中,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只属于他自身的个人情感特征。同时,李白也将自然山水转化为寄托情思的一种精神活动对象,从而获得某种属于自身的意义。
四、草堂花径下的山水诗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在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著名诗人杜审言是其祖父,父亲官至奉天县令。杜甫生活的洛阳是当时经济文化的中心,加之他自幼好学,七岁便可吟诗,追求功名仕途和诗名便成了他年轻时期的人生理想。
杜甫在二十岁开始游览秀丽山川,三十五岁时想凭借着自身才华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谋求官职,但求官之路并不顺遂,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在困守长安的十年间,杜甫伤怀地写下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兵车行》《丽人行》等诗,十年的困苦潦倒让杜甫从少年风发的爱国文人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此后,他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发展到了极点,在思想的成就上也到达了一个顶点。在亲身经历了战乱并目睹了因为战乱和压迫而带给普通老百姓的深切痛苦后,杜甫写下了感人肺腑的“三吏”“三别”和《春望》《北征》《洗兵马》等诗歌。
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归隐成都,盖了一所草堂,之后逐渐对乡村景物产生了兴趣,抒写了许多山水田园诗。杜甫的山水诗大多借景抒情自成一派,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所谓景随情动,情随景生,一种热爱现实人生、咏叹生命常新的悠悠情愫油然而生。
山水诗成了杜甫排解忧愁、寄托情感的对象,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深刻地寓意着国家、个人和命运之间的客观实境,是对现实人生最有效,也是最无奈的逃避。
五、柳暗花明的山水诗人—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出生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陆游的青少年时期适逢烽火连天,整日疲于奔命,因此歌咏国家统一成了他诗歌的主题。他在《书愤五首》其一中写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他度过了艰难的少年岁月,终于在秦桧去世三年后被任为福州宁德县的主簿,后来做了枢密院编修。由于北伐失利,力荐出兵的陆游被罢官,之后便在宦海中不断沉浮。他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慨叹:“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在仕途理想破碎之后,陆游对当时的国家政治的衰败腐朽及官场的黑暗有了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陆游大部分时间都在他的故乡山阴,他愿和山水自然为伍,与山野农家为伴,过上了难得的宁静、简朴且无限安乐的田园生活。由于体会过淡泊的人生,陆游更加能够欣赏山水自然带给内心的“柳暗花明”,故乡的自然景色被他巧妙地裁剪入诗,如《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山水诗里的山水、草木、鸟鱼在他的眼中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会在诗歌里赞美“柳桥”,他发自内心地喜爱炎夏的“晨雨”,他深情地注视着冬日的“落叶”,他不吝歌咏故园的“春景”。陆游用独特的笔法,让眼中的山山水水都饶有意味地流淌在他的诗歌当中,如“风微仅足吹花片,雨细才能见水痕”(《春阴溪上小轩作》),“射的山前云几片,一秋不散伴渔翁”(《暮秋》)。
陆游的山水诗,写山水、写天地、写自然、写情感,其实都是写生活在特定时代背景中的人。他对人生所持的进取态度,已在山水诗中以自然畅达的方式反映出来。
古代的山水诗,其内容不但体现人格精神,而且将古代文人的思想、家国、境遇,以及情感显现在山水诗文的侧面。不同时期的山水诗人蕴含着不同的丰厚内蕴,值得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