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达人探析乡村大众化传播与运营

2023-05-30 15:51潘少甫
新闻爱好者 2023年3期
关键词:运营传播

潘少甫

【摘要】在传统传播格局下,乡村因覆盖面积广,居住分散,传播基础条件差,局限了其大众传播。在新传播格局下,智能化、数字化、移动化成为基本传播特征,也打破了投入大、到达低、效果差等以往影响乡村传播的种种局限,乡村传播迅猛发展,成为传播圈里的蓝海,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一批“吃螃蟹”的新农人,快速在新传播格局下聚拢粉丝,成为乡村达人,以乡村传播新模式,运营自己,实现价值,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乡村达人来借斑窥豹,探析乡村大众化传播与运营新模式,也为乡村传播助力,为乡村振兴探寻新路径。

【关键词】乡村网红;传播;运营

2022年,抖音《乡村数据报告》发布,报告数据显示:在2021年,抖音相关乡村视频增加3438万条,获赞超35亿次;全国网友累计打卡122万个村庄。2021年共有179.3万款农产品通过抖音电商卖向全国。短视频还成为新农人的学习工具。超过82万条短视频分享了养殖猪的技术要点,果树嫁接相关短视频在抖音获得300多万点赞,9.9亿人次观看了“乡村大师课”。[1]

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乡村大众传播从传统媒体渠道,快速转向了移动端短视频平台,从创作到传播农民都可以参与其中,巨大的传播量改变着乡村生产、生活。

一、乡村大众传播发展的现状

乡村大众传播是以“乡村网红”为代表,全民参与其中。随着移动媒介与技术的快速进步,乡村达人推动下的大众传播新形式也助力着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乡村网红“张同学”1900多万粉丝,获赞超过1亿,这个传播量甚至可以和一个省级电视频道相媲美。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中心制”采编与传播转变为“用户中心”的互联网思维模式,数字化、智能化算法的手机端成为娱乐、信息、互动等融为一体的超级传播载体与渠道。

在短视频平台,农民与其他自媒体用户一样,尽情享用时代赋予的传播盛宴,也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一是人人当“总编”的大众化:无论普通农民,还是乡村网红,大家手机随身带,相机随手拍,视频随时发,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为乡村传播打通了一切障碍,每个农民成为内容的生产端,同时也是观众。

二是PGC/UGC模式下的巨量内容池:用户生产内容、机构生产内容,移动端刮起乡村风,网红与农民的积极表达,使平台内容空前繁荣。

三是“融”合一切的包容性:鄉村网红传播形式多样,人群广泛,娱乐、美食、文化、才艺、农技等,应有尽有,各取所需,不问出身,不问学历,在技术推送面前,平起平坐。

四是内容人格化:乡村网红以自身特点、独特个性来制作生产内容,传播载体带有强烈个人色彩,使内容更有温度,更加可感,也更加生动。

五是技术驱动内容:算法驱动,智能推送,同款APP,一人一面,千人千面,传播效果智能化、社群化。

二、乡村大众传播的崭新机遇

(一)传播渠道切换:式微的大众传播与农民的自主传播

目前,传统的广播、报纸已经淡出乡村农民生活,电视以往处在垄断地位的视频消费渠道,目前已经被打破,短视频平台毫无疑问成为乡村视频消费的第一渠道。在广大乡村,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悄然完成了视频收看渠道切换,农民拍、农民看、农民演、农民玩,农民自主传播覆盖乡村。

在视频传播与消费渠道的切换过程中,乡村这个欠开发的传播新大陆,因制作传播门槛低,农村、农民拥有巨大的挖掘与提升空间。例如:快手乡村网红账号“农村会姐”,出镜主角王利会来自河南商丘,1437万粉丝,拍摄制作3425条乡村美食短视频,女性粉丝占80%,最快涨粉达到一天10万。

(二)平台内容与电商无缝衔接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都具备商城和小店功能,使内容与电商销售完美结合,利用内容吸引流量,再把流量转化为销量。例如:账号“忘忧云庭”,视频的表达形式是一桌子饭菜,后面背景是高山,是千变万化的缥缈浮云。其内容中的饭菜成为网友预订打卡的“网红产品”,从一桌扩展到三桌,甚至需要提前一周预订才能抢到席位。顾客吃到的山中特产,账号的小店中也有销售。这种情况下,账号内容与广告、电商建立起了完美关联与对接。

(三)心灵共通价值:“城一代”无法消解的乡愁

河南鹤壁浚县网红朱付军,在快手账号名称:泥巴哥腾哥,516万粉丝。他深受国家级非遗项目“泥咕咕”的影响,借助一双巧手,用泥巴塑造各种形象,利用各种形象再制作各种场景,组合拍摄、编辑为小短剧、战争片,基本每个视频都能上热门。

“泥巴哥”红火背后是“城一代”的助力。在短视频平台,有着大量的“城一代”,他们来自乡村,骨子里藏着乡村田园的童趣,身上沾满了“泥巴”留下来的记忆。一个会玩泥巴的人、玩泥巴超有趣味的人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他们对自给自足的、有乡土感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回忆与憧憬,形成心灵“共通体”。在乡村,有着大量类似的心灵“共通体”,只要借助一种传播载体,就可以使它在短视频平台复活,这个机会对每个新农人而言公平存在。

(四)政策红利支持: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乡村网红助力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也将借助乡村网红实现快速提升,再加上新传播格局下的赋能乡村、赋能农民,各级党委政府必然会给予“乡村流量口持有者”——乡村网红大力的关注与支持。

(五)乡村产业数字化:借势而起,弯道超车

乡村网红借平台拥有了流量资源,这种流量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树立乡村品牌、实现产品营销、深化消费群落互动,从而全面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在诸多乡村达人中,他们都有一到两个核心产品,有的是与厂家签订定向销售协议,有的甚至直接建厂生产。这种“产业基础+独特产品+网红流量”的营销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乡村产业营销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三、乡村大众传播的运营逻辑

乡村网红对经济发展与运行起到多大作用,中国新闻网的一篇报道可见一斑。张家界开辟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推介渠道,张家界元素多次登上热搜,吸引海内外数亿人次关注。当地山水组合原创歌曲《你莫走》综合浏览量达20多亿次。[2]这其中,乡村网红,红红火火。“这种火与红是由网络关注度来衡量的,具体包括粉丝数量、点赞数量等,因而也是流量算法下的火,是全网凝视下的火,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媒介传播之火。”[3]

(一)第一情感型的经济关系:乡村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扩展

在传统乡村,人际关系与地理区域高度一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格化传播的氛围里,各种“亲”“宝宝”“老铁”满天飞,“网友”这一概念已经改头换面为粉丝,是高度关注播主、认可播主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种新传播格局下,乡村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实现了重构,由新人际关系带来的新社交关系,为乡村产品社交化变现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为乡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新渠道与模式。

(二)第一人称视角建构:真实感、交流感

乡村网红的叙事模式为第一人称视角,以“我”为中心,视音频双向立体呈现“我”。“我”为中心时,建立起来“你”的对象感,用户观看视频,驻留直播间,通过互动、评论、点赞等渠道与作者沟通,这种沟通可以实现与“我”一对一模式的交流,有清晰的对象感、即时交流感,营造虚拟社交氛围。

(三)第一乡村的场景营销:乡村人文与自然的场景资源丰富多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4]在乡村,乡村网红拥有独特的、门类多样的人文与自然场景,为短视频创作提供了拍摄背景、创作选题,还为运营销售建立产品关联、原产地证明。另外,乡村网红自身所带的不同口音、服饰、习惯、饮食等,进一步丰富了乡村内容,这些也为传播带来巨大的吸引力。

这种场景内容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刻入观众的内心,同时也把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农特产品卖点植入短视频当中,使之成为原生广告内容,形成内容与运营、内容与广告、内容与变现的良性互动,这为乡村运营变现创造了条件。

(四)第一品牌塑造:乡村网红,也是乡村IP

在网络直播的影响下,网红本身就是IP,不仅仅指他们的网络文化创意内容本身,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创意性知识产权”的意向符号。[5]

乡村网红粉丝达到一定数量,他就成了IP,以此为基础更容易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有些网红以自己的网络昵称建立品牌。例如:以陕西老两口为主角的美食账号“秦巴奶奶”,其销售的产品头像为奶奶出镜的形象,下面注册商标为“秦巴奶奶”,账号与品牌完全结合。

(五)第一草根文化:乡野朴实、无修饰的本色,贴地皮式的呈现

草根文化是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的,它来自基层大众、来自普通人,原始本色、真实、不造作。“草根文化”古己有之,我们目前所说的方言俚语、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都是草根文化,它们有着与大众宽阔的心灵沟通连接点。草根文化因此更容易收集粉丝、聚集人群、形成规模。比如:前述玩泥巴的“泥巴哥腾哥”就是其一,他用泥巴“玩”出唯一的自己,是“個人”的才是“社会”的又一例证。

四、乡村大众传播趋势与思考

(一)赋权赋能——乡村大众化传播是新时代农村的又一次变革

如果说土地革命让农民拥有了生产资料——耕地,“包产到户”又让农民真正融入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中,短视频打造的“乡村大众化传播”渠道则赋予了农民传播自主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自我传播变革。一个农民拥有千万粉丝,普通村民随手拍也有成百上千的播放量,从未有过的被关注、被传播,也带来乡村在新传播格局下的发展和变革。第一书记扶贫账号“侗家七仙女”,通过短视频传播与赋能,传播侗族特有的人文习俗、建筑、美食等,让一个贫困村蜕变为一个全国知名的文旅村。

(二)给农民看——乡村提升和发展的智慧输出

在新的乡村大众化传播格局下,短视频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让农业、农村、农民更加有针对性地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比如:西瓜视频账号“付老师种植团队”,53万粉丝,传播种植技术给农民看。在短视频智能化平台,实现了农技服务、产品销售、个人价值输出等多个农业要素的系统化整合。乡村网红具备可复制性,当一个村拥有一个网红,这个村的发展与振兴便有了抓手和利器。

这种数字化、智能化输出,农民乐在其中、融入其中、学在其中,信息的效益不是永恒的,观念的变革才有长效性。乡村大众化传播渠道以智能化给乡村智慧,让乡村资源更加低成本聚合、高速率传播,使乡村资源系统化,在运营产品、经营乡村方面建立全新实现模式。

(三)追求长效——回避伪乡村、泛娱乐

当乡村网红可以撑起一个乡村产业,乡村网红批量化孵化、产业化运营也成为一种可能。由于这种低成本的批量孵化,把乡土感变成“工业化”生产,用猎奇思维表达乡村,丑化农民、异化乡村的情况也开始出现。目前,短视频平台出现了诸多低级趣味、低俗恶俗、渲染暴力等博眼球的乡村短视频,严重偏离乡村人群群体的正确形象。这种异化的乡村内容,无法赋能乡村、传递乡村价值,更难以建立起“价值+产品”的新零售模式。

(四)引导管理——政府关注与支持

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村大众化传播利器——短视频,作为乡村传播的桥头堡——乡村网红,他们应该成为乡村振兴巨大历史车轮的重要动力之源,传播乡村,赋能乡村,讲好乡村故事。目前,我们需要政府给予高度关注,引导并支持乡村网红的可持续发展与孵化。比如建立协会,管理和引导乡村网红规范、高速发展;提供信贷贴息服务,为乡村网红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扶持视频生产,专项提供针对乡村大众化传播与乡村网红发展提升的教育内容等。“大众传播更乐于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群提供信息服务,常常忽视农民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造成了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6]政府的关注与投入,可以适时纠偏乡村传播,扩大正向价值,引导正向价值传播,加快乡村振兴的推进进程。

五、结语

乡村大众化传播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所面临的巨大机遇,乡村网红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关键点,在传媒新格局变革的大潮中,借势而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抖音乡村数据报告:过去一年,122万个村庄获赞35亿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73546015432525

4&wfr=spider&for=pc.

[2]中国新闻网.鲁毅:网红经济为中国旅游复苏注入动力[EB/OL].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0/08-27/9275596.shtml.

[3]张纯刚.数字时代的乡村叙事与媒介传播:基于“张同学”现象的分析[J].农村工作通讯,2022(3).

[4]胡剑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9(5).

[5]袁奂青.网络直播对网红与粉丝关系的影响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5).

[6]黄鸣刚.经济因素还是文化差异:对农电视节目稀缺现象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5(1).

(作者为河南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总监)

编校:张如铁

猜你喜欢
运营传播
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车联网的优势与劣势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房地产项目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
妇幼保健机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