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说起茅山隐士,人们一般只知道陶弘景。
陶弘景,的确是茅山隐士,自号华阳隐居。他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北朝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永明十年,陶弘景辞去朝廷官职,隐居茅山华阳洞,访求仙药,炼丹养生,开道教茅山宗。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但陶弘景坚决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前往咨询,当时人称其为“山中宰相”。
除了陶弘景外,茅山还有一个隐士,他是唐朝著名诗人,姓顾,名况。顾况为什么会在茅山隐居,自称华阳山人呢?据文献资料推测,大概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顾况,字逋翁,唐代,苏州人。苏州离金坛茅山不远,同处太湖流域,属吴语区。他这样一位饱读诗书的人,还在朝廷做过官,走南闯北,对茅山风俗人情应该早有耳闻。先人陶弘景在茅山华阳洞炼丹、传道的神秘传说,也许是他心中所崇拜的,他有心往之,一睹真容。他与同时期的诗友白居易、綦毋潜、韦夏卿、储光羲等交往甚密,好友圈里大有辞官退隐江湖之人。凡此种种,顾况思考再三,认为茅山是他最好的归宿。
顾况决定归隐茅山时,曾出任过常州、苏州刺史的韦夏卿特地为他题诗《送顾况归茅山》以此告別:“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韦夏卿借送别之情,致赞美之辞,历数了顾况不俗的成就,尤其对他的学识和著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顾况一路劳顿,不辞辛苦来到茅山,华阳洞成了他的安身之处。茅山周边许多洞天福地、名胜古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方山、丫髻山、半边山、顾龙山、大涪山、洮湖、钱资荡、天荒湖、乾元观、金牛洞……方圆几十里,有山有水,多美的鱼米之乡,真正的世外桃源啊!
顾况庆幸自己的选择,优美的环境,悦人,悦心,悦文。他一边静心养生,一边作文吟诗,留下不少诗作。在金坛区政府组织编辑的《诗情画意写金坛》一书中,笔者读到了顾况的一首诗《崦里桃花》:“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可能是顾况在华阳观或乾元观之所见。“女冠”,亦称“女黄冠”,这里指女道士。“仙坛”“清箓”是道士做法事时必备的物品。这首诗描写了山里桃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在清幽的月夜遇见女道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的隐居心境。
顾况的人缘不错,在他的好友圈热度比较高。顾况来茅山隐居,有人送别;身居茅山丛林,有人千里迢迢来探望他,关心他的隐居生活。
唐代著名诗人綦毋潜,从京都长安辞官归隐后,专程来茅山找顾况聊天儿,杯酒言诗,畅叙友情。数日后,当綦毋潜告辞离开时,顾况情不自禁写出了《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玉帝居金阙,灵山几处朝。简书犹有畏,神理讵能超。鹤庙新家近,龙门旧国遥。离怀结不断,玉洞一吹箫。”字里行间,满满的酬答之情。
除了綦毋潜到茅山与顾况相聚外,还有一些名士诗人到此游玩、探望,“诗魔”白居易便是其中之一。白居易与顾况的交情非同一般。据史料载,白居易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千方百计地拜见到了时任著作佐郎的大诗人顾况,一来请求前辈对他的诗作赐教,二来碰碰运气,想投入顾况麾下拜他为师。顾况为人随和,没有架子,乐于提携年轻人。当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名叫白居易后幽默地说:“长安物价正贵,恐怕白居不易!”当顾况在白居易的诗稿中看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诗句时,不由得赞叹道:“好,好,好,能写出如此的诗句,白居也易呀!”从那之后,顾况就记住了白居易这个人才,他走到哪里都不忘极力夸赞白居易这个后生,白居易也很快融入了京城诗圈,名声越来越响。可见,白居易的出道成名,顾况这个“伯乐”的作用不可低估。后来,白居易的官位和诗作成就都高于顾况,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尽管如此,白居易还是不远千山万水到茅山探访过着隐居生活的良师诤友。顾况在华阳洞与白居易团聚相会,心情特别愉悦,陪同他在当地游览观光。白居易为了答谢顾况等诗友,在华阳洞办了一场赏月宴会,有《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一诗为证:“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顾况虽然隐居茅山,但是,他的著作甚丰,有《顾逋翁诗集》四卷,辑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华阳集》三卷,辑入《四库全书》;《全唐诗》编录其诗四卷,《全唐文》编录其文三卷。
他的诗,无论古体还是今体,都深受江南民歌的影响,格调通俗明快,语言幽默诙谐,想象怪奇,清新自然,饶有佳作。后人多有评价,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道:“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明代胡应麟《诗薮》有载:“唐人诸古体,四言无论,为骚者,太白外,王维、顾况三二家,皆意浅格卑,相去千里。”
行文至此,笔者对金坛为什么被称誉为“江东福地”“人文荟萃”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美丽金坛,壮美茅山,金坛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